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

李二陛下點頭,看着玄世璟:“沒錯,繼續說。”

“百濟敢無視大唐聯合高句麗,當中定然是泉蓋蘇文許了他們什麼好處,而大唐這邊,對於百濟來說,不過是幾個使臣的幾句話而已。”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這話,無疑是在赤果果的譏諷朝中對於這些番邦的態度,當着李二陛下的面兒說出來,雖然不妥,但是玄世璟還是希望,讓李二陛下從百濟的態度來看清楚,朝中平日裡和善對待的這些番邦,是如何陽奉陰違的對待大唐的。

李二陛下冷哼一聲,眯了眯眼睛,看着玄世璟:“哦?”

玄世璟見李二陛下這般態度,拱了拱手:“臣失言。”

朝中的態度,當中也有李二陛下的態度,畢竟人家給李二陛下戴了個天可汗的帽子,這頂帽子是榮譽,也是一個無形的束縛,雖然玄世璟看不慣外邦的嘴臉還有朝中大臣們所爲的儒家態度,但是大環境,玄世璟憑藉一己之身,如何能瞬時間改變這種局勢,也只能潛移默化。

好在,玄世璟他還年輕,比誰活的長,玄世璟有顯而易見的優勢,道路也不是萬全絕望的不是嗎。

“無妨,你接着說。”李二陛下目光灼灼的看着玄世璟,聽習慣了朝中大臣的那些言論,李二陛下倒想聽聽,眼前的這個少年人,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來。

“那......小臣就說?”玄世璟收了心性,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二陛下一眼。

“莫要廢話。”李二陛下沒好氣的回瞪了一眼。

說就說,反正這是你讓我說的。

玄世璟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就簡單的拿百濟的例子來說,與忽略陛下您的旨意,與泉蓋蘇文聯手攻打新羅,無論時候成敗,對於百濟來說,都沒有什麼損失,藉着遼東的時局,百濟可以狠狠的敲詐泉蓋蘇文一筆,兩者聯手攻打新羅,新羅定然是抵擋不住的,這戰爭的好處只要是軍隊當中的將領都知道,攻佔了別家的城池,數不盡的財富都會被戰爭的勝利者搜刮乾淨。”

李二陛下點點頭,示意玄世璟繼續說下去。

“這樣一來,百濟兩頭得利,憑着戰爭,狠狠的發了一筆戰爭財,而等到陛下您下旨問罪的時候,若是百濟派遣了時辰,帶些特產前來長安上貢,編一條苦衷爲藉口,藉着對大唐俯首稱臣,承諾對年年納貢陛下以爲如何?”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話說的是事實,這麼多年來,大唐對待番邦的態度就是如此,始終懷着一顆寬厚的心去接納他們,即便他們是如此狡詐反覆。

日子越來越太平,朝中的許多大臣已經沒了當年的銳意進取,變得越來越沉迷安逸了。

未等李二陛下說話,玄世璟便自顧自的說道:“還是如同以往,大唐天朝上邦以寬厚仁慈,饒恕百濟,順便準備些獎賞,讓百濟的使臣帶回去,百濟不但在戰爭當中兩頭得利,順便又來大唐發財一波。”

事實就是讓人如此窩火、憋屈,可是又能怎樣?

沒錯,對於這些番邦小國,朝堂上的臣子的態度就放在那裡。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啊。

“朝中對於番邦態度,也是順應當下局勢,也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偏激,若真是如此,那此時此刻,朕與大軍,就不會在遼東了。”李二陛下說道:“而且,若是像你說的那般,狠狠的拒絕那些來朝的番邦,一言不合就要與其開戰,到最後苦的是誰?不是朕,不是朝中的文武大臣,是關中的子弟,是大唐的百姓!”

