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

武皇后頭綰高髻,未飾花釵,只斜簪一朵含苞待放的淺色芍藥花,穿團窠聯珠立鳥紋大袖衫,着七破紅黑間色裙,衣飾樸素,淡施脂粉,看上去和尋常婦人沒什麼區別。

唯一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又清又亮,一看就知是個思路清晰、聰慧狡黠的婦人。

裴拾遺的官職算不上高,張氏從未進宮覲見皇后,裴英娘自然也沒機會面見皇城之中位高權重的天后。

乍一下看到一個衣飾淡雅、面容可親的婦人,還以爲是裴家的親眷長輩,她拍拍手,站起身,向對方屈身見禮。

武皇后含笑望着她。

裴英娘左顧右盼,身旁沒有婢女服侍,只得自己走到武皇后跟前,撿起手巾。裡面的巨勝奴已經摔碎了,她沒嫌棄,仍舊包好,往袖子裡一揣。

幾個梳垂練髻、穿半臂襦裙的宮人走到武皇后身側,“天后,逮住裴拾遺了。”

天后?!

裴英娘張大嘴巴,傻眼了。

至於那句“逮住裴拾遺了”,她壓根沒注意。

武皇后嗯了一聲,目露深思之色,指指裴英娘:“把她的臉擦乾淨。”

幾張溼帕子立即蓋在裴英娘臉上,動作輕柔,但不容她拒絕。

少女姣好的五官漸漸顯露在衆人面前,眉清目秀,圓臉長睫,一雙溼漉漉的大眼睛,是個嬌俏的小美人坯子。

裴英娘冷汗涔涔,努力控制自己發軟的雙腿,強迫自己站直——不能怪她膽小,武皇后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個,她能不怕嗎!

她在威儀的武皇后面前,就像一隻螞蟻,武皇后隨便伸一根指頭,就能把她當場按死。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宮人匆匆走來,躬身道:“天后,裴拾遺攔下六王,說動六王爲他求情。”

武皇后輕笑一聲,完全不在意裴拾遺和李賢的舉動:“今天本是爲裴小兒而來,沒想到竟然有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裴英娘被一個圓臉宮人抱起來,帶出裴府。

裴英娘不敢吱聲,乖乖任宮人們擺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一個頭戴紫金冠,穿緋紅色圓領博山錦袍的少年走到兩輪車前,撩起車簾,瞪一眼裴英娘,嫌棄道:“帶上這個小髒鬼做什麼?把她扔出去!”

宮人們躬身道:“大王,這是天后的吩咐。”

少年冷哼一聲。

宮人接着道:“大王,已經爲您備好駿馬。”

裴英娘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佔了少年的座駕,難怪他要瞪自己。

唐朝人崇尚健朗豪邁的陽剛氣質,文官也必須會一身嫺熟的騎射本領,否則會被其他同僚看不起。文武百官出入行走,大多騎馬,只有身體孱弱的老人和病人才乘車。

這錦袍少年正當青春年少,怎麼不和其他長安富貴公子一樣去追求時髦,反而學婦人乘車?

裴英娘悄悄打量少年,嘖嘖,圓臉,雙下巴,壯腰,胖腿,胖胳膊,小肚子把錦袍撐出一個圓滾滾的山包形狀,都這麼“富態”了,還不肯鍛鍊,簡直有愧大唐男兒的勇武名聲。

錦袍少年還在發脾氣,抓住裴英孃的手腕,把她扯下兩輪車,“我不管,讓這個小髒鬼去騎馬好了!”

能被宮人稱爲大王的,只可能是有封號的皇子。

武皇后的兒子中,太子李弘就不說了,其他三個兒子已經全部封王,李賢在正堂爲裴拾遺申辯,眼前這一位,看年紀,應該是七王李顯。

李顯可是個當過兩次皇帝的人。

裴英娘悄悄後退一步,不管李顯最後的下場有多悲慘,也是個她惹不起的人物。

“大王,您……”

宮人面露難色,天后的囑咐,她們不敢不聽啊!

李顯一巴掌拍在車轅上,臉上的肥肉隨着他的動作抖啊抖的:“本王就是要乘車!誰敢攔我?”

宮人們面面相覷。

雪勢陡然變大,宮人連忙撐起羅傘,爲李顯擋雪。

裴英娘衣着單薄,只能擁緊雙臂,在雪中瑟瑟發抖。

李顯瞥一眼裴英娘,神情得意。

裴英娘偷偷翻個白眼:堂堂英王,欺負一個八歲的小姑娘,有什麼好驕傲的?

