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明目張膽搶人】

世家不聽話怎麼辦?

多半是慣的!

李雲遙遙看着王珪背影離去,直到再也不能看見對方身影,此時朝堂衆人都在觀察他的表情,而李雲卻忽然念出一首詩,悠悠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好!”

朝堂之中,有人脫口而出。

那是幾個國子監的文官,明顯被李雲的詩句給震住。

這羣傢伙最喜歡舞文弄墨,性格里面帶着一些酸腐囉嗦,但見他們跪坐在墊子上搖頭晃腦,口中不斷念誦李雲剛纔的詩句。

看那越念聲音越高的架勢,很像喝酒喝嗨皮的酒鬼,其中一人還對李雲拱了拱手,由衷讚歎道:“趙王詩文,冠蓋士林,單憑您這一首詩,已可登堂入室也,詩詞大家啊,這是真正的詩詞大家……”

言罷又是搖頭晃腦,面色顯得由衷欽佩。

李雲老臉一紅。

這首詩他是抄的!

倘若後面那位叫做劉禹錫的大佬出世之後,某一天突然靈感迸發想要寫一首烏衣巷,突然發現自己的靈感竟然被人寫過了,也不知那位大佬會不會罵上一句‘麻麥皮’。

李雲心裡打個哆嗦,估計自己很可能會捱罵。

但是,抄都已經抄了。

這詩寫的就是豪門興衰,世間沒有永遠興盛不衰的豪門,王珪說鐘鳴鼎食之家不會沒落,李雲用這首詩來進行反擊,他不擔心王珪會聽不到,有人會把這首詩告訴王珪。

王珪臨走之前說的話,是爲了激起朝中其它世家的信心,而李雲故意在他走後才念出這首詩,是爲了讓朝堂中的世家靜下心來琢磨琢磨。

世間沒有恆久不衰的豪門,就算世家永遠無法滅絕,但是可以進行扶持和替換啊,比如詩中說的‘王謝”,指的乃是兩晉時代的王家和謝家,謝家先拋去不提,王家卻不是太原王氏……

那是琅琊王氏,當初的第一門閥。

可是現在呢?

琅琊王氏早已淪落爲小門小戶的存在。

據說窮困潦倒不堪,甚至連祖宅都給賣了,那個祖宅位於山東琅琊,宅子裡有着赫赫有名的洗硯池。

大唐早朝有律,五品以上登朝,能當五品官的沒幾個文盲,李雲這首詩他們一聽就懂。

也正因爲一聽就懂,所以全都陷入了沉思。

人羣中忽聽一個朝臣喃喃自語,語帶感悟道:“以前都覺得世家不會沒落,其實是被表象給矇蔽了,如果靜下心來細細一想,千年以來更新換代了多少世家?趙王這首詩,趙王這首詩……”

忽然苦笑兩聲,喃喃道:“還真是一針見血。”

世家的更替甚至比王朝更替還要頻繁。

……

“陛下,這個早朝應該怎麼上啊?”

李雲唸完詩後,再也不管那些埋頭沉思的朝臣,他一路走進大殿,忽然發現自己啥也不懂。

裝逼他會,耍橫他也會,但那是爲了鬥爭,屬於趕鴨子上架。

現在真要開始上朝了,必須老老實實按照規矩來,規矩能約束別人,也能保護自己,自古朝堂有着各種規矩,偏偏這些規矩他一竅不通。

李世民面色明顯帶着遲疑,似乎也在思考李雲應該怎麼上朝。

這時魏徵老頭突然開口,道:“趙王若是感覺迷惑,老夫可以稍加指點,您是藩王之身,按理該在那裡……”

老頭說着伸手一指,指着朝堂第一列的位置,那裡擺放着十來個坐墊,此時已經做了幾個少年。

那幾個少年李雲並不熟悉,但都睜着眼睛好奇觀望他。

雖然不熟悉,但是李雲能猜出來,這幾個少年能坐在第一列,不用說也知道是些什麼人。

肯定有太子李承乾,也肯定有魏王李泰,也許還有李恪和李佑,剩下的基本也都是皇子。

“我要去那裡坐嗎?”

李雲微微有些遲疑。

魏老頭冷眼旁觀,呵呵笑道:“趙王乃是陛下子侄,又是分封實地的藩王,你在朝堂的位置只能是那裡,文臣武將的位置都沒有你的……”

這話卻讓人不爽了,首先出聲反駁的就是李孝恭。

李孝恭乃是第一王爵,無論身份地位都是一等一的存在,他絲毫不給魏徵顏面,大喇喇衝着李雲一招手,直接道:“趙王過來,咱們爺倆坐一起,你是軍中武將,自然要在武將的位置,中間那些墊子坐着沒意思,一擡頭就能看見陛下的臉。”

這話讓李世民老臉一黑,瞪着李孝恭道:“河間郡王什麼意思?擡頭看見朕的臉很不爽嗎?”

李孝恭哈哈兩聲,擠眉弄眼對李雲道:“趙王看見沒,上朝就是這個樣子,陛下動不動就翻臉,你坐在正對面難不難受?”

皇帝的臉色更黑了。

李雲差點憋之不住。

原來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大唐早朝,果然顯得奇葩和有趣,君臣坐而論道,風氣很是祥和,沒有那些見面就跪的規矩,也沒有那些戰戰兢兢的揣摩。

他見李孝恭不斷向自己招手,旁邊老程等一票國公也在頻頻示意,李雲心中一動,終於決定到那邊坐下。

哪知就在這個時候,陡然聽到另一側響起反對之聲。

“且慢!”

