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八章 登州繁華 戰馬問題

“這...這...這裡是登州...?”

幾天之後,張耀祖跟隨李戰等人來到了新建的登州城...看着前面那巍峨的登州城,張耀祖是將自己的嘴巴張的很大很大。

因爲眼前的那個登州城實在是太像長安城了。

要知道登州他以前來過,那個小城...我的天就是髒亂差,可是眼前新建的登州城,比倭島的京都都要好上十倍有餘。

李戰看着張耀祖的驚訝,也是微微的露出了得意的神色,因爲這座登州城也是李戰的得意之作,全部都由水泥澆灌而成。

一共是10公里。

登州城的城牆上的城磚,平均長45釐米,寬23釐米,厚10釐米,重幾十斤。這些城磚如果一塊塊相連,可長達1.2萬公里。

勾縫用灰一般厚1-2釐米,算下來,其磚砌築的厚寬長之比大致是1:2:4。

這樣的比例便於拼砌組合,是最科學的形狀。

城牆高12米(按一般說法),約合5丈;

城牆底寬16-18米,接近7-8丈;

城牆頂寬12-14米,約合5-6丈;

馬面突出城牆11.5米,合5丈;

登州城門處的城河上口寬度45米,接近20丈。

.......................

“怎麼樣,張叔叔,我的城不錯吧...!”李戰笑盈盈的看着身邊的張耀祖道。

一邊的張耀祖則是震驚的點頭道:“何止是不錯,殿下的城除了不如這大唐的長安城,這大唐乃至其他的地方,也不會有殿下這麼雄偉的城了。”

張耀祖的話,讓李戰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就在此時...登州城內,車馬簇簇,長孫衝帶着長孫煥,杜荷,蘇良嗣...李戰的登州官員們來了,看到李戰之後,在長孫衝的帶領下,所有的登州官員齊躬身行禮喊道:“參見殿下...!”

“免禮...!”李戰率先將長孫衝給扶了起來道:“麗質也來了,就在後面,你先去看看,其他的話,我們稍後再說。”

“哎...多謝殿下!”長孫衝一聽老婆來了,那是開心不已。

聽完之後,就衝到了後面找李麗質去了,跟着李戰看着身後的杜荷笑道:“杜長史,怎麼樣...太子很想你,想不想調回去京城呀?”

“啊...!”杜荷看着李戰笑了起來:“殿下...下官在這裡很好,下官已經慢慢的喜歡上這裡,願意在這裡跟着殿下一輩子。”

“噗...!”李戰哈哈的笑了起來:“那承乾可是要和孤沒完...不過,孤也不怕他!”

跟着李戰來到長孫煥的身邊道:“還好嗎?”

“很好,謝殿下關心。”長孫煥躬身。

李戰點點頭道:“舅舅說有時間也要回回家,家中親人會想的。”

“是...殿下!”長孫煥再次躬身。

“叫表哥...!”

長孫煥一愣,跟着感動不已的道:“表哥...!”

最後李戰來到了蘇良嗣的身邊道:“漢王完了...崔守正也要回來了,孤的身份也被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你不需要有迷茫了。

好好的跟着孤...孤不會虧待你的。”

李戰說完,蘇良嗣臉色一邊變連忙的跪了下來道:“罪臣明白...!”

“起來吧..你不是罪臣。”李戰笑着扶起了蘇良嗣道:“走...帶孤卻看看孤的王府...!”

“遵命...!”蘇良嗣感動不已的連忙起身。

李戰的王府也就是秦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佔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佔地32260平方米,花園佔地28860平方米。

是登州城最大的建築。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着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這個四合院的設計,是李戰提出來的。

因爲李戰必須這種四合院的設計,有溫馨的感覺。

院外粉牆環護,綠柳周垂,三間垂花門樓,四面抄手遊廊。院中甬路相銜,山石點綴,整個院落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花園錦簇,剔透玲瓏,後院滿架薔薇、寶相,一帶水池。小溪在這裡匯合流出花園,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對岸。

