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

“狄大人,事情的開始和結果,都已經一目瞭然了,狄大人再重複,又有什麼用呢?”崔知溫問道:“本官且問狄大人,那些學生,是不是爲了玄世璟而來。“

“是。”狄仁傑迴應道。

“那,那些學生是不是聚集在皇宮門口,叫囂着要陛下,釋放玄世璟呢?”崔知溫問道。

“非也,那些學生,只是想要見陛下。”狄仁傑說道。

“那學生們也逃不了一個僭越的罪名,還有,擾亂皇宮的罪名,軍中有兵士出面將他們拿下,送到長安府衙,已經是從輕處置了,若是擱在以往,擾亂皇宮,在皇宮外聚集,尋釁滋事,那是死罪,即便是我家族之中的那不肖子參與當中,本官也敢說,這是死罪。”崔知溫義正言辭的說道。

“嗯,事情呢,的確是這麼個事情,但是隻要是事情,那總會有個開始,有個起頭的,所以方纔本官說,崔大人這般處置崔孝益,也無可厚非。”狄仁傑說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說這件事,是崔孝益起的頭?”崔知溫質問道。

“本官可沒有這麼說。”

“但你就是這麼個意思!”崔知溫說道:“狄仁傑,你即便是想保書院,也不能將這髒水,往我們崔家身上潑!”

“崔大人,書院裡,集結學生們的,是崔孝益,出錢在莊子上僱傭馬車的人,還是崔孝益,帶領着學生往長安來的領頭人,還是崔孝益,在宮門口領着學生咆哮宮門的,還是崔孝益。”狄大人說道:“事情既然做下了,還怕別人提嗎?”

“你空口無憑,爲何要污衊於我侄兒。”崔知溫說道。

“空口無憑?”狄人傑說道:“本官親耳聽學生們所講,學生們,便是認證。”

“學生們那是爲了找人出來爲他們頂罪!他們見崔孝益出身崔家,又早前一步被帶離長安府衙,心中不忿罷了。”

“學生們會心中不忿一個被打斷腿的人?”狄仁傑說道:“若是有一人兩人,說此事是崔孝益帶頭,那尚有調查之餘地,但是所有人,都說,此事乃是崔孝益帶頭,要知道,那些學生進了牢房之後,可是分開關押的,此事,有長安令作證,學生們從金了府衙再到被關入牢房,長安府衙之中的所有人都在場,可非本官一人亂說啊。”

“長安令何在?”李承乾問道。

“宣,長安令入殿~~”臨安站在臺階上朗聲喝道。

緊接着,含元殿外的內侍,重複了臨安的話。

?很快,長安令進入了含元殿之中。

“臣,拜見陛下。”長安令拱手行禮。

李承乾示意了一旁的內侍,內侍拿了坐墊,放在了長安令的面前。

“臣謝陛下賜坐。”

長安令跪坐在了坐墊之上。

“狄愛卿,將這件事,從頭到尾,細細說來。”李承乾說道:“等到狄愛卿將事情說完,有異議的,再商定,再辯論。”

“是。”狄仁傑拱手說道。

狄仁傑從頭到尾,將事情原原本本的都說了出來。

朝堂上的官員們,也都仔仔細細的聽着,畢竟,都拿到朝堂上來說了,各有各的說法,也出了爭執,這件事,總是要有個結果的。

“陛下,臣所知道的,就是這麼一回事了。”狄仁傑說道。

“嗯。”李承乾點了點頭,撫須說道:“那諸位愛卿,對於這件事,可有人還有什麼疑問嗎?”

狄仁傑的話,李承乾在聽,其它官員在聽,長安令也在聽,在長安府衙之中發生的事情,長安令一直都在場,所以狄仁傑說的話,是有長安令從旁佐證的。

從狄仁傑的描述來看,崔孝益在這件事當中,的確有帶頭之嫌,因此,不少人都看向了崔知溫,想看看崔知溫的反應,聽聽崔知溫如何解釋。

“陛下,若是臣知道崔孝益要攙和到此事當中,臣必定會阻止,臣也是昨天進宮的時候,纔看到宮門口聚集着這麼多書院的學生,而崔孝益也在當中,在臣得知這件事之後,心中十分憤怒,也十分痛心,因此才顧不得當時有那麼多人在場,在府衙門外,將崔孝益的雙腿打斷。”崔知溫說道。

他這番話說出來,也是能夠進退自如了,陛下真要是深究的話,查出來,是崔孝益帶頭,那他無奈,也就之只能拋棄崔孝益了,但是崔孝益已經被打斷了雙腿,陛下,也不會再在崔孝益身上追究下去了。

因爲,他已經受到懲罰了,同樣,也不會再去追究崔家如何如何了,因爲崔知溫“不知情”啊。

“陛下,臣以爲,按照狄大人的說法和長安令的佐證來看,此事確實是事出有因,大多數學生也是因爲有人帶頭,纔會參與到這件事當中,臣覺得,陛下說的對,這件事,可大可小,既然書生們都是些稚氣未脫的年輕人,臣以爲,朝廷應當寬容大度一些,從輕處置,這畢竟是頭一回,陛下也可聲名,此事僅此一次,若下次再有像這樣的情況,必定從嚴治罪。”原先並不站隊的朝臣也站了出來。

他是覺得,這件事,真的沒有必要鬧開了,若是嚴重處置,甚至關閉書院的話,那的確是起到了警告文人士子的效果,但是對朝廷的名聲不利。

所以這件事,從輕處置,帶來的負面效果最小。

“陛下,臣也如此覺得。”另外一名大臣站了出來,說道:“此事不宜牽扯過廣,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本當私底下告誡了,處置了就罷了,但是事情應當追查下去,從狄大人的敘述之中,學子在宮門口聚集,竟然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陛下,宮門口不比別處,百姓們是不會隨意到龍首原上來,不會到皇宮周圍來的,爲何消息會傳播的這麼快,臣以爲,此事當中,存在疑點。”

“大人,長安城之中,百姓們喜歡談論一些新鮮事,這已經不新鮮了,所以消息傳播的快,算不得什麼。”朝堂之中有人站出來說道。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登門拜訪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離開登州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二百一十章:見鄭安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壓價第五百八十六章:退敵第三百八十九章:工匠之重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九十九章:深夜襲擊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三百七十一章:野心漸生第二百四十一章:佛?第一百零五章:疑竇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八百三十四章:守候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離開登州第五百四十章:劉仁願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所謂的黨朋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四十五章:病來如山倒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五章:玄世璟的重大疏漏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收尾第二百六十九章:抓人第五十五章:探案?第五百三十一章:打賭第三百一十三章:回長安第八十章:玄明德的真正來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最後一面第一百六十章:錦衣衛上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讓你去你就去第三百二十四章:太子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二十八章:高原反應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語中的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七十三章:闖府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延續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暗中查探出來的消息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二十四章:陽關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身份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九百六十章:畢業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九十三章:接管玄武摟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三百零九章第五十一章:看房第五十五章:考校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反其道而行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八章:刺客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六百九十二章:賢內助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晉陽的光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長生的由來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四百七十二章:“幼稚”的承諾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六百二十五章:人心不可褻第四百零九章:李二陛下召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私自抓人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