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三

裴英娘知道李旦是空着肚子回來的, 忙讓人去尚食局傳膳。

半夏在杏樹下煎茶, 小火爐上架着一隻淺口銅鍋,滾沸的茶湯泛着晶瑩的青綠色。

李旦一撩袍子,直接盤腿坐在裴英孃的書案前, 翻看攤開的卷冊, “不必麻煩, 就着茶湯煮碗餺飥好了。”

裴英娘笑了笑,“我的茶可不能煮餺飥吃。”

讓半夏撤去茶水,另換上一口宮裡常用的圓形鎏金釜。

宮婢送上團茶餅。

半夏先把茶餅放在火上烤一會兒, 等釜中的水開始冒出細小的氣泡時, 撒一把細鹽。一手拿茶篩,一手拿銀匙,小心翼翼篩出茶末。釜中發出一串咕嘟咕嘟響,水再次沸騰,這時投入茶末,然後依次加蔥、姜、橘皮、杏仁。

等茶湯滾沸, 半夏把尚食局主膳送來的羊肉、慄米和餺飥倒進釜中熬煮。

不一會兒, 一鍋茶湯煮餺飥做好了。

裴英娘看着鎏金釜裡閃閃發亮的油花,心想,這哪裡是煮茶,分明是煮火鍋。

尚食局不敢真的只用一碗簡單的餺飥打發李旦,另外預備了幾樣小菜:一盤蒸崧,一盤醋芹,一盤涼拌菠薐菜和一隻烤斑鳩。

斑鳩是李旦剛從內苑帶回來的獵物。

李旦吃餺飥的時候, 李治命人取出棋盤,和裴英娘一起擲骰子玩博戲。

博戲玩起來有些複雜,總的來說,就是雙方輪流扔骰子,按着擲出來的大小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最後看誰的棋子先到達終點。

博戲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賭/博中的“博”字,便來自於博戲。

李治從小飽讀詩書,玩博戲也講究風雅,把象牙棋子一一排開,笑着說,輸了的必須以杏花爲題,作一首杏花詩。

裴英娘暗暗叫苦,作詩?算了吧,背詩她都比不上一肚子墨水文章的李治,更何況作詩。

比起作詩,她更願意寫一篇八百字的賞花作文。

李旦看她眉頭緊皺,一副非常苦惱的樣子,心裡覺得好笑,在她身後輕聲說:“你扔骰子吧,我替你領罰。”

裴英娘頓覺壓力驟輕,感激地看李旦一眼,有個滿腹經綸的阿兄當幫手,真好啊!

結果李旦的才學並沒有派上用場,裴英孃的運氣很好,次次都投了個好數字,很快把李治的棋子殺得片甲不留。

一盤如此就算了,兩盤只能說湊巧,三盤還可以用運氣來解釋。

但盤盤都是如此,就怪了。

李治玩一把輸一把,被慪笑了,把骰子舉起來左看看右看看,“小十七是神仙託生的不成?次次都能投中。”

裴英娘眉眼彎彎,謙虛道:“是阿父故意讓着我。”

最後,李治一盤沒贏,足足欠下二十首杏花詩。

他讓人撤走棋盤,和裴英娘打商量,能不能用別的東西換?

裴英娘當然願意,“一首詩一塊金錠,阿父不許賴賬。”

李治一口答應,揉揉她的腦袋,“原來我們小十七是個小財迷。”

裴英娘得了二十塊金錠,心裡得意,轉過頭去找李旦獻寶:“阿兄,多謝你仗義相助,金錠分你一半好了!”

李旦欲言又止,大概是不想當着李治的面訓斥她,頓了半天,才把訓誡的話吞回去,無奈道:“我不要,你自己留着罷。”

天黑前,武皇后、李令月和李顯返回宮中。

李令月讓人擡着幾位兄長獵得的野物,興沖沖跑進含涼殿。

槅窗下已經燃起燈燭,她從一架架樹形銅燭臺旁邊跑過,夾纈曳地長裙在燭光中熠熠生輝,像一條潺潺流動的銀河。袍袖飛揚間捲起一陣輕風,燭火輕輕搖曳,投在粉壁上的影子也跟着悄悄移動。

李令月趴在坐褥旁,仔細觀察李治的臉色,兩手一拍,笑嘻嘻道:“阿父看着比昨天好多了。”

李治也跟着她一起笑,眉眼溫和,“今天圍獵,誰拔得頭籌?”

“還是執失大郎。”李令月倚着李治坐下,嘖嘖道,“他獵到一隻吊睛大老虎!我遠遠看了一眼,那隻老虎可兇猛了,五個壯奴都擡不動!”

