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

李二今日起了個大早。

寅時一刻就起牀了,宦官們忙前忙後,宮女們幫他穿衣洗漱,穿上那一身金黃的皇袍,李二自信滿滿。

戴上通天冠,腰佩白玉虎符。朝銅鏡中一瞧,大裘冕廣八寸,長一尺二寸,袞冕金飾,垂珠十二旒,帝王之威,顯露無疑,這讓李二更加的自信。

自從那次面見過徐陽,李二現在充滿了幹勁,紫薇帝王星乃千年最亮,李二雖然嘴上說不信,可是心裡早已經樂開花。朕生來就是要做帝王的,而且要做千古一帝,蕩平四方!

想着想着,李二已經前呼後擁的從立政殿朝太極殿走去了,臨走還愛憐的看了一眼熟睡的長孫皇后,心裡有些熱切,昨晚恩澤的時間有些長了。

早早到了太極殿,李二坐在二十四階白玉臺上,心想着今天大朝會會是怎一番光景。

聽到殿外的報曉鼓響起,李二坐在太極殿的大殿之上最後一會整理自己的儀容,報曉鐘鼓第二波響起,就聽殿外一公公開始扯着嗓子大喊:“青天白日,聖天子召,大朝會覲見!”

文武百官排成兩隊按照次序依次進了太極殿。

徐陽也是跟在一衆人進了這傳說中的太極殿,他是從三品,位置很是靠前,也是吸引了一衆人的眼光,這麼年輕的小子是從哪裡來的,剛剛在殿前他誇下海口,不知能否自圓其說。

接着,十二階的白玉石臺上的那白眉公公氣勢十足的大聲喊道:“卯時已到,大朝會開始!”

白眉公公剛剛喊完,徐陽就佩服的五體投地,居然能把太監尖細的嗓音喊的這麼威武雄壯,這白眉公公也算是個牛人了。

太極殿從外面看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斗拱的錯雜結構、柱子的圓潤形象、樑的繁雜加工等都令徐陽感到驚歎,這座偉大的帝王建築已經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霸氣非常。

現在徐陽身在殿內更是被大殿之上的景色所震驚,相比御書房的文墨書氣,這太極殿可以稱得上是奢華,金碧輝煌的天花頂,大殿內十六跟巨型祁紅柱子上也雕刻着盤旋的金龍,白玉石階,銀燈金架,李二高坐在二十四階白玉石階之上,沒有龍椅,李二跪坐在高臺之上,他的前面是千年紫檀木所雕的大桌。

待文武百官站好位置,白眉公公朗聲道:“貞觀元年,八月廿五,大朝會,文武百官,跪!”

這個“跪。”字剛剛說完,殿下的文武百官就齊齊拜服在地上,徐陽慌忙跟着拜。

“陛下萬歲!”衆人齊聲道,這聲音氣勢恢宏,在太極殿中迴響,繞樑不絕。

“衆愛卿平身。”李二高興的道。

“謝陛下!”衆人再次拜服回禮,然後就端跪在自己站的位子上了。

隨即那白眉公公扯着嗓子道:“貞觀元年,八月廿五,大朝會,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臣有事啓奏。”站在最前面的房玄齡突然開口。“自堯舜禹與,陛下威儀天下,睥睨衆生,皇恩浩蕩,萬民景仰,勤勉爲政,英明神武,愛民如子,豈之天下萬民之福........”

徐陽聽的也是醉了,原本以爲自己會拍馬屁,跟這些文人比,自己就是個渣啊。

“......臣得聞朔州刺史所報,朔州軍馬蹄磨損之嚴重,已到危急之地,懇請陛下所將聖旨,召於馬匹休養生息......”

聽房玄齡扯了半天,徐陽才知道,原來是因爲朔州的刺史說軍隊的馬蹄磨損的太嚴重了,這點屁大的小事也用的着在朝堂上說?

但是李二一副很認真思考的樣子,他想了想也是沒什麼辦法,便對殿下的衆多臣子道:“衆愛卿可有應對之法?”

