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

夜裡, 裴英娘坐在燈下看彩禮單子。

牀榻前一座摺疊聯屏紫檀木山水風景鑲嵌玉石琉璃落地大屏風, 四周垂紗帳,頂上蒙錦綺,把寢房隔斷出一個小暖閣。

屏風內設火爐牀, 帷幕密密匝匝圍着,爐子裡的炭火燒得正旺, 火光柔和。

冬日嚴寒, 即使房裡燒火盆,久坐仍然全身發冷,手也跟着打顫。

裴英娘白天起居坐臥、看書寫字都在火爐牀裡, 席案、軟榻、書卷、花幾搬進帷幕後,儼然是一方溫暖如春的小天地。

她嫌書案前不夠亮, 挽起袖子,掀開燈罩子,自己剪了燭花。

蠟燭裡摻了香屑, 燃燒時寂靜無聲, 香味清雅。

她懷疑李治是不是把該給李旦的賞賜全部一股腦全塞到彩禮裡送到親仁坊,今天府裡的僕從、婢女忙裡忙外, 累得腰痠背痛, 才把綵緞錦帛搬完。

庫房不夠用,廂房全挪出來放屏風、香幾、簾幕、器物。

馬廄擠不下那些膘肥體健的高頭大馬, 只能委屈它們待在空曠的庭院裡。

馬奴不得不在院內搭設帳篷,看守馬廄,以防駿馬們鬧脾氣。

等等, 裴英娘擦擦眼睛,捧起燙金書帖。

金玉彩帛就算了,怎麼還有胡椒?

她細看幾遍,確認自己沒看錯字,難不成李治知道她愛吃烤肉,特意讓司封郎中多撥幾千鬥胡椒給她?

半夏往鎏金鳧鴨香爐裡添了幾塊松香,蓋上香爐,吃吃笑,“胡椒是稀罕物。奴記得有一年打仗,西市的商旅不敢出塞,胡椒的價格一漲再漲,一兩能賣一萬錢。”

裴英娘恍然大悟。

原來胡椒粉也是硬通貨。

北風呼嘯,窗外的丁香樹被風推拉着左右搖擺,樹枝撲在窗棱上,啪嗒響。

“叮”的一聲,窗下花几上供着的豆青釉瓷瓶倒地,蠟梅花枝跌落得到處都是。

半夏起身掀開帷幕,拾起花枝和瓷瓶,正欲關好窗戶,手背一陣溼涼。

“娘子,落雪了!”

裴英娘抖開赤紅蜀錦披帛,籠在肩頭,走到槅窗下。

屋外夜色清冷,絮狀雪花無聲墜落,青石條鋪設的甬道上已經積了一層薄薄的霜白色。

風從支起的槅窗吹進房裡,夾帶着雪花的風,格外寒涼。

裴英娘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半夏連忙關上窗戶,“娘子身子弱,明早再起來賞雪罷,這會兒纔剛飄起來,尺厚的積雪纔好看哩。”

裴英娘嗯一聲,笑着說:“派人去公主府走一趟,明天我和阿姊一起進宮去。”

前年也是這樣的飄雪天,她和李令月陪李治一起賞雪煎茶。

含涼殿後殿有一片空曠的大廣場,大雪之後,一地瑩白積雪,像一塊巨大澄淨的白玉,連鳥雀的腳印都沒有。

姐妹倆商量着打雪仗、堆雪獅子玩,可惜那時候李治病了,只能待在內殿看窗前飄落的雪花。

今年李治的身體似乎比往年好一些,明天可以讓內侍把火爐牀搬到迴廊裡,讓李治隔着紗簾欣賞蓬萊宮壯觀肅穆的雪景。

忍冬看一眼牆角的蓮花銅漏,出去催促使女。

使女很快捧來熱水巾帕,服侍裴英娘梳洗就寢。

火爐裡的炭火燒了一天,牀榻烘得很暖和,錦被裡臥有湯婆子,她一夜好眠,翌日剛睜開眼睛,便看到明晃晃的雪亮光線映在翠色牀帳上。

大雪果然落了一整夜。

她掀簾叫半夏的名字,揉着眼睛問:“公主今天得不得閒?”

