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朝會

玄世璟與魏徵並列走進宮中,一路走進太極宮,遠遠的,玄世璟就看到程咬金、秦瓊兩位國公,一身紫色圓領官服,腰間還掛着金魚袋,與尉遲恭和河間郡王李孝恭還有牛進達將軍站在一起交談。

玄世璟走到五人中間,一一問好。

“小世璟,今兒個就你一個人來了?”秦瓊四下打量一下,並沒有發現侯府的其他人。

“是啊,今年可就世璟一人,高峻把我送到皇宮門口,我就讓他先回去了,一路上跟着魏大人一起過來的。”玄世璟說道:“反正我就是來打個醬油的不是。”

“璟兒,什麼叫作打醬油,這皇宮大內的,可沒有醬油讓你買,這你得去尚食局。”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說道。

“程伯伯,小侄說的打醬油的意思就是過來走個過場,沒多大作用。”玄世璟趕緊解釋。

“小兔崽子,淨說些你程伯伯不懂的新鮮詞兒,以後少跟那些酸儒混在一起,你好歹也是半個武將家子出身。”程咬金惱羞成怒,輕輕一巴掌拍在玄世璟頭上。

“哎,老程,可別把孩子打壞了,你這下手沒個輕重的。”秦瓊拉住程咬金的手臂說道。

“嘿嘿。”玄世璟憨憨的一笑:“諸位伯伯在討論什麼呢,剛剛小侄看你們聊的這麼火熱。”

“還能有什麼,今年突厥的戰事唄,突厥這一仗打完,我大唐北方算是暫時安定了下來。”程咬金說着,語氣之中略帶有遺憾。

遺憾的是,若是北方一定,武將再領兵出征的機會,少之又少..

玄世璟當然猜得出程咬金在想些什麼,開口說道:“程伯伯之勇武,小侄可是親眼見識過的,像程伯伯這樣的良將,還怕沒仗打?周圍高句麗、倭國、西邊的昭武九姓,還有窩在高原上的吐蕃,大唐周圍還蟄伏着這麼多猛獸,可供程伯伯狩獵呢。”

周圍五人都是武將,聽了玄世璟的話一頓,隨後哈哈大笑。

“小世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可不是說打就打,其一,一旦開戰,最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我大唐兒郎的命可金貴着呢;其二,打仗最講究師出有名,哪兒能說打就打,若是如此,這天下豈不是亂套了。”

玄世璟吐了吐舌頭,現在能告訴這羣人,咱大唐周圍都是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嗎?就算武將想高高興興的出去領兵打仗轉功勞,文臣那邊怎麼可能首肯,文武之爭,由來已久,縱觀史書,李世民對於文武之間的平衡,還真是恰到好處。

這時,太極殿內走出一名內侍,站在大殿門口,高聲喊道:“大朝會開始,各臣工覲見~~~”

“走吧,要開始了。”秦瓊領着玄世璟的小手,走向太極殿。

進了太極殿,文武分列,跪坐於殿中,大朝會五品以下的官員是沒有資格入殿的,即使這樣,太極殿中也有一絲人滿爲患的既視感,因爲長安城大多勳貴頭上總掛着那麼幾個散職,而這些散職勳貴雖說平日裡不用上朝奏事,可是到了大朝會這種重要場合,是必須要出席的,整個太極殿,只有玄世璟一個小孩子,在一品大員這堆一身紫色官服的人羣中,玄世璟一身月白服裝,甚是扎眼。

本身來說,玄世璟是李世民親封的開國侯,屬從三品,但是卻沒有官職,所以玄世璟參不參加大朝會,就是件很糾結的事情,前兩年是程咬金親自跑到侯府去接玄世璟進宮參加的,今年年前又派人來傳話。

去就去嘛,玄世璟也沒放心上,反正就如同他所說的一樣,去了就走個過場,打個醬油。

程咬金想要玄世璟參加大朝會也是有他的想法的,玄世璟畢竟年紀還小,這一家子在長安,必須要讓陛下時時刻刻的注意到他們,不能失了帝寵,若是沒有了陛下照看着,長安城裡隨隨便便出來一個勳貴就能欺負的了他們娘倆,而且盧國公府上和翼國公府上還不好插手,有了陛下的恩寵,長安城的那些不老實的人,才能老老實實的不往侯府那裡伸手。

程咬金也怕,怕玄家在江湖上的人脈,雖然說玄明德已經死了,但是在江湖上的威望還是有的,這些年王氏也一直明裡暗裡經營着,江湖上的人最講究義氣,若是長安侯府一旦出了什麼事情,保不齊那些個遊俠兒就敢當街殺權貴,然後事了拂衣去。

站在上首的李承乾,身着淡黃色四爪龍袍,看到玄世璟,擠眉弄眼的朝他笑了笑,而李泰發現之後,則是一副給你一個眼神你自己體會的樣子。

玄世璟只覺得有些好笑,自己好像沒有招惹李泰吧?