這時,一句淡淡的勸阻聲穿過茫茫風雪,送到衆人耳畔,嗓音清朗醇厚,如金石相擊,貴氣天成:“王兄,莫胡鬧。”

聽到弟弟的聲音,李顯臉上的笑容立即垮下來。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聲聲清脆。

一人一騎慢慢馳到裴府門前。

馬上的少年錦衣玉帶,輕袍皁靴,雪花紛紛揚揚撒在他肩頭,依然掩不住他的雍容氣度。

少年從雪中行來,衣袍飛揚,身姿挺拔,俊秀的眉目越來越清晰。

他頭頂軟襆,穿藕絲色聯珠團窠狩獵紋蜀錦翻領長袍,腰束玉帶,腳蹬錦緞皁靴,躍下馬背,示意宮人把李顯的馬牽過來。

李顯垂頭喪氣,戀戀不捨地看一眼二輪馬車,老老實實走向一匹黑鬃駿馬。

宮人們在一旁竊笑:“還是八王有辦法。”

裴英娘暗暗道:原來這個眉眼如畫的少年是八王李旭輪。

殷王李旭輪,即日後的睿宗李旦,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后最小的兒子。

他一生歷經無數政治風雲變幻,平安度過十幾次宮廷政變,兩次登基,兩讓天下,遊走於李唐皇室、遺老功臣和武氏宗族之間,屢遭猜忌,也屢遭拉攏,始終能保持清醒謹慎,明理識趣,善於隱忍,所以能在政治漩渦中明哲保身,安然無恙。

高宗李治和武后的所有兒子,個個命途多舛,長子李弘死因成謎,次子李賢被逼自盡,三子李顯死於妻女之手,唯有年紀最小的李旦得以獨善其身。

史書上說李旦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是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

唐朝著名的大神棍明崇儼曾對武皇后說,王子賢聰明機智,可惜福薄壽短,是短命之相,王子顯肖似太宗李世民,王子旦面相最好。

裴英娘看着手執長鞭、面無表情的李旦,眼皮輕輕抽搐。

他長身玉立,神情淡然,襆頭的兩根帛帶在風中輕輕飛揚,優雅飄逸。

眉目分明,風姿颯然,一雙幽黑眼眸,像摻了寒夜裡閃爍的星辰,眼風微微往四下裡一掃,臺階前的宮人、甲士、護衛們立刻噤聲,不敢妄動。

一個字沒說,已經讓府門前的一衆婢女宮人心驚膽戰,幾乎喘不過氣。

這顯然是個長安繁華錦繡堆嬌養出來的五陵少年郎,舉手投足間,漫不經心,蕭疏散漫,但藏不住骨血中與生俱來的尊貴和傲慢。

李旦確實丰神俊朗,風度翩翩,但是,說好的性情溫文,謙恭儒雅呢?

爲什麼他身爲弟弟,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哥哥李顯嚇得狼狽服軟?

這還是史書上那個韜光養晦、深藏不露,屢次在波雲詭譎的宮廷政變中化險爲夷的李旦嗎?

分明是個古板嚴肅、不近人情的小老頭啊!

小老頭李旦掃一眼凍得鼻尖發紅的裴英娘,俊秀臉上平靜無波。

他們三兄弟隨李治和武皇后住在溫暖乾燥的東都洛陽,太子李弘留在長安監理朝政,雙方相安無事。

前不久,天性軟弱的李治忽然像變了個人一樣,和武皇后爆發一場爭吵,執意要回長安。

武皇后也奇蹟般地主動示弱,帶着兄弟三人返回長安。

不知是不是路途中受了顛簸的緣故,李治一住進太極宮就病倒了。

今天,武皇后帶着李賢、李顯和李旦三兄弟出宮,輕車簡行,微服去義寧坊拜訪一位婆羅門名醫,請他入宮爲李治看診。

從名醫家出來,武皇后接到一份密報,二話不說,讓領路的金吾衛改道金城坊。

李賢對李顯和李旦說,武皇后想殺了裴拾遺,因爲裴拾遺上書彈劾她的孃家族人,她很不高興。

李旦望着漫天的飛雪,眉頭緊皺:裴拾遺是隸屬門下省的左拾遺,是太子李弘最忠實的擁躉之一,母親想誅殺裴拾遺,真的是因爲裴拾遺彈劾武氏兄弟了嗎?

