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一個交代

若是前隋的勢力暴露出來,一定會牽連到李恪,楊淑妃不想自己的兒子出事,也不想這些對她家忠心耿耿的臣子死士們出事,無論哪邊出事,楊淑妃心中都是不好受的,所以夾雜中間的母子兩人,這麼多年,一直小心翼翼。

誰承想,那些人依舊不肯死心,現在竟然做出逼迫李恪的事情。

喬裝進入由李恪防衛的國子監考場,這算是對李恪的一個警告了,也是那些人想要動手的前兆了,既然李恪不能下定決心,那些人豈會如此善罷甘休,所以纔打算讓這件事,來逼李恪表態。

“殿下,難道你不想坐上那個位子嗎?難道你舅不想光復大隋嗎?”那人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恪,說話的聲音之間已經帶了些急切。

爲了一個機會,他們已經等了太久了,從李恪出生那天開始,他們就已經開始等了,從這人出生開始,他的宿命就已經定了,那就是同前隋那些舊臣們一同輔佐李恪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光復大隋。

“本王不想!”李恪十分平靜的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屬下不相信!”那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恪。

這九五之尊的寶座,只要有希望到手,誰會甘心不想去要呢?

“現在大唐一片太平盛世,本王不想成爲挑起戰亂的千古罪人,大隋已經亡了,你們應該接受這個現實。”李恪神色淡然道:“不要在做無用的掙扎了,你們一直固執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還不如閒散下來,做個富家翁,讓你們一生平靜,本王還是做的到的。”

“不,不會的,即使你這樣說,大人也不會同意你就這樣甘於平庸的,你是大隋最後的希望,這是你的宿命,你逃不掉的!”那人見勸說李恪無用,神色之間已經有一些瘋狂了。

“不管你們信也好,不信也罷,本王都不會再去染指你們的那些事情了,你們若是安安穩穩的過你們的日子,本王便不會插手,若是想禍亂大唐,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客氣了。”李恪語氣堅定:“本王念在你們忠心耿耿這麼多年的份上,已經對你們容忍許多了,不要在觸碰本王的底線,像今天這樣的事情,本王不想再看到了,若是你們想起刀兵,本王會親自帶甲上陣,與你們做個了斷!”

“殿下!”那人還想說什麼,卻看到李恪已經閉上了眼睛。

“你離開吧,剩下的事交給本王,這是本王最後能爲你們做的了。”李恪揮了揮手,示意那人可以離開了。

那人聽到李恪的話,笑了笑:“怎麼能給殿下添麻煩呢,殿下將我放了,肯定會有大麻煩吧,先前這麼多人看到錦衣衛將我送進到了殿下這裡,若是殿下不給個交代,恐怕是難以服衆吧,而且這事兒要是傳到了御史臺那邊,免不得要在陛下面前參殿下一本。”

“你想做什麼?”李恪眯着眼睛看着那人:“本王的麻煩本王自己會解決,用不到你來操心。”

“可這麻煩畢竟是我給殿下帶來的,殿下心地仁慈,不願再起禍事,既然如此,那屬下就爲殿下做最後一件事吧。”說罷,那人起身衝向了軍帳內的書案,一頭撞在了書案的案角上,之後,便倒在了地上,沒了氣息。

“你!”

這人自殺,只是發生在一瞬之間,李恪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這人便死在了李恪的面前。

站在原地,李恪看着躺在地上滿臉鮮血的人,不由得嘆息一聲,這又是何苦啊......

大隋已經亡了,不是嗎?

沒過多久,原先離開的副將便回來了,在李恪的軍帳外稟報了一聲。

“進來。”站在軍帳內的李恪現在心中五味雜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樣的心情,他的人生目標是堅定的,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有那麼多不在他管控範圍之內的事情,今天這人死在了軍帳之中,不知道那些前隋的舊臣會是個什麼反應。

副將一進軍帳,便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屍體。

“將軍,這......。”副將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恪。

“他怕連累他堂兄還有正在考試的弟弟,就自盡了。”李恪閉上眼睛說道:“一會兒讓人擡出去,葬了吧。”

“哦...哦,那......萬一他的家人......”

“無妨,若是他家人來,本王親自接見就是了。”李恪說道。

他的家人......不會來的。

“是。”那副將抱拳應聲道:“將軍,國子監後門處的人都調換過來了,現在人都在外面,將軍要不要見見他們。”

“出去看看吧。”李恪說道,說完,便率先走出了軍帳。

倒是出人意料,那些人竟然在玄甲軍中也有人,這玄甲軍可是天子親衛,挑選的時候幾乎是百裡挑一,對於出身看的也是十分嚴格,他們是怎麼讓人混進去的。

帶着懷疑,李恪來到了軍帳外面。

守在國子監後門周圍的一共有二十多人,到現在爲止,這二十多人並沒有換崗,所以範圍可以適當的縮小,縮小在守衛國子監後門兩側的玄甲軍。

“是誰看守的後門兩側?站出來!”李恪站在這二十多人面前大聲說道。

很快,便有四人站了出來。

“你們在看守國子監後門期間,可曾見到有人進入國子監?”李恪目光灼灼的看着這四人問道。

聽到李恪的問題,這四人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

“沒有?”李恪眯了眯眼睛:“可是剛纔錦衣衛便將人給本王送了過來,是在國子監後院抓到的,人就是從後門進去的,沒有看到,難不成這大白天的,還鬧了鬼不成?!”李恪怒道。

無論如何,玄甲軍中的人,李恪都要找出來,至少要將人從玄甲軍中剔除,也算是絕了那些人心中的念想。

“回稟將軍,屬下,的確是不知道啊。”其中一名玄甲軍拱手說道:“屬下等人一直在國子監的後門看守,從來沒有見到有人進去過.....”

“那其他別的異常呢?可有發現?”李恪復問道。

第五百八十一章:偷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新的道路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誘惑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第八百八十二章:找場子第六百四十九章:夫妻第九十五章:給武媚下套第十四章:侯爺的長史第五十四章:房玄齡的思量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釣魚第十六章:田獵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三百八十六章:道政坊藍圖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五百二十二章:大明宮!第四百章:興修宮殿第三百三十五章:想法出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沒有身段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一百六十一章:歸宿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走水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第四百二十一章:御花園宴飲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十一章:懼冷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八百二十九章:入學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殺人滅口第四百八十三章:劫獄(上)第一千一百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八十四章:劫獄(下)第二百九十二章:李二陛下在準備第四百四十九章:君心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八十八章:舊事重提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暗中行事第四百四十八章:靜觀其變第五百九十五章:談判第五十八章:新紙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二百一十九章:出城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二百一十六章:南方綠林的新魁首第一百五十九章:打賭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四十四章:醉酒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章:那就假戲真做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姐弟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五十一章:看房第六百四十一章:清點貨物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家長裡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官場變動第五百零一章:終究沒有結果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安安的感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翻牆見人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一面倒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三十章:李泰的分析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九十五章:撕破臉皮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第五十六章:秦嶺事現第八十二章:千金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與震驚第一百零二章:案件的瓶頸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臨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