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雖然信件的筆跡比對過了,但是也不排除這信件是有人模仿黨仁弘的筆跡寫出來的,畢竟,黨仁弘被髮配,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兒了,實在是這件事兒實在是太巧了,巧合的讓李承乾一直不能打消心中的疑惑。

“狄仁傑,今日朕讓你過來,是有件事需要你去查探。”李承乾說道:“這件事也關乎到齊國公,朕知道齊國公是你的恩師,但是,朕希望你能拿出辦案時候的不偏不倚的態度去做這件事。”

“是,臣一定會秉公處理。”狄仁傑說道。 wWW ★ттκan ★¢Ο

雖然要是到最後自己的恩師真出事兒的話他心裡會很難受,但是狄仁傑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這邊有一封信件。”李承乾說道:“是黨仁弘的遠房侄子送過來的,說是黨仁弘的親筆。”

李承乾讓身邊兒的內侍將這封信交給了狄仁傑。

“朕給你的任務,就是查清楚這封信的來源,這封信是真是假。”李承乾說道。

雖然將信交給狄仁傑,狄仁傑肯定知道信中的內容,但是這事兒讓狄仁傑去查,也是一舉兩得,一來,信的來源真僞能夠查清楚,二來,也能觀察一番狄仁傑的做法。

狄仁傑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李承乾是很樂意重用他的,將來的狄仁傑,也一定會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甚至,能夠成爲李承乾爲太子準備的輔政大臣。

“臣遵旨。”狄仁傑應聲道。

狄仁傑拿到了那封信件,粗略一看,是不是黨仁弘寫的他不知道,但是這信中的內容,實在是太過駭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就信中的內容,足以將玄家推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怎麼,有什麼想法?”李承乾看着狄仁傑問道。

“這個節骨眼上,這封信裡的內容,足以將齊國公一家,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狄仁傑實話實說。

“是啊。”李承乾說道:“所以朕才疑惑此事,這封信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另外,送這封信的人,朕已經讓人安排下了,你若是要見他的話,朕會讓人帶着你去,送信的人的身份,也要查。”

“是,臣一定儘早將這件事查探清楚。”狄仁傑說道。

現在,狄仁傑才明白,爲什麼方纔陛下說,讓他像以往辦案那樣,因爲這件事涉及到齊國公,生怕自己徇私。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將這件事情查的清清楚楚,還齊國公一個清白。

狄仁傑覺得,齊國公絕對不是信上所說的那樣的人。

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有人送信過來,簡直就是居心叵測,想要置齊國公於死地。

“嗯,這件事,朕就放心交給你了。”李承乾說道:“去查吧,一旦有什麼消息,就到宮中來跟朕稟報。”

“是。”狄仁傑拱手應聲說道。

臨安將李承乾吩咐下來的事情都處置妥當了之後,纔回到宣政殿,他回到宣政殿的時候,狄仁傑已經離開了宣政殿,正好兩人在殿外碰上了,臨安躬身行禮,跟狄仁傑打過照面之後,就回到了宣政殿之中。

“陛下,都已經安排妥當了。”臨安說道。

“嗯,好。”李承乾迴應了一句。

“陛下,那信件的事兒,交給狄大人,能成嗎?”臨安小心翼翼的問道。

“放心吧,狄仁傑可不是那樣的人,假設說,到最後那信上的事兒,是真的,狄仁傑也會如實上報的,他寧肯上報之後想辦法勸說朕饒恕玄家,也不會遮遮掩掩的替玄家打掩護。”李承乾說道:“狄仁傑是個可以相信的臣子,而他背後,也沒有什麼複雜的勢力。”

“原來如此。”臨安恍然大悟。

臨安雖然只是李承乾身邊兒的內侍,但是要學習的東西,可一點兒不比朝中的大臣們少。

有些話,李承乾能跟臨安說,但是不見得會跟朝中的大臣說。

皇帝身邊兒的貼身內侍,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了的。

“你就幫朕叮囑百騎司那邊就足夠了。”李承乾說道:“有什麼消息,立馬稟報給朕。”

“是,奴婢明白了。”臨安應聲道。

這話的意思,也就是說,讓臨安暫時短暫的接受百騎司這邊的事兒,至於韓成,暫時讓他在家養傷去吧。

狄仁傑將原本的黨仁弘貪污案的卷宗留在了宮中,而他則是帶着那封信件出宮了。

李承乾需要看那捲宗,至於黨仁弘的筆跡,在大理寺也有留存,狄仁傑也不怕找不到什麼對照的東西。

對於狄仁傑來說,這件事要查,也得是他帶着心腹去查,不能讓大理寺之中的其他人知道,不然的話,這封信的內容肯定會被傳揚出去,到時候,這是對玄家極其不利的。

而狄仁傑的心腹,也就僅僅只有兩個人而已,大理寺看似很大,人很多,但是能用的,沒有,就算是能用,他們私底下的人際交往,狄仁傑看不住,所以就只能全都棄而不用。

狄仁傑正在爲了這件事兒而頭疼,但是宣政殿之中的李承乾也沒有好過到哪兒去。

奏摺依舊沒有批覆,他在反覆的看當年黨仁弘貪污案的卷宗。

“這件事兒當初僅僅是黨仁弘被舉報,父皇派齊國公去查,短短時間之內,就將這件事兒給連根拔起了。”李承乾喃喃自語的說着:“看來,那信上的話,也不能說完全不能相信。”

玄家有江湖勢力,這事兒李承乾知道,但是李承乾不知道玄家的江湖勢力水到底有多深。

玄家的這股子江湖勢力得追溯到隋末了。

甚至要追溯到大唐還未曾建立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潞州府二賢莊,聚集着一幫江湖草莽,王世充手底下的大將單雄信,便是出身二賢莊,後來種種原因之下,二賢莊落在了齊國公父親的手中,後來二賢莊怎麼樣了,就沒有人去在意他了。

大唐都已經定鼎中原這麼多年了,二賢莊裡的人,就算是以前聚集着江湖草莽,但是又能派上什麼用場呢?當初的武功高強的精銳綠林,也大多早就死在戰亂年代了,偌大的一個莊子,根本就沒有剩下多少人。

第五章:遇襲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突破口第九十三章:說破第八十二章:千金第二百三十九章:審訊,疑團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二百二十三章:回程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人頭滾滾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五百零一章:終究沒有結果第一章:準備完畢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反其道而行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七百章:晉陽的才能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舍友的擔憂第四百五十九章:包裝第一百四十章:李治回長安第三十一章:馴馬(下)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五百四十八章:形勢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八百零三章:廊下對話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十四章:退敵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九百零一章:書院的動靜第六百一十七章: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六章:一個和尚第七十三章 :難以啓齒的傷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四百九十九章:宮裡的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八百三十五章:夜話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羨外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七十章:英雄救美?第七十五章:暖閣的花費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八十二章:帶着晉陽看房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七百八十六章:癖好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偷跑出去第五百八十五章:水淹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處置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五百六十章:意外收穫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走後門,關係網第六百九十九章:伏案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八百二十九章:入學考第九百八十三章:背後暗藏着的危險第一千五百二十章:阻礙第一百六十章:出發埋伏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六十九章:友誼的小船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煩擾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一千零九十章:早朝奏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義府的推舉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八字一撇第四百零七章:學院淨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擺攤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三百二十三章:讀作附屬國,寫作白眼狼第六十一章:錢家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武媚娘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三百零一章:離間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二十章:飼虎(2)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四百一十九章:畫圖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二百一十一章:大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