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豪門密謀

范陽,古城涿縣,是三國時期,劉備、張飛的故鄉。

不過這已經是過去式了,劉備、張飛昔年雖說名動天下,但在唐朝卻如夕陽落日,威名不再。真正無人不知的是一個姓氏……盧氏。

范陽盧氏!

“崔盧李鄭王”是大唐最著名的五大姓氏家族,他們存在的地位在士林中至高無上。

這這五姓中的盧,指的就是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裔而受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爲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盧家真正揚名的始祖乃是東漢著名的儒學家盧植,盧植創造了盧家基業,他的子孫盧毓至曹魏三公之一的司空,其後盧欽、盧璡、盧志、盧譫皆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受到表彰,入局朝廷,盧氏成爲北方一流高門。

發展至隋唐時期,盧家已經歷了四五百年的風吹雨打。這四五百年積累下來的名望、關係,造就了今日盧氏的輝煌地位。

范陽西城,在西城的中央有一棟歷經風霜的古老宅院,佔地面積極廣,足足有十頃田地。可謂千檐百宇,氣象恢弘。

高大的門戶前,兩座石獅莊嚴威武,但是石獅身上個別地方坑坑窪窪的,那是常年經歷雨點洗刷的痕跡。

水滴石穿,完全可以想象這府邸年代之久遠。

一輛豪華馬車由遠及近,兩匹拉車的高頭大馬,俱是鐵青顏色,在寒風中人立長嘶,顯得極是神駿。拉車的馬都是如此,可想而知,着馬車上的主人是何等尊貴。

馬車在古老的府邸前停下,馬車窗簾掀開,是一箇中年人,露出了一張嚴肅精幹,頗有威嚴的臉。

中年人看了一眼古老府邸前的那張匾額,匾額上龍飛鳳舞的寫着“盧府”的字樣,招呼下人,送上名帖,表示了自己的身份。

名帖的落款處寫着清河崔中平。

清河崔氏,這是更勝范陽盧氏的姓氏家族。

春秋戰國時期崔氏就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乃齊國公卿之一,後代長仕北朝,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崔浩了。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積極作用。後人稱頌爲“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長大前年的繁衍流傳,清河崔氏是天下士族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僅僅是唐代崔氏中,就有二十三人做過宰相。

三國中袁紹四世三公看起來地位顯赫,至高無上,但與崔氏比起來,提鞋也沒有資格。

李世民有心打壓士族的地位,下令官員修訂《氏族志》。但官員在《氏族志》中,吧崔氏列爲第一。

可見在士林中,崔氏的地位高過李世民。

崔中平天資聰慧,智謀幹練,都是當世第一流人選,雖非是崔家家主,但家中事物多由他來決斷,已經是公認的崔家家主的繼承者。

隨行佣人送上了用金泥寫的紅箋名帖。

在唐朝,名帖是身份的象徵,金泥寫就的紅箋就是當時最尊貴的名帖。

五大氏族相互聯姻,同氣連枝,盧府家丁收到名帖,不敢有任何怠慢,一面將崔中平請入府中會客廳,另一面去通知盧家家主。

會客廳中,崔中平閒的喝着上等的龍井茶,感受着那濃郁的茶香,足音響起,一個年過八旬的白髮老者拄着藤木柺杖從側門走入,在他的身側還有一位年輕俊雅的少年。

白髮老者一身樸實的文士裝,留着花白的山羊鬚,半開的眼眸,偶爾閃爍着那種經歷滄桑的光芒,一看就知非等閒之輩。

少年二十許上下,長得風度翩翩,可謂一表人才,臉上掛着一股叫做自信的笑容,但那雙眼睛卻異常獨特,如老鷹一般,銳利無匹,給人一種冷酷無情的感覺。

崔中平站起來恭敬禮拜:“中平拜見盧老,多年不見,盧老還是如此健朗,可喜可賀!”

