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封賞又出了問題】

章節內容已經替換,請大家放心閱讀。

……

……

李雲連續三次宣言,用的都是史書記載口吻,這是要讓所有人全都明白他的堅定,讓人知道他的意思不可更改。

衆目睽睽之下,滿場鴉雀無聲,李雲伸手輕撫李祐的小腦袋,語氣終於變得緩和下來,輕聲道:“從今天開始,世上再也沒有李祐,你的名字叫做李白丁,身份是大唐渤海國主的第八個弟子……”

李祐看似不懂,好奇眨眨眼睛,忽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嗚嗚咽咽道:“大堂哥,我母妃怎麼辦?”

其實他不是不懂。

李雲輕輕吐出一口氣,繼續輕撫李祐的小腦袋,溫聲道:“你可能不知道,你母妃不可能再活在世上,原本我只以爲她教導你的方式不對,可我沒想到她竟然偷聽大唐的朝會內容,偷聽朝會內容也就罷了,她還專門根據朝會內容教導你爭搶,你知道這是什麼罪名麼?這是慫恿子嗣意圖謀反。”

後宮不得干政,何況還是謀反!

這種事不管放在哪個朝代,犯錯之人都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李祐小臉蒼白,哭的更加兇狠,他突然使勁抓着李雲胳膊,滿臉哀求道:“大哥,大哥,沒有這件事,根本沒有這件事,我母妃沒有偷聽早朝,剛纔是我在故意撒謊。求求你,不要讓她死……”

可憐一個小孩子,哪怕母親再怎麼壞再怎麼陰,但是在孩子眼中母親永遠是母親,天底下沒人能夠替代母親的位置。

李雲輕輕嘆息一聲,忽然俯身趴在李祐耳邊道:“你母妃不會死,但她也不能活!”

這話說的有些矛盾。

什麼叫做不會死不能活?

李祐仍舊嚎啕大哭,顯然不能聽懂李雲的暗示。

李雲無奈只能繼續解釋,趴在他耳邊再次低聲道:“我故意用春秋筆法說她生了肺癆,並且向世人宣告陰妃將要隱居,這既是對她的保護,也是不想傷了你的心,否則你的母親因我而死,你怕是一輩子都要記恨我,我雖然不怕記恨,但我不想讓一個小孩子活的痛苦……”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突然語氣變得堅定,鄭重道:“還有一件事,你須得謹記,你以後不能喊我大哥,你應該改口喊我師父,楚王李祐已經死了,世上多了一個李白丁。”

李祐小臉掛淚,怔怔看着李雲道:“我不再是李祐,我以後是李白丁……”

“對!”

李雲點了點頭,忽然轉眼看向李世民,語氣肅重道:“陛下,臣的處理您可還滿意?”

李世民虎目一閃,目光之中分明帶着糾結,好半天過去之後,這位千古雄才大略帝王才道:“朕,不滿意!”

皇帝的聲音很冷,透着一股子森然,在場大臣們心裡一突,就連李效恭都變得臉色蒼白。

所有人都在心中產生一種恐懼,他們生怕李世民因爲此事和李雲翻臉,一個是大唐皇帝,一個是渤海國主,倘若這兩人反目成仇,恐怕整個天下立時變得水深火熱。

唯有李雲面色不變,似乎早就猜到李世民會如此,衆目睽睽之下,但見李雲一手抱着一個孩子,突然雙膝一彎噗通跪地,語帶誠懇對着李世民道:“二大爺,侄兒的處理您可還滿意?”

又問了一遍可還滿意?

剛纔喊的是陛下,問的是臣處理您可還滿意。

現在喊的是二大爺,問的是侄兒處理您可還滿意。

雖然問的事情是同一件,但是問話的方式變了個樣,如此語言轉換之下,代表的意義也截然不同。

一個是站在君臣角度,一個是強調彼此親情,在場大臣不由自主看向李世民,幾乎所有人都在忐忑皇帝的決斷。

仍舊是衆目睽睽之下,李世民的目光還是糾葛,似乎心中正在天人交戰,委實難以下定決斷。

如此又是過了良久,滿場變得落針可聞,李雲就那麼抱着兩個孩子直直跪在地上,自始至終沒有開口去影響李世民的思考。

終於,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氣。

陡然放聲大笑,語氣帶着釋懷,隆聲道:“你若是問陛下可還滿意,信不信朕立馬出兵滅了你的渤海國,可你問的是二大爺可還滿意,朕這個二大爺豈能有所不滿?都是自家人,做的是自家事,你是皇族第三代的最長者,所有皇家子嗣都得喊你大堂哥,自古長兄如父,可以代爲行權,不管哪家的弟弟妹妹犯了錯,你都可以依仗大堂哥的身份去管教,既可以打,也可以罰……”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緊跟着又道:“至於你插手宮嬪安排之事,朕亦不覺得你有什麼錯。你是大唐第一諸侯,以後會成爲整個皇族守護神,大宗正管的是族譜,渤海王管的是族規,雖然陰妃是你長輩,但她犯了規矩應當受罰。”

