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

甜淨軟糯的嗓音忽然在耳邊響起,霎時,殿中的歌舞樂曲變得很遙遠,很模糊,只剩下小娘子真誠而直接的討好:“八王,吃點心!”

李旦一怔,握着鎏金獸首形銀盃的右手停在半空中,久久沒放下。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盪,險些溢出杯沿。

裴英娘捧着金銀平脫葵口盤,眼巴巴地看着李旦。

她臉頰豐潤,手指頭胖乎乎的,身子骨卻瘦小,看李旦的時候,只能擡頭仰望,眼神看起來格外真摯。

李旦放下銀盃,紅綾餡餅裡有油膩的豬油,他不愛吃。

然而他還是緩緩伸出手,接過葵口盤。

侍女見狀,用長筷夾起一枚紅綾餡餅,澆一層薄薄的蔗漿,送到李旦面前的小碟子裡。

李旦吃下半枚紅綾餡餅,忽然覺得這道茶食似乎並不難吃。

見李旦吃了自己送的點心,裴英娘輕輕舒口氣。

手臂被輕輕推了一下,李令月捱到她身邊,小聲說:“小十七,你膽子可真大,我記得八王兄最討厭吃豬油的。七王兄有次讓尚食局的主膳偷偷往八王兄的胡麻粥里加豬油,被八王兄揍得滿頭包,連阿父、阿孃都驚動了。”

說完,她咯咯笑,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笑容,“你是不是有意的?八王兄得罪你啦?”

裴英娘頓時頭皮發麻,馬屁拍到馬腿上,說的就是她吧?

想也不想,準備撲到李旦的食案前,盡力挽救自己的過失。

李旦連親兄弟李顯都能下手揍,何況她這個半路蹦出來的妹妹!

一回頭,卻呆住了。

李旦依舊做得筆直端正,筷子起起落落,一口接一口,好像,吃得挺滿意的?

裴英娘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肚子裡,傳說也不一定盡實嘛!

李令月愛熱鬧,剛老實坐了一會兒就閒不住,拉着裴英娘站起身:“英娘,咱們去看看六王兄他們在做什麼詩。”

裴英娘暗暗叫苦,她只學過西漢人史游編著的啓蒙讀物《急就篇》,略微認得幾百常用字,而六王李賢是出了名的少年早慧,聰敏博學。他平日來往的多是一些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才子學者,其中不乏被後世稱爲“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那樣的年輕俊才。

一幫博古通今、出口成章的大文豪聚在一塊兒吟詩作對,她根本聽不懂啊!

兩個小娘子提着裙角、躡手躡腳靠近李賢時,剛好聽到他念完一首吟誦美酒的詩賦,周圍的人轟然叫好。

武皇后的幾個兒子中,太子李弘文質彬彬,和李治最像。李賢容貌俊秀,脣紅齒白,既不像李治,也不像武皇后,一雙狹長的鳳眼,眼尾略微上挑,神光內斂。

“六王大才,請滿飲此杯。”

一個梳高髻、簪花釵,穿孔雀紋錦大袖襦衫的少女端着銀盃,越衆而出,眼波似水,含情脈脈。

李賢接過銀盃,袍袖輕揚,一口飲盡。

少女笑語盈盈,眼神直勾勾纏着李賢,大有癡戀之態。

席上衆人交頭接耳,目光閃爍。

少女旁若無人,繼續圍着李賢打轉。

李令月氣得直咬牙:“真掃興!趙觀音怎麼也在?”

冷哼一聲,拉着還迷迷糊糊的裴英娘找到李賢的王妃房氏,“阿嫂,你看看那個趙觀音,都快黏到六王兄身上去了!你也不管管。”

房氏溫柔敦厚,聞言只是笑了笑,“趙二孃是我們的長輩,怎麼能直呼她的名字?”

李令月撇撇嘴,“什麼長輩,我可不認!”

房氏不欲多說,目光轉到裴英娘身上,含笑問:“這是小十七?今年幾歲了?”

李令月的注意力立刻跑偏,拍拍裴英娘肉乎乎的小巴掌,昂起下巴,略帶得意之色,“小十七今年八歲,比我小兩歲,以後要管我叫阿姊。”

房氏捂嘴輕笑,“了不得,我們令月也當姐姐了。”

李令月愈加驕傲,拉着低頭做羞澀狀的裴英娘,在側殿的所有女眷席位間轉了一個大圈,挨個上前介紹自己的新妹妹。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皇后的寶貝疙瘩,衆人們不敢怠慢,跟着湊趣,把裴英娘誇了又誇。

一圈轉下來,李令月興奮異常:當姐姐的感覺真好!

裴英娘悄悄舒口氣,她的臉都快笑僵了,兩隻手腕上摞了不下七八隻鑲金八寶玉鐲子,身後的忍冬懷裡還抱着一堆金銀寶石串墜子,都是各位公主、夫人送她的。

累歸累,不過收成好啊!隨便一隻寶石鐲子,都是價值不菲的寶貝,今天算是小賺一筆。

李治身體不好,不能久坐,和衆人說笑了幾句,便回內殿去了,武皇后也跟着過去照應。

帝后前後離開,席上衆人開始大着膽子奉承太子李弘和太子妃裴氏。

尤其是東宮的幾位屬臣,當衆說太子寬和大度,有昔日太宗之風。

太子秉性純良,沒覺出什麼。倒是太子妃裴氏嚇得臉色蒼白,藉口不勝酒力,扶着婢女的手去側殿休息。

衆人各懷心思,宴會不歡而散。

李令月急着去找六王李賢,想提醒他離趙觀音遠點,匆匆對裴英娘道:“英娘乖,在這兒等着我啊!”