這一問臺下議論紛紛,但是就沒有人能站出來說辦法的。

李二很是糾結,便道:“那此事稍後再議,若無應對之法就按照朔州刺史所言,將馬匹調回,減少軍事用馬吧。”李二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稟陛下,長安縣侯徐陽會有應對之法。”

李二頓時朝說話的人看去,灰髮律胡,正是現任諫議大夫的魏徵。

“哦?魏愛卿何出此言?你怎知長安縣侯徐陽有應對之法?”李二來了興趣,身子微傾,想聽聽魏徵的解釋。

“臣本來是要彈劾這長安縣侯徐陽的。”

“哦?爲何?”李二很是興奮,他很喜歡看這些下屬掐架。

“今日寅時五刻,百官與殿外等候上朝,這長安縣侯徐陽不知禮儀,於太極臺下啖餅而食,有損我百官之威,故下官要彈劾他。”魏徵說的鏗鏘有力,聽的徐陽是目瞪口呆,原來說要彈劾自己的這貨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魏徵?我擦,我不就是沒吃早飯吃個餅嗎?至於這麼大仇嗎?

“哈哈哈。”李二聽了魏徵的報告果然是覺得很好笑,當朝第一諫臣與鬼谷傳人之間的對決,自己可要在一旁好好看看,笑完之後,李二就很認真道:“太極臺下啖餅而食,確實有損我百官天威,不知魏愛卿打算如何處置?”

魏徵聽聞,仍是板着一張死人臉,道:“微臣已和這長安縣侯在太極殿外達成約定,若是他能憑藉鬼谷奇巧淫技解決今日大朝會上的所有問題,那麼臣對他的越禮行爲既往不咎。”

“哦?那

要是他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呢?”李二雙眼已經朝外冒精光了。

“那他就自願辭去縣侯之位,貶於幽州。”魏徵很是嚴肅的道。

“哈哈哈。”李二一聽就大笑了起來,這鬼谷傳人果然還是心思更爲活絡,貶於幽州在他人看來可是一件苦差事,可是對於這徐陽來說,在幽州纔是天高皇帝遠,無拘無束,他在幽州的那些產業所盈之利,讓李二都有些動心。

笑完之後,李二才道:“現在朕給這規矩改一改,若是這徐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不是貶於幽州,而是貶於長安,且此生都要在長安授業參朝,遇赦不赦!”

殿下的衆人都驚呆了,這哪裡是懲罰,簡直就是無上的褒獎,終身在長安,這可以說是保命符一般。

只有徐陽,哭喪着臉,一臉死了爹的模樣,原本還想找個機會回回幽州去做自己的快活神仙,搞些發明創造,辦辦書院學校,沒有禮數的羈絆,也不會吃個餅就會被人彈劾,現在看來,李二這傢伙是不願自己回去了。

李二望着徐陽,饒有趣味的道:“徐侯爵,你和朕說說,這馬蹄磨損當如何辦?若是解決不了,你可就要終身待在長安了!”

(感謝隨家倉的打賞!拜謝!)

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4章 長安自行車大賽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10章 靖安四海第41章 喜氣臨門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9章 書院大考第41章 名動長安(四)第52章 喜當爹第78章 年終歲末第27章 青黴論佛道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35章 天可汗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43章 夫妻夜話第53章 徐家莊收租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29章 夜襲高麗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34章 陛下親臨第34章 帝國的士兵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24章 劼利之殤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28章 出其不意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51章 漢唐雄風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第27章 青黴論佛道第74章 江山社稷第29章 封禪的危機第57章 徐家的產業第27章 監工吃刨冰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27章 白駒過隙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32章 橫掃高昌第10章 交心話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42章 《大唐西域記》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24章 攻城戰第3章 宗教顛覆第7章 郡爺的日常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54章 新羅女王的救贖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68章 大唐的野望第35章 各方反應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48章 老袁的人脈第20章 新穎的拍賣會(下)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33章 澳大利亞第20章 古代體壇盛世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19章 ?幽州大酒店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63章 我曾落霞孤鶩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43章 修羅煉獄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66章 女皇與國老的婚禮(下)第23章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第5章 大雁塔的遺蹟第57章 ?歸航暴風雨第35章 一觸即發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33章 徐陽的心病第49章 貞觀蝗災第15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58章 太液湖畔第18章 梁祝之曲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28章 劃時代的蒸汽機第20章 城管招人,買賣奴隸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65章 戲劇化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