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賀進行時

《唐.音樂志》曰:“七月初五,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青龍門內,接納先後萬邦蠻夷,綿亙八里,列戲爲戲場,爲天下賀。”

長安朱雀大街,自西向東,有一條長約一千五百步的觀景大道,當初建成之時,李二親自賜名雁塔廣場,並且命人在這條觀景大道上修建了多達百餘座展現大唐恢弘景觀的人像雕塑羣,大多都是士兵列陣、裝填火炮之類具有展現大唐強大武裝力量的雕塑。

無論何時來到雁塔廣場,親眼目睹大唐不夜城的雕塑羣,都會由然而生敬意,這組設計精美的雕塑展現了威武大唐、武備強大的壯觀景象。

經過李二五年以來的執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唐王朝已經成爲世界上最爲強盛文明的國家,成爲世界各國普遍嚮往東方樂土,都城長安更是衆望所歸的聖地,雲集着數量驚人的西域胡人。唐朝文化遠播東西,中華文明影響世界。這些列陣雕塑表現的就是大唐王朝威震四海,笑傲天下的盛世景象。

李二似乎十分喜好看到這些雕塑羣,所以在雁塔廣場的觀景大道落成之後,他又下令在終南山的南山書院修建一座主題雕塑羣,主要講述歷代偉人、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力求展現大唐帝國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並彰顯大國氣象。

。。。。。。。。

“祿東贊,這些雕塑都是唐人們製作的嗎?”一名身穿華麗藏袍,眼神中閃爍着光芒青年人望着車窗外的觀景大道有些訕訕地問道。

馬車中。一名留着鬍子的中年男子微微躬身道:“尊敬的松贊干布。您透過這車窗外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唐人建造的。”祿東讚的語氣很平淡,可還是難以掩蓋一絲嫉妒。

聽完祿東讚的話,那名青年沉默了一下,然後有些驚歎的說道:“總聽說唐國繁榮強盛,本王從未真正理解,今日能到長安,才知道這裡居然這般繁華,我吐蕃簡直沒有絲毫可比之力。”

祿東贊聽到主上居然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急忙勸慰道:“松贊干布,您不要這樣說,唐人有句話,叫妄自菲薄,意思就是自己貶低自己,上天賜予了唐人繁華的城郭,但卻讓他們喪失了強大的體魄,要知道,那些唐人登上我們高山一族的土地,就會渾身發軟、疲勞不堪。而我們吐蕃的戰士到達中原,精神則會更加充沛。臣下希望您當如唐人的話一般,不宜妄自菲薄。”

祿東讚的安慰起了一些效果,華麗藏袍的青年眼神不再像剛剛那樣失望,而是突然變的十分堅定,神色堅毅地說道:“這一次本王親自來到大唐,一定要向大唐的皇帝請求迎娶唐國的公主,而結識這個強大的盟友!”

。。。。。。。。

“話以言志,姚卿當以鶴爲題作一首詩。”李二笑着點名道,今日無朝,文武高官齊聚,難得四方來朝這種大喜之事,所以就和衆愛卿一起言詩明志,坐等那些蠻夷小國從四方趕來長安。

“鶴鳴鶴飛鶴語多,

天晴萬紅青雲出。

美酒嘉粟散芳菲,

鸞翔鳳集第一國。”

姚思廉吟完詩,下面就是一陣叫好聲,李二也聽出了詩裡稱讚的是君臣相契,臉上的笑意越發祥和,舉起手中的杯盞,環顧四周,說:“既有仙草,當有仙鶴!”

“有,有。”一直在李二身後伺候的近侍,聽李二問道鶴草。忙指揮宮人顛顛地從遠處搬來五六盆花,擺在李二旁邊,以爲管畫的近侍還順口介紹道:“鶴草,本出自南海,形如飛鶴,嘴,尾、翅、足無所不備,一般都在夏季開花,寓意深遠,綿延永昌。”

“哈哈,不錯不錯。”李二笑道:“朕前兩日才得一隻能言鳥,現在又得鶴草,真乃祥瑞之事。”

文武百官聽聞,皆是恭維李二聖明。

“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衆愛卿隨朕上船,與鶴同樂。”

近侍一聽,忙指揮人調過龍舟,重新擺置酒席,李二在近侍、學士的侍奉下登上龍舟,尚未坐定,李二又是一個想法冒出來,命近侍:“快快叫閻立本來,畫一幅《鶴遊圖》以志紀念!”

