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一年四季都鋤禾(九更)

程處亮這個牛逼吹的,簡直連他老爹程知節都有些聽不下去了。

你讀書多?你天天往青樓鑽,難道都是在青樓裡面讀的書嗎?

不過,程處亮的話,卻是有一個人喜歡聽,並且被深深感觸。

這個人正是大唐的皇上,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忍不住站起身來,感慨地說道:“處亮說的好啊:春種一粒粟,秋結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農夫爲什麼會被餓死呢?這是誰的責任?”

“這是你們這些官員的責任,更是朕的責任啊!依朕看呢,這大唐的官員,如果人人都有處亮這種胸襟,何愁我大唐人民不能安居樂業啊?”

“處亮,你很好!你今天這兩首詩,就連朕都受到教育!這兩首詩,朕回去之後,一定要發給全大唐的官員們看看,讓他們都學習一下!”

“嗯,盧國公程知節功勳蓋世,其子程處亮也是人中俊傑啊!今天朕就將清河公主下嫁於程處亮,並且加封處亮爲駙馬都尉!”

當聽到李世民居然當場賜婚的時候,程知節都快樂瘋了!

其實李世民喜歡將公主下嫁給那些功臣們的兒子,並且一般都挑選次子。

因爲長子可以繼承爵位,而次子不行。

李世民這麼做,一來是爲了拉攏這些功臣,二來也是爲了讓這些功臣的次子,不至於將來過的太慘。

就像程知節,就算這次不賜婚,早晚也是跑不了的。

但是難得的是當衆得到皇上如此稱讚,這份殊榮有幾人能得到?

如果要是誇程知節的,程知節根本就不會在乎。

但是現在誇的是他次子程處亮啊!

這怎麼能讓程知節不欣喜若狂呢?

這個混賬小子,長這麼大了,還是頭一次給老子這麼漲臉呢!

唉,真是長大了啊,今個兒這麼高興,回去先打一頓再說!

一轉頭,程知節發現程處亮還傻乎乎地站着,不由氣的兩步走過去,一腳就把這憨貨踹到地上去了。

“還不謝恩?”

程處亮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謝恩道:“微臣叩謝聖恩!”

謝完恩之後,程處亮回到座位坐下,心裡還一片茫然。

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就當上駙馬了?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而程知節回到座位之後,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上,就別提有多嘚瑟了。

然後,老陰比長孫無忌看不下去了。

長孫無忌眼珠一轉,忍不住笑眯眯地向程處亮問道:“處亮啊,你剛纔作的那首詩真的太好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你知道,那個季節,什麼時候鋤地嗎?”

程處亮鼻孔一翻,傲然說道:“當然是中午鋤地啦!至於季節,農夫一年四季都在地裡鋤地啊,農夫太辛苦了,一年到頭都沒有休息的時間。”

噗!

卻是一個官員聽到程處亮的話,一個沒忍住,直接將剛倒進嘴裡的酒給噴了出來。

這下子,幾乎所有人都反應過來。

霍,這兩首詩,絕壁的不是這小子寫的。

還一年四季都在地裡鋤地,你家冬天地裡也種莊稼的啊?

程知節聽到程處亮的話,也意識到要糟。

聽這話,那兩首詩合着就不是他自己寫的啊。

八成是樑王殿下所寫,然後被這小子給背下來了。

想到這裡,程知節不由有些失望。

原本以爲,是自己家裡燒了高香,這混小子竟然忽然間開竅,會寫詩了。

到最後才知道,這詩壓根就不是他寫的。

不過這樣也好,這混小子要真的會寫詩,還能寫的那麼好,程處亮都得琢磨琢磨,到底是不是他的種了。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這小子不該不懂裝懂啊?

長孫無忌這個老陰比多壞啊,直接下套讓這混小子往裡鑽。

當下,程知節不由站起身來,扣着鼻孔說道:“我家的地裡,就是一年四季都在鋤地,天天都在忙活。老陰比,你有意見啊?是不是想打架了?”

這時候,李世民也反應過來了。

合着這詩根本就不是程處亮作的,估計這兩首詩應該是愔兒所做,然後被程處亮要過去的吧?

嘿,別看這小子外貌傻不拉幾的,其實一包心眼子,蔫壞蔫壞的,跟他爹一樣一樣的。

殊不知,這還真是冤枉程處亮了。

程處亮是背會了這兩首詩不假,但是真的不是想故意炫耀的,他就是想訓房遺愛一番而已。

這時候,程處亮也感覺到他的回答有問題了,忍不住向李愔問道:“殿下,到底什麼季節纔到地裡鋤禾啊?”

李愔無奈地說道:“春天地裡還沒種莊稼呢,怎麼會去鋤禾呢?要等莊稼長出來之後纔去鋤禾啊!通常是在暮春和夏天鋤禾。等到秋天就不需要了,立了秋,掛鋤勾,立秋之後,就不長草了。”

程處亮先是忍不住讚歎道:“殿下你懂的真多。”

然後忍不住有些納悶地問道:“咦?殿下,不對啊?要是莊稼長出來就天天跑到地裡鋤禾,到秋天莊稼不就被鋤沒了嘛?”