據他所知,母親幼年喪父,母女幾人孤苦無依,飽受同父異母兄弟的欺凌,日子過得很艱辛。所以母親掌握實權後,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封賞家人,而是果斷把欺侮過她的親兄弟流放。

武氏兄弟於流放途中活活嚇死,如今在長安蹦躂得最歡的,是母親的兩個從兄弟。

母親和孃家人感情並不好,怎麼會爲兩個曾對她無禮的從兄弟動怒?

宮人再次把裴英娘抱上二輪車,車簾垂下,擋住外面飄灑的鵝毛大雪。

武皇后和李賢先後從裴府出來,裴拾遺、張氏領着婢女僕從跪在門前相送。

裴英娘小心翼翼掀開簾子一角,看到阿耶鐵青的臉色和張氏眼角的淚花。

她嘆口氣,不知道自己是逃過一劫呢,還是不小心跳進老虎坑裡了?

如果她能夠和李旦一樣聰明就好了,他數次被捲入朝堂紛爭,總能全身而退,肯定不單單是運氣好。

想到這,裴英孃的目光在人羣中來回逡巡,最後停留在前方一匹神駿高大的黑鬃馬上。

馬上之人面如冠玉,眉峰輕皺,表情冷而硬,像一塊沒有經過打磨的玉石,棱角分明。

一點都看不出恭謹柔和來。

日後謙和儒雅的相王李旦,現在只是一個略顯青澀、直來直去的少年郎。

也許他留在史書上的美名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一種自保方式,他生來就是天潢貴胄,本該如此傲慢尊貴。

裴英娘不知道武皇后準備怎麼處置自己,但她明白,一旦踏入深宮,她也會不知不覺捲入爾虞我詐的宮廷紛爭當中。

或許,只有向李旦靠攏,學會他的審時度勢,她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感覺到有人一直盯着自己的背影看,馬背上的李旦霍然回頭。

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娃娃堆着一臉笑,坐在二輪車中仰望着他,眼神亮晶晶的。

大眼睛,彎月眉,束髮的石榴紅絲絛垂在耳邊,襯得肌膚如凝脂一般,雪白嬌嫩。

讓李旦不由得想起前天在宮宴上剛吃過的一道玉露團,又香又甜,玉雪可愛。

他收回目光,輕攏繮繩,母親爲什麼要把裴家小娘子帶進宮去?

作者有話要說:  反正這篇文基本上是虛構YY的,就不較真了……

不過還是要解釋一下:

首先是自稱,其實日常生活中,皇帝、皇后、王爺啥的,不會每天自稱“朕”“本宮”“本王”,平時自稱用“我”、“吾”比較多。

還有冕服、禮服啥的,李世民一生就沒正經穿過幾次,因爲實在太遭罪了。唐朝的皇帝私下裡的着裝很家常的,只是顏色上有講究。官員一般也不會穿禮服去上朝——除非他要死諫。

武皇后的四個兒子,在李治的所有兒子中,分別排行5、6、7、8。

大王聽起來像山賊,這是對太子之外封王的皇子的稱呼,不會當面叫“英王殿下”,只會叫“大王”“七王”“七郎”等等,但是和別人提起來的時候,可以說英王殿下。

武皇后的四個兒子頻繁改名、改封號,尤其是李賢,換過四個封號,李顯和李旦都改過名字,還不止改過一次,如果照着史實來,估計大家會看暈,所以文裡直接定下一個名字,一個封號,之後就不改啦。

二百一十八第78章 七十八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二百一十八第104章 一百零四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二百二十三第63章 六十三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28章 二十八第53章 五十三第200章 兩百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70章 一百七十第16章 十六第73章 七十三第58章 五十八二百一十六第45章 四十五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22章 二十二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72章 七十二第10章 十第99章 九十九第86章 八十六第79章 七十九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第198章 一百九十八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第68章 六十八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第70章 七十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第61章 六十一第43章 四十三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73章 一百七十三第72章 七十二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49章 四十九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二百三十六二百二十八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二百三十四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84章 八十四第97章 九十七第87章 八十七二百一十八第45章 四十五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二百三十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30章 一百三十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第71章 七十一第8章 八第59章 五十九第42章 四十二二百二十五第2章 二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11章 十一第29章 二十九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第4章 四第173章 一百七十三第35章 三十五第15章 十五第3章 三二百二十九第36章 三十六第33章 三十三第35章 三十五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18章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