李世民一身袞冕,高坐大殿之首。

“臣等見過陛下,吾皇萬歲。”一衆臣工叩首行禮。

唐朝時不興跪拜叩首禮儀的,只在重大節日中,才禮節性象徵性的朝皇帝跪拜,平日裡或者上朝時,臣子拜見皇帝只需鞠躬作揖,不像後世一樣,動不動就“給皇上請安”的架勢,這倒是讓玄世璟有些刮目相看。

“衆愛卿免禮。”李世民開口道。

接下來的大朝會,說白了是開會,然後皇帝請客吃飯,拉近君臣之間的關係,其實無非就是細數一下貞觀三年發生的一些事情,從各地進獻的祥瑞也呈到了朝堂上。

長孫無忌的奏表上面一片歌功頌德,複雜而又冗長,聽的玄世璟昏昏欲睡,本來昨兒個守歲就睡得晚,今兒個早上又起的這麼早,就算是個成年人,也會覺得疲累,更何況一個小孩子,那感覺就像是在上高中政治課一樣..

也不得不說,貞觀三年這一年李世民君臣守護着的大唐一路走來確實爲之不易,本來大唐建國之初底子就非常薄弱,先前的戰亂將中原大地消耗的十室九空,就算是到了武德年間,國內也是在大大小小的平叛中度過,內耗不止,而北方突厥又虎視眈眈,一直到了李二殿下繼位,接過了這個爛攤子,一場蝗災震動九州大地,民間關於李二陛下皇位來路不正的言傳鬧的沸沸揚揚,逼得李二站在長安城門樓上生吞蝗蟲。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生養息,這纔有能力出兵同突厥作戰。

貞觀三年八月,兵部尚書李靖官拜行軍總管,張公瑾爲副總管,領兵前去征討突厥,一戰破之,突厥俟斤九人帶領三千騎兵降唐,從此,北方最大的威脅突厥分崩離析。隨後,拔野古、僕骨、奚等酋長也紛紛率領着部衆降唐。李靖大唐軍神的名號實至名歸,

聽到軍方奏表提起對突厥的戰爭之時,玄世璟纔打起精神來,果然軍旅什麼的最能夠令人熱血沸騰,而對於長孫無忌所說的內政方面,玄世璟確實興致缺缺。

從大清早一直到現在,太陽越升越高,從照進大殿的陽光來看,此時已經接近正午時分,也就是說大朝會上,朝臣們發表講話,說了一上午。

原來這開大會發表講話的傳統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玄世璟腹誹道,自己的肚子已經餓的出動靜了,賊賊的看了看四周,將自己的小身板往程咬金和秦瓊中間挪了挪,確認別人看不到自己之後,小手伸進了自己的懷裡..

第六百零九章:被發現的營地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莊子上的雜事第六百九十三章:想通了?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百一十七章:新氣象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四百一十二章:趙元帥的初戀第三百六十一章:泊灼城的兵第二百一十九章:出城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官場變動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四百五十八章:戴胄來訪第一千二百八十章:酷吏!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坑人第一百五十二章:轟動長安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七十一章:李愔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求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皇子封王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大朝會的談論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八十九章:甘露殿密談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五章:遇襲第二百零四章:萬人空巷第七十九章:玄世璟的尷尬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一百六十六章:暗中的動靜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二百三十九章:審訊,疑團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第九百八十四章:西面的動靜第十六章:襲糧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五一十三章:訓練的前奏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五章:遇襲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一場大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再相聚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宮述職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計中計?第九百五十六章:文學院的進士們第九百四十六章:放一馬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三百一十八章:盧家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給孩子留後路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情況不太好第三百八十六章:道政坊藍圖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五十二章:求人不如求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八百六十二章:李二陛下的關注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六百三十章:朱鎮的本錢第二百三十三章:死要錢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第二十一章:馬周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一百七十三章:情誼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第八百三十五章:夜話第一百一十九章:好戲開鑼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五章:遇襲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虧是老李家的人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內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