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秦王討逆

每一個命令最後都多加了兩句話,寫着:程將軍被自己人坑害,本王自會爲程將軍討個公道。衆將死戰,彌補程將軍所部缺戰的戰力不足,此戰必勝!

——————

殺,只有殺!

李靖不能再勸,他勸了就會寒了將軍們的心。用王君廓的人頭來警告所有人,用王君廓的人頭來激起整個大唐軍隊的士氣。

只是秦瓊呀,你是否知道。你殺光了樑師都全家,這個過錯卻是秦王李元興在背呀。

“叔寶兄,點騎兵三千,明晨隨本王赴代州,本王要親自問一問,他王君廓想幹什麼?”李元興大聲的下令,秦瓊行了一個大唐的軍禮:“某領命!”

秦瓊行了軍禮之後大步的出去了,三千騎兵足夠了,他不就相信代州還敢反了不成。

有秦王李元興帶隊,只要是大唐的臣子,你就要老實的聽命。

否則,就是反!

程懷默對秦王李元興報告的並不是最完整的,只是說了他們掌握證據的部分。對於程咬金的傷,他只說了那穿肩而過的那一箭,身上十七處刀傷,六處箭傷隻字沒提。

可面對秦瓊,程懷默激動的已經無法控制自己,他老爹要被要害死了。

秦家與程家最親近的家族,沒有之一,絕對是過命的交情。程懷默講到最後,幾乎哭的暈死過去,才十幾歲的他何時受過樣大的打擊,受過這樣大的委屈呀,秦王府的將軍們何時被人欺負到這種程度。

這是要把程家,要把右武衛五萬人馬往死裡整呀。

秦瓊如何不怒。

秦王震怒!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瞞得住,秦瓊點兵,不可能讓大軍各部一無所知。

秦瓊點的不僅僅是他的部下,秦王府親衛五百,秦瓊親衛五百,李靖親衛五百。大軍之中挑曉勇之士一千五百騎,這點的全是精銳中的精銳。

理由只有一個,代州王君廓私通突厥,設計陷害右武衛,秦王親自討伐。

大戰在既,竟然有人敢在大軍背後搞事,此人必須要殺。

大唐軍隊也分有派系,那王君廓本來就不是秦王府將軍派系的人馬,這次出征,主力部分清一色的老秦王府派系,大夥是一條心,竟然有人敢在背後捅刀子,那大夥就要拿刀砍了他,無論是誰,殺!

消息是瞞不住的,在李元興次日清晨帶兵出朔方南城門的時候,數百個將軍級大唐武官都在南城牆上城頭上,大夥只有一個心思,這秦王年輕,但卻是好樣的,一個能爲部下出頭的秦王,那就是值得效死命的。

代州,距離朔方快馬一天就可以趕到。

秦瓊一路都黑着臉,一言不發的騎馬在李元興側面,一路上至少有十幾次拿出李元興給他的手槍出來查看,保險拉開,又合上,再拉開,再合上。

李元興心中嘆了一口氣,其實他當時真正的想法把王君廓這傢伙綁了,然後押回朔方城當着衆將軍的面,審問,然後再收拾。可看秦瓊這樣子,似乎這次過去,就要殺人。

此時,在李元興與秦瓊趕路去代州的時候,八百里加急的軍報已經送到了各處。

最先收到的是柴紹,當他聽到王君廓陷害程咬金的時候,愣住了,他想不到在大戰之時,竟然有人在大軍背後捅刀子,這算什麼。難道想造反嗎?

而在中午的時候,收到這個消息的尉遲恭當下就暴怒了,雖然他與程魔頭不對付,就是喝酒都不願意在一起喝,可程咬金被陷害依然讓尉遲恭暴怒。

當下就命令大軍加速,然後叫自己的兒子快馬去程咬金那裡,送上了自己的親筆書信。

信中就幾句話,尉遲恭拿自己的命向程咬金保證,守住原本程咬金要守的防線,如果突厥人存了自己的防線,尉遲恭把自己的人頭擺在程咬金面前。

時至午時,正當李元興三千騎準備停下休息吃午飯的時候,有數匹馬接近。

“報!”

來的人竟然有探馬,也有秦瓊昨日就派出大唐帝國安全司的人。

李元興的心中揪了一下,那探馬報告:“王君廓反了,帶着本部人馬正向朔方城方向而來,戰兵輔兵人數共計五萬人。隊伍之中還有他的家小,陣後,還有許多軍官的家小!後陣的馬車就有幾千輛!”

王君廓也無奈,他不得不反。

原本他的計劃是,給程咬金下了套,讓程咬金無法全力應戰,然後過來求自己。接下來,讓自己的部隊一起出戰,這功勞就等同於分給了自己一半。

可誰想,程咬金這二貨,竟然面對突厥死戰,聽說還受了重傷。

王君廓不傻,這樣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幹了,每一次多少都能分到一些好處,一些戰功。可這一次,卻實在是太意外了,當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別說是這次程咬金記恨上他了,就是出征的兵馬大元帥,大唐秦王,天策上將李元興也不會放過他。整個秦王府所有的將軍同樣不會放過他,就是大唐皇帝也不會讓他好過。所以王君廓心說橫豎是個死,不如帶兵投了突厥。

所以,他帶兵往朔方來了。

他的計算是偷襲秦瓊後陣,讓突厥左賢王從包圍之中逃出來,然後自己就有了投突厥的資本,在突厥那裡劃地爲王,與楊家的殘餘一樣,有一塊自己的地盤。

“哼!”李元興冷哼一聲:“把本王的旗幟立起來,本王倒是要看一看,大唐竟然還有多少人敢對本王起刀兵!”李元興身爲主帥,他明白此時不能怕,也不用怕,藉着自己單騎對羅藝的威風,先讓王君廓手下的兵怕了再說。

秦瓊手中長戟高高的舉起:“餵馬,整甲!”

