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

“兒臣不敢。”李象弓下了身子,誠惶誠恐,語氣之間,盡是真誠。

“哦?”李承乾笑道:“爲何不敢想呢?朕成年的皇子,就只有你一個,醫兒和厥兒,雖說年紀也接近成年,但是醫兒的身體不好,所以剩下的,就只有你和厥兒兩個人,在外人眼中,是最後可能成爲太子的,爲何你會說,你不敢想呢?“

“回父皇的話,因爲兒臣覺得,兒臣還算是有自知之明的。”李象說道:“兒臣並非父皇嫡子,而且,兒臣的天分也並不高,不如皇帝聰慧,從身份上來說,兒臣就已經不能去肖想太子的位子了。”

庶嫡之分,自古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祖皇帝有那麼多兒子,即便李二陛下的皇位來路不正,到最後,也並不是那些庶出的皇子王爺能夠肖想的。

但是按照眼下來說,李承乾的話,也是十分有道理的,就眼前來說,能夠成爲東宮太子的皇子,最大的可能就是李象和李厥了。

李象心中在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父皇這麼說,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是在試探自己?還是說的都是真心話?

李象也不傻,所以他覺得,自己的父皇說的這番話,試探自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看來,你自己心裡也有主意了,所以才上奏摺,想要到封地去,怎麼,不想留在長安了嗎?”李承乾貌似不經意的問道。

“兒臣覺得,兒臣的年紀也不小了,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在長安城,兒臣在父皇的庇護下,做一個閒散王爺大於做一個能做出政績的官員,兒臣不想一輩子都過這等安逸的生活,兒臣應當爲父皇分憂,而且。在經歷過了錢莊的案子之後,兒臣心中愧疚,也深感自己識人不清,有負父皇這麼多年對兒臣的栽培,兒臣打算,出去多見見世面。”

想法是好想法,但是李象說出來的這些話,李承乾也不會完全相信的。

李象之前的動靜,李承乾可是都知道的,若是對太子的位子沒有想法的話,先前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只能說,方纔李象說的話,說的太滿了,話中露出了極大的破綻,讓李承乾對李象的話,不相信了。

“你能有這個想法是好的。”李承乾說道:“皇兒長大了啊。朕記得,明天你就要離開長安城了吧。”

“是。”李象應聲道。

李承乾摸索着自己手上的奏摺。

這份奏摺是百騎司的人送到他這邊的,他給了百騎司三天的時間去查這件案子,僅僅一天晚上的時間,百騎司的人就已經找到了線索,並且,將線索陳列到奏摺之中,遞到了自己的案頭。

本來李承乾就對李象有所懷疑,在看了百騎司的奏摺之後,就將李象叫到這宣政殿之中了。

“據朕派去查案的人說,在鄂王遇刺的當天,你府上的從屬,離開了越王府,帶領了一隊人馬,直接離開了長安城。”李承乾說道:“這件事,你如何解釋?”

“這.......兒臣不知啊。”李象心中一突。

原本話題聊到他要離開長安城,以爲這事兒就過去了,沒想到冷不丁的一下子又提起來了。

“不知?”李承乾笑了笑,說道:“你府上的人,你會不知?那麼多人,一人一騎,浩浩蕩蕩的就衝着長安城外去了,不少百姓可都看見了。“

百騎司在長安城之中詢問了不知多少人,纔打聽出了這消息,而且,當天,那麼多人,帶着兵刃出城,氣勢洶洶的,長安城的百姓們怎麼可能不會注意得到?

好事兒的人還會去打聽,到底是出了什麼事兒,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

“朕坐在這個位子上,治理大唐天下,若是連長安城的事兒都不知道的話,又談什麼治理大唐呢?朕的眼睛不是瞎的,朕的耳朵,也不是聾的。”

李承乾身上的氣勢突然之間的轉變,讓李象更是渾身發冷,鼻尖上冷汗都要冒出來了。

“朕現在就直接問你吧。”李承乾說道:“厥兒和齊國公在長安城外遇刺,此事,與你是否有干係。”

“父皇!”李象直接跪在了地上:“父皇,兒臣不敢啊,兒臣怎敢在長安城的地界上行這等禽獸之事,兒臣自小是跟在母后身邊兒,跟皇弟一同長大的,怎麼會狠心對皇弟下手呢?而且,而且.......”

李象一邊說着,一邊嚥了口口水:“而且,兒臣也知道,兒臣是不可能當什麼太子的,兒臣的身份就擺在這裡,加上之前錢莊案子的事兒,與兒臣交好的大臣,都折在了這件案子當中,這也是兒臣身上的一個污點,就這樣的兒臣,怎麼能夠當太子呢?既然兒臣自己知道當不了太子,又怎麼會對皇弟下殺手呢?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兒臣啊。”

李象心中大慌,藉着之前錢莊的案子,不斷的自己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父皇相信自己,自己也能從這件蠢事兒當中脫身。

“證據都擺到朕的面前了,你還在說謊!”李承乾怒喝道。

“不,父皇,您聽兒臣解釋,兒臣真的沒有說謊,請父皇相信兒臣!”李象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這樣的罪名,兒臣實在是擔當不起啊,兒臣又怎麼會這般糊塗,做出這樣的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若是皇弟出了事兒,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兒臣,所有的猜疑都會到兒臣的身上來,兒臣若是那樣做的話,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承乾將手上的奏摺,又輕輕落在了書案上,這個動作,李象並沒有發現。

“父皇,兒臣是無辜的父皇。”

說道這裡,跪在地上的李象已經是涕淚具下。

這件事兒的確是讓李承乾很惱火,尤其是在證實了,這件事兒跟李象有關係的時候,李承乾更是惱火。

皇子之間,互相殘殺,這是大忌。

爭,並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此狠心,直接派刺客在城外下殺手,這與當年的玄武門,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五百七十二章:泉州特產第二百二十四章:相見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第六百六十五章:一個問題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四十三章:詩酒本應趁年華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十七章:重新開業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到來第八十九章:甘露殿密談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第八百五十九章:明裡暗裡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五百四十四章:資料損毀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一百零九章:畫像上的人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二百零九章:簡單部署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一千四百零七章:身份第六百二十一章:惑敵之計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九百五十六章:文學院的進士們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一百五十九章:無賴第四百一十二章:大婚之日(下)第九百七十六章:穩住後方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五十八掌: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三十二章:二賢莊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突破口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等候第四百五十四章:稱心和韋靈符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六百零六章:責任第五百六十九章:明察暗訪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鋪路第五百一十二章:佈置第一百八十章:各方猜測第三百零九章:差事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八百九十七章:當下之症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一百章:圍捕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一百七十八章:閨房夜話第二百零三章:佛第一百八十八章:捲土重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收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六十一章:錢家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二百九十一章:國庫空虛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九十九章:晉陽的箭術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懾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六百二十四章:一線之間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虧是老李家的人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九十章:來自李淵的“邀請”第二百八十章:王家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六百九十二章:賢內助第四百八十七章:江慕晴進宮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