走進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着一條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上有一條巨大的雕龍蟠龍,從龍口裡垂下一顆銀白色的大圓珠,周圍環繞着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着下面的金鑾寶座,樑材間彩畫絢麗,鮮豔悅目,紅黃兩色金龍紋圖案,有雙龍戲珠,單龍飛舞;有行龍、坐龍、飛龍、降龍,多姿多彩,龍的周圍還襯着流雲火焰。

在大唐敢這麼用龍的,應該也就之後李戰這個秦王了。

“殿下...這裡您還滿意嗎?”蘇良嗣躬身自信的問道。

“滿意...!”李戰笑着點頭,不過,即使滿意,李戰也僅僅是在登州城中休息了一晚,也根本沒有來得及去看此時登州城內繁華的景象。

現在的登州城已經有十萬多的百姓,其中商人最多,因爲登州城是最大的貿易城市,李戰給了商業最大的尊重,在登州城中,如果你做生意,那是絕對被保護的。

像長安城中,有世家門閥欺侮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在登州城做生意,只要你規規矩矩,就不會有世家敢動你,也因爲這樣,所以登州城的商業十分的繁華。

而最最能體現登州商業繁華的地方,就是登州出現了一個很熱門的職業,就是外賣小哥。

當然了,古代的外賣小哥並沒有今天的外賣小哥那麼的專業,炎炎夏日,出門一趟使人蒸發,能夠送到門口的外賣自然就紅火了起來,葛優癱在沙發上等着外賣小哥來敲門是暑假鹹魚生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得益於交通的便捷和互聯網的發達,外賣產業除了受到了垃圾分類的暴擊以外其他時候是十分興旺的。

在我們的腦海裡,小時候家裡不開火出門吃點東西是常事,而現在第一選擇則變成了打開外賣平臺挑挑選選,這種變化實際上也就是智能手機普及起來的這幾年才發生的。

不過精緻生活的古代人可不像十幾年前的我們那樣缺乏想象,外賣並非現代產物,懶人從古至今都有,因此外賣也從古代就存在着。畢竟外賣的原理很簡單,在店裡做好讓人送到指定地點即可。唯一的區別是配送範圍時間以及支付方式。

登州的外賣是什麼樣子的,其實登州的外面基本也是店裡做好了用食盒提着送去客戶要求的地方,一般沒有專職外賣小哥,小二或者其他員工做好了兼職一下就可以,畢竟古代的外賣沒有這麼受歡迎,吃得起外賣的還是大戶人家,平時基本也就自己廚房裡做好飯菜,需要宴客或者是想換口味纔會選擇從餐館中訂一些飯菜。

就是做生意太忙了,花點小錢,節省做飯的時間,這節省下來的時間如果做出一檔買賣,什麼飯錢也回來了,登州城中,處處各有茶坊、酒肆、麪店、果子....油醬、食米、下飯魚肉、鯗臘等鋪。

各種家常菜和方便攜帶的快餐食品店鋪鱗次櫛比,比旅店還多。這麼發達的餐飲業,不叫個外賣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更重要的是,登州城好吃的太多了,攛肉羹、蹄子清羹、魚辣羹、雞羹、耍魚辣羹、豬大骨清羹、雜合羹、兼賣蝴蝶面、煎肉、大熬蝦等蝴蝶面,及有煎肉、煎肝、凍魚、凍鯗、凍肉、煎鴨子、煎鱭魚、醋鯗等下飯。更有專賣血髒面、齏肉菜面、筍淘面、素骨頭面、麩筍素羹飯。又有賣菜羹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鯗、燒菜、煎茄子...!

李戰真的沒有想到,登州城賣的吃食比長安都豐富,後來才知道,登州城因爲都是大唐各個地方的人,都將自己家鄉好吃的食物帶了過來,再加上需求量大,也就越做越多。

吃的多,外賣就越多,外賣越多,這裡就有個小問題,外賣需要運送,就必然需要保溫,不然送到客人手上都是殘羹冷炙肯定是一星差評。所以保溫容器必不可少,冬天吃飯如果時間長,也需要保溫比較好的容器,不然吃着吃着越吃越涼體驗零分。我們現代電磁爐微波爐保溫飯盒都有,古人用什麼呢?

