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倒打一耙

杜荷最後這一番話就如當頭棒喝,將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打蒙了。

他們一直以爲造成今日一切的不是他們,而是唐朝人,是唐朝的那些官員小雞肚腸,容不下他們。可如今讓杜荷一說,卻發現真正的源頭,竟然在他們的身上。並非是唐朝容不下他們,而是他們作爲失敗者,沒有失敗者的覺悟,一直在利用李世民的寬宏大量,讓突厥這個民族依舊存在於大唐王朝之中。

這也難怪唐朝的那些官員會對他們如此排斥,作爲大一統的國家。他們豈能容忍國中之國的出現?

只是因爲礙於李世民的顏面,一直沒有爆發。阿史那結社率反叛一事,成爲了激化矛盾的導火索。讓一個個大臣都對突厥這已經滅亡的國中之國,產生了牴觸之心。

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久久無言,以不知應該說什麼了。

杜荷深深的道:“人不同於野獸的地方在於我們講‘情’,兩位大將軍都是重情重義之人。這懷念故國是人之常情,並非過錯。但是希望兩位大將軍能夠想明白,東突厥已經滅亡了,不存在了。而我大唐現在接納的你們,對你們一視同仁。原因在於陛下仁德,寬宏大量,不願意製造殺戮。但是你們始終不願意併入我大唐,長此以往下去後果如何,誰也無法預料。天可汗陛下不可能保你們百年,他終有去世的一天。大唐帝國的下一任皇帝是否如陛下一樣能夠容忍你們,誰也不知道。”

“我覺得阿史那結社率的反叛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他的反叛,反而揭露了我大唐與你們突厥所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兩位將軍都不是蠢蛋,我認爲應該從長遠的考慮這個事情。我個人覺得如果東突厥一直如此,不融入我們大唐,到最後雙方只會出現一個結局——相互敵對。不是我大唐容不下你們,將你們屠殺乾淨,就是你們無法繼續忍受我大唐的統治,從而反出我大唐。”

杜荷這番話並不猜測。

大唐只有一個李世民,同樣的東突厥也只有一個阿史那社爾,一個執失思力。

李世民有本事震懾住突厥人,讓他們乖的像貓咪一樣聽話,其他的皇帝未必有這個能耐。同樣的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對於大唐忠心耿耿,願意爲大唐拋頭顱,曬熱血,但其他的突厥首領未必有他們這般忠心。

事實也是如此,杜荷知道歷史的進程,知道東突厥人的命運。

在李世民死後,高宗李治繼位。李治並非昏君,但比之他父親李世民,那就相差太多太多了。

調露元年,東突厥單于大都護府下屬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奉職率所轄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爲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長響應他們,部衆共達數十萬人。雖然其後唐朝大將裴行儉大破東突厥與黑山,取得了大勝。

但因後來李治殺了降唐的突厥人,逼得餘下突厥與唐朝爲敵,直到一百年後唐玄宗時期,東突厥纔在唐朝和九姓鐵勒回紇等部的聯合攻擊下滅亡。突厥也因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也即是說假如突厥在這段時間裡沒有融入唐朝,在未來二三十年後還會反叛,並且會成爲大唐的敵人整整百年。

杜荷心中也早已有了決定,若此次融合不成,那麼他就會想方設法,勸說李世民將所有的突厥百姓都趕到嶺南去,讓他們去開荒爲大唐做貢獻。失去了馬,失去了遊牧民族來去如風的特性,突厥人將不堪一擊。

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作爲大唐統帥千軍的大將,也不是等閒之輩,杜荷將事情說的如此清楚明白,他們焉能不知危害?

兩人的臉色都變得慘白,無任何的血色。

他們作爲大唐職位最高的大將軍之一,對於大唐的軍事力量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詳細,心底均在想:大唐如此強盛,人才如此衆多。若與大唐爲敵,那根找死有什麼區別?

