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

李二陛下點頭,看着玄世璟:“沒錯,繼續說。”

“百濟敢無視大唐聯合高句麗,當中定然是泉蓋蘇文許了他們什麼好處,而大唐這邊,對於百濟來說,不過是幾個使臣的幾句話而已。”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這話,無疑是在赤果果的譏諷朝中對於這些番邦的態度,當着李二陛下的面兒說出來,雖然不妥,但是玄世璟還是希望,讓李二陛下從百濟的態度來看清楚,朝中平日裡和善對待的這些番邦,是如何陽奉陰違的對待大唐的。

李二陛下冷哼一聲,眯了眯眼睛,看着玄世璟:“哦?”

玄世璟見李二陛下這般態度,拱了拱手:“臣失言。”

朝中的態度,當中也有李二陛下的態度,畢竟人家給李二陛下戴了個天可汗的帽子,這頂帽子是榮譽,也是一個無形的束縛,雖然玄世璟看不慣外邦的嘴臉還有朝中大臣們所爲的儒家態度,但是大環境,玄世璟憑藉一己之身,如何能瞬時間改變這種局勢,也只能潛移默化。

好在,玄世璟他還年輕,比誰活的長,玄世璟有顯而易見的優勢,道路也不是萬全絕望的不是嗎。

“無妨,你接着說。”李二陛下目光灼灼的看着玄世璟,聽習慣了朝中大臣的那些言論,李二陛下倒想聽聽,眼前的這個少年人,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來。

“那......小臣就說?”玄世璟收了心性,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二陛下一眼。

“莫要廢話。”李二陛下沒好氣的回瞪了一眼。

說就說,反正這是你讓我說的。

玄世璟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就簡單的拿百濟的例子來說,與忽略陛下您的旨意,與泉蓋蘇文聯手攻打新羅,無論時候成敗,對於百濟來說,都沒有什麼損失,藉着遼東的時局,百濟可以狠狠的敲詐泉蓋蘇文一筆,兩者聯手攻打新羅,新羅定然是抵擋不住的,這戰爭的好處只要是軍隊當中的將領都知道,攻佔了別家的城池,數不盡的財富都會被戰爭的勝利者搜刮乾淨。”

李二陛下點點頭,示意玄世璟繼續說下去。

“這樣一來,百濟兩頭得利,憑着戰爭,狠狠的發了一筆戰爭財,而等到陛下您下旨問罪的時候,若是百濟派遣了時辰,帶些特產前來長安上貢,編一條苦衷爲藉口,藉着對大唐俯首稱臣,承諾對年年納貢陛下以爲如何?”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話說的是事實,這麼多年來,大唐對待番邦的態度就是如此,始終懷着一顆寬厚的心去接納他們,即便他們是如此狡詐反覆。

日子越來越太平,朝中的許多大臣已經沒了當年的銳意進取,變得越來越沉迷安逸了。

未等李二陛下說話,玄世璟便自顧自的說道:“還是如同以往,大唐天朝上邦以寬厚仁慈,饒恕百濟,順便準備些獎賞,讓百濟的使臣帶回去,百濟不但在戰爭當中兩頭得利,順便又來大唐發財一波。”

事實就是讓人如此窩火、憋屈,可是又能怎樣?

沒錯,對於這些番邦小國,朝堂上的臣子的態度就放在那裡。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啊。

“朝中對於番邦態度,也是順應當下局勢,也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偏激,若真是如此,那此時此刻,朕與大軍,就不會在遼東了。”李二陛下說道:“而且,若是像你說的那般,狠狠的拒絕那些來朝的番邦,一言不合就要與其開戰,到最後苦的是誰?不是朕,不是朝中的文武大臣,是關中的子弟,是大唐的百姓!”

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兵,若要論到出北塞打仗,調動的兵士,大多都是關中的子弟兵,而關中子弟兵當中的精銳,卻又是各個世家的子侄輩。

大唐世家下面的子侄輩,若想在戰場上得功名,那也是要冒着生命危險的,他們是關中精銳騎兵部隊當中的一員,他們家中優渥的條件供應得起,大唐騎兵也不是誰想進去就進去的,而一旦進去了,就要爲大唐拋頭顱灑熱血,富貴險中求。

所以,若是照着玄世璟說的再偏激一些,結局就是連年不斷的戰亂,受苦最多的是百姓,其次是纔是勳貴。

“璟兒,你說的固然是事實,聽上去讓人不忿。”李二陛下接着說道:“可是,這就是大勢,朕身處高位,目光不可偏安一隅,璟兒你現在還小,要做的,就是逐漸把自己的格局放大一些,莫要被這些影響到你格局,你可明白?”

若是靜下心來想想,玄世璟自己也清楚,自己充其量就是個憤青,有時候喜歡圖一時的痛快,也正是因爲這個,李二陛下說玄世璟的格局需要逐步的去改變。

現在的玄世璟在李二陛下眼中年紀尚小,現在袒露出來的不足有的是時間去改進,所以,在李二陛下的眼中,玄世璟仍舊是十分優秀的。

“是,謝陛下教誨。”玄世璟拱手道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玄世璟的目光現在盯着三韓之地還有倭國,委實是受到的影響太多,或者說,一些印象在他的腦海當中已經定型,輕易是抹不掉的。

大格局可以有,但是玄世璟不是聖人,誰都不是,在某些方面都會夾帶上一些私人情緒,比如孔老夫子的以直報怨。

“你年紀還輕,經過遼東一役,過後你也能成長不少,朕自太原起兵,直至現在,攜手朝中文臣武將開創了這一番盛世,有些不在了,活着的人也在漸漸的老去,接下來,無論是江湖,還是廟堂,都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多些歷練,成長一些,沒什麼壞處。”李二陛下語重心長的對着玄世璟說道。

玄世璟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二陛下能與他說這番話,其中意思,李二陛下希望他明白,而玄世璟自己,也能夠明白。

“既然計策定了,就放手去做吧,明日,朕就按照時辰,帶大軍,兵進遼東城。”李二陛下說道。

“是。”玄世璟起身,鄭重的向着李二陛下行了一禮:“那臣就先去準備了,還請陛下早些休息。”

李二陛下閉上眼,點了點頭。

第五百零八章:許可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晉陽入宮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二百一十六章:南方綠林的新魁首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三十九章:正三品!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想都不要想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四百七十四章:疑竇重重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一百四十六章:開府之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四百三十二章:大事情第六百六十五章:一個問題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八百零四章:三隻老鼠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家書第五百一十八章:練兵(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沂州城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一百八十七章:清晨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手握資本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五章:窮侯爺第九十一章:遠走崑崙第十四章:意想不到第五一十三章:訓練的前奏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一百九十一章:商議第九百五十六章:文學院的進士們第一百零七章:孫耀庭事件的猜測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岔開話題第五百六十章:卑沙城的攻略第四百九十六章:國之重器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八百三十五章:夜話第三十四章:疑惑第四百四十九章:君心第九十九章:深夜襲擊第七百一十六章:時也,命也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半個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遇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三章:不鬆口第一千五百五十章:什麼身份管什麼事第三百一十章:碟中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想都不要想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七十三章:冰山一角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二百五十二章:暗衛的結果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六百零九章:被發現的營地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一百零八章:死因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找路子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二章:天生王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四百九十七章:心中的梗第九百八十九章:援兵第三百三十九章:薛仁貴到達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二十一章:晉陽公主第四百七十六章:打與不打第四十三章:詩酒本應趁年華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八十章:罪名第二百八十一章:見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