皇帝這番話也用了春秋筆法,把陰妃觸犯大唐律法改爲犯了族規,既然是犯了皇室族規,那麼處理者自然也來自皇室,李雲雖然不是李氏皇族的族長,但是李世民卻趁機給了他一個皇族守護神的名號。

這個名號乃是臨時而加,偏偏任何人都無法來挑理。

也沒有人願意來挑理。

所有大臣全都長出了一口氣!

也就在這個時候,猛聽李世民又是放聲大笑,皇帝突然轉頭看向房玄齡那邊,沉聲開口道:“汝是宰相,領銜羣臣,不但位於衆臣之首,而且擔負着聖旨的擬定……”

這話說的無頭無腦,偏偏在場所有人全都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但見房玄齡一臉鄭重點頭,拱手行禮道:“陛下放心,臣會辦妥,渤海國主所說的三段話,臣會原封不動謄寫下來,然後請您用印,鹹使天下聞之。”

李雲說的哪三段話?

第一段,說的是陰妃生了肺癆,自請隱居渤海,從此改爲賢德隱妃,一生不見世人之面。

第二段,說的是楚王李祐悲傷母妃病疾,大哭不止,吐血三升,太醫救治不急,當日薨死離世。

至於第三段,說的則是李云爲了迎接皇帝車架,所以不遠千里跨越渤海而來,結果在路上收到兩個徒弟,分別是包殺生和李白丁。

房玄齡說要把這三段話抄在聖旨上,其中的意思不用說也很明白,這是要把李雲說的事情坐實,通過聖旨傳揚給天下人聽。

不愧是大唐第一宰相,難怪能成爲皇帝的心腹。

李世民甚是滿意,不過卻又再次開口道:“史書上也要這麼寫,朕不想見到儒家胡亂用筆,此事若是不嚴加控制,恐怕民間會多出許多本野史……”

皇帝的擔心不無道理。

自古儒家就有撰寫野史的習慣。

野史和正史不同,野史經常會記載真正的內幕,並且由於儒門勢力太過龐大,所以導致野史這東西禁無可查,讀書人偷偷寫了先藏起來,等你皇帝死了幾十年以後再傳播,這種辦法即便天王老子也只能乾瞪眼,對於寫野史的人簡直莫奈可和。

但是房玄齡卻呵呵一笑,直接用反問句回答皇帝道:“陛下此憂,臣問誰敢?”

陛下此憂,臣問誰敢?

李世民頓時一怔,突然若有所思看了一眼李雲。

是啊!

誰敢?

這三件事處理的辦法極其微妙,又是經過他這個皇帝同意的家事,並且是由李雲這個渤海國主親口述說,天底下誰有膽量同時惹翻他們兩個人?

世家敢嗎?

世家到現在還擔心李雲動手殺人呢。

儒門敢嗎?

儒門寫野史的時候也得看人下菜碟。

他們敢寫皇帝的私事,甚至在書裡嘲諷皇帝作風糜爛,但是他們保證不敢寫李雲的事情,因爲皇帝守規矩李雲不守規矩。

皇帝不能隨便殺人,偏偏李雲不是皇帝。倘若有哪個讀書人膽敢寫他的隱私,李雲完全可以去找讀書人報私仇。

所謂的私仇怎麼報?

殺就完事了。

……

一場風雲突變,終於雲淡風輕。

房玄齡接下了擬定聖旨的差事,李世民放下了心中的一個擔憂,在場文武百官也是暗暗輕吐一口氣,人人都覺得今日之事心驚肉跳。

幸好解決了。

所有人都變得輕鬆起來。

唯有李雲仍舊跪在地上,待到此時突然又張開了口,道:“陛下,您剛纔說過有賞,趁着早朝尚未議事,陛下先把孩子的封賞給了吧。”

這又改回了臣子的口吻,不在稱呼李世民二大爺。

他仍舊抱着兩個孩子,身軀保持恭敬姿態,再次道:“臣是大唐諸侯,門徒宛如親子,自古諸侯之子嗣,當有朝堂之封爵,臣對大唐頗有功勳,但是臣的位置已經凌高九頂,加無可加,封無可封,唯能將功勳傳給弟子,或可讓他們的封賞再上層樓……”

說着停了一停,目光向着李世民微微示意。

李世民瞬間領悟於心,連忙哈哈大笑道:“你收真傳門徒,實乃國之大事,大唐渤海國主的弟子,數來數去也只有九個人,身份天然高貴,豈能泯然衆人?他們應該封賞,他們必須封賞,他們有資格封賞!”