說到這裡,她一把抓住陪坐在一旁的裴英娘,“小十七,可惜你今天沒去,房娘子也捕到不少獵物呢。”

她回頭看一眼李治,壓低聲音,“趙觀音不服氣,也想獵只野兔,才跨上馬,就被一隻綠眼睛的猞猁猻給嚇哭了,還是房娘子幫她把猞猁猻驅走的。”

裴英娘一攤手,不是很在意,反正獵物最後通通都要送去膳房,她只關心那些獵物做成菜餚好不好吃,不在乎是怎麼獵到的。

李令月卻因爲把她留在宮裡而心懷愧疚,“小十七,明天我讓人給你挑一匹好馬,等你學會騎馬了,下次咱們也去林子試試身手。”

裴英娘虛應一聲,心裡暗暗道,騎馬可以學,但是打獵就算了,她連弓都拉不開。

等姐妹倆說笑着離去,李治臉上的笑容迅疾淡去,吩咐宦者把執失雲漸傳進殿。

執失雲漸還沒來得及換衣裳,頭巾鬆散,鬢髮凌亂,雅青色翻領長袍上有撕裂的痕跡,深邃的雙瞳在夜色中閃閃發亮。

進殿後,他解下腰間的佩刀,站在影影幢幢的燭臺下,一言不發,像一座敦實的鐵塔。

李治皺眉道:“大郎,禁苑裡怎麼會有猛獸?”

王孫公子們去圍獵,動輒幾百號人,不可能說出發就出發,通常早在一個月前就定下出行的日子。

然後底下伺候的人會提前五六天圍起獵場做準備,把野兔、野雞、山羊、野鹿這樣比較溫順的動物驅趕到一塊,方便主子們行獵。

同時,爲防不測,看守禁苑的人會找老獵手清理山林的大型猛獸,像老虎、野豹,甚至山豬、蟒蛇之類的動物,絕不會出現在圍獵的山林裡。

執失雲漸道:“今天諸位公子嫌不盡興,比往年跑得遠了些。”

撂下一句話後,不再多說什麼。

李治深知執失雲漸的性格,聽他如此解釋,料想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心下稍安,但還是捏捏眉心,問一聲:“有沒有傷到人?”

執失雲漸硬邦邦道:“臣聽到虎嘯聲之後,立刻趕過去殺了那隻畜生,沒讓它害人。”

李治點點頭,“今晚你不必當值,回去歇着吧。”

執失雲漸告退。

李治沉默片刻,招手把站在牆角的宦者叫到跟前,“傳太子來見朕。”

宦者有些爲難,“大家,宮門已經關了,東宮和蓬萊宮離得不近,等宮人過去傳話,太子只怕已經睡下了。”

李治看一眼窗下昏黃的燭火,嘆口氣,“罷了。”

圍獵中突然出現野獸,絕對不是意外。

要麼有人暗藏不軌之心,想謀害太子和諸位親王。

要麼,就是太子太過懦弱,不能把控全局,管束不了那幫桀驁不馴的公侯世家之子。

今天圍場發生的意外,顯然是因爲後者。

李弘在朝中的風評不錯,但他想做一個帝國的接班人,還遠遠不夠。

一個仁孝純善的太子,固然人人稱頌,但真到處理朝政的時候,天子必須有雷霆手段,才能震懾朝野。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帝王是靠善良的品德去感化駕馭羣臣的。

李治記得當年自己被冊封爲太子後,阿父每次和朝臣商談軍機要務時,都會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多學、多練、多思。

他謹記舅舅的囑咐,表現得仁慈而謙恭,博得朝野一片讚譽之聲。

那時候,阿父常常會不自覺流露出一種既失望,又欣慰的複雜神情。

李治當時不懂阿父的想法,以爲阿父只是單純不滿意自己。

如今太子李弘一天天長大,他才能體會到阿父當時的心境。

李弘是個好兒子,好兄長,可惜不是個好的繼承人。

李治苦笑一聲,說起來,他這個做父親的,當年也沒有達到太宗的期望。

太宗知道他的斤兩,爲了替他掃清障礙,讓他的皇位坐得更穩,不惜狠心打壓舊日功臣,還拖着殘病之軀,幾度北征高句麗。

阿父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但他沒有想到,他最爲信任的幾位輔政大臣也有野心。舅父長孫無忌在沒了桎梏之後,斷然獨霸朝綱,再沒了以往的勤謹恭順。

現在的李弘就和當年的他一樣,東宮屬臣,有哪個是真正能予以器重的?