盧老本名盧子健,已有八旬之齡,與崔中平祖輩相交,是五大氏族輩分最高的一個,也是僅存的碩果,深受五大氏族敬重。他本人也是更勝孔穎達的大儒,稱他爲士林第一人也不爲過,擁有極高的名望。

盧子健呵呵一笑:“小崔不必多禮,年紀終究大了,什麼事都有些力不從心了,未來的重擔還是要落在你們身上……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曾外孫盧子遷……來,子遷見過你伯父。”

少年盧子遷行禮問好,禮節一絲不苟,乾淨利落。

崔中平聽過盧子遷的大名,知他是盧家後起之秀中的第一人,備受關注,嚴重瞳孔一縮,笑道:“我觀此子英氣逼人,目若鷹眸,面有奇相,非池中物,盧家後繼有人啊!”

盧子健搖頭道:“小崔過謙了,小傢伙不成啊,難當大任。他嘛,就如漢初之陳平,但少了幾分圓滑,又如曹魏之賈詡,但少了幾分沉穩。唯一的長處就是陰毒,能夠讓他的對手萬劫不復。但陰謀比起陽謀,始終落得下乘,這類人只能生活在暗處,若上臺面,就成不了事了。”

盧子遷聽了這話不喜不怒,依舊面無表情的站在一側。

崔中平暗自歎服:盧子遷他雖未見過,但早已聽說,對於他的長處短處已有一點了解,盧子健年事已高,卻依舊如此的能辨是非,看清好壞,實在不簡單,也是慶幸自己這一趟老對了。

盧子健道:“小崔也不是外人,也就別拐彎抹角了……我來猜猜,可是關於當今陛下的?”

崔中平沉聲道:“盧老慧眼,一直以來,皇家與我士族都有一層不爲人知的關係。他們忌憚我們氏族勢大,有心剷除打壓,但又因爲我們氏族人才濟濟,天下七成官員皆有氏族出身,他們也不得不依賴我們的力量,也不敢做出過激行爲,以免造成國家動盪。

幾百年來,皆是如此,雙方都處在一個平衡點上,誰也不願打破,彼此也相安無事。但自從當今陛下即位以後,這平衡點,已經不再平衡了。不得不說,當今陛下雄才偉略,遠勝前人。他並不與我們對抗,而是迂迴着扶植關隴士族集團與我們這些山東氏族集團對抗。我們山東氏族集團成名久遠,已是衆矢之的,故而中原、江南幾大氏族反而樂得我們鬥得兩敗俱傷,均已隔岸觀火的態度面對彼此爭鬥。僅是這樣,我們卻也不懼。關隴士族集團畢竟根基淺薄,固然得到陛下的支持,但對於有着千百年根基的我們來說卻是撼樹蚍蜉,不值一提。可是最近,一個人的出現卻徹底打破了這個平衡……”

盧子健跪坐在席子上,閉目在聽崔中平的訴說,聽到此事,緊閉的雙眼突地睜開,眼中閃過一絲奇光,一個名字脫口而出:“杜荷,杜青蓮!”

聽到這個名字,盧子遷臉色一冷這個名字不止一次在他夢中出現,眼中揚起與之一較高下的鬥志。

崔中平一臉肅然,對於盧子健能夠說出這個名字一點也不意外,儘管杜荷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儘管杜荷才成名三年,但是他的存在幾乎成了各大氏族的夢魘,那驚世才華也傳遍大唐上下。