皇帝一連說出三段排比句,顯然對此事極爲重視,忽然轉頭又看向房玄齡,沉聲問道:“汝是宰相,可有諫言?”

這次老房可沒答應,反而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般,道:“陛下莫要問臣,此事臣沒資格。”

雖然拒絕了皇帝的垂詢,但是老房緊跟着給出瞭解決辦法,但見老房接着道:“渤海國主之徒受封,原因乃是他們真傳猶如親子,而皇族子嗣的封賞訂立乃是私事,陛下應該去問宗正寺的大宗正。”

老房多刁啊,一句話就幫皇帝封死了所有的不合理,有了他這番言論之後,李雲徒弟的封賞之事由國事變成了家事,不管皇帝封的何等出格,大臣們都沒辦法阻止。

李世民要的正是老房這個配合。

但見皇帝呵呵一笑,故作恍悟般點點頭,道:“房喬說的不錯,朕確實不該問你。”

說着轉頭看向羣臣,目光在人羣中不斷搜尋。

可惜早朝官員實在太多,皇帝一時之間找不到目標,無奈只能再次笑呵呵一聲,發問道:“大宗正若是沒有瞌睡打盹,還請站出來幫朕出出主意。”

“喂喂喂,陛下喊你呢!”人羣之中的崔浩推了一把身邊老頭,急不可耐道:“快點站起來說話,吸引陛下目光過來,你跟陛下說話進言之時,我這個年輕俊彥正好跟着展露頭角。”

老頭嘿了一聲,滿臉有趣看着這貨,道:“臭小子足夠無恥,你這是把老夫當做墊腳石。”

崔浩搓了搓手,一臉嘿嘿道:“提攜提攜後進吧,咱們可是忘年交。你這個大宗正沒啥實權,能幫我的估計也就這點了。”

老頭呸了一聲,惡狠狠啐他一口唾沫,不過似乎並未生氣,反而對這貨很是讚賞,專門叮囑一聲道:“想要表現也可以,等會老夫給你機會,至於你能不能把握的住,那得看你是否有本事吸引陛下和渤海國主的注意。”

崔浩先是一呆,隨即大喜過望,這貨連說話都顯得顫抖起來,興奮道:“我只讓你吸引陛下注意,你竟然幫我吸引渤海國主,好得很,好得很,我有能力,也有本事,只要你幫我一把,晚輩感謝你老頭全家八輩子。”

“老夫抽死你!”大宗正氣的麪皮發鼓,怒氣衝衝道:“感謝人哪有感謝八輩子的?”

崔浩一臉訕笑,連忙致歉道:“口誤,口誤,老頭別生氣啊,咱們是忘年交。”

說着眼珠子滴溜溜猛轉,忽然轉移話題道:“你說我該如何吸引渤海國主注意?要不要把我的妹子介紹給他?我小妹對他仰慕的很,整天唸叨着要嫁個大英雄。”

“我看是你想讓她嫁個大英雄吧。”

大宗正人老成精,直接揭穿了這貨的小心思。

崔浩毫無尷尬之色,只是嘿嘿笑着猛搓大手,道:“打人別打臉,揭人不揭短。”

“乖乖坐着別再聒噪,免得老夫相幫也幫不了你……”大宗正狀似不滿冷哼一聲,其實卻是對於晚輩後進的一番提攜。

崔浩連忙正襟危坐,臉上哪裡還有一絲無恥跡象。

大宗正深深看他一眼,這才慢悠悠從墊子上坐起來,先是懶洋洋打了個盹,像是剛剛從夢中睡醒一般,然後才朝着李世民遠遠拱了拱手,笑眯眯道:“陛下剛纔是喊老臣嗎?不巧剛纔正好打盹也……”

這種慵懶架勢,哪裡像是臣子,偏偏李世民卻是呵呵一笑,毫不在意道:“是朕喊你,找你談事。”

說着微微一停,陡然語氣變得更加平和,又道:“四叔您可聽好了,這是咱們李家的私事,所以需要你這個大宗正諫言,免得到時候沒名沒分,渤海國主收了兩個徒弟,朕不知應該給個什麼封賞。”

大宗正抓了抓腦門,似乎感覺這事不該找他,擡手指着不遠處大樹底下道:“若是族中私事,你該先問族長,族長那邊有了允許,老夫這邊才能繼續。”

這話看起來像是推卸責任,急的崔浩坐在他身邊抓耳撓腮,偏偏又不敢出聲提醒,只能心急火燎坐着。

幸好那邊大樹底下傳來一聲低笑,但見太上皇李淵擡頭衝着這邊遠遠喊了一聲,語帶笑罵道:“老四你可是越來越滑了啊,這種事情幹嘛扯上老夫,封賞而已,又非認親,此事用不到族長,大宗正也有資格。”

崔浩連忙又把目光看向大宗正。

果然老頭這次沒有推諉,而是衝着李世民再次拱了拱手,拱手之後卻不對李世民說話,反而一臉鄭重看向抱着孩子的李雲,突然道:“國主之徒,恐怕難封。”

嗯哼!

