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

?就算程知節有心要幫玄世璟,但是怎麼着也得先將自家都安排好了才能去做別的,程家與玄家的關係好是衆所周知的,在這個時候,只能先通過這種手段,與玄家暫時隔開,與朝堂也暫時隔開,做出一副不理會這件事的樣子,這樣,也能讓陛下放心,也能絕了來俊臣把火燒到程家頭上的心思。

玄世璟人在莊子上日子過的好好的,結果就莫名其妙的被來俊臣給參奏了。

收到狄仁傑的信之後,玄世璟也是一臉懵逼。

來俊臣這纔剛剛搞完了竇家,就開始對玄家下手了?這人的心也真是夠大的。

至於如何應對?還能怎麼應對?讓他折騰去吧,他就在莊子上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現在多說多錯,多做多錯,經過竇家的事情之後,玄世璟也知道,要是皇帝想要搞你們家,你怎麼着都是錯,要是皇帝不想搞你們家,怎麼着你們家都會沒事兒。

如同竇衍和來俊臣兩個人一樣。

皇帝保來俊臣,所以來俊臣怎麼作死都沒關係。

“這個來俊臣,留着他還真是個麻煩。”玄世璟喃喃自語說道。

雖然知道皇帝現在用得着來俊臣,需要來俊臣幫他牽頭去收拾一些朝堂勢力,動不得他,但是現在來俊臣都動到自己頭上了,還要留着他嗎?

留着他給自己找麻煩?

即便現在陛下不聽從來俊臣的話,難免將來時間長了,陛下心中對玄家生出猜忌之心,即便是玄傢什麼想法都沒有。

一旦實力增長,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玄世璟現在得想個辦法了。

不管是想個辦法收拾來俊臣也好,還是想個辦法削弱自家也好,總之,得把眼前的事兒解決了,明面兒上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不管,背地裡卻不能坐以待斃。

長安城的的官員們對玄世璟被來俊臣彈劾的事情議論紛紛,他們都想不通,齊國公是哪兒得罪了來俊臣嗎?來俊臣所彈劾的罪名,那可是抄家滅族的罪名啊。

而齊國公本身,還是晉陽公主的駙馬,跟皇家是親戚,抄家滅族估計是不至於了,畢竟晉陽公主可是深受兩代皇帝恩寵,肯定不能把她給牽扯進去,太上皇現在還在莊子上修養,看上去日子過的不錯,來俊臣這是發什麼瘋了?

來俊臣倒是沒有覺得自己發瘋,就在他蒐集長安城各個官員的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齊國公伸手皇帝恩寵不假,但是兩代皇帝都如此看重他,玄家的勢力,那得多大?

這一查,盤根錯節,查出來的東西,讓來俊臣足以心驚,他不相信,在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陛下心裡還會那樣平靜。

再怎麼着,也會在陛下心中掀起一股波瀾吧?

皇帝豈會容忍自己的臣子坐大?在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內還要,要是真的有一天,控制不了了呢?

再者說,不管是太上皇,還是如今的陛下,對朝堂上世家掌權,都深深忌憚,老一輩的關隴門閥,經歷過種種的風風雨雨,現在權利都被收歸到陛下手中,但是新一代的門閥,正在崛起,正是以玄家爲首的新世家。

來俊臣越是往上爬,知道的事情就越是多,對於以往自己做的事情,就越是心驚膽戰,好在,一切都過來了。

而這也讓來俊臣明白,自己的所做作爲,完全就是陛下在背後放任自己,陛下也要用自己。

而當初,自己本身就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刀。

還是那個想法,讓自己做一把有用的刀,讓陛下捨不得將自己這把刀折斷。

只要能這樣,那他就能活下來,而且是極盡榮寵的活下來。

來俊臣心裡明白的很,所以這一次對玄家動手,他心裡也是有底氣的。

陛下會容忍玄家成長爲另一個關隴門閥的領頭者?絕對不行。

現在陛下能夠控制的住玄家,能夠制衡玄家,玄家不敢造次,但是過去個十幾年,幾十年呢?玄家逐漸的強大,而陛下有心無力的時候呢?或者說,陛下不在了,後繼之君該怎麼辦?太子李厥登基之後,還能控制得住玄家嗎?

不盡然。

所以陛下是絕對不會冒險的,因此,一旦有人開頭,陛下勢必會對玄家下手,削弱玄家。

退朝之後,來俊臣也沒有閒着,而是繼續蒐集關於玄家的事兒,說不準,哪件事兒就能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宣政殿之中,李承乾將來俊臣呈送上來的錦盒裡的東西都仔仔細細的翻看完畢,長長的嘆息一聲。

他看不透玄世璟這個人,但是他知道玄世璟,絕對不會有那個心思,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懶懶散散的躲着朝堂,離着朝堂這麼遠了,不惜將自己的住處搬到莊子上,一家子都住在莊子上。

若是真的想要權利,想掌控朝堂的話,住在長安城豈不是更好?

而且,玄家的老宅子,還有一些特殊的意義在當中,現在,那老宅子,可真成了閒置下來的老宅子了,只有老夫人回長安的時候,纔會住在那宅子裡,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們一家子,也就僅僅在安安出嫁的時候,纔在老宅子裡住過一段時間,安安嫁出去之後,一家子人又回到了莊子上,過安安靜靜的生活。

這種種跡象都表明,玄家根本就沒有來俊臣說的那樣,有什麼不臣之心。

但是來俊臣奏摺之中所言奏之事,也是有道理的。

現在沒有,以後呢?

幾十年過去之後呢?

現在還應該縱容玄家這般發展下去嗎?

仔細想了想,好像這麼多年過去,玄家也就沒有什麼別的動靜了,連帶着莊子上的書院,都是朝廷在掌控,甚至,太上皇親自坐鎮書院,書院就跟皇家的所有物一樣,現在跟玄家的聯繫並不大。

或許正是因爲知道書院的厲害,所以玄家現在纔對書院避諱如此吧?

李承乾現在心裡十分糾結,一方面來俊臣的奏摺就放在自己的面前,他心中的想法,久久揮之不去。

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二百四十八章:處理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我走後,管它洪水滔天第九十章:四郎探案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態度不明第四十九章:燕來樓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四百九十二章:長鞭莫及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三百五十一章:抄家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甄選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萬年縣來客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二百五十二章:暗衛的結果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涉案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二百九十四章:身體是本錢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五百五十二章:白骨第十四章:風波起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五百四十三章:拜訪蘇定方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出大事兒了第三百五十一章:絕後患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身份第二百一十一章:保秦湛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四十章:賑災策第四百五十八章:戴胄來訪第五百三十八章:農第七百一十九章:以後的路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四百四十二章:好聲好氣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二百一十六章:開了個很不好的頭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十章: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欺騙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愛出奇招第六百三十六章:主動權在手第四百八十七章:裴行儉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氣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得安寧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百四十九章:額外的嫁妝(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異常第四百一十四章:熱鬧第一千一百六十章:一團亂麻第三百六十一章:泊灼城的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收尾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一百九十九章:善後第四百五十四章:稱心和韋靈符第五百七十一章:關門打狗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六十五章:南方的好第七十八章:一夜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擔壓垮人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一千五百零三章:必須離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