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想的蛻變

杜荷見杜如晦非但不幫他出主意,反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一時百感交集,望着靜靜躺在石桌上的手札,呆立在空曠的院子裡。

沉默了半響,杜荷心中雖是不岔,但也不得不承認杜如晦說的是事實。

自己這般貿貿然的去皇宮找李世民說項,若沒有能夠說服李世民的說辭有憑什麼讓他改變自己的決定。要知道李世民是皇上,一言九鼎,豈會輕易食言?

他上前幾步,拿起了杜如晦留下來的手札。

打開手札,但卻定不下心讀,只是漫無目的胡亂掃了幾眼,忽然有幾行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情慾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隱者,此所以謂測深探情。”

杜荷神色巨震,翻過來看手札上的書名卻見《鬼谷子》三個古字。

恍然之間,明白了杜如晦的用心,心裡一陣激動,《鬼谷子》一書由鬼谷子留下來的一門奇術。這鬼谷子姓王名詡,乃是縱橫學的創始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他的兩大弟子蘇秦與張儀極爲有名:一個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東方掛六國相印,統領諸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另一個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爲秦國立下不朽功勞。

說話也是一門技巧,想那蘇秦出身貧寒,是一農家子,卻能掛六國相印,而張儀也不過是魏國貴族,卻能成爲秦國第一任相國,他們靠的都是一張嘴。

只要用得好,一張嘴照樣能勝十萬雄兵。

想到蘇秦、張儀二人,杜荷的手微微顫抖了起來,屏氣凝神,認真的看了下去。

“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爲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而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忘。聽貴聰,辭貴奇。”

看到這裡,杜荷心頭狂震,這幾句話說得太對了!要想使他人贊同自己,就必須先要“揣摩其情”,瞭解他人的心理,這纔好對症下藥地提出建議。仔細品位這幾句話,心底一陣後怕,若自己沒有洞察李世民的心思,不明白他爲什麼要跟吐蕃聯姻,貿貿然然的去找他理論,非但成不了事,反而會讓李世民心生反感,倘若自己能先洞察了李世民的心理,再擇法進諫,自然可以做到說服他的目的。

這就是說話的學問。

杜荷不再魯莽,而是靜下心來,認真的從頭讀起《鬼谷子》全書分爲十二篇,依次是:捭闔、反應、內楗、抵戲、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書,書中全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讀完《鬼谷子》以後,夜幕已經降臨。

杜荷閉上眼睛,回味書中要點論點,

驚喜地發現,原先七拼八湊的想法好象小溪匯成了河川,各種解決的方法逐一出現腦海。經過這一番靜思,杜荷直覺眼前豁然開朗。

一本《鬼谷子》,讓杜荷的思緒有了實質性的轉變,不再拘於眼前所看到的事情,看問題看的更加的深,更加的遠,這對於杜荷來說,不易於精神上的洗經伐髓,脫胎換骨,爲他日後出將入相,打下了無比鞏固的基礎。

杜荷來回度步,不再爲情緒而衝昏了理智,而是在思考李世民真實的想法,李世民被譽爲千古一帝,當世雄主。他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擺佈,也絕對不會冒然的動這和親的念頭,除非有利可圖。

“要想說服他,必須找到與吐蕃和親的利在哪裡!只要找到這裡利,就能夠從根本上發現問題,然後進行反駁,說服,解決問題。”

這就是縱橫學,理智而冷靜的一門可怕政治學說,所以也被稱爲“治人兵法”!

杜荷腦中不斷的浮現,李世民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爲,他要了解李世民,瞭解他的想法,瞭解他的目的。

從李世民即位開始,一直到徵遼東,攻龜茲,擊高麗等等事蹟,忽的眼中一亮,一切都明白了過來。

“原來如此!”杜荷猛的一拍大腿,低呼道:“我明白了!”

李世民是一代雄主,胸懷開疆闢土的明君。在他的心中有一個大致的方略,那就是制霸西域,征服高麗。所以,大唐的戰略目的在北方,在絲綢之路,在遼東,對象是高昌、龜茲、大食、高麗、突厥、薛延陀等等阻擋在李世民心中制霸西域、征服高麗這一雄圖霸業上的石子,而不是居於西藏那一帶的吐蕃。

吐蕃那一帶地域貧瘠,而且位於青藏高原,根本不適合他們中原人,所以李世民連征服他們的心思都沒有。

吐蕃日漸強大,但是跟大唐比起來那還是相去甚遠。

李世民壓根就沒有將李雪雁口中的土蘿蔔看在眼裡。跟他李世民比起來,那土蘿蔔算什麼?

