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十五

沒有李旦的吩咐, 周圍的護衛隨從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不敢上前。

楊知恩交待過他們,郎主和永安公主出行時, 不喜歡隨侍左右的人靠得太近, 尤其是不要離永安公主太近。

郎主內斂沉穩, 御下寬和,不會輕易動怒, 可一旦真發起火來,那就是雷霆之怒, 絲毫沒有轉圜的餘地。

衆人眼神交流, 默契地達成共識,他們還是假裝沒看到永安公主的窘狀好了。

裴英娘靠在忍冬身上,等着誰把靴子送到她腳下, 忍冬只有一雙手, 得先攙扶她, 沒法空出手去撿靴子。

等了半天, 無人伸出援手。

裴英娘眸光流轉, 匆匆掃視一圈, 暗暗納罕:阿兄身邊的隨從怎麼這麼沒有眼力見兒?如果這時候是在李治身旁,別說她鞋子掉了, 就是走路時稍微晃兩下,宦者們早就一窩蜂衝上來攙她了。

李旦的隨從倒好,一個個呆若木雞, 紋絲不動。

沒人幫忙,裴英娘只好自食其力,右腳慢慢往前探,眼看就要夠到靴筒了,不小心打了個晃兒。

忍冬手上微微使勁,把她扶穩了。

嘎吱嘎吱幾聲,李旦踏着積雪,快步走到裴英娘面前,彎下腰,半跪在雪地上,托住她的腳。

寬大的手掌握着腳踝,即使隔着層層綢布錦襪,還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指腹溫熱的觸感。

裴英娘一怔,呆呆地盯着李旦束髮的白玉冠。

山風徐徐吹拂,紅纓輕輕顫動,鴉羽般的墨發一絲不苟的緊抿在發冠下。他低着頭,眼眸微微低垂,濃密的眼睫罩下一片淡淡的陰影,劍眉入鬢,側臉英俊,神情專注而溫柔,拔出粉底鹿皮靴,幫她穿上。

靴底重新平穩地踩在鬆軟的積雪上,重心恢復,可裴英孃的心似乎還吊在半空中,七上八下的,腳踝處一陣陣發燙。

李旦站起身,自然而然扶住她的手臂,把她送到在路旁嚼野草的棗紅馬旁,“還是騎馬吧。”

隔了半晌,裴英娘纔回過神,腦子仍然暈乎乎的,不知該說什麼,只能輕輕應答,“哦。”

李旦笑了一下,像清風吹散霧靄,俊朗的眉眼剎那間生動無比。

裴英娘有點不敢看他,聽到腳步聲走遠,才掀起眼簾,偷偷瞥一眼他的背影,拍拍胸口,剛纔呼吸一窒的感覺肯定是她的錯覺。

商隊已經在山下等候多時,領隊的戶奴遠遠聽到清脆的馬蹄聲,連忙整整衣襟,拍拍袍角,走出草棚,跪在路邊迎接。

幾人幾騎緩緩踱到他身旁,馬蹄濺起一簇簇飛雪,停在他身前。

“你是阿福?”一把又清又亮的好嗓子,帶着笑意,恍如三月豔陽天的春風。

阿福叩首,“見過貴主。”

裴英娘翻身下馬,忍冬接過繮繩,牽着棗紅馬去棚內吃草料。

阿福和阿祿是一對親兄弟,本是山南東道均州人。李治撥給裴英孃的人手中,兄弟倆的語言天賦最好,能在短短數天內學會一種新的方言,和當地人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

這麼難得的人才,裴英娘當然不會讓他們幹一些聽差灑掃的粗活,直接任命兄弟倆爲領隊,派他們和蔡四郎一起趕赴羈縻州,來往於長安和南北各道州縣,聯絡消息,處理地方上的一切大小事務。

蔡四郎非常能吃苦,而且膽量奇大,敢一個人深入虎穴,和盤踞山中、殺人不眨眼的部族首領討價還價,但性格偏激,只能威懾異族,無法統率商隊。阿福和阿祿心思靈活,八面玲瓏,正好和他互補。