不等裴英娘答話,她已經走遠了。

裴英娘怕李令月回來找不到自己,只好站在廊檐底下等她回來。

左等右等,始終不見李令月的人影。

來來往往的宮女、宦者行色匆匆,沒人停下和裴英娘說話。

直到晚霞漫天,把廊蕪樓閣的飛檐琉瓦映得通紅時,纔有一道身影緩步踱到裴英娘身邊。

裴英娘擡起頭。

李旦背光而立,眉峰輕蹙,面容看起來有些模糊,“怎麼不回去?”

裴英娘覺得李旦好像有點不高興,不敢嬉皮笑臉,小聲說:“阿姊讓我在這裡等她。”

李旦輕聲道:“等多久了?”

裴英娘看一眼天色,“沒,沒多久。”

李旦轉過身,示意裴英娘跟上,“你阿姊性子散漫,肯定早把你忘了。下次別傻傻等她,留一個宮女守着,也就罷了。”

裴英娘點點頭,“我記住了。”

看李旦身上的衣袍,和白天宴席上穿的不一樣,難道他是特意折返來接她的?

裴英娘有些受寵若驚,臉上剛浮出一絲笑容,李旦指指宮殿的方向,“阿父過幾天要考校你的學問,回去好好溫習功課。”

言罷,轉身離去。

裴英娘垂頭喪氣,果然不該高興得太早,李旦只是順路經過,剛好看到她,纔過來的。

等等,考校學問是什麼意思?

回到殿裡,忍冬告訴裴英娘:“不止各位親王、王孫,太平公主也上學,現在宮裡事務繁多,一時顧不上這頭,等明年閒下來,聖人多半要貴主和太平公主一起上學讀書。”

裴英娘有些發愁,裴拾遺沒有想過要教導她的學問,也沒爲她延請啓蒙老師,還是張氏看不下去,親自教她背誦《急就篇》,她纔不至於淪落成文盲。

李治根本不需要考校她的學問,因爲她肚內空空,沒什麼墨水,完全不需要考校啊!

忍冬安慰裴英娘:“公主們讀書,只是爲了閒來陶冶性情罷了,貴主不必擔憂,女先生們很隨和。”

裴英娘唉聲嘆氣,公主上學,肯定不只是研讀啓蒙課本那麼簡單,詩、書、禮、樂,樣樣都要學,她以後恐怕得天天早起!

那些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的懶散日子,註定一去不復返。

“太平公主最擅長什麼?”裴英娘問忍冬。

忍冬面露讚許之色,“回貴主,太平公主不喜歡讀書,只愛研習樂理,教授她琵琶技藝的龜茲奴是位鼎鼎有名的琵琶國手。”

裴英娘點點頭,既然李令月愛琵琶,那麼她當然不能選琵琶。時下皇親貴族雖然都欣賞歌舞,但世家貴女們不會自降身份跑去學跳舞,舞蹈屬於伶人賤藝,只能歌舞助興,終究上不了檯面,所以跳舞更不可能。

學古琴?阮咸?箜篌?羌笛?

裴英娘掰着指頭一一數過去,眉頭擰成疙瘩一般:她一個都不想學。

忍冬看裴英娘爲難,建議道:“貴主可以學書法。”

裴英娘眼前一亮:這個好!

太宗李世民是書聖王羲之的腦殘粉,爲了投其所好,也爲了陶冶情操,李唐皇室的公主、王子們大多會寫一筆好字。

長孫皇后生前也以擅長書法聞名。在她逝世後,李世民傷痛不已,親自撫養少年失恃的李治和晉陽公主兄妹。兄妹倆跟着李世民,都學會一手飛白書,尤其是晉陽公主,筆跡和李世民的幾乎一模一樣。

書法風雅高尚,褚遂良當年也是因爲擅長書法而被李世民賞識的,裴英娘頂着褚遂良外孫女的名頭,效仿外祖父學習書法,既能討好李治,又不會顯得太諂媚,而且和李令月的愛好不衝突。

一舉多得。

至於怎麼學,宮裡不是正好有位現成的老師麼!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三個八度的灰、寶珊兩位同學投喂的地雷~麼麼~

第84章 八十四第27章 二十七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88章 八十八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第200章 兩百第37章 三十七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第66章 六十六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78章 七十八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二百三十五第157章 一百五十七第91章 九十一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第157章 一百五十七第31章 三十一第86章 八十六第207章 二百零七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84章 一百八十四第96章 九十六第49章 四十九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第70章 七十第14章 十四第203章 二百零三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86章 八十六第98章 九十八第199章 一百九十九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第200章 兩百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65章 六十五第60章 六十二百二十六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第198章 一百九十八第46章 四十六二百二十五二百一十八第105章 一百零五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第47章 四十七第9章 九第99章 九十九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32章 三十二第55章 五十五第32章 三十二第165章 一百六十五第46章 四十六二百三十五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二百二十五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第62章 六十二第33章 三十三第140章 一百四十第13章 十三第160章 一百六十章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51章 五十一第21章 二十一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第16章 十六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第160章 一百六十章第26章 二十六二百二十第39章 三十九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第62章 六十二第25章 二十五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第87章 八十七第10章 十第10章 十第197章 一百九十七第90章 九十第196章 一百九十六第148章 一百四十八第58章 五十八第74章 七十四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二百三十第169章 一百六十九第180章 一百八十二百一十七第14章 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