一句“快叫”非同小可,馬上有腳快的宦官飛也似的跑去找人了。

閻立本,雍州萬年人,曾畫過《秦王府十八學士》,爲當時著名的畫家,所畫人物精妙傳神,堪稱一絕。後來被徐陽邀請加入了書院,成爲了一名書院土木工程系的繪圖教授,不過他身有官職,乃在朝中任職主爵郎中,再加上當初推行紙鈔時,面額上的圖案都是他畫的,所以他在書院教書的時間,遠比在皇宮中當值的要少。

今天書院沒課,閻立本正在南衙裡忙着,就聽大門外響雷一般連聲傳呼:“畫師閻立本!畫師閻立本!”

閻立本心知是急事,忙跑出門來,早有一個宦官竄過來,招手叫:“快,快!皇上招你作畫!”

“待我換一件衣服。”閻立本說。

“換衣服?”宦官心急火燎,差點把閻立本扯個跟頭:“皇上都上船了,正等着你作畫呢!”

閻立本無奈,只得整整衣服跟着那宦官走,三步並作兩步,感到宣武門,一個而正在等候的內官二話不說,朝那穿管臉上就是一巴掌:“皇上召人,還敢磨磨蹭蹭的,跑步前進!”

那宦官有委屈也不敢說,擦擦眼淚,拉着閻立本飛奔起來,後宮裡不準騎馬,只能跑步了。

閻立本也算是一個文人名士,雖說是皇帝相召,但不顧斯文,跟着宦官跑,總覺得有些不雅觀,他氣喘吁吁的對旁邊奔跑的宦官說:“不就是。。。不就是畫畫嗎?用得着。。如此急迫?”

“喺——”那宦官眼睛整的溜圓,看着閻立本道:“瞧你說的,皇帝還能眼巴巴的在龍舟上等你?!。。。。。。”

。。。。。。。

“畫師閻立本怎麼還未來。”李二坐在龍舟上有些不悅地問道。

遠處的突然跑來一名近侍,高聲道:“啓稟陛下,吐蕃朝賀的使節到了。。。。”

。。。。

第26章 目標吐蕃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34章 舉唐震驚第17章 甕中捉鱉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章 武則天的人生第43章 修羅煉獄第33章 澳大利亞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4章 大唐頂級廚師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9章 書院大考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18章 梁祝之曲第12章 鬼谷子的底蘊第1章 盛世將至第12章 鬼谷子的底蘊第54章 空氣的組成第30章 拭目以待第22章 敗者爲寇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44章 跛腳的承乾第35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沒有悟空的日子第25章 迫切的形式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第1章 廟堂之高第46章 再臨大朝會(二)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55章 史詩級的戰鬥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50章 育子之樂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4章 長安自行車大賽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5章 午膳定江山第25章 永世之敵第49章 玉人多嬌第5章 少女芳心第53章 倭國奸細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22章 敗者爲寇第27章 宗教侵略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63章 倭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5章 友情贊助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54章 國家銀行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16章 道家袁天罡第8章 ?繁華長安(上)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34章 ?悲劇的高昌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49章 稚奴李治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16章 道家袁天罡第66章 女皇與國老的婚禮(下)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49章 玉人多嬌第64章 趙老漢蓋書院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10章 莊中軼事第9章 藥王孫思邈第41章 喜氣臨門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6章 聰明人的佈局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41章 喜氣臨門第71章 求助的拜占庭第30章 與土人的第一次交鋒第3章 五年之期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38章 微服私訪(下)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17章 甕中捉鱉第51章 海外日常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2章 吐蕃的滅亡第15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下)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37章 微服私訪(上)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3章 宗教顛覆第42章 碾壓式海戰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15章 揚帆起航第54章 高麗的援軍第46章 再臨大朝會(二)第35章 婚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