第170節 古長安

今天四更,打賞月票幾張,謝謝大夥了

李二趕走了李元興,因爲他要自己思考一下關於那個故事。

而且李二還有許多政務要處理的。

就算是設立了天英閣,可大唐最高權力依然還是在他這個大唐皇帝手中。許多重要的,決策性的大事,李二是一定要親自過問的。

世家倒也懂分寸,李二讓給他們了一些權力,可他們也不敢當真拿走。

天英閣議事中,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放在大唐皇帝李二在旁聽的時候才能討論。

夜裡,李元興住的還是皇宮外院的那間屋子。

原本這個院落之中有十間屋,都是留給大臣們來不及出宮而留下的。李元興住的還是上次自己住過的那一間,這裡所有的傢俱都換成了新的,也不會安排任何官員住在這間屋內,更何況,夜裡還需要留在皇宮當中的官員本身就是極少。

武曌在這裡,李元興不知道,也懶得去問。

想來這些太監宮女們也未必知道。

早上李元興就在這個小屋準備吃早餐。因爲今天李二要去上朝,李元興真心害怕上朝,所以就躲着沒打算去李二的書房,可就在太監將飯菜送來的時候,李二也來了。

而且李二中拿着的,正是李元興的秦王金冠。

在李二身後的高公公捧着一個盒子,放在桌上之後退了出去。

由宮中巧匠修好的秦王金冠,象徵着大唐天下第一王,大唐一人之下萬萬之上權勢的秦王金冠。

看到金冠,李元興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不是爲金冠,而是今天不上朝。

李二揮了揮手示意太監們遠離,然後將金冠放在桌上,端起了李元興的碗,將碗中的粥喝了一半。然後將另外一半推到李元興面前。

李元興愣了,他不明白李二這是作什麼。

“爲兄這個皇帝是刀裡火裡打出來的,爲兄上過戰爭,爲兄打過最慘烈的。爲兄不知道你心中那份袍澤何來,卻似爲兄這樣刻骨。”李二說話之時,打開了盒子。裡面有布片,有甲片,也有斷刃,還有殘破的書頁。

李二將盒子推到了李元興面前,揹着手轉過身去。輕聲的念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再看那木盒中每一件物件上,都有一個或者數個人名。

“誰敢在這件事情上彈劾你,爲兄替你頂着。李靖的戰報上描述,你五郎一句話,你說,軍士們爲大唐拼命,你就不惜爲軍士流血,誰敢辱沒我大唐軍士,你就敢與其拼命。此話,兄甚慰!”

李元興終於知道這木盒中的名字是什麼了。

這些是曾經爲大唐皇帝李世民而死的大唐軍士,有可能是近軍,有可能是親衛,也有可能是普通的士兵。

默默的將木盒蓋好,李元興將自己的金冠也放在木盒之上。

“皇兄,臣弟要五萬精兵,皇兄敢給嗎?”

“敢,爲何不敢?”李二君臨天下的氣勢頭一次在李元興面前散發出來。曾幾何時,這位偉大的帝國劍指天下,大隋亡,大唐興,掃平天下,大唐可謂帝國!

李元興將木盒捧了起來:“金冠留在皇兄處,皇兄看到這金冠就一定會記得臣弟今日的話。臣弟向皇兄保證,不出三年,大漠只有唐。不出五年,西域臣服,劃入大唐版圖。皇兄劍指之處,無不顫慄!”

李二一隻手抱起木盒,另一隻手在李元興肩膀上拍了拍。

“皇兄!”李元興想聽到結果,無論李二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李二走到門口的時候停下了腳步:“等聖旨吧!”

李元興輕輕的鬆了一口氣,看看了桌上那半碗粥,似乎有些明白李二的意思,可又不能完全想明白。

這碗粥還沒有來得及吃,內侍那尖利的嗓音響聲:“太上皇駕到!”

太上皇,這個時候來幹什麼?

李淵並不算太老,此時他不過整六十歲,行武出身倒是身體健壯。這些年當了皇帝,倒是發富了不少。

被李二奪了皇位,殺了長子,鬱悶了幾天可又釋然了。

畢竟李淵與楊廣是真真的表兄弟,楊廣怎麼上位的,李淵是非常清楚的。要說自己這個兒子,與那楊廣還有一些相似之處。事後李淵真的是怕呀,怕大唐也是二代而亡,可朔方大戰突厥,李淵算是放下心了。

最近這段時間,李淵在屋裡就沒有出來過,短短不到兩月的時間,竟然高效率的給李二創造出來未來的兩個弟弟或者是妹妹來。

李淵很高興,麻將這東西真心是好東西。

昨天傍晚,又大戰八圈,殺的三位李氏皇族的親王、郡王大敗而逃。

今天天氣不錯,所以李淵打算出宮走走,自然就想到了李元興這個天下掉下來的兒子了。要說兒子,李淵現在除了李二之外,還有不少親兒子呢。可那些廢物們,只是知道吃喝,真正和李二這個野心勃勃,心黑手狠的兒子。還有李元興這些心也沒有多白,手不見得有多溫柔兩個兒子一比,全是廢物!