半夏先喂裴英娘飲半盞嫩薑茶,方答道:“公主說她正好也想進宮,薛駙馬也去。”

裴英娘梳洗打扮,匆匆用過朝食,門前車馬喧鬧,公主府的豪奴駕着牛車,親自過來接她。

她看外邊已經放晴,一輪紅日灑下萬丈光芒,朝霞映在白茫茫的積雪上,冷而豔,庭院裡的幾株梅花沐浴在雪後的日暉中,送出縷縷幽香,搖搖頭,“去牽我的馬來。”

她騎馬到了公主府,李令月和薛紹坐在捲棚車內,正要出發。

三人同行,一路說說笑笑。

走到安興坊和永興坊之間時,聽得長街馬蹄聲陣陣,一人一騎,踏着碎玉飛雪,追上他們。

雪泥四濺,男人臉上的表情有點難看。

李令月和薛紹眼觀鼻鼻觀心,放下車簾,不說話了。

李旦催馬走到裴英娘身側,眉頭輕擰,“怎麼沒讓人去隆慶坊報信?”

他猜到裴英娘今天要進宮,一大早趕到親仁坊,還是晚了一步,長史說她剛走。

裴英娘呆了一下,掀開帷帽的垂紗,露出茫然臉孔,輕聲解釋:“宮裡的禮官說,婚宴之前……最好不要見面。”

冬天快過去了,開春就要舉行婚禮,得避諱起來。

李旦面色稍稍緩和,扯起嘴角笑了笑,“那是別人的規矩。年底我們要一起守歲,真不見面的話,你要我一個人在相王府守歲嗎?”

除夕觀看儺戲表演,徹夜達旦燃燒篝火,閤家守歲,元旦飲桃湯、進屠蘇酒、食五辛盤,是慶賀新年的主要方式。

普天之下皆是如此,不論貧富貴賤,拜賀新年的形式基本差不多,只不過宮裡的宴會更盛大隆重。

裴英娘往年當然是陪李治、武皇后和李令月一起守歲的,諸位親王、公主,不論是否出閣,也在此列。

她眉頭微蹙,今年過年,他們確實還是會一起守歲,根本沒法避開啊……

總不能讓李旦孤零零留在相王府。她一個人待在親仁坊過年的話,李治又不會答應。

李旦伸手幫裴英娘攏好垂紗,不讓寒風吹到她嬌嫩的臉上,“婚宴前三天避諱就好了,用不着那麼嚴苛。”

真的一個多月看不見她,他會發瘋的。

他不由得有點懊悔,婚期不該定在開春,他根本等不及她及笄。應該先把人娶回家裡,再等她慢慢接受的。

裴英娘想了想,點點頭。

她從小和李旦朝夕相處,現在因爲要成婚而特意避諱不見面,有點多餘。

到了蓬萊宮,李治晨起後服過湯藥,歪在內殿打盹,看到幾人帶着一身寒氣進殿,立時浮起滿臉笑,示意內侍去準備熱茶湯給幾人驅寒,“還沒到年節,怎麼來了?”

李旦和薛紹相視一笑,搖搖頭。

落雪有什麼好玩的?但是兩個小娘子喜歡,他們只能陪着一起來。

李治看出二人無奈背後的寵溺縱容,點點裴英娘和李令月的額頭,微笑道,“一定是你們倆攛掇的。”

姐妹倆看李治面色紅潤,順勢起鬨,李治也覺得待在殿中寂寞,吩咐內侍去迴廊架起火爐牀,挪到殿外。

男人們對坐在火爐牀內,烤梨、品茶、下棋。

宮婢們已經在廣場上掃出一條可容幾人通過的道路,長毯從臺階前一直鋪到廣場中心。

李令月和裴英娘手拉手,踩着長毯步下臺階,和宮婢們一起滾雪球、堆雪獅子。

歡快的笑鬧聲迴盪在後殿的空闊的迴廊殿宇之間。

李治斜靠榻欄,注視着兩個小娘子在廣場中嬉笑,目光滿含慈愛。

差不多玩了一刻鐘的辰光,裴英娘挽住李令月的胳膊,“阿姊,歇會兒罷。”