他原本屬意由精明果敢的皇后輔佐太子,母子同心,總比把太子交給外人強。

然而皇后早已經不是當初的皇后了。

燭火的燈光一點點黯淡下去,李治獨坐殿中,心事沉沉。直到月沒參橫時分,纔在宦者的勸告聲中囫圇睡下。

李令月說到做到,第二天果然讓昭善牽來一匹蜀地進貢的果騮馬,催促裴英娘學騎馬。

果騮馬身材矮小,只有三尺高,毛色油亮,性情溫和。

裴英娘圍着果騮馬稀罕了好一陣兒,愛得不行,想了想,還是讓馬奴把馬牽走,“後天就是櫻桃宴了,等忙完那邊,我再開始學。”

李令月早把櫻桃宴上和趙觀音搶風頭的事忘得一乾二淨,聽裴英娘說起,纔想起來,哈哈大笑幾聲,捧起裴英孃的臉,一通揉搓:“小十七,你真打算幫我搜羅寶貝呀?”

裴英娘揮開李令月的爪子,“言出必行,說到就要做到。阿姊後天等着看我爲你準備的驚喜罷!”

李令月滿口答應,“好,我就等着小十七讓我大開眼界啦。”

心裡卻不以爲意,小十七這麼小,能找到什麼好寶貝?不過她辛苦這麼久,費心爲自己忙活,到時候就算她拿出來的東西是塊平平無奇的石頭,自己也要表現得開心點,免得小十七失望。

春天院子裡的花都開了,奼紫嫣紅,婀娜嫵媚。

李令月聽裴英娘說花朵可以用來做成點茶的乾花,泡茶時不僅香氣不散,還能重新變回盛放的模樣,來了興致,讓宮婢把各種含苞待放的花朵摘下來,預備做乾花。

姐妹兩個一邊摘花,一邊說笑,玩得正高興,這時昭善走過來道:“公主,聖人喚您過去。”

李令月頭也不擡道:“喚我過去做什麼?”

昭善臉上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淮南大長公主在含涼殿。”

李令月哎呀一聲,皺起臉,有氣無力道:“我當初真不該拜姑祖母爲師!”

丟下裝花朵的小簍子,不情不願站起身,拖拉了一陣,終究還是被昭善勸走了。

忍冬等李令月走遠,低聲和疑惑不解的裴英娘說:“淮南大長公主是太平公主的蒙師,只要大長公主進宮,就會把太平公主叫過去,考校她的琵琶技藝。太平公主煩得不得了,好幾次想裝病混過去,都被大長公主識破了。”

裴英娘忍不住笑了,李令月肖似武皇后,體態豐滿,臉色紅潤,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別說只是裝病,她真生病的時候,也神采飛揚,生龍活虎。

李令月一去不回。

裴英娘聽宮人說,李治留下淮南大長公主在含涼殿用膳,李令月在一旁作陪。大長公主說李令月的技藝退步了,午後要親自教授她幾種抹弦的新指法。

裴英娘可以想象到李令月垂頭喪氣的模樣,搖頭失笑。指揮半夏和忍冬把收來的花苞全部裝進罈子裡。

罈子底部鋪有一層研碎的石灰,能祛除花朵的溼氣,封好罈子,等上一段時間,點茶的乾花就做好了。

殿中省的女官過來傳話,看裴英娘在忙,笑着道:“貴主,清輝樓打掃好了。”

裴英娘沒去過清輝樓,不知道那裡是什麼情景。給李令月準備的寶貝前幾天已經做好了,工巧奴們暫時安置在安平觀,清輝樓對她來說其實沒有用處。

她想來想去,始終想不明白李旦爲什麼讓李治把清輝樓劃給她使用,後來乾脆不想了,反正不要白不要。

而且她之前曾想過,等將來出宮以後,可以在公主府裡養點特別的花花草草。現在有清輝樓,或許可以把計劃提前。

忍冬認識路,領着裴英娘去清輝樓。

路上碰到盤查的金吾衛,裴英娘把李治給她的一張貼金銀製牌子拿出來,金吾衛們立刻讓開道路。

一路暢通無阻,繞着太液池走了一大圈,遠遠地看到一座小巧別緻的宮殿,朱門綺戶,白牆高階。

裴英娘直接越過空闊軒朗的大殿,踏上高高的石階,拾階而上,爬到高臺頂端的小亭子裡。站在小亭中,整座清輝樓的構造一覽無餘。

女官殷勤道:“貴主若想要添置什麼,只管吩咐。”

“把園子裡的花都拔了。”裴英娘站在欄杆邊,俯視着流水環繞的庭院,“那幾株梅樹也移栽到別的地方去。”

女官一臉茫然,“貴主想在庭中修建假山嗎?”