首先送外賣的話需要比較便攜的,所以食盒是最優選擇。這個食盒在很多古裝劇出鏡頻率非常高,大家都應該不很陌生。

食盒分成幾層,可以分門別類放很多吃的,如果有條件製作也是非常精緻的,起基本的保溫作用。

古人早就發現了空氣羽絨之類的隔熱作用,食盒中放入羽絨,可以有效保溫。

如果想更進一步,還有溫盤可以選擇,這個溫盤原理和現在很多大學食堂飯菜保溫的原理差不多,就是下面放熱水,保證上面的菜的溫度。

溫盤是雙層,中間加上熱水保溫效果十分不錯,搭配食盒就可以快樂外賣了。同樣有夾層的還有碗杯子等,都十分好用。

如果在家吃的話,保溫容器就更多了,少了便攜和不能點火的要求,可以選擇的就更多了。比較常見的有溫鼎、染爐一類。這些都是大件兒,保溫方法非常暴力:持續加熱。

只不過此時李戰並沒有關心這些,第二天一早,李戰就前往了登州造船廠,這裡有李戰要出海的海船長樂船。

一共十二艘,一字排開,是真的太壯觀了,一艘長樂船可以搭載700人...除了六千虎賁軍,還有一些軍械武器,都是可以完成搭載。

外加六百名水手。

要知道張耀祖的船,船長33.6米,寬9.2米,頭尾高翹,共分三層,通體以紅白爲主色,皆爲木質結構,不僅帆、槳、錨、舵等一應俱全,在頂層還有用以祈禱的佛龕內還陳列着一列辟邪的魚叉和銅鐘。

而李戰的長樂船則是張耀祖船的兩倍之餘,說真的,這樣的大船也是真的將張耀祖給震撼到了。

不過,更加讓張耀祖震撼的是,李戰居然連前往倭島的最近航路都知道,以往張耀祖走的航路是南島路...即是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向西北橫跨中國東海,在長江口登陸,再由大運河北上。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難以靠岸,危險較大。

北路和南島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長時間。

可是讓張耀祖將自己的路線給貢獻出來之後,李戰卻搖頭說這條海路不行,跟着李戰修改了一條航路,從登州出發,過長江口,然後橫渡東海...徑向東北到達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

這樣算下來,這條航線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達,但風濤之險基本上與南島路相同。

李戰重新規劃出來的航線是真的讓張耀祖震撼到了,他看着李戰問道:“你沒有下過海,你的造船廠的人也沒有人前往過倭島,你怎麼比我還知道簡便的前往倭島的路線。”

只是李戰卻沒有回答張耀祖的疑問,而是問道:“張叔父,上了五島列島,你能搞到馬匹嗎?

我的虎賁軍需要馬匹。”

“馬匹能和搞到,不過,這馬匹卻不適合我們?”

張耀祖的話說完,李戰一個詫異,李戰不知道不適合我們是什麼意思,後來,張耀祖也解釋道:“倭島有馬,不過,倭島的馬都是矮種馬。之所以叫矮種馬,是因爲其體型卻是非常矮小。究竟有多矮?一些成年矮種馬只能長到85cm高,還是把頭也算上的高度。只能到達一個身高1.6m 的人的膝蓋高度(差不多相當於哈士奇的大小)。

最好的一種馬叫做木曾馬...可是那也是大多隻有110cm高,差不多達到現代普通成年人腰部的高度。這種戰馬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根本不能充當戰馬!”

所謂的戰馬之所義被稱爲戰馬,首先就要滿足一定的高度。世界上最高的馬要數英國夏爾馬了,肩高超過2m,簡直是巨獸。成吉思汗橫掃亞歐大陸用的蒙古馬,則要矮得多,肩高只有135cm。不過雖然蒙古馬身材不高大,可是生命力非常頑強,適應各種嚴酷的氣候,因此非常適合充當戰馬。但是不管怎麼樣,蒙古馬的身材還是可以接受的。

反觀倭島的木曾馬,真得是矮得過分了,總共只有110cm,基本就是大號哈士奇,給小孩子騎還差不多,怎麼可以打仗呢?如果真得打仗,別說長途奔襲,衝擊力也不達標。也難怪明治維新的時候,日本大量引入歐洲馬匹改良馬種。

“這個殿下,我只能提供給你們一千匹高馬,這是我的極限了...!”