李令月臉上紅撲撲的,錦帛掉落在雪地裡打溼了,昭善另給她換了條新的夾纈錦帛,她低頭整理袖角,漫不經心道,“嗯?我還沒玩夠呢。”

裴英娘抿嘴一笑,“寒冬臘月天,表兄急得滿頭大汗,阿姊還接着玩下去?”

李令月啊呀一聲,擡起頭,“他出汗了?奉御說過我身子骨好,他用不着那麼緊張……”

隨即想明白迴廊和廣場隔得這樣遠,她連薛紹的人影都分辨不出來,裴英娘怎麼可能看得清薛紹的臉色?

“你詐我的話?”李令月揪揪裴英孃的臉,“果然是阿嫂,知道對翁姑耍心眼啦!”

裴英娘任她撒氣,“這麼說我很快要有小外甥了?”

李令月臉上騰地紅透,點點頭。

裴英娘昨天就懷疑李令月可能懷有身孕,今早薛紹沒有騎馬,厚着臉皮陪她一起乘坐捲棚車,就更確定了。

她盯着李令月看了又看,心裡有種古怪的感覺,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懷孕了,身體里正孕育着一個新生命,她腦海裡暈暈乎乎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感受。

她撇開雜亂的思緒,攙扶着李令月拾階而上,“快告訴阿父去,阿父一定會很歡喜。”

長輩們總是喜歡看到兒女們開枝散葉,多子多福,太子李弘身體不好,太子妃多年不孕,李令月成親頭一年就懷孕了,李治不知道會有多開心。

李令月面露遲疑之色,“先等等……”

裴英娘不容她猶豫,莞爾道,“阿姊怕搶了我的風頭,想等我的婚禮之後再宣佈這個好消息?”

太平公主有孕的消息傳出去,一定會引來各方注目。屆時她出席婚宴時,衆人多半會追着她關心恭賀。

青春年少的小娘子,敏感自矜,出嫁當天被人搶走注意力,脾氣好的大概只會抱怨一兩句,那些心胸狹窄的,可能會心生怨恨,自此反目成仇。

趙觀音就對差點奪去她風頭的房瑤光恨之入骨,每次當面碰見,都要譏刺一兩句。後來房瑤光的官職升了又升,她才收斂些。

李令月被裴英娘戳破心思,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捏捏她的鼻尖,“反正不差這一兩個月。”

她知道以裴英孃的性子,不會多心。但是她剛剛成婚,明白小娘子的出閣大禮一輩子僅此一次,不想影響妹妹的好心情。

裴英娘心裡微微發酸,抱了抱李令月,小心翼翼不碰到她暫時還平坦的小腹,“這樣的喜事哪能瞞着不告訴人?我要出閣,阿姊有孕,雙喜臨門,婚宴會更熱鬧喜慶,兆頭也好。”

加上李旦娶親,其實是三喜臨門。

李令月知道自己說不過裴英娘,嘆口氣,“你呀你,是不是昨晚就打算好今天來和阿父報喜的?”

裴英娘吐吐舌,笑笑不說話。

兩人脫下木屐,走進迴廊。

李令月看到李治,想起上一次陪阿父賞雪時自己還梳着雙鬟髻,滾在阿父懷裡撒嬌。一轉眼,她竟然要成爲一個母親了,她會和薛紹一起生兒育女,看着兒女們慢慢長大……

她臉上赤紅如火,扭扭捏捏着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裴英娘朝薛紹使眼色。

薛紹莫名所以,愣了半天,才明白裴英孃的暗示,摸摸後腦勺,傻笑起來。

李旦看一眼薛紹,再看一眼李令月,挑挑眉。

裴英娘搖頭失笑。

李令月個性爽朗,但到底是頭一次當母親,不知道該怎麼和李治開口,羞得擡不起頭,餘光看見薛紹傻樂的樣子,不知怎麼,羞赧頓時一掃而空,只剩下甜蜜滿足。

她輕笑道:“阿父,你要做阿翁了!”

