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陵園

晉陽擡起頭來看向玄世璟,見玄世璟正面帶微笑的看着自己,嘴角微微上揚,嘴角也露出一個笑容。

“好。”脆生生的應了一聲,晉陽歡快的走向那三匹健馬旁邊,挑了一匹看上去是三匹馬當中最高大的一匹,熟練的抓住繮繩,翻身上馬。

玄世璟和李泰兩人相視一眼,無奈一笑,隨後也走到各自的馬匹邊,翻身上馬。

獻陵位於長安城外的土門縣,隸屬京兆府,武德年間設一道,爲富平道,歸驃騎車騎統轄,不久之後,富平道又被改爲玄武軍,當年李淵將獻陵的位置選在這裡,也算是十分恰當了。

東山縣離着富平道不近,騎着馬得小半個時辰,原本富平道改成了玄武軍之後,便成了軍事重鎮,李淵下葬後,駐守在這裡的玄武軍也遷到了別處,僅僅留下了爲數不多,也算是幫着看守李淵陵寢。

獻陵的陵園十分的壯觀,但是相比於前朝一些皇帝的陵寢,還是顯得質樸了一些,這也與建造獻陵時候的條件有關,那個時候的大唐可是一點兒都不富裕,到了貞觀年間,李二陛下還被突厥狠狠的洗劫了一回,經過幾年的時間恢復了過來,又是大動刀兵的去北方草原上報仇,哪兒有錢財來修建陵寢,也正因爲如此,李淵在位的時候修建的獻陵,石刻較多的維持了前朝的特點,工藝粗糙簡單,面貌兇悍,體積也是較大,但是卻又不失渾厚質樸,健壯豪放,剛毅沉穩,氣宇軒昂,整座獻陵坐北朝南,分爲內外二城,規模十分宏大,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這些都是李淵出殯那天玄世璟在獻陵所看到的,因爲當日李淵下葬的整套儀式十分複雜,玄世璟也沒有興趣對一個早年間想要自己命的人多麼的恭敬虔誠,所以當時站在一衆大臣勳貴之間的玄世璟,實則是在不住的四下打量,或許這個時候的獻陵還沒有日後來來回回修建增補後的宏偉精緻,,所以在獻陵之中,只要隨意的走一走,除卻廟堂之外,剩下的,便是一覽無餘了。

玄世璟陪同晉陽到了獻陵,從陵園的大門進去,直接去了廟堂,李元景在獻陵守陵,也是有人看守的,不是說只是住在獻陵內就可以了,而是要每日在獻陵的廟中燒香祈福,或者抄寫經文什麼的,所以,想要找人,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在獻陵駐守的,有一部分是玄武軍中的軍士,因爲獻陵離着原先玄武軍的駐地不遠,現在大部分玄武軍雖說已經撤離了富平道,但是仍舊有駐紮在這裡的軍營,李二陛下也就就這這方便勁兒,讓玄武軍輪番來巡守獻陵了。

其實也是想順帶着看守住李元景,謀劃着造反的主謀卻能夠安然的在長安城活下來的,到如今爲止,也就只有李元景一人罷了,對於這個,李二陛下心裡估計也是彆扭的很,所以對於李元景,自然也是有時無時的上了點兒心。

三人牽着馬走在陵園內,到了獻陵的廟堂前,玄世璟便喚來在陵園內打掃的太監,吩咐了一番,那太監便找了個同伴,將三人的馬匹牽走了。

陵園內廟堂前是不允許栓馬匹的,馬匹被牽下去之後,玄世璟便看向站在一邊兒的李泰和晉陽。

廟堂的大門是敞開的,站在廟堂前面的空地上,廟堂之內的景色一覽無餘,廟堂之中香火不絕,青煙嫋嫋,一道白色的身影跪坐在堂中,那堂中有一方矮桌,矮桌之上,放置着文房四寶。

