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李愔

“罷了,告訴你家王爺,今日小女子不方便,改日定會登府拜訪,我自會與他說個清楚。”瓏兒覺得這麼一直拖着也不是辦法,乾脆就跟人家說個清楚明白,也省的日後老是來煩自己。

“好,小的這就回去稟報我家殿下。”那人聽見瓏兒這麼說,心中覺得此次玄武摟之行也不算是毫無所獲,便高高興興的回去福明瞭。

瓏兒嘆息一聲,又回到了玄世璟的身旁。

“怎麼回事?”剛纔那人一進來的時候,玄世璟便將注意力放在了門口,只是這寥寥數語,玄世璟還是有些弄不明白,這是怎麼了。

“這不到了年底,在外就藩的王爺們都回長安了,那日蜀王李愔來玄武摟,也不知奴婢怎地他了,到現在這都好幾天了,沒完沒了的派人過來說要請奴婢過府......”瓏兒沒好氣的說道:“那蜀王,在他封地名聲就很是不堪,沒想到這都到了長安了,還是這麼不收斂。”

“蜀王李愔,那不是李恪的親弟弟嘛。”玄世璟說道:“他一直騷擾你?”

瓏兒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只不過都被奴婢擋了回去。”

“還真是,欺負人都欺負到侯府的頭上了。”玄世璟不滿的說道:“侯府雖然在長安城這灘渾水中名不見經傳,但是侯府的人也不能任人欺凌,這件事,給吳王殿下支會一聲,若是李愔還是死性不改,那也別怪咱們不客氣了。”

李愔在封地的名聲,玄世璟也略有耳聞,就這樣的皇子,他的把柄,簡直就是一抓一大把,到時候往魏徵面前一放,魏徵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子,能嚇得李二陛下把自己的鳥兒都給捂在懷裡悶死的人,可不會介意參奏一個皇子。

“侯爺,其實瓏兒想着,明年瓏兒便會與高峻成親,到時候他蜀王也就將此事放下了,咱們也沒必要這麼大張旗鼓的得罪人,更何況,一旦過了年,蜀王也就會回到封地......”

玄世璟擺了擺手,說道:“這不一樣,過了年,還有正月十五,李愔是陛下的兒子,一年到頭也聚不了幾次,每次這些個王爺回長安,天家總是要顧忌親情顏面,便會將這些藩王多留在長安一些時日,再讓他們回封地,李愔看上了你,依照他這種人的性子,不到手是不會罷休的,到時候說不定他連高峻嗎,都會一起算計上,所以,打蛇要打七寸,讓他徹底的絕了這個念頭。”

自打玄世璟出生起,瓏兒便在玄世璟身旁照看了,對於瓏兒,玄世璟覺得瓏兒更像是自己的姐姐一般,與瓏兒在一塊兒的時間比跟自己母親王氏在一起的時間更久,在於闐的那段時間,瓏兒更是代替了他的母親來悉心照顧他,對於瓏兒,玄世璟是打心裡敬重的。

所以,聽到李愔對瓏兒意圖不軌的時候,玄世璟心中的火氣,就想直接摁着李愔狠狠的揍一頓。

可是他不能,雖說李愔對瓏兒意圖不軌,但是到現在爲止,李愔並未直接出面,而是每次都讓府上的下人前來邀請瓏兒,這一點兒,就算直接到李二陛下面前說道此事,李二陛下也不會多說什麼。

“不過有件事,剛剛那小廝說的倒是真的。”瓏兒笑道:“這蜀王在長安城欺男霸女的事兒沒少做,哪一次也沒像這次一樣,派了府上的下人,正兒八經的跟‘三顧茅廬’似的。”

“這說不定是李愔那傢伙,知道瓏兒你是侯府的人,而咱們侯爺又深得陛下喜愛,不敢直接造次罷了。”石虎說道。

瓏兒贊同的點了點頭:“也是呢。”

“我聽吳王說過,他這個弟弟,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敢在宮裡對宮女動手動腳,不過這次,他的手腳伸的,也太長了。”玄世璟說道:“石虎,一會兒跟我去吳王府走一趟吧。”