還有三十里,這裡是平原,半個時辰之後兩軍必定會相遇,秦瓊不怕,萬軍叢中他不是第一次衝殺,這裡有三千精銳,有大唐秦王壓陣,區區五萬雜兵根本沒有被秦瓊放在眼裡,此時休整馬力,讓騎士們休息片刻,此等一戰!

半個時辰之後,李元興三千騎與王君廓相遇。

拉開陣式,雙方主帥都還沒有到前列的時候,幾匹馬從朔方城方向急奔而來。李元興的親衛報告的時候,李元興心中一個就給愣了,從朔方城急奔而至,這代表着什麼。

王君廓似乎也看到這一幕,並沒有命令大軍立即展開,而是策馬來到了陣前。

李元興這邊的幾匹馬已經靠近,爲首一人下馬抱拳說道:“報秦王,突厥左賢王攻城。他們用馬皮綁着馬骨作了雲梯,就在您早晨離開後不到一個時辰就開始攻城。”

攻城!

守城之城李元興不怕,朔方城在戰前加強過,而且李靖親自守城,突厥人是攻不進來的。唯一讓李元興擔心的,就是死傷的數量。

突厥人,一定在拼命了。

wωw ✿тt kan ✿¢ ○

“想來一定是朔方城發生變故了。末將手上五萬雄兵,可助秦王殿下一戰!”騎在馬上的王君廓拉馬上前,對着李元興大聲的說道。

空曠的平原上,王君廓說的每一個字都清楚的傳入了李元興的耳朵之中。

李元興上下打量着王君廓,這是一個標準的大唐將軍的打扮,短鬚,一雙鷹目配在那剛毅的臉上,一般來說,這樣長像的人應該不是奸惡之人。

或者說,這樣的長像,一但作惡,便肯定是大奸大惡之人。

李元興沒有回答,一招手示意送信的幾人都過來,然後開口問道:“朔方戰況如何?”

“全是精兵猛攻,不過我們擋得住!”那李靖親衛小聲說道:“我家將軍請殿下放心,我們是守,借地利,堅城在守。所以我們打的上風戰,對我軍有利!”

李元興聽完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時,王君廓又開口了:“某向秦王討一樣東西!”

“說!”李元興終於迴應了王君廓,秦瓊則是緊緊的一握刀柄,臉色冰冷了許多。

王君廓在馬上行了一個軍禮:“秦王殿下,某要殿下給一份手令,免去某失職之過。某願出家產一半,補償程將軍還有右武衛軍!”

不提右武衛軍則罷,提到右武衛李元興心頭火起。

那是一萬一千的傷亡呀,戰死六千人,能讓程懷默報傷損的,怎麼可能是輕傷。在知道大唐軍士,身上幾道小傷口,根本就沒有下層軍官上報受傷。

大唐軍,輕傷是指傷口多,傷口深,失血多,短時間無戰力。

而重傷,就是殘呀!

李元興一擡手指向王君廓:“你想活命,只有一條路。下馬受綁,本王送你回長安,由陛下處置,除此之外,絕對無第二種可能。本王是不可能免了你的罪,你有罪,卻不是失職,你心無大唐,死罪!”

哈哈哈!

王君廓放聲大笑着,緊跟着他身邊的幾十個副將也跟着大笑起來。

李元興也在笑,他嘲笑王君廓聰明反被聰明誤,更是嘲笑王君廓看不清形勢。

“秦王,本將叫你一聲秦王。你一個娃娃上過戰場嗎?不要以爲對付了羅藝,就能夠對付本將。本將現在不反也是死,反了也是死,還能多活幾年。本將手下有五萬人馬,你能奈何某。”

王君廓終於翻臉了,那嘴臉有些無恥。

李元興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當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李元興雙目已經不是那平靜的眼神,而是一種銳利的殺意。

王君廓,此人留不得了。

“叔寶兄!”李元興準備下令了,三千人對付敵軍叛軍五萬人,這一戰要如何打。

可就在此時,秦瓊單手提戟,回頭看了李元興一眼:“某,領命!”

李元興愣了,自己還沒有下令呢,這秦瓊是領的什麼命。

卻見秦瓊用戟杆重重的在身上良馬上打了幾下,那馬與秦瓊相伴多年,撒開四蹄飛奔着向前衝去,一個眨眼就衝出了百步之遠。

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777節 澳洲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361節 疾如風!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7節 商之爭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232節 茶之道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314節 嶺南論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68節 慾望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259節 孤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763節 邊戍(上)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465節 抗令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509節 債第865節 精神第104節 火計(二)第298節 巨獸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48節 華夏論!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623節 出雲城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143節 尋寶去!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465節 抗令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