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好消息

“是。”玄世璟拱手應聲,隨後離開了李二陛下的寢宮。

玄世璟倒是能看出來,李二陛下這是糾結了,原本李二陛下讓自己到他的寢宮這邊來,應該是爲了竇家的事兒,加上太子在朝堂上與竇家對上,也僅僅是稍微佔了上風,這讓李二陛下覺得,得給太子指一條明路了,而這條明路,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兒,制衡,用玄家去鉗制竇家,雖然玄家年輕,但是玄家的背後是皇帝和太子,太子聯合玄家制衡竇家,想要穩穩的壓制住竇家,那就簡單了。

至於爲什麼找上玄家,找上玄世璟,那簡單了,玄世璟這不和竇家由着新仇舊怨嗎?而且玄家年輕啊,是李二陛下一手扶植起來的家族,玄家現如今的家主玄世璟,是李二陛下和太子李承乾從小看着長大的,還有比這個更能讓人信任的嗎?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二陛下摸透了玄世璟,他沒有什麼野心,可用。

人生何處沒有利用?被利用並不是可悲的,可悲的是連利用的價值都沒有。

皇室能夠利用大臣,這說明這位大臣是有利用的價值的,價值越大,大臣得到的東西就越多,地位就上升的越快,比如說,長孫無忌,對皇室來說,他的利用價值是大的,再比如說程知節等武將,對朝廷的利用價值也是大的,所以他們位高權重,位極人臣。

對於李二陛下最後的選擇與決定,玄世璟還是十分好奇的,只是不管再怎麼好奇,也只能就這麼等着,看着,因爲他左右不了李二陛下的決定,至於李承乾,現在只要給他個皇位,他就是個合格的皇帝,這點毋庸置疑,現如今的束手束腳,也不過是身份上稍微有點兒尷尬,後宮之中還有個皇帝爹,自然還是放不開手腳。

玄世璟從李二陛下的寢宮出來,剛剛要出宮,卻是被宮門口的侍衛給攔了下來。

“玄公,太子殿下派人過來打招呼,說是見到玄公之中,讓小的們請玄公到宣政殿走一趟,太子在宣政殿等您。”宮門口的護衛說道。

原本李承乾想要在退朝之後立即就讓人找玄世璟過去,只是聽宮中的人說,玄世璟離開含元殿之後,就被德義直接帶去了後宮李二陛下的寢宮,這纔派人到宮門口送個信兒,若是見到玄世璟出宮,將其攔下,告知他前往宣政殿。

得,這下又得回去一趟。

玄世璟心中輕微嘆息一聲,最近這是怎麼了?多事之秋?

玄世璟折身又往回去,去了宣政殿之中。

宣政殿的書案前,李承乾正在批閱三省送上來的奏摺,聚精會神的看着,手上的御筆也在不斷的批示着。

“臣參見太子殿下。”玄世璟走進殿中,拱手行禮。

聽到玄世璟的聲音,李承乾放下手上的御筆,擡起頭來看向玄世璟:“來了,自己找地方坐下吧,方纔退朝之後本想讓人找你過來,但是聽說你去了父皇那裡。”

“嗯,被德義相公帶過去了,陛下問我關於竇家的事兒。”玄世璟摸了摸鼻子笑道:“不是剛把竇孝果給打了嘛,陛下怕出事。”

“估計父皇是擔心你下手沒個輕重,畢竟當初有竇逵的前車之鑑。”李承乾聞言,也是微微一笑。

他們這些外人哪兒知道竇逵是自己把自己給氣死的,若說竇逵的死,遂安公主可是佔了大頭的,誰讓遂安公主在人家臥牀養病期間,給人家戴綠帽子呢?

要是竇逵能有原本的房遺愛一半兒的心大,也不會自己把自己給氣死。

但是人家家裡的帽子,玄世璟這個外人,就瞭解的不多了,家醜不外揚,竇家也是有頭有臉的家族,又怎麼會把這事兒給透漏出來,肯定是自家捂着,捂得越嚴實越好。

“不知太子殿下找臣過來.......”玄世璟看着李承乾問道:“又有什麼事兒呢?”

“這有一份密報。”李承乾拿起書案上的信件,站起身來,走到玄世璟的面前,親自交給了玄世璟。

如今這宣政殿之中就只有他們兩人,李承乾連身邊貼身伺候的太監都給打發出去了。

玄世璟狐疑的看着李承乾,他手中的這份密報,可能不太簡單。

“自己看看吧。”李承乾說道。

玄世璟這才接過李承乾手上的信件,打開來看。

迅速瀏覽過後,玄世璟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這是好消息啊,按照原本咱們希望的去發展。”玄世璟笑道。

這信上的消息,說的便是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病重的事兒,據信上的消息說,松贊干布,估計熬不到冬天了,而他立下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嫡長孫芒鬆芒贊。

這樣的話,大唐這邊可以先鬆一口氣了,吐蕃那邊,有個年幼的贊普,上面還有文成公主和祿東贊,暫時出不了亂子,要是大唐要動,先把東邊收拾利索了才成,熊津那個地方,大唐雄踞在那邊也纔不過幾年的功夫,雖然薛仁貴在熊津大力的發展那邊,可是面對的極有可能是新羅和倭國的聯合,再加上原本百濟和高句麗的餘孽,真要是打起來,怕是熊津的地盤上,都不會太穩定了,因爲在熊津那地方,畢竟還是原先的高句麗人和百濟人多一些。

唐軍的部隊主力,都在遼東地區,再就是水師部隊了,但是在人數上,肯定是比不過那些餘孽和兩國的聯軍的,要是打,可能還要從別的地方調兵。

“現下就要看倭國的孝德能夠支撐多久了,沒有倭國的動靜,新羅也不敢動。”李承乾說道:“這樣一來,倒是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不過一旦動了,熊津那邊,一定會有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吵着要復國,這是對咱們唐軍來說,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玄世璟點點頭:“正是如此,所以既然新羅蠢蠢欲動,倒不如鬆上一鬆,放上一放。”

有個突破口總比這樣提心吊膽的平衡着要好得多,孝德是個明白人,但是那位寶女王不是什麼明白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有福之家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約見第三百一十六章:王氏遇襲第一百零五章:疑竇第一百七十七章:佈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擺攤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緋春園第五百三十八章:農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二十九章:再次啓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陛下駕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宮中的消息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一百九十二章:多大的熊孩子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二百一十七章:下套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提防第四百八十九章:龍困淺灘第一千零九十章:早朝奏事第二百一十八章:偷人行動,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教導第一百七十五章:營中的訓練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四百二十一章:御花園宴飲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早就料到的結局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六百六十章:未知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論第三百二十二章:火燒營地第七百八十四章:晉陽的苦日子第一百六十八章:恩威並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五百零八章:一場考試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四百三十三章:新案子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第四百九十四章:熱鬧的御花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暴風雨前奏第六章:阻擊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二百一十八章:找上門的袁天罡第五百八十六章:退敵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五百九十四章:勢力複雜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三十六章:搬家!第八十一章:惡人先告狀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五百九十八章: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三百六十七章:進城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要選秀?第二百八十三章:離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畫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三百五十八章:奪權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七十三章:冰山一角第二百八十九章:愛惜羽毛是個好習慣第七章:藥王孫思邈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第三百五十一章:絕後患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再起命案第八百零三章:廊下對話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二百零四章:來啊,互相傷害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涉案第一百一十六章:晉陽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