說話的竟然是房玄齡。

這位大唐文臣第一的老頭慢慢悠悠從墊子上站起來,笑呵呵望着李雲道:“趙王殿下不急選坐,老夫想問你一句話。”

李雲微微一怔,隨即拱了拱手,微笑道:“房相請問。”

房玄齡呵呵一笑,道:“趙王坐鎮河北,靠的是武力嗎?”

不等李雲回答,緊跟着又問:“趙王發展民生,靠的是武力嗎?”

然後繼續不等李雲回答,再次問道:“趙王治理封地,靠的是武力嗎?”

一連三問,顯得莫名其妙,但是三問之間卻隱含深意,因爲三個問題的答案全都是否。

坐鎮河北靠的不是武力,靠的是李雲幽燕之地大都督官職。

發展民生靠的也不是武力,李雲從來不會跟老百姓耍強橫。

至於治理封地,李雲壓根就沒有治理,河北道官員衆志成城,一門心思都在開荒種田,他們不需要李雲治理,只需要李雲帶頭。

房玄齡一連三問之後,直接再次開口出聲,笑呵呵道:“雖然趙王天下無敵,然而現在身上沒有軍職,殿下不應該坐在武將一列,按照規矩你得到文臣這邊,來來來,老夫身邊有個坐墊,趙王可以坐在老夫身邊……”

說着似乎怕李雲遲疑,緊跟着又道:“老夫對於開挖黃河一事很有興趣,想和趙王殿下時時探討一番。”

這下大家都明白了,房玄齡這是明目張膽搶人吶。

武將們頓時怒目相視!

你他奶奶的房玄齡,耍起手段比長孫無忌還陰,趙王要是被你們文臣拉過去,以後我們武勳在朝堂上還怎麼混?

這事,堅決不行!

……

……1更到,今天還有,稍等

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207章 【老程也想封王?】第364章 【迎親,實力】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408章 【李雲欺負李承乾?】第285章 【咱們去做個小騙子】第209章 【程處默的功勞有多大?】第166章 【炒作,從傳說開始】第82章 【霸王硬上弓】第197章 【雁過拔毛,忠奸難辨】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365章 【迎親,催妝】第118章 【皇帝和世家,手腕誰更強?】第414章 【即使至親,也需平衡】第425章 【你們謀奪的是我產業】第243章 【這老人就是魚俱羅】第224章 【李雲的招數】四更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211章 【封號,渤海國主】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第181章 【故意讓別人來爭,這是趙王的計策】第390章 【李雲的心胸,古人的規矩】第156章 【磨刀霍霍,劍指遼東】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83章 【欺負小師弟,砸死】第446章 【有一種病,是絕症】第315章 【從來只聽說天子,何時聽說過人皇】第31章 【大唐第一精明人】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98章 【民族大義之前,到底誰對誰錯?】第423章 【李世民,你欠的血債……】第460章 【都是狐狸玩聊齋】第436章 【絲綢之路守護神】6更第221章 【魔鬼之藥,控制人心】一更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68章 【王氏族中,有人赴死】第390章 【李雲的心胸,古人的規矩】第75章 【你把人給打爆了】第258章 【親堂姐弟,無法結合】第433章 【第二件好處,天下之瑰寶】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282章 【乘龜渡海,我去接應陛下】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367章 【迎親,仙人】二合一第164章 【日常閒聊,閒聊全是大事】第1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第33章 【都在揣着明白裝糊塗啊!】第398章 【李雲親自坐鎮,古往今來第一山】第376章 【拜堂,很難】2更第311章 【砸死,砸死】第188章 【五大彪子再次聚齊】第179章 【絕世武功?這是目錄!】第383章 【地振高崗,一派青山千古秀?】第78章 【直娘賊,納命來】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256章 【朕不忍心下死手,千萬別是娶玲瓏】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40章 【皇帝要啓用一個人】第411章 【渤海國的朝堂】第151章 【砸鍋賣鐵也要爭??】第180章 【摘桃子摘到李雲頭上?】【序章】 網絡作者有穿越的嗎?第271章 【來自超級大腿的批語】3更第78章 【直娘賊,納命來】第81章 【師尊,您是不是又思念師弟呢?】第191章 【如果李雲想做皇帝怎麼辦?】第38章 【皇帝對世家有殺心】第320章 【李雲要做大帝?】第403章 【大唐舔狗的第一次爭鋒】第278章 【騎牛少女,髒兮兮老頭】第75章 【你把人給打爆了】第187章 【魏徵老頭,是好是壞?】第295章 【就算老天不爽,也得乖乖忍着】第281章 【一個小滑頭,一個小騙子】第4更生日,全部章節免費第264章 【玲瓏的母親是誰?】第113章 【這玩意要是能當坐騎】第384章 【住手,李元霸不可夾菜!】生日,全部章節免費第127章 【萬獸之王?打出五十年的畏懼】第342章 【大婚】(二合一,這章超級有意思)第320章 【李雲要做大帝?】第112章【孩子們發現的大秘密】第323章 【】第308章 【】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127章 【萬獸之王?打出五十年的畏懼】第325章 【武則天的老爹】第60章 【唐代人的見識!】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189章 【我是藩王,按律不得擅離】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229章 【一個不留,全部殺掉】第328章 【你以後不可殺子殺女】第16章 【我竟有霸王之威?】第275章 【日月當空,千古一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