所以就帶着武曌來找李元興了。

“出宮!”李元興端起那半碗粥,幾口就喝了下去,然後才又問道:“這個是坐父皇你的馬車,還是坐兒子我的馬車呢?”

“有什麼區別?”李淵問了一句。

“區別沒什麼,反正前呼後應幾百號人,長安是什麼樣反正是看不到。最多看看人影罷了,就是人影也看不太清,因爲離得太遠。”李元興一邊說着,一邊想挑一塊點心,這早上沒一點乾貨下肚,一會餓了怎麼辦。

李淵還沒有回答,武曌就喊了:“不要人,那麼多人長安還有什麼要看的!”

“那這樣,隨便借一輛馬車,叫上幾個可靠的護衛!”李元興提議道。

“元興安排好了!”

安排,這裡是皇宮呀,有什麼可安排的。

皇宮之中禁衛不少,武藝高超者,身家可靠的挑上幾個。老狼帶上秦王府親衛換上平民衣服混入人羣當中,遠遠的保護。

一老,一青,一少。三人坐着一架極普通的馬車,由一個老車伕趕車,跟着兩個強壯的家丁,就這麼從皇宮側門悄悄的出宮了。

老狼帶着一百親衛,散佈在了周圍他們可能要經過的街道上。

長安城最北,是皇城。李元興三人是從皇宮東側的小門出來的,這裡算是長安城富人區了,除了官員的宅子,就是官署。

街道整潔,路上巡邏的武候都衣着光鮮。

“看看,這就是朕的長安!”李淵很得意,長安城的光鮮,長安城的宏大,長安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足以讓他驕傲。

李元興回頭鄙視老頭一句:“老爹,那個字最好少出口,先不說有多少麻煩。萬一被發現了身份,一下來個幾千禁軍,這長安城也不用遊玩了,咱們就等着被恭迎回宮吧。”

武曌來了一句更損的:“要不老頭你趁這裡人少,多喊幾聲過個癮,一會就別喊了!”

李淵被噎的臉通紅,想罵人,可又找不到藉口。

李元興來了一句更氣人:“不如去坊市轉轉,一來是品嚐一下長安的美味,二來是瞭解了下民生。三來是我有個小生意在那裡,順便去看看?”

“生意?”李淵笑了:“我的窮兒子,你要是沒錢還帳,老爹免了你的欠賬!哈哈哈!”

秦王要作生意,而且還是小生意,李淵自然是要鄙視一翻的。

武曌又一次作了火上燒油的角色:“人常說,欠債不欠賭債。這麼大人了,不給你算利息就不錯了,最好快快還上這賬目。要不再戰八圈,給你一個翻本的機會!”

李元興想笑都笑不出來,只是催着駕車的車伕穩些。

那不是車伕,至少不是普通的車伕。雖然年齡也有六十歲了,卻是給李淵當了幾十年親衛,現在也是將軍品階的人物。可以說一生都追隨了李淵,倒是絕對可靠的。聽到三人吵嘴,臉上多了幾份笑意。

也是,李淵這些日子就沒有笑過,總是惡狠狠的看着宮人們。

“說過帶你看長安,今天就好好看看。我帶你們看三個不同的長安城,這裡最靠近皇城,繁華似錦。這裡是第一個長安。我們再看第二個長安,那裡是最真實,最平凡的長安城,那裡有的,老爹你的兒子們,未必有幾個真正知道!”

李元興一語雙關。

說看長安,就是讓李淵看一看最真實的長安。

然後,李氏皇族與自己必須要有一爭,李元興不想讓自己那些弟弟妹妹們參與進來。這場爭鬥,他們不夠資格,因爲他們的勢是來自李淵,來自李二。

李淵用力的拍着馬車:“速行!今個就好好看看!”

李淵心說,那些個傢伙爭氣的有,但太少,除了幾個太小之外,大點沒幾個能頂事的。

第429節 武(一)第547節 百姓情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663節 天德號!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77節 換防令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232節 茶之道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85節 軍損!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213節 黑對黑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77節 秦王錢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367節 驅逐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707節 遺囑(下)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864節 殖民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447節 招商令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295節 箭神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789節 唐人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848節 戍軍(上)第637節 起飛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