“蛤...!”李戰微微皺眉。

....................................

第四百九三章 太子冊妃第四百一八章 你的長殿下第三百三四章 靜默行動,格殺勿論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一百六三章 歡迎來試刀快不快第六百四二章 紈絝團鬧事第六百一五章 將李泰吊起來(求訂閱)第一百九六章 李愔告狀第一百五三章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第三百三九章 李世民想要公開李戰身份第六百二一章 攻打日向城第五百三五章 李戰必須死第二百二八章 陛下有旨,李戰覲見第四百七二章 大唐名將薛仁貴第六百五五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二八章 生死大戰開始了第三百四八章 兕子發現秘密第五百二十章 敦化坊的秘密殺器第一百六九章 玄甲王大力第一百二三章 證據第四百七八章 飛鳥時代,倭人進長安第三百四五章 孤名李戰,乃大唐皇長子第三百六九章 宦官最想要什麼第八十章 長孫皇后小心思第五百二七章 加妝...五十大車!(求訂閱)第四百四八章 李澄的海圖,通往仙山第三百八一章 孫思邈上鉤了第五百七三章 海上大陸 個個稱王第五百一八章 敦化坊的危機第二百二十章 糧道被毀第一百八十章 國之大幸第一百零六章 好騙的歐陽多多第一百七九章 女皇進長安第三百九六章 太史局李淳風第一百零八章 全城封鎖第二百四九章 一場感情大戲第四百五一章 被刺後的餘波第三百七二章 馬周的磕頭第二十五章 相思程處默第二百八三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四章 羊油蠟燭第二百三三章 李戰和長孫無忌的密聊第一百零五章 歐陽多多第三百四一章 長孫無忌施壓,崔惆滾出長安第八十九章 打廣告的機會第八十七章 前因後果的復仇第四百八六章 李戰召見魏敞第六十五章 於大炮開火第九十四章 石脂水第五百七八章 和親 駐守第三百四七章 白玉京的鋼第四百七五章 真想一腳踹死你第五百八二章 西州筱笛 長安李泰第五百二一章 連弩的可怕第二百九九章 殺李安儼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鯨第六百二九章 李戰入京都第六百零六章 意外!意外!還是意外!(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驍果軍第二百四七章 長樂船啓航第二百七七章 吐蕃松贊干布第二百六四章 長孫皇后的懷疑第四百八一章 我不想做太子第二百五七章 弄哭張玄素第三百七六章 機關算盡 百密一疏第九十章 長安小食第八十二章 肥皂和香皂第三百七十章 楊巧兒和病態少年見面第五百二二章 李澄被抓了!第四百二一章 魏敞的回家之路第一百二七章 鄭仟的驚詫第五百七五章 高昌城破 約法三章第四百七一章 魏敞查清蓮花社第四百零八章 事情解決 線索斷了(求訂閱)第五百八六章 入駐武德 查找毒源第三百二一章 狂揍長孫敏勝第三百七四章 李祐來找李承乾第一百八三章 貪官的腦回路第四百七一章 魏敞查清蓮花社第四百零四章 百姓興不苦第一百七七章 證明身份第三百零二章 李承乾愛上西遊記第五百零一章 天家的親情第一百零一章 玩命第四十九章 要不要喝酒第三百九八章 長孫皇后知道李戰的身份第六百零四章 各守一門,大戰將起(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西遊記大爆第一百零九章 斬殺皇子第四十三章 宵禁制度第八十七章 前因後果的復仇第三百七九章 造孽的博陵崔家第六百五十章 貞觀十六年,未來人的報復第五百二一章 連弩的可怕第一百六一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八九章 機緣巧合 大敗刺史第一百四七章 擁有就是萬幸第二百一三章 京師地震第二十一章 平民的想要的一切第四百八一章 我不想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