“不錯,就是他,杜荷,杜青蓮!”他說着這個名字,很普通的名字,但在他口中卻重若千斤:“這杜荷年不滿二十,但卻是千百年來獨一無二的奇才。他的智勇,他的幹略,早已超過同齡人不止一籌。他改造的廉價紙,讓天下所有寒門能夠用上紙張學習,他改造的活字印刷術,使書本的價格降低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讓天下所有寒門都能夠拿着書本學習,他提出的圖書館建議,讓天下所有寒門都能在任何時刻學習想學習的知識。如此下去,我敢斷定,不出十年,天下的寒門必然能夠與我們氏族一爭高下,甚至超越。此人只用兩項發明,一個建議,打破了千百年來沒有一個皇家能夠做到的事。盧老……我們已經耗不起了,再不展開反擊,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如刀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盧子健當然知道事態緊急,沉聲道:“老朽還沒糊塗到不辨是非,當前的形勢我也不是不知,但我們不能動。杜荷了不得,李世民更了不得,若說杜荷是把無堅不摧的利劍,那李世民就是劍後的盾,貿然出擊,只會露出把柄、破綻。小崔來這裡應該是有了對策了,不妨說說……”

崔中平淡淡一笑:“盧老慧眼,正如盧老所言,我們動不得,但是有人可以動的,而且最合適我們氏族將來的發展。”

“誰?”盧子健問了一聲。

“魏王……李泰!”崔中平口中吐出一個名字:“李泰想要取得太子之位,他的敵人正是我們的老對手,關隴集團的長孫無忌。只要我們能夠支持他,上可以爲我們的未來鋪路,下也可以對付杜荷,斷李世民一臂,讓他後方起火,無暇他顧!”

第16章 手握生殺大權第10章 神駒逞威第23章 李世民釀的葡萄酒第41章 絕妙的下藥方式第11章 薛延陀的軍事會議第10章 割地賠款(上)第51章 活體試驗第39章 同塌而眠第4章 生擒吐蕃大相第10章 給你當帳下小兵第30章 下藥與暗殺第6章 死屍帶來的線索第47章 難關第40章 李佑暈了第37章 杜荷的無解奇招第46章 血腥手段第56章 獲贈百戰勁旅第7章 替美受罰第6章 學堂瑣事第37章 以一當千的神秘人?第32章 再遇武媚娘第15章 夜襲第26章 夜盜明珠第72章 情深意重第11章 一百八十六年的酒第15章 兩天, 兩天之後第25章 偶遇武媚娘第2章 奸商牟利第14章 誰爲先鋒?第11章 客店夜話第22章 計上心頭第29章 輕輕一按第23章 武媚孃的麻煩第38章 給兩宰相上課第8章 國之賢后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39章 敵人是——倭寇?第35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5章 小冊子的麻煩第28章 巧言遊說第19章 基情四射第37章 再見瑤池入浴第51章 插手兇案第36章 獻上香吻第5章 各有算計第28章 巧言遊說第10章 我是處男,我冤枉第14章 暗夜殺機第8章 別讓朕失望第37章 伏擊第22章 投桃報李第46章 杯具的高麗句人第21章 求籤第74章 略有所獲第16章 頂級政客第38章 遭遇狼羣第20章 貌若天仙第1章 什麼也不是第23章 冤家路窄第38章 只有一條路可走第13章 海上遇寇第21章 鄉巴佬進城第30章 攜美踏青第33章 千里而來只爲打醬油第31章 微服私訪的起源第46章 無情背後的深情第13章 誰技高一籌第3章 百戰先鋒第3章 與李世民小酌閒聊第19章 杜荷v阿史那結社率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34章 保鏢杜荷第10章 神駒逞威第19章 俯首認罪第32章 抗倭第一人第22章 更高明一些第31章 長孫無忌的慚愧第11章 薛延陀的軍事會議第10章 未來宰相當副手第22章 初戰告捷第6章 讓女皇挑逗了第24章 “飲馬黃河,直取長安”第8章 脣槍舌劍第38章 軍神之孫第26章 一招敗北第9章 武媚娘撒嬌了第40章 決定一切的勝利第16章 無聲的殺人第43章 甕中之鱉第35章 功成第47章 展開行動第12章 一計服衆第48章 孝大如天第28章 無我之境第44章 全殲倭寇第12章 手札到手第26章 舉世無雙的盛宴第6章 治標,不如治本第52章 左擁右抱第23章 一切都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