我勒個去!

李愔深吸一口氣,耐心地解釋道:“鋤禾是除草的意思,不是讓你把莊稼給除掉!”

“噢!噢!”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衆人,就更加明瞭,這兩首詩,到底誰纔是真正的作者了。

想想也是,這麼驚豔的兩首詩,要說是程懷亮這個不學無術的傢伙作出來的,真的難以令人信服。

如果是樑王殿下作的嘛,那才一切正常啊。

不過,剛纔皇上已經親口承認是程懷亮所作,也就只能當做是程懷亮作的了。

以至於到了後世,這兩首詩的作者就產生了分歧。

有人說是程懷亮所作,此人一生就寫過這兩首出名的詩作。

另一個說法,也是主流的說法就是,這兩首詩乃樑王李愔所做,不過由程懷亮之口宣揚出去而已。

這一場宴會結束,李愔喝的微醺。

沒辦法,在宴會上,被程處亮這幾個貨灌了不少酒。

不過幸好唐朝的酒度數很低,也就相當於後世啤酒的度數。

對於後世喜歡二鍋頭的李愔來說,喝這酒就跟喝水差不離兒。

第三十八章:是你非讓我作的第二十九章:恭請聖裁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二期益州月報第五十四章:大唐第一敗家子第五百二十五章:成立科研院第七百五十六章:融合第六百九十五章:大食帝國哀痛日第六百六十三章:勞動法第六百六十九章:故土難離第七十四章:武媚娘(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世家的新發現第四百一十五章:年關將近(三更畢)第二百二十章:暴雨來襲第四百零二章:不要停第十五章:那個先落地?第三百六十六章:吐蕃和吐谷渾的惡意第三十八章:是你非讓我作的第三十三章:算計孔穎達第二百章:李淳風拜師第七百五十二章:能拍照的手機第五十章:驚天神射!第一百二十三章:衝冠一怒爲兄弟(第四更)第五百四十七章:襲營第六百七十七章:世家之惡第四十三章:開門紅(第六更)第二百八十八章:窮到穿不起褲子第一百三十五章:李愔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二章:神兵天降第七百三十一章:魯王的憤怒第四百零一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一道難題(五更)第三百八十章:必殺局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唐皇家電視臺第三百九十四章: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三更畢)第七十七章:我是乘除我優先(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四章:擦肩而過(三更畢)第六百八十二章:皆大歡喜第一百六十九章:上官儀歸心(十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填土(三更畢)第四百零二章:不要停第三百五十八章:彈劾蜀王第五百八十章:有種不祥的預感第五百八十章:有種不祥的預感第七百六十五章:繼續擴充第六百六十二章:人命官司第三百七十六章:上半輩子白活了說本書抄襲的讀者請進第三百八十三章:猜猜看(三更畢)第五百六十章:一幫老貨請病假第七百二十六章:繼續擴張第五十七章:忽悠神醫(第四更)第二百零一章:研製冰激凌第二十二章:李泰告黑狀第三百六十九章:李元芳得武功第四百七十二章:賠得起嗎?(三更畢)階段性戰果彙報!第二百七十章:世家的陰謀(三更畢)第三百九十五章:這是什麼妖怪?第三百三十一章:運籌帷幄第一百七十章:吾之子房(十三更)第六百九十三章:進攻大唐第一百二十章:怡紅院(第一更)第十二章:還清欠款第七百一十五章:隆中對第四百八十四章:難倒狄仁傑(三更畢)第一百三十一章:這叫步步登高(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我家崽兒會作詩!(八更)第八十二章:用你的家丁爲證第三百七十七章:火鍋第三百五十章:生死關頭(兩更畢)第八十四章:動搖世家根基第四百八十六章:再回長安(三更畢)第五百章:出來吧李元芳(八更)第二十章:生意經第五百四十八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二百五十八章:無忌驚心(三更畢)第七百六十八章:成立北極國第六百六十章:入彀第七百零四章:那時花開風不語第四百五十四章:終極指揮(三更畢)第五百三十章: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一百一十三章:給武媚娘打針(上)第四百八十一章:尋找酒仙(三更畢)第二百九十九章:恫嚇(第三更)第三十八章:是你非讓我作的第五百一十三章:葉玉桐和食鐵獸第五百九十章:君王一怒第二百一十七章:魏徵彈劾第一百六十三章:拉程處亮下水(六更)第五十九章:明爭暗鬥第六百二十九章:大唐新聞聯播第一百章:瘦金體(第六更)第五百九十三章:你們是不是隱藏了什麼第七百三十四章:繼續擴張第五百一十二章:令人抓狂的題目第五百三十四章:女子學校第二百八十九章:架空第三百九十六章:程咬金要開火車第一百三十五章:李愔的作用!第六百一十九章:統一朝鮮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