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陳芝麻爛穀子

“之前未曾見到侯爺,丹藥一事,也是貧道的一個猜測,未曾想到侯爺竟會如此介意,貧道在這裡給侯爺道歉了。”袁天罡說着,躬身拱手向玄世璟行禮,態度十分良好,姿態要多低就有多低。

袁天罡是個了不得的人,爲了道門,能去能甚,說實話,道門有袁天罡這樣一個人在四處奔走,也是一種福分,但是就個人爲人而講,玄世璟萬分、非常的不喜歡袁天罡。

“道歉是袁道長應該的,若非看在袁守誠道長的面子上,袁道長現在恐怕也不會這般安然站在本侯面前說話!”玄世璟森然道:“所以,放過你,也算是抵了袁守誠道長對本侯的救命之恩,至於袁道長提起的佛道之事,本侯只能說無能爲力了。”

“真的是無能爲力嗎?還是侯爺您......依舊在記恨貧道。”袁天罡問道。

“這本侯倒是有個問題想要問道長,道長是如何斷定,本侯一定有辦法呢?”玄世璟反問道。

“侯爺真要知道?”袁天罡看向玄世璟的眼神十分奇怪,讓玄世璟摸不透。

“你說便是。”玄世璟說道。

“其實這與當初貧道猜想侯爺的血煉藥也是有關係的,已故晉國公的來歷不凡,除卻令尊的來歷之外,便是侯爺您了,侯爺您自己也不知道吧,貞觀元年侯爺出生的時候,這天上的異像。”袁天罡說道。

“本侯那時候不過是襁褓中的嬰孩,怎麼可能知道,而且這麼多年,並未有人與本侯提起過,當然,本侯也不想知道。”玄世璟說道:“本侯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大唐子民,想要安安穩穩的生活,但是當初袁道長的一個猜測,卻是讓本侯心驚膽戰了好一陣子啊。”

“這明明之中自有天意,侯爺的出現,註定改變了一些事情,自然,也是往好的方面去改變的。”袁天罡說道:“侯爺的出現,會爲這盛世錦上添花。”

“好聽的話誰都會說,花花轎子衆人擡,本侯就是個小民心態,不需要多大的成就或者說是光輝。”玄世璟說道:“道長又何須執着呢?”

袁天罡搖搖頭:”不是執着,而是這件事情,當真是需要侯爺的幫助。“

“這麼說來,你已經有對策了。”

袁天罡點頭:“侯爺大婚,如今妙應真人就在長安,只要孫道長肯出面,定然又是另外一番局勢。”

“孫道長?”玄世璟皺眉,倒是把孫思邈也是道士的事兒給忘了,若說現如今誰能扛起道門的大旗,除卻袁天罡和李淳風,孫思邈的人氣也不可小覷,這都是孫思邈大半輩子一點一滴行善積德積攢起來的。

“既然你有了對策,直接自己去與孫道長說便是,又何須專門跑到本侯這裡,欠本侯這樣一個人情呢?”玄世璟問道。

“唉~~”袁天罡嘆息一聲:“侯爺又怎知我沒有找過孫道長,只是孫道長並無意這當中鬥爭紛擾,貧道勸說不懂罷了。”

“袁道長對孫道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勸說不動,本侯去說也是一樣的結果。”玄世璟說道。

“不,侯爺對於孫道長來說,是不一樣的,只要侯爺肯開口,肯勸說孫道長,一定可以說動孫道長。”袁天罡說道。

“那本侯又爲什麼要幫你呢?”玄世璟問道:“本侯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而且,袁道長與本侯的關係,也沒有好到那個地步吧?”

“侯爺想要什麼?”袁天罡問道。

“本侯想要什麼?倒不如問問袁道長你能給得起什麼!你在本侯這裡,除卻你叔叔袁守誠道長的人情,還能有什麼可以消耗的?!而人情,早就用完了,至於我與袁守誠道長的交情,那就與你無關了,雖說你是他侄子,但是你是你,他是他,不一樣,懂嗎?”

“或許,之前丹藥的事情,貧道能夠幫侯爺一個忙。”

“那都是幾年前的舊事了,本侯早已自己解決掉了。”玄世璟說道。

“哦?侯爺就這般肯定?”袁天罡笑了笑:“要知道此事當年並不僅僅只有陛下一人懷疑,長安城中還有許多勳貴,幾番周折打聽下來,也知道這件事兒。”

“幾個意思?”玄世璟的眼睛眯了起來,看向袁天罡,眼中透漏出危險的光芒。

“當初李道長與侯爺弄出來的丹藥打消了陛下的疑慮,但是以死囚試藥的事情終究只有五個人知道,你、李淳風道長、陛下、德義相公,再加上一個貧道。”袁天罡說道:“既然這是當年貧道犯下的錯,那現在,就由貧道來承擔這後果吧。”

“你想做什麼?”玄世璟問道。

“當年知道這件事的人也不多,至於這些人是誰,貧道心裡清楚,貧道自有辦法將這件事揭過去,這樣以來,拖了幾年十幾年的事兒,就在這兩天,完完全全的揭過去,如何。”袁天罡問道。

“你這是在跟本侯做交易了。”玄世璟淡然說道。

“沒錯,不知貧道開出的籌碼,是否合侯爺的胃口。”

“雖然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但是這事兒對於本侯來說,的確是一個隱藏在暗處的麻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爆發出來,所以爲了去掉這個麻煩,本侯可以去見孫道長,但是若是你的這個籌碼是用來忽悠本侯的。”玄世璟笑了笑,接着說道:“袁道長應該知道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若是袁道長沒有完成自己的承諾,本侯不介意毀了袁道長最在意的東西。”

其實袁天罡根本沒必要這麼着急,佛門再怎麼興盛,道門有皇家的支持,就不會撲街,李二陛下強行認爲道家老子李耳是他們老李家的祖宗,那道門就是李唐的‘國教’了,是他們老李家祖宗弄出來的派別,怎麼可能在李唐的治下消匿。

就看設置在皇城內的太史局,袁天罡,李淳風一大批道士,都是官身,而佛門呢?沒有,什麼都沒有。

這還是出了個玄奘,從天竺回來,歷經千辛萬苦,李二陛下才有了讓他做官的心思。

第四百八十六章:蘇定方來訪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九百一十一章:遲來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一百三十五章:丹成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一百八十二章:緣由第六百五十三章:權臣的無奈第七章:直到四肢中了幾箭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五百四十五章:比試(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最後的機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結識鄭遠富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四百五十五章:廢太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蘭州的事兒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不能慫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一千一百五十章:舍財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岔開話題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六百三十七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十二章:負荊請罪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闈第二百零九章:大婚(2)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瀾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不眠之夜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三百零五章:陵園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三百九十五章:遣唐使的拜訪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羨外任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八百二十九章:入學考第六百五十五章:到處被催生第四十四章:侯府集結第七十五章:行動第四百八十四章:張亮的“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送信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期許第四百三十章:突然如其來的疑惑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師生再見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單純敏感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二十五章:和親策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十章:逼供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七百八十一章:重視水師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來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五百三十八章:農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六百一十六章:談判第八百五十六章:勞碌命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一百五十一章:召見第八百二十二章:思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動了?第一百七十一章:來自商人的侮辱第五十五章:考校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第四百一十七章:選址第五百六十六章:殺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三百八十九章:工匠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