三人中,蔡四郎負責唱/紅臉,阿福和阿祿負責唱白臉,所向披靡,無往不利,成功把厚黑學發揮得淋漓盡致。短短兩年多,三人摸索出一條南北商道,商隊從當初的三十人,擴大到如今的幾百人,還吸納了幾支落魄的小商隊,其中有二十個人高馬大、一臉絡腮鬍子的漢子是胡人。

阿福向裴英娘稟報胡人的來歷,“他們是從波斯逃出來的,去過廣州郡,會一口地道的金陵口音。”

長安人戲稱波斯人是“富波斯”,因爲和唐朝保持來往的國家中,波斯富裕繁榮,文化昌盛,是可以和唐並立的強盛帝國,薩珊波斯對隋、唐宮廷的審美有很深遠的影響。

前幾天裴英娘得了一串寶石項鍊,李治命人打開漆盒匣子,取出項鍊的時候,她還以爲自己露餡了——那串項鍊不管是材質,還是顏色,或者樣式,都和她上輩子見過的項鍊太像了。

結果李治說那串寶石項鍊是昔年波斯使者所獻,害她虛驚一場。

胡人鍛造寶石、器物的工藝爐火純青,李治賜給裴英孃的項鍊是波斯工匠所制。中原人沒有佩戴項鍊的習慣,李治聽說她喜愛各種珠寶玉石,纔會突發奇想,把那些鑲嵌寶石的項鍊送給她。

聽阿福提起波斯商人,裴英娘心裡一動,“波斯胡人擅長辨識珠寶,留下他們。”

阿福應喏,小心翼翼翻出裝訂成冊的賬簿,“請貴主過目。”

裴英娘嗯一聲,用眼神示意忍冬接過賬本。

賬本的紙張粗糙不平,發黃發暗,是製作線裝書過程中造出來的失敗作品,裴英娘沒有浪費淘汰的劣質紙張——質量再差,還可以用來當賬本,算紙,或者草紙也行啊!

阿祿領着李旦去交接棉衣。

平坦寬闊的山谷中,幾十架牛車一字排開,十數個穿窄袖袍、窄腿褲、黑瘦精幹的青年男子站在車輪旁,小心翼翼地看守着車上的棉包,以防棉衣被樹枝上淌下來的雪水打溼。

車板上一摞摞堆成山包似的貨物,除了裴英娘說的棉衣外,還有十車土貨。

李旦讓楊知恩帶人清點棉衣,目光逡巡了一圈,最後落在那十輛牛車上。

一捆捆看不出品種、根部裹着溼潤泥土的樹苗,分門別類儲藏的種子,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花朵和果實,一把把顏色詭異的草根,還有曬乾的樹葉、枝幹。

一旁的阿祿看李旦面上有些疑惑,拱手解釋:“貴主說不拘什麼奇珍異草,果蔬野味,只要是中原沒有的,全都一併收集帶回長安。這些是僕等沿路收購的土物。”

李旦挑眉。

藩屬國和各道地方官員常常向朝廷進獻一些北地少見的奇花異草,他偶爾看到幾株稀罕的花草,全都送到裴英娘住的閣子裡去,讓秋葵代爲伺弄。

裴英孃的院子實在太冷清單調了,完全不像一個十幾歲的小娘子住的地方。

送的次數多了,裴英娘直接告訴他:“阿兄,不管是價值萬金的牡丹,還是路邊的野花野草,在我眼裡都是一樣的漂亮。下次你別送了,白可惜了那些花。幾十萬錢一盆,擺在庭院裡,能看不能吃,還得費心伺候它們。”

李旦當時只當裴英娘和自己客氣,仍舊一盆盆送。

離宮不是蓬萊宮,除了他們一家以外,還住着許多宗室皇族,裴英孃的院子太冷肅了,外人瞧見,免不了會小瞧她。

沒想到她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話。

看着牛車上齊整的果苗蔬菜,灰撲撲的草根枝條,李旦神色不變,心裡卻哭笑不得,原來英娘不愛花花草草,喜歡種菜種果樹?