那道白色的身影自然就是正在獻陵中守陵的李元景,而此時的李元景正跪坐在矮桌前抄寫經文,對外面的動靜絲毫不在意,不聞不問。

“六皇叔......”晉陽看到屋子裡的李元景,隨後撇下玄世璟和李泰,走進了屋內。

玄世璟看向李泰,李泰搖了搖頭。

兩人便站在外面的空地上,靜靜的等候着晉陽。

晉陽徑直走進了屋子裡,聽到有人進來,李元景這才擡起頭來。

不過是月餘,李元景已經是早生華髮,看上去蒼老了不少,神色之間難以掩飾的憔悴,雙目無神,在看到進來的人是晉陽之後,眼中才閃過一道可以稱之爲情緒的身材。

“兕子,你怎會來這裡。”李元景放下手上的毛筆擡起頭看着晉陽問道。

“兕子是來看望六皇叔的。”晉陽忍住眼眶中即將要流出的淚水,來到這廟堂之中,看到的不光是李元景,還有已經逝去的李淵的排位,那是往常活生生的一個人,一個每天都能見到的慈祥的爺爺,現在,轉瞬間卻已經是陰陽兩隔,當初那得知李淵駕崩後的悲傷時隔月餘,觸景生情,再次勾起了晉陽心底的那份悲傷。

李元景聞言,微微的嘆了口氣:“到了這個時候,沒想到啊,能夠記得我李元景的,會是小兕子啊。”

“六皇叔......”晉陽走到李元景對面,跪坐了下來:“六皇叔,過的可還.......”

“還好,在這獻陵之中,難得的清淨,六皇叔謀反,卻是沒有丟掉性命或者被髮配,這已經是最大的恩典了吧,所以,也沒有什麼不好了。”李元景的臉上漏出一道笑容,看着晉陽,語氣之間頗有些感慨:“來到這獻陵到現在,也不少日子了,能夠說的上話的,現在也只有兕子你了。”

的確如此,李元景雖然謀反,但是仍舊是個王爺,是皇室中人,在陵園裡做打掃活計的,都是原本大安宮的太監宮女,身份上畢竟還是有差別的,更何況現在李元景是因謀反罪被“發配”到這獻陵之中的,旁人誰又敢過多的與李元景來往呢?所以到今天,李元景能夠說的上話的,也就只有前來看望他的晉陽了。

“在獻陵的這些天,本王也想清楚了一些事,不過更多的,卻是對父皇的虧欠。”李元景自嘲一笑:“本王不覺得覬覦那個位子有什麼錯,只是,本王的確沒有你父皇強,這點,本王認了,一場繁華夢,只是空凋零啊,本王爲了這個目的,失去的太多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四百零一章:臣附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時機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五百三十一章:打賭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瀾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一百零三章:奇怪的局外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辦法第二百五十九章:出路(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山野閒談第二百三十九章:審訊,疑團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讓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透氣第三章:身份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第九百七十七章:一人插個flag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五百七十三章:復仇!爲了死去的袍澤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四百七十六章:對李淳風的信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透氣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三百五十二章:水陸並進第三十章:李泰的分析第二百一十五章:計定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登門拜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第五百九十五章:談判第二百五十一章:波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反應第五百二十二章:大明宮!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五百零五章:刑部尚書的新人選第三百三十九章:晉陽的留意第二百九十章:何必鑽牛角尖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四章:從軍行第七十三章 :難以啓齒的傷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爲第十三章:進擊的王氏第二十九章:晉陽到訪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四百八十九章:道政坊的不速之客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九十九章:深夜襲擊第五十一章:大理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一百七十七章:百騎司造訪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二十八章:高原反應第一百三十二章:進宮看長孫第五百二十二章:故事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訪侯府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骨子裡的執拗第八百九十九章:東風第三百九十三章:李二陛下的思量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五百章:旁人所看不到的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二百四十九章:查抄寺廟第七百八十五章:孕婦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千零六十章:鄭鈞第六百六十章:未知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一百七十章:秦懷玉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