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

李治自小在長孫皇后的嚴格管教下長大,從幼時就開始跟隨名師學習,所以治理一州的才能還是有的,在李二陛下的影響下,對於農桑之事也十分重視,只是到了岷州才發現,自己所學到的治理農桑的知識,似乎都用不到。

先前岷州地界與吐谷渾時常有戰事發生,而吐谷渾也時常來岷州這邊打打秋風,所以岷州這邊的百姓皆是民風剽悍,崇尚武力,加之岷州地形,幾乎不易耕種,僅僅是這兩點,就讓李治有的頭疼了。

沒有多少地,這就說明百姓種出來的糧食也僅僅能養家餬口不至餓死罷了,哪兒來的餘糧給他養兵?全都得憑着長安戶部撥調錢糧。

而戶部調撥過來的錢糧都是有數的,堪堪夠軍中現有人員的口糧軍餉,而現有的軍隊,也正好能夠抵禦住吐谷渾小規模的襲擊。

這是從硬性條件上限制住了李治,讓他老老實實的在岷州呆着啊。

在岷州的空閒之餘,李治總是喜歡在府上的書房發呆,他在想仍舊在冷宮中住着的武姐姐的事情。

臨走前他吩咐王府中的管家多多打探長安城和宮內的消息,全都飛鴿傳書送到岷州來,而武媚仍舊住在冷宮的消息自然也被傳了過來。

“張大人。”李治看向張行成:“如今岷州這邊無論是吐谷渾,還是岷州百姓,都是相安無事,孤倒是有些想念長安了。”說完,也是嘆息一聲。

張行成笑了笑,李治想念長安?捨不得那金銀窩?

“殿下不必着急,總有一天,殿下會風風光光的回去的。”張行成說道。

“張大人此言似有深意啊,願聞其詳。”李治看向張行成,目光灼灼。

“就是不知殿下能否隱忍,還有就是,是否有那雄心壯志了。”張行成眯着眼睛說道。

在這岷州,離着長安山高路遠,張行成不怕什麼出言不遜,若是李治不肯,盡多也不過是一頓呵斥罷了,就算李治想要要了張行成的命,張行成不會跑嗎?跑回長安,倒黴的還是李治。

若是李治想,那張行成覺得,自己的機會可就來了。

李治不是第一次接觸這種話語了,之前是武媚,現在是張行成,大唐從來不缺乏有野心的人,而李治是李二陛下與長孫皇后嫡出的皇子,自然也有那個資格去爭那個位子。

即便有了太子那又怎麼樣?李二陛下的皇位來的正當嗎?

李二陛下爲李唐皇室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便是如此了。

太子一下馬,長安城的兩個皇子便入了大家的眼,你掙我奪之下,李治坐收漁翁之利,這就是張行成所想的。

“孤若是有心,張大人要如何?孤若是無心,張大人又待如何?”李治試探着問道。

“若是殿下有心,下官自願肝腦塗地,若是殿下無心,今日這番話,就當下官從來沒有說罷。”張行成拱手說道。

李治聞言,笑了笑:“張大人的話已經說出口,又怎能讓孤當做沒說過呢?”

張行成一聽李治這話,就覺得有戲,連忙起身,來到李治面前,跪倒在地上:“臣,拜見主公。”

張行成這一拜,就意味着他徹底的與宮中沒了關係,什麼東臺舍人,什麼給事中,現在的他,只是李治的一名家臣,他與李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張大人快快請起,以後諸多事務,還要多多仰仗張大人才是。”李治上前,親自將張行成扶起來。

若是武媚的話語只是在李治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那張行成的態度,無疑是讓這顆種子發芽生根,在長安的時候,張行成就爲李治分析過這岷州的種種,李治覺得,只要自己在岷州經營的好,成大事,也不是不可能。

他所要做的,就是伺機而動。

武媚的事情讓李治感觸很深,若是自己有了權利,是不是就能解救武姐姐於危難,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的與武姐姐在一起?

莫要說這等事情違逆人倫,宮中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李治如是想着。

而李二陛下將李治分封到岷州做岷州刺史,這事兒也讓李治的心中一涼,同樣是李唐皇室子孫,爲什麼別人就能分個好去處,自己便要來這窮山惡水,更何況,自己還是父皇母后的嫡子不是。

學了這麼多年的《孝經》,李治所懂得的,終究還是皮毛,也看不懂自家父皇的心、

張行成已經表明了態度,所以有些事情,李治也不會瞞着張行成,比如說關於武媚的事兒,畢竟後宮之中有一助力對於李治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張大人,還有一事,孤要實話告訴張大人,還望張大人幫孤出出主意。”李治說道。

古人重節,守誓言,張行成既然已經宣誓效忠李治,那李治也不會疑心張行成背叛他了,而且背叛他,張行成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殿下請講。”張行成說道。

“其實,孤在宮中有一好友,如今身陷囹囫,孤想要救她,卻始終想不出什麼法子,今日張大人的一番話,倒是讓孤下定了決心,此人,對孤或許至關重要,非舊堡可。”李治望着張行成說道。

“哦?殿下所言,是何人?”張行成問道。

“武才人!”

李治說出這三個字,對於張行成來說無疑是秋風掠過湖面,乍起一汪春水了。

“竟然是武才人。”張行成詫異,在長安的時候就聽說武才人因爲謀害太子被陛下關在了冷宮,照這麼看,晉王說的話也是對的,這武才人,還非救不可了,畢竟若是救出來,這武才人就是他們在宮中的一個耳目了。

而依照武才人以往的手段來看,對付太子,無疑是在幫助晉王殿下了。

救,必須要救。

“是啊,張大人可有什麼妙計?”李治問道:“如今咱們身在岷州,長安城人手不多,且沒有多少熟悉的人,貿然行動,也只能讓父皇更加疑心,所以孤覺得,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要有十成的把握。”

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二百五十九章:出路(上)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第八百五十一章:讀書很重要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二十章:對弈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六百三十九章:分歧第一百零七章:禁足第一天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見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六百五十三章:權臣的無奈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三百零九章第五百七十一章:關門打狗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來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宣判第三百二十四章:錦通雜貨店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九十五章:撕破臉皮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離開第三百一十八章:盧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幕後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收尾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王貴到錢莊第二百二十八章: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百四十六章:中秋宴(下)第一百九十一章:商議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四十章:玄世璟的“老”臣之路第六章:阻擊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晉陽回家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四十一章:侯府搬遷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四百三十七章:線索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三百零四章:馬前卒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一千五百二十章:阻礙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一百四十五章:中秋宴(中)第一千零八十九章:被遺忘的“鄭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七章:到此爲止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九十五章:撕破臉皮第八百四十六章:人越大,膽越小第四百八十四章:張亮的“貴人”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一百四十九章:額外的嫁妝(下)第二十三章:計謀第二十六章:除夕夜宴(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三十五章:馬球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八百八十一章:遛虎第一百五十二章:要先發制人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提防第九百零一章:書院的動靜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今天天氣不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