難怪她總往清輝樓跑,御花園東北角栽植了大片果樹,還有爲了增添野趣供妃嬪女眷遊玩而特意開墾的菜園麥田,是個種植果蔬的好地方。

和李旦看到十車土物時平淡的表現不同,裴英娘幾乎是歡呼着撲到牛車前。

番茄、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一個都沒有。

裴英娘左看看,右看看,扒拉一陣,沒有一個認識的。

她光會吃現成的,根本不記得平時吃的果蔬原本長什麼樣子。

“先不忙着送上山,直接運往長安,送到醴泉坊,那邊有人照應。”

阿祿應喏,躬身退下。

李旦束手站在牛車旁,看着裴英娘兩眼放光的樣子,嘴角噙着一絲淡淡的笑容,靜默不語,聽到這句話,忽然眉峰輕蹙,“醴泉坊?”

裴英娘點點頭,“醴泉坊和西市離得近,我找阿父討了塊好地方。”

言下之意,她的公主府,應該就選定在醴泉坊了。

李旦眼底一沉。

隨行的小吏清點好數目,按着李旦這些時日擬定的名單,前去附近州縣分發棉衣。

牛車一輛輛駛離山谷,車輪軋過積雪,留下一道道蜿蜒曲折的轍痕。

李旦吩咐隨從將剩下的兩車棉衣送到溫泉宮去,“什麼時候人最多,什麼時候向聖人稟報。”

最好是趁着飛霜殿正堂有歌舞表演時進去,那時候最熱鬧。

隨從應承一聲。

安排停當,李旦似乎不急着回去,牽着愛駒,往山谷的另一頭去了,隨行的護衛只帶了楊知恩一個人。

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不是李治交待了什麼特別的差事讓他去辦。

李旦不主動提,裴英娘便不問,忙完自己的事,坐在草棚下翻看賬冊,等他回來。

既然是一塊下山的,當然得一塊上山。

火塘裡燃了堆柴火,木柴噼裡啪啦燒得歡天喜地的,紅彤彤的火光映在她臉上,薰得她昏昏欲睡。

忍冬跪在火塘旁,把她的長靴、外袍攤在火塘旁的木架上烘烤。

不知過了多久,天邊霍然閃過幾道雪亮的光柱,隱隱有雷聲傳來。

不一會兒,忽然陰雲密佈,下起傾盆大雨。

裴英娘放下賬冊,走到門前,看着懸在草檐前的雨簾,眉頭微蹙,“朝霞不出門,今早出門時漫天雲霞,果然變天了。”

她回頭吩咐阿福,“八王應該快回來了,帶上斗笠、蓑衣,去西邊迎一迎他。”

雪後初晴,樹梢上已經隱隱冒出些微綠意,沒有人想到會下這麼大的雨,李旦走的時候輕袍皁靴,連斗篷都沒穿,也沒帶防雨的雨具。

阿福走了沒一會兒,遠處隱隱約約有幾道人影靠近,隔着稠密的雨簾,看不清那些人的形貌。

裴英娘踮起腳:李旦回來了?

豆大的雨珠順着棚頂的葦草杆子,砸進雪地裡,一轉眼鑽出一口口窄深的孔洞,連成線的雨珠落入雪洞,滴滴答答響。

那些人走近了些,有男有女,有騎馬的,有步行的,後面跟着幾輛裝飾豪華的捲棚車。

能駕駛牛車、寶馬冒雪在山中游玩的,非富即貴,又出現在溫泉宮腳下,多半是王公貴族。

裴英娘饒有興致地打量那幾個騎馬的女子,她們的裝束有些奇怪,既不是男裝胡服,也不是襦裙袖衫,帷帽下似乎還戴了玉冠——只有男人能夠戴冠,戴冠的女子實在罕見。

阿祿躡手躡腳走進草棚,“貴主,來了一夥女真道人,想借地避雨。僕沒有透露貴主的身份。”

裴英娘沒吭聲,原來是女真,怪不得能戴冠。

忍冬小聲道:“聽說常樂大長公主最近時常將一位女真人請到山上論道。”

武皇后因爲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之事懲罰常樂大長公主,下令不許她的轎輦進宮。如今一年的禁足期早就過了,常樂大長公主是和淮南大長公主一起搬進溫泉宮的。