“是,侯爺。”石虎應道。

“瓏兒,這件事就交給少爺我了,放心,日後若是那李愔再敢派人來騷擾你,少爺我親自動手,打斷他的腿!”玄世璟淡然說道。

玄世璟這麼說,也是有底氣的,他不相信李愔在外頭如此胡作非爲,李二陛下會不知道,李愔若是要得到懲罰,總得有一個導火索,玄世璟不介意成爲這個導火索,被人欺負到頭上還悶着不吱聲,這才叫真·憋屈。

吳王府邸,李恪拿着下面的人送過來的摺子,思緒有些煩躁的坐在位子上,忽的,李恪將手上的摺子摔在了地上。

“殿下。”侍奉在李恪身邊的長史連忙躬身勸慰:“殿下息怒,這......”

李恪擺了擺手,煩躁的說道:“本王知道你想說什麼,可是你看看,這彈劾的摺子都送到本王手裡了,讓本王怎麼辦?親自送到父皇手中嗎?”

李恪很生氣,不知是生氣這御史將摺子送到自己的手裡,還是氣自己那不爭氣的弟弟:“他回到長安這纔多長時間,又惹出這麼多的是非,真是本性難移!本王還以爲這些年他在封地能學的成熟一些,再不濟,在父皇跟前收斂一些也行,你看看他乾的這些事兒。”

摺子上寫的全是下面的人彈劾李愔的一些不法之事,在封地,毆打縣令,畋獵無度,弄得整個封地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百姓辛辛苦苦種點兒莊家,他一趟田獵就能給人家毀去大半,縣令上門理論不成,反倒被他下令一頓狠揍,這麼大個人了,還如此頑劣不堪,實在是讓李恪頭疼,可偏偏又是自己的親弟弟,母妃百般叮囑要自己照顧的親弟弟。

“如今蜀王殿下身在長安,殿下身爲蜀王殿下的兄長,自當管教,下官的意思是,或許這將摺子遞到殿下手裡的人,也是這麼個想法,不然,這摺子,定會直接遞交到陛下手中。”那長史分析道。

“唉~可是,這些事情告訴本王又有什麼用,本王這胞弟的性子,本王再瞭解不過,若是本王能管教的了他,他也不會是今天這般模樣。”李恪嘆息道:“難不成還真的下手重責不成?母妃那裡,又如何交代。”

“殿下,蜀王殿下在您手下捱了責罰,總比讓陛下知道,再去責罰要好的多啊,若殿下真想維護蜀王殿下,就得狠得下心來,去下手纔是啊。”長史說道。

“報~~~”門外一侍衛跑進了大殿之中,拱手說道:“王爺,東山侯來訪。”

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有情況第二百七十八章:五次罷相的大佬第八十六章:舉薦第九百零五章:閒着也是閒着第十四章:意想不到第二百九十三章: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一百八十二章:緣由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五十九章:接手案件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路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聚集東山縣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泰的懷疑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三百三十二章:一面倒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禮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七百九十章:人選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五十二章:翹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朝堂交鋒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續)第四百九十七章:心中的梗第八百七十四章:無理攪三分第二百七十五章:招收學生(上)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五百八十一章:偷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英雄遲暮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一千三百零五章:手握資本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八百零三章:廊下對話第五十章:玄世璟賣房第四百零二章:試題第五百四十六章:擔心第三百六十八章:聚將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九百四十七章:所追無非名與利第四十五章:病來如山倒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六百二十章:多一人嘆息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四百零八章:一個交代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六百七十章:來自“對頭”的邀請第十五章:上門長史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讀書熱第九十四章:皇帝的暗衛第八章:刺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出大事兒了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五十章:玄世璟賣房第三章:秦英第一百一十四章:晉陽之怒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五百六十九章:明察暗訪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一千四百章:信第二百二十八章: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李厥出宮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十二章:一箭第六十五章:道政坊地產攻略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留後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噩耗(上)第一百一十二章:李二陛下的發現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二百三十六章:湊錢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三十八章: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