不過,他要針對對北方的擴張,那麼就必須要保證後方的安寧。

所以他要和親,他要與吐蕃結盟,使得大唐有一個穩定的後方,然後他好實現自己的雄圖霸業。

李世民做的不對嗎?

不,他做的很對。

杜荷這一刻真正感受到了李世民那雄心壯志以及那過人的遠見。

歷史上因爲與吐蕃結親,唐朝與吐蕃之間,處於和平狀態。固然吐蕃因此而強大,但大唐也因爲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而能夠展開一系列的對外戰爭。

只是李世民忽略了一點。

他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在他的治理下貞觀雄風,使得大唐威震天下,無人匹敵。

可他的後代呢?

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甚至玄宗李隆基,他們雖說一個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但如何擁有李世民這番能耐,能夠讓四夷臣服?

李世民在的時候吐蕃溫順的如綿羊,李世民一死,沒有多久,吐蕃就露出了鋒利的牙齒。

杜荷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這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就如找到了病人的病根,接下來就只剩下對症施藥。

PS:哈哈!

多謝大家的支持,本書正式衝入新書榜的前三名,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

一個“謝”字,實在難以表達心中感激。

所以二代決定,下個星期依舊爆發,一天至少三更。

明天星期一了,新書榜的戰役重新開始,是衝榜最關鍵的第一日,大家再度支持一下吧!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5章 一切都在掌握中第42章 誰敢打我侯君集的兵?第16章 悠閒的看戲第5章 唐軍的噩夢第37章 再見瑤池入浴第24章 萬馬踏營第11章 薛延陀的軍事會議第18章 跟朕耍花樣?第30章 攜美踏青第1章 你只能嫁我第22章 狗咬狗計第24章 敲長孫無忌的悶棍第23章 冤家路窄第32章 另類的激將法第19章 兩個後悔的人第31章 定州旱情第34章 壽宴開始 疑雲初生第34章 房遺愛歸來第13章 二薛獻策第50章 返回長安第2章 杜荷意取西域第32章 好逑湯第39章 同塌而眠第53章 升官,升大官第54章 截糧第46章 李承乾癟了第22章 薛仁貴校尉第16章 一敗塗地第1章 奇怪的事第45章 侯君集的下落第36章 紙是一把隱藏的利刃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29章 倒打一耙第4章 生擒吐蕃大相第6章 瑤池公主第51章 二女密談第40章 高昌大變第13章 名動長安第31章 刺殺與保護第20章 定計第47章 難關第42章 杜荷戲獅第12章 李世民的雄心第52章 打草驚蛇第25章 久違了,長孫老狐狸第5章 再見未來女皇第62章 從天而降第29章 長孫無忌重出江湖第20章 擒拿高麗小丑第73章 佈局開始第31章 溫情第39章 背水決戰第69章 大鬧妓院第24章 悲劇的薛延陀第24章 武家二少第69章 是你做的嗎?第30章 下藥與暗殺第5章 佛儒之爭第24章 “飲馬黃河,直取長安”第76章 一個果子引發的驚天隱秘第29章 膽大妄爲第6章 遛馬遛的的功勞第5章 滿口道德的李承乾第7章 齊王李佑第23章 武媚孃的麻煩第6章 凱旋日,受彈劾第49章 龍井村第27章 勇者角逐開賽第27章 一網打盡第28章 巧言遊說第8章 給你十三萬大軍第23章 天助我也第64章 拉長孫無忌下水第12章 五十年前的舊案第2章 奸商牟利第49章 栽贓陷害 玉石俱焚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51章 二女密談第24章 與佳人尷尬的初見第64章 拉長孫無忌下水第17章 爲杜荷而來第37章 杜荷的無解奇招第3章 詭異之心第7章 疏比堵更毒第56章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第9章 吐蕃求和第40章 決定一切的勝利第56章 自掘墓穴 道宗思計第51章 活體試驗第62章 從天而降第8章 盜帥留帖第39章 背水決戰第66章 凱旋、獻俘、封賞第2章 奸商牟利第30章 夜宿皇宮第31章 孤傲的神駒第35章 調戲皇后第18章 放虎歸山第43章 馬球開幕賽第6章 凱旋日,受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