有淮南大長公主和李顯代爲說情,武皇后沒有爲難常樂大長公主。

阿祿聽見忍冬的話,道:“僕仔細問過了,那位女真人確實是常樂大長公主的座上賓。”

護衛仔細辨別過那行人的身份,確定他們住在溫泉宮,纔會放他們靠近茅屋。

裴英娘往火塘裡扔了根枯樹枝,“既然是女真人,不能怠慢,空出一間房屋給他們避雨。”

出家修道的女真大多是皇親貴戚之女,沒什麼好忌諱的。

阿祿答應一聲,出去傳話。

須臾,女真人的家奴捧着一隻鎏金折枝牡丹紋六曲銀盒,在阿祿的帶領下走進草棚,向裴英娘轉達女真人的謝意。

裴英娘漫不經心地掃一眼銀盒裡豔紅的櫻桃,山下雨雪交加,山上百花盛開,有櫻桃也不奇怪。

一道好奇的視線不小心撞進她眼裡,她眼風淡掃,回望過去。

梳圓髻的小童臉上立即漲得通紅,連忙低下頭。

忍冬皺眉,暫時隱忍不發,打發走小童後,冷笑一聲,“公主好心借地方給他們避雨,他們家的主人不親自過來致謝也就罷了,隨隨便便送一盤櫻桃來,是什麼意思?方纔那家奴竟然還敢窺看公主!”

裴英娘心裡惦記着李旦,沒心思理會其他人,看到忍冬生氣的樣子,反而笑了,“理他們做什麼,記下名姓,回宮以後再理論。”

果然她和常樂大長公主犯衝。

另一頭,頭扎圓髻的小童一路跑得飛快,踩着髒乎乎的雪泥,竄進茅屋,攔住一個頭發銀白的老婦,“阿婆,我看到十七娘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家人生病,要照顧家人,所以更新時間要改一下,以後都是晚上23點更新哈,抱歉。

-------

---------

----------

文中的敘述幼稚簡單,金手指隨意,大家看看就好~

關於波斯的內容,後面會模糊化或者和歷史不一樣,說起來很複雜,簡而言之,歷史上的他們是被阿拉伯帝國滅掉的,當時王室曾一路東逃到長安尋求庇護。

波斯滅亡,標誌着中亞、西亞的古典文明時代結束,進入中世紀,開始qing真化。

梅子說的波斯,全部特指的是薩珊王朝波斯哈~隋朝和初唐的宮廷審美,服飾,器物,文化等等,受薩珊王朝的影響非常大。

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中亞、西域的情況比較複雜,波斯曾找唐朝求助,李世民沒有理會。

到李治登基的時候,李治粑粑表面上看起來是隻小綿羊,其實野心很大,他身體好的時候,全力經略西域,分置州縣,建都督府,只要人家願意當小弟,來者不拒,歸附的西域諸國,幾乎全部收、收、收。那時候中亞的城邦,大部分都倒向李治粑粑治下的唐朝了。

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二百二十五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6章 六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200章 兩百第42章 四十二二百三十三第12章 十二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57章 五十七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第29章 二十九第19章 十九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第87章 八十七第157章 一百五十七第97章 九十七第18章 十八第138章 一百三十八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91章 九十一第80章 八十第150章 一百五十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3章 三第47章 四十七二百二十六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79章 七十九第74章 七十四第13章 十三第2章 二第205章 二百零五第208章 二百零八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二百一十六第87章 八十七第138章 一百三十八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91章 九十一第63章 六十三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第53章 五十三第73章 七十三第202章 二百零二二百一十九第196章 一百九十六第2章 二第26章 二十六二百一十七第25章 二十五第9章 九二百二十一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第98章 九十八第99章 九十九第195章 一百九十五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第156章 一百五十六第66章 六十六第114章 一百一十四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二百一十九第95章 九十五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第42章 四十二二百二十八第9章 九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60章 六十二百二十一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第151章 一百五十一第54章 五十四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二百二十二第49章 四十九第70章 七十第17章 十七第97章 九十七第191章 一百九十一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第27章 二十七第29章 二十九第104章 一百零四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