僅僅這八個字說出,滿場大臣全都微微一愣。

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第89章 【你的好心,別人未必領情】第53章 【找仙人,採仙草,練仙丹】第386章 【人族上古,守夜人起源】第349章 【隱門大魔頭,很善良?】第255章 【娶媳婦會娶誰?】第9章 【李世民的打算】第19章 【老程回家了,開打嗎?】第386章 【人族上古,守夜人起源】第183章 【所謂師徒,其實朋友】第341章 【全天下最好的房子】第48章 【大唐的兩個滾刀肉】第41章 【誰敢動我師侄?殺!】第431章 【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第383章 【地振高崗,一派青山千古秀?】第373章【脾氣太壞,準備休了】2更第254章 【脫離大唐,不陪皇帝玩了?】第299章 【四種神通,虹兒學幾個?】第109章【終此一生,別告訴他】第210章 【李世民的大手筆】(章尾附帶感謝的事)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第79章 【突厥聖女大祭司】第141章 【胡攪蠻纏,都是僞裝】 感謝盟主:來啊戰個痛快第81章 【師尊,您是不是又思念師弟呢?】第289章 【魚兒吐泡泡的故事】二合一章節第161章【你我結爲兄弟如何?】第114章【騎龜一時爽】第319章【看門人,敲鐘人】第29章 【曲終人散時】第257章 【玲瓏到底是什麼人?】第72章 【哥哥們,我這一招腦袋開瓢帥不帥?】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113章 【這玩意要是能當坐騎】第454章 【皇帝當苦力,諸侯跟隨着】第267章 【李靖和李績故意抗旨?】第412章 【祖師爺,天下第一背鍋俠】第26章 【國公府前,父子爭辯】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169章 【這娘們一看就不是好人】第178章 【絕世高人,到底是誰?】第35章 【小騙子,本姑娘盯着你】第362章 【迎親,砸門】第75章 【你把人給打爆了】第379章 【古往今來誰爲霸?天下英雄我第一!】第146章 【世家動手,準備攪局】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217章 【我叫山豬,月牙兒的父親】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67章 【終於被世家察覺了】第2章 【我打你,是救你】第457章 【逃跑之王小蓋蓋】第218章 【靺鞨人的超級大老闆】第192章 【二大爺,您也就是一拳的事】第305章 【第八個徒弟,李白丁】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250章 【這輩子和李雲死磕!!】第151章 【砸鍋賣鐵也要爭??】第70章 【幹一票狠的】第244章 【李雲背後藏着的大靠山】第三更第164章 【日常閒聊,閒聊全是大事】第386章 【人族上古,守夜人起源】第134章 【李雲來了……】感謝盟主若冰的支持第250章 【這輩子和李雲死磕!!】第109章【終此一生,別告訴他】總共欠大家六章第305章 【第八個徒弟,李白丁】第130章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第336章 【一碑,一閣】第88章【天生神力,空嘆坐騎】第252章 【前古未聞,夜間朝會】第312章 【心狠手辣的族長】第323章 【】第308章 【】第397章 【六大人物,鎮守六山】第57章 【這孩子,得抽啊!】第108章【咱們真要瞞着他嗎?】第311章 【砸死,砸死】第301章 【皇帝今天很奇怪】第32章 【人情世故,都需做戲】第391章 【名滿天下的大儒?得死!】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226章 【拍胸口不行,得跪下】第326章 【來自武媚孃的請求】第302章 【李雲不點頭,朕不方便插手】第443章 【祖師爺親自幹活?】第263章 【那就全殺了吧!】第131章 【師尊,您絕不能死在兒子手裡】第167章 【也想騙人發財?】第245章 【古代武人的淳樸】第290章 【古代讀書人的命】第450章 【你竟然給百姓下套?】第279章 【孩童?仙術?隱門?障眼法?】第380章 【真以爲你們運籌帷幄?】第176章【那個女孩,那般重要麼?】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302章 【李雲不點頭,朕不方便插手】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296章 【平生郡主,強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