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兵,若要論到出北塞打仗,調動的兵士,大多都是關中的子弟兵,而關中子弟兵當中的精銳,卻又是各個世家的子侄輩。

大唐世家下面的子侄輩,若想在戰場上得功名,那也是要冒着生命危險的,他們是關中精銳騎兵部隊當中的一員,他們家中優渥的條件供應得起,大唐騎兵也不是誰想進去就進去的,而一旦進去了,就要爲大唐拋頭顱灑熱血,富貴險中求。

所以,若是照着玄世璟說的再偏激一些,結局就是連年不斷的戰亂,受苦最多的是百姓,其次是纔是勳貴。

“璟兒,你說的固然是事實,聽上去讓人不忿。”李二陛下接着說道:“可是,這就是大勢,朕身處高位,目光不可偏安一隅,璟兒你現在還小,要做的,就是逐漸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一些,莫要被這些影響到你格局,你可明白?”

若是靜下心來想想,玄世璟自己也清楚,自己充其量就是個憤青,有時候喜歡圖一時的痛快,也正是因爲這個,李二陛下說玄世璟的格局需要逐步的去改變。

現在的玄世璟在李二陛下眼中年紀尚小,現在袒露出來的不足有的是時間去改進,所以,在李二陛下的眼中,玄世璟仍舊是十分優秀的。

“是,謝陛下教誨。”玄世璟拱手道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玄世璟的目光現在盯着三韓之地還有倭國,委實是受到的影響太多,或者說,一些印象在他的腦海當中已經定型,輕易是抹不掉的。

大格局可以有,但是玄世璟不是聖人,誰都不是,在某些方面都會夾帶上一些私人情緒,比如孔老夫子的以直報怨。

“你年紀還輕,經過遼東一役,過後你也能成長不少,朕自太原起兵,直至現在,攜手朝中文臣武將開創了這一番盛世,有些不在了,活着的人也在漸漸的老去,接下來,無論是江湖,還是廟堂,都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多些歷練,成長一些,沒什麼壞處。”李二陛下語重心長的對着玄世璟說道。

玄世璟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二陛下能與他說這番話,其中意思,李二陛下希望他明白,而玄世璟自己,也能夠明白。

“既然計策定了,就放手去做吧,明日,朕就按照時辰,帶大軍,兵進遼東城。”李二陛下說道。

“是。”玄世璟起身,鄭重的向着李二陛下行了一禮:“那臣就先去準備了,還請陛下早些休息。”

李二陛下閉上眼,點了點頭。

第三百八十一章:真污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說開第一百零三章:程咬金的邀請第二百六十七章:太醫欲來第五十四章:入學弘文館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病危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一百八十一章:商州第三百八十九章:抓捕泉男建第四十五章:病來如山倒第十五章:上門長史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四百二十八章:各有算計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書院裡的眼睛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四百七十四章:文成公主第十三章:進擊的王氏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一千五百三十章:皇帝的名聲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如何放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嫁妝之一第二百四十三章:最沒用的就是錢第五百五十二章:白骨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四百七十八章:截獲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一章:定親(上)第四章:遊湖第五百三十一章:新的元日(中)第四百六十五章:死心第五百七十五章:瞄準,建安城第二百九十五章:半夜覓食第七百九十五章:天子之威第四百零九章:夜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兩邊倒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任務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百二十八章:做公益的想法第五百九十八章: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站隊第一百二十九章:東西吐谷渾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九十七章:李淳風看星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恰巧第二百六十三章:脫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三章:前往岷州第二百八十二章:拼版印刷第三十一章:玄世璟的坑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百一十四章:熱鬧第七十四章:管教第二百零二章:分頭第六百三十六章:主動權在手第一章:準備完畢第五百六十四章:前往泉州城第二十八章:玄世璟的打算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李厥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二章:看貨第一百六十章:出發埋伏第三十三章:令人頭疼的封賞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攛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十一章:懼冷第六百三十四章: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二章:雅間逸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偷跑出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第九百二十三章:藉口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李承乾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