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戰與和

見到了玄世璟,李承乾臉上掩蓋不住的笑意。

大唐東西兩線的戰爭,從一開始,兩人之間通氣最多,現在取得了這樣的成果,獲得了這樣的成功,李承乾能不高興嗎?

尋常時候,他只能將這股子高興和興奮掩藏在心中,但是見到玄世璟之後,就沒有這麼多的顧忌了。

“殿下,結果還不錯吧?臣在安北都護府的時候可都聽說了。”玄世璟見李承乾一臉笑意,率先開了話頭。

“哈哈哈,何止是不錯!簡直出乎了我的意料。”李承乾說道:“吐蕃這下該老實了,只要以後靠近河西的地方不出什麼差錯,吐蕃是不敢兵犯大唐了,河西那邊,我打算分出一部分兵來,上高原練兵,不管打不打,對吐蕃的震懾總要有。”

玄世璟知道唐軍在高原上拿下了一些地盤的消息,這也多虧了李靖,對於李承乾的想法,玄世璟是贊同的,練兵嗎,就應該這麼安排,省的吐蕃那邊老是覺得自己被老天爺眷顧,大唐的兵上不了高原,他們就能肆意妄爲,想打就打。

如此一來的話,大唐的軍隊都駐紮在他們門口了,還不老實嗎?不老實就等着捱打吧。

至於東面,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新羅被滅了,就剩下一個倭國,大唐的意圖始終就只有一個,要倭國的銀山。

“殿下還晾着河邊麻呂呢。”玄世璟說道。

“也快差不多了,前前後後倭國來長安的使者已經四五撥了,每一次我都見了,但是都沒談妥當,倭國這回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了。”李承乾說道:“而且,再拖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了,三天之後,我召見倭國的使者,你也過來吧,這三天的功夫,你就回莊子上,休息兩天,陪陪家裡人。”

李承乾的這個安排還算是貼心。

現在李承乾的手中已經有了足夠的籌碼,也該是對倭國下手的時候了。

倭國若是不答應割讓島根県給大唐,那就別指望着拿回九州島了,而且,大唐想要的東西,還從來沒有得不到的,不肯割讓的話,那就繼續談,當然,在談判的期間,兩國依舊是處在戰爭狀態,新羅沒了,九州島又在劉仁軌和劉仁願的控制下,劉仁軌和劉仁願完全可以配合着金城那邊的駐兵,直接武力拿下島根県,而後再圖謀以後開採的事情。

當唐軍拿下島根県之後,也就不用與倭國再談判了,你若是打,咱就慢慢繼續打,反正整個三韓半島都是唐軍的後院兒,補給足夠,往後的話,就要看誰的國力能耗過誰了,支撐戰爭靠的是什麼,不就是國力嗎?

倭國的國力能跟大唐比嗎?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大唐的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補給方面太過耗費,而倭國本土作戰,這方面優勢很大,大唐比不了。

所以,李承乾也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談判來得到倭國的銀山。

“好,到時候我也想會會倭國的使者。”玄世璟笑道。

大唐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面西面都打贏了,還滅了新羅,無疑,這讓大唐的聲望又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往後大唐四邊的小國家都不敢再兵犯大唐,這樣的和平,至少能夠延續個十幾年。

這一場戰爭打的倒是值了。

也不僅僅是對外是一個威懾,對內也是有好處的,人要是過久了太平日子,忘記了什麼叫做戰爭的話,會墮落的。

大唐貞觀年間能過做到崇文尚武,風氣良好,都是因爲對內的高速發展,對外不斷有大大小小的戰爭,所以大唐的軍隊強悍,民風尚武。

太平的日子過久了,誰還會想着去強健自己的體魄,想着去軍功奪爵,中原的百姓就是這樣,日子過得安穩了,容易放鬆自己。

可是周圍虎狼衆多,一旦中原人放鬆了自己,周圍的人就會趁勢而入,等到中原的百姓反應過來,自己被鄰居揍了,想要揍回去的時候,就要重新鍛鍊身體了,而這段時間他們付出的代價,何其大。

劉仁軌自從登陸了倭國本土之後,拿下了九州島,往後的消息送回長安,都是八百里加急,要知道,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僅僅是送信的使者,就已經死了好幾個了,有時候進了皇城,就是馬馱着人的屍體在跑。

而這樣的付出,帶回來的消息價值也是巨大的,沒有辜負那些跑死的信使。

玄世璟暫且從長安城回了東山縣莊子上,李承乾給了他三天假期,三天之後,玄世璟再回長安,與李承乾一同會見倭國的使者,與倭國的使者進行談判。

也容不得李承乾不去談了,這麼拖下去,李承乾也頂着不小的壓力,朝中的大臣已經有不少意見了,每天早朝都是大臣們勸說李承乾的戲碼,李承乾頂着這樣的壓力拖着這件事兒,而朝中的一些大臣見到這樣的情形,這纔想要越過李承乾,去找李二陛下,想要李二陛下出來主持公道的。

現在玄世璟回到了長安,李承乾在早朝的時候也給了大臣們一個迴應,三天之後,他會與倭國的使者將兩國戰事的事情談妥的,關於這件事,朝中就無需再多商議了。

當然,還是有人頭鐵,站出來想要敦促李承乾。

李承乾看着底下站着的御史,面色不悅。

“御史臺不知是大唐的御史臺,還是倭國的御史臺。”李承乾冷淡的聲音迴盪在含元殿之中。

此話一出,御史臺的大臣們心中大呼不妙,也就這樣閉了嘴。

李承乾掌管朝政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勢也是越來越濃重,一生氣,朝堂上的大臣心底裡還是會感覺害怕的。

李承乾照舊在宣政殿處理政事,而後宮之中,李二陛下則是召見了李淳風。

李淳風從長安城中的太史局,來到了龍首原上的新宮,進了宮,面見李二陛下。

“陛下,李道長已經到了。”德義低聲說道。

躺在榻上的李二陛下睜開眼睛,說道:“讓他進來吧。”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瀾第六十一章:瓏兒的情緒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厥的親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熱鬧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四百五十六章:外來的和尚第七十四章:管教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沂州城官府第三十四章:賬本第七百八十三章:難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終究還是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二百零三章:佛第一百三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棋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錢堆出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九百八十二章:圖謀草原第四百八十八章:擔心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四百八十五章:打李孝恭的主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章:悔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九章:道政坊的不速之客第五百八十章:除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一百八十章:各方猜測第九百一十九章:兩小無猜哪兒那麼容易第三十八章:三人行第三十五章:玄世璟的異樣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離開第五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百三十章:推薦第六十五章:南方的好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八百八十三章:當街胖揍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探望狄仁傑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二十一章:宗祀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二百一十六章:陳芝麻爛穀子第九十四章:皇帝的暗衛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四百三十章:狡詐如廝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三百六十三章:調度第四十七章:藥價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二百一十九章:出城第一百九十二章:多大的熊孩子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九十一章:遠走崑崙第二百六十三章:脫身第三百八十一章:投降吧第一百六十八章:恩威並濟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三百三十一章:取長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四十三章:詩酒本應趁年華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撕(上)第九十章:四郎探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走水第五百六十章: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