一時之間,心中忐忑,也沒有了注意。

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落在杜荷的身上,同時起身,對着他深深的一揖,齊聲道:“杜將軍,您的才智,我們是見識到了。不知你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如此問題。”

杜荷沉聲道:“辦法是有,只是不知兩位大將軍願不願意接受與配合。”

阿史那社爾道:“杜將軍當說無妨”

杜荷道:“不知二位是如何看我大唐的,我大唐在你們心中處在什麼位置,實話實說”

阿史那社爾毫不猶豫的肅然道:“大唐就如我的祖國,我阿史那社爾願意爲它付出我的生命。”

執失思力也斬釘截鐵的道:“我向往大唐的大氣,也願意爲大唐流乾身上的每一滴血。”

杜荷誘惑道:“既然你們願意爲我大唐犧牲,那麼爲何不能以你們的威望爲我大唐勸說突厥百姓放下一切成見,融入我大唐,成爲我大唐的子民?只要你們成功,陛下將不再爲難,羣臣也不會在刁難你們,你們那些突厥遺民從今以後與我大唐無分彼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三全其美,豈不美哉”

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聽了此話,眼中各自一亮,互望了一眼,均相繼的點頭互通了想法。

杜荷告訴了他們解決事情的辦法。

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皆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當即阿史那社爾熱情的招待了杜荷。

翌日早朝。

李世民與文武大臣的對持再度上演。

就在雙方堅持不下的時候,阿史那社爾站了出來蔑視的望了一眼諸位大臣,高聲道:“陛下,依照末將阿史那的意見,這羣唧唧歪歪的鳥人都應該殺頭處死。”

此話當即捅破了天

阿史那社爾不急不緩的解釋道:“陛下東突厥早在貞觀四年,已經滅亡。作爲我們這些亡國遺民,陛下以無上的胸襟收留了我們,給我們吃的住的用的。我們自然就是您的子民,大唐百姓。可這些文人卻好像巴不得將我們分裂出去,也不知安的是什麼心。”

———————————————————————————————

第47章 悲劇中的悲劇第12章 長相思第13章 才女駕臨第52章 陪長樂回門第23章 我有十萬天兵第56章 獲贈百戰勁旅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31章 微服私訪的起源第52章 陪長樂回門第36章 以寡敵衆第6章 瑤池公主第58章 一切爲了媚娘第56章 自掘墓穴 道宗思計第19章 兩個後悔的人第7章 告狀第17章 杜荷VS薛仁貴第8章 殺俘、活剮第14章 房遺愛請罪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33章 出征、算計第37章 各顯其能第23章 武媚孃的麻煩第23章 杜荷手癢了第12章 與皇帝開個玩笑第42章 東宮血戰第18章 放虎歸山第15章 不會舞獅,但會打架第47章 長孫皇后第22章 初戰告捷第47章 悲劇中的悲劇第37章 火爆女第8章 養育千萬百姓的果實第39章 拓拔無雙第10章 給你當帳下小兵第24章 與佳人尷尬的初見第23章 新式練兵第51章 長樂與武媚娘第50章 可不可以叫老公第61章 攻心,斷一切線索第19章 西南、東北之事第37章 太子哥,怒髮衝冠爲藍顏第58章 誘敵來戰第31章 長孫無忌的慚愧第23章 一切都是計第75章 太原王氏第12章 手札到手第27章 勸降高昌第10章 杜荷紈絝的威力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5章 武媚孃的討賞第35章 精神攻擊第37章 各顯其能第25章 機會第23章 朕心動了!第17章 房遺愛揚威第17章 神勇杜荷,借刀殺人第2章 貞觀十年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39章 李世民自嘲一問第18章 《唐律疏議》第66章 武媚孃的情懷(上)第12章 棋子第39章 背水決戰第37章 抵達前線第23章 一切都是計第19章 長街激鬥第4章 鐵嘴神算第11章 軍用火藥第48章 功居第一?第5章 我想他了……第22章 禮物第78章 大事底定第11章 一百八十六年的酒第5章 李世民立太子的關鍵第30章 真正的幕後黑手第39章 出使薛延陀第54章 截糧第28章 斷背的愛第43章 我敢!第40章 水中搏虎第21章 收得薛仁貴第39章 陋室不陋 夫妻同心第23章 李世民釀的葡萄酒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17章 有力的一擊第43章 漏網之魚第38章 藏我的帳裡第29章 贈君異寶第25章 久違了,長孫老狐狸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21章 《蘭亭集序》失竊第27章 八百里加急第15章 十里官道送杜荷第8章 給你十三萬大軍第51章 二女密談第40章 失策第9章 神駒贈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