知女莫若父,剛纔見到李令月罕見的露出羞澀之態,李治已經猜出幾分,聽她親口說出,眉間的沉鬱之色霎時被歡喜取代,笑得合不攏嘴,“好!很好!”

他高興欣慰之下,一連說了七八句好以後,叫來內侍,要打賞宮中宮婢、內監。

又扭頭囑咐薛紹,要他務必好好照料李令月,孕中的小娘子身體不便,難免會忍不住發脾氣,他得多忍讓些。

薛紹終於能正大光明表露自己的喜悅,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點頭如搗蒜,笑得見牙不見眼。

李治說了一大串話,眉心狠狠跳了幾下。藉着喝茶,喘口氣,掩下身子的不舒適。

李令月坐進火爐牀內,和裴英娘咬耳朵。

姐妹倆總有說不完的悄悄話,這會兒宣佈了好消息,更是興奮難耐,嘰嘰咕咕,不知在說什麼。

李旦低頭,專心致志地剝着一隻烤梨,剝好以後,讓內侍切成小塊,推到裴英娘手邊。

裴英娘自然而然接過去,一邊小口吃烤梨,一邊繼續和李令月竊竊私語。

李治靠在榻欄上,借木欄支撐住疲憊的身體。

薛紹和李令月少年夫妻,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李旦和裴英娘也快成親了,看情形,他們成婚以後,肯定相處融洽。

他的兒女們,昨天彷彿只比宮門門檻高一點點,一個個仰着臉,圍着他笑鬧。

眨眼間,都到了爲人父母的年紀。

他把顫抖的手掌藏進袖子裡,再等等,等旦兒和小十七成婚,他才能放心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  請個假,19號上午的更新需要挪到中午一點左右。

不是故意拖着不寫婚禮,而是想讓荔枝爸爸過個好年……下一章就到婚禮了。 щшш ●ttКan ●¢o

。。。。。。。。。。。。。。

關於唐朝結婚的法定年紀,好像貞觀年間規定是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到玄宗時改爲男子十五歲,女子十三歲。

仔細看當時歷史名人們結婚時的年齡,明顯男子不可能二十歲才結婚(基本上二十歲的男人,娃都遍地跑了),女子也不是十五歲,十三,十四歲結婚的挺普遍,當然也有結得晚的,十七八歲,二十幾歲都可能。

十七及笄是十五歲,過完十五歲生日,第二天就是出嫁的正日子。

第86章 八十六第39章 三十九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第90章 九十第189章 一百八十九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第100章 一百二百三十一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18章 十八第34章 三十四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第59章 五十九第170章 一百七十第46章 四十六第108章 一百零八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87章 八十七第86章 八十六二百一十六第177章 一百七十七第14章 十四第27章 二十七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第26章 二十六第5章 五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32章 三十二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55章 五十五第7章 七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第191章 一百九十一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二百二十七第194章 一百九十四第51章 五十一第78章 七十八第79章 七十九二百三十三第98章 九十八第17章 十七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第19章 十九第165章 一百六十五第193章 一百九十三第90章 九十二百三十六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1章 一第200章 兩百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第200章 兩百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68章 六十八二百一十八第12章 十二第42章 四十二二百二十六第47章 四十七第19章 十九第34章 三十四第40章 四十第78章 七十八二百三十第201章 兩百零一第11章 十一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204章 二百零四第173章 一百七十三第91章 九十一第15章 十五第106章 一百零六第92章 九十二第35章 三十五第130章 一百三十第46章 四十六第31章 三十一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52章 五十二二百三十二第79章 七十九第47章 四十七第17章 十七二百二十三第85章 八十五第110章 一百一十二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