裴英娘搖搖頭,“不必多問,照我說的去做。”

女官有些不服氣,心道:果然是驕縱任性的金枝玉葉,仗着聖人寵愛她,就胡作非爲。

心裡不滿,臉上便帶出幾分輕視來。

裴英娘沒理會女官,發話的是她,幹活的宮婢奴僕,女官不過是傳話的人,如果女官敢陽奉陰違,換一個就好了。

忍冬在清輝樓後殿的小院子裡看到一棵綠李樹,李花已經開敗了,細長的尖葉下藏着一顆顆豆大的青色果實。

忍冬笑着說:“等綠李成熟,可以摘來泡酒。”

裴英娘覺得有點好笑,唐朝忌諱吃鯉魚,因爲鯉魚的“鯉”和“李”字同音。當然一般老百姓不可能真的因爲鯉魚的名字就不吃它,隨便換個代稱別名,照吃不誤。

奇怪的是,綠李的“李”和李姓的“李”字是同一個字,卻不用忌諱。

逛過清輝樓,幾人按原路返回。

蓬萊宮北面是禁軍駐守的地方,守衛森嚴,廊檐重重,寂靜清幽。

周圍越安靜,從東面傳過來的哭聲就越突兀。

裴英娘側耳細聽片刻,感覺哭聲離自己越來越近,想了想,沒繼續往前走,帶着忍冬躲到幾叢茂盛的紫薇花樹背後。

兩個神色倉惶的宮人從東邊拐角的甬道跑出來。

一人聲音發抖,哭着道:“怎麼辦?要不要去稟報姑姑……”

另一人捂住宮婢的嘴巴,不讓她哭出聲,“你不想活命了?他可是天后的親侄子!”

兩人驚恐萬分,不敢多做停留,很快消失在宮牆背後。

女官和忍冬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裴英娘蹙眉,她不想惹是生非,可身爲一個女子,她無法對另一個可能正在受到傷害的同性見死不救。

武皇后的侄子,是武承嗣,還是武三思?

無論哪一個,都不好對付。

找李旦求助?

不,她不想因爲自己的莽撞害得李旦和武氏兄弟結仇。

哭叫聲越來越激烈,裴英娘不敢再耽擱下去,抽出藏在袖子裡的銀牌,吩咐忍冬:“去含涼殿找執失大郎。”

執失雲漸人高馬大,武藝高強,又是千牛備身,應該能順利把武家兄弟嚇退。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12點之前還有一章,不過會更得很晚,大家明天看就好啦~

統一回復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絕對的1vs1,蛋蛋不會納妃,咱都把人物年齡改了,早就和歷史不一樣了,肯定不會讓他娶侍妾的啦~\\(≧▽≦)/~

一娘這個稱呼史上真的有,大娘是比較普遍的叫法,因爲我叫不出口/(ㄒoㄒ)/~~,就用了一娘,看大家都不適應,後面會改掉的。

女郎、娘子是比較尊重,比較鄭重的稱呼,平常一點就是“小娘子”,所以女郎和小娘子會混着用。

然後上上一章忘了說,寒門學子這個階級和現在說的寒門不一樣,武皇后她也是寒門出身啊,歷史上的寒門,只是和世家門閥對比出來的,人家出身還是不錯的,真正的平頭老百姓,連認字的機會都沒有。

最後,以後再也不相信什麼古人很含蓄之類的說法了,大家要是看到李世民寫給李泰和李治的家信,絕對會大吃一驚的,那叫個肉麻。感覺李世民把李治當成個姑娘一樣嬌養,都封他當太子了還不讓兒子搬出宮哈哈O(∩_∩)O

第26章 二十六二百二十一二百二十九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28章 二十八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64章 六十四第85章 八十五第44章 四十四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70章 七十第55章 五十五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0章 十第21章 二十一第23章 二十三第206章 二百零六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二百三十七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第28章 二十八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第15章 十五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第52章 五十二第198章 一百九十八第72章 七十二第21章 二十一第35章 三十五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29章 二十九第8章 八第18章 十八第195章 一百九十五第153章 一百五十三第83章 八十三第87章 八十七第151章 一百五十一第95章 九十五第19章 十九二百三十一第81章 八十一第58章 五十八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二百三十五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100章 一百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第93章 九十三第86章 八十六二百三十五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53章 五十三第71章 七十一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第104章 一百零四第67章 六十七第56章 五十六第16章 十六二百二十八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50章 一百五十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第77章 七十七第65章 六十五二百一十二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44章 四十四第80章 八十第35章 三十五第87章 八十七第168章 一百六十八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二百一十六第64章 六十四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4章 四第3章 三第25章 二十五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41章 四十一第51章 五十一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76章 七十六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第102章 一百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