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後世的中國用近三十年的時間證明了這條光芒爍爍的真理。

徐陽也是對這句話有着不一般的認同,雖然鄧小祖的那句‘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未富的人富起來’的“先富帶後富理論”在後世看起來有些遙遙無期。

身爲平頭百姓,後世的共富理論似乎本末倒置了,富商越來越富,從窮人身上榨取的越來越多,無數的房奴、孩奴只爲了供養那一羣富人,那條理論似乎變成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讓富人榨取未富的人,變的更富’。這讓後世的**絲徐陽痛苦不堪,無力改變,只得在路邊的大排檔陪一幫子混的不盡人意的兄弟們一起指天大罵。

可是如今,徐陽站在整個幽州的領導階級看着這生產力如此低劣的唐朝。

他的心中也只能暗歎一聲,科技產生的生產力唯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纔是正理。

此刻的他,站在存放自行車的倉庫中,似乎明白了鄧小祖的苦衷。

明天是個好日子,自行車終於要上市了,此次出售自行車,徐陽沒有讓劉家獨自攬着這筆大生意。

沒有看到,光是玻璃廠的生意就讓劉家一飛沖天了嗎?現在坊間都傳聞劉家的家底都過百萬貫了。

百萬貫是個什麼概念,那隻能用巨型世家大族來形容。

國家連年戰火,人心不穩,昏庸的隋煬帝楊廣掏空了大隋的最後一點家底,只給李二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和一座空空如也的國庫。

整個國家都沒有多少家族說能有百萬貫,徐陽這個怪胎,短短兩個月就讓劉家做到了,這不禁讓人擔憂起劉家的處境,斂財的速度太快了。

但這也讓以前和劉家交好的一些世家眼睛紅的都快往外飆血了,危險怎麼了,危險是和收益成正比的,徐陽深知後世馬克思大帝寫的《資本論》,‘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着被絞死的危險’徐陽現在就覺得自己要是再不給他們一些賺錢的來路,他們這些世家會直接絞死他。

但徐陽也是深知封建帝制的獨裁性的,錢多了不是什麼好事,在言出法隨的偉大的、親切的、神聖的、崇高的李二陛下面前,錢多的世家不是什麼良犬,而是一頭待宰的肥豬。

衆人皆是看到自己幫助劉家掙了數十萬貫,但是有誰看到徐陽把四分之一的錢上繳了國稅?而且這不是一般的國稅,是徐陽私人繳納的國稅,直接進入國庫,李二的腰包,根本不從戶部走。

而那三十取一的商稅還是按照常規交納入戶部的。

....................................

“陛下,這是幽州劉家的徐陽這月繳納的貢稅,名曰謝聖天子陛下天恩。”一名上了年紀的老太監恭恭敬敬的把徐陽上貢的清單交給了端坐在龍椅上的陛下。

他那滿是皺紋的臉露出一絲笑意,這幽州出了一名奇人,可是讓宮中一片大好,陛下的政權剛剛上位,天下的賦稅還未徵收,前段時間陛下又聽從那該死的俘虜魏老匹夫的建議,輕徭薄賦,天下稅率調製一成,陛下以身作則,飯錢減半,這讓平時跟着皇室大魚大肉的衆多太監宮女們叫苦不低,平日的月錢也減半。

現在整個皇宮都沒錢,連長孫皇后都把那些金銀首飾拿去段煉成金銀支援國庫了。

皇宮裡一片愁雲慘淡,宮裡沒錢,諸位娘娘們也沒了賞賜,只得在後花園種些青菜補貼,劉公公覺得這世間沒有比這更苦的皇家了。

但就在上月,幽州來京的馬車到了,大大小小拉來了兩車銅錢,直奔程德門,要求面見國庫司司監。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懂,國庫司司監沒想到這世上還真有這麼傻的人,賺了錢白送給皇家,還從挺遠的北城幽州送來,名曰謝聖天子陛下天恩。

國庫司司監大大方方的說了幾句陛下萬福,萬壽無疆的客套話,便急忙把這些錢收歸了國庫,聽聞陛下和娘娘省吃儉用纔將國庫攢得五萬貫,這下天上掉餡餅送來的十萬貫該如何欣喜?

果然,陛下聽聞這個消息大喜,連夜在長孫皇后的立政殿過了一整宿,二日早上,一直伺候長孫皇后的丫鬟馨兒就含着嬌羞告訴劉老太監,昨夜陛下折騰了一整夜,老太監的臉笑的跟一朵菊花似得,明年這東宮就能再添新丁了。

人有了錢,底氣就是不一樣。

李世民先是撥款八萬貫,差李靖儘快的把西域良駒給培養起來,和突厥的渭水之恥由在昨日,李世民的心中一直高懸着一柄利劍,讓他寢食難安,不造就一直鐵血大唐軍隊蕩平突厥,他是不會放棄的。然後是賞賜衆多嬪妃,宮裡的日子,一下子好過了許多,平日裡的一些肉食也是出現在了餐桌,諸位娘娘也是經常賞賜了些給下人。

劉公公覺得這徐陽做事厚道,是大唐的福星,當再次收到徐陽的禮物時,老太監看到上貢清單時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了,整整十五萬貫的銅錢,大車拉了三車,走的水運來的,一路上也是遇到幾次劫鏢的,險些被劫,還好運鏢的隊伍裡有二十幾名自稱城管的青年,一手從未見過的小心弩箭使得的是精妙,才脫離虎口。

李二可能覺得白要別人錢不太厚道,也可能是想着下次還要,便封幽州劉家的徐陽爲一幽州開國縣男,食邑三百戶,從五品上。現如今新帝登基,爵位多的數不勝數,宮中正在大肆削爵,勝封爵的還真是少之又少。

..............................

劉棟良最近是笑的合不攏嘴,人逢喜事精神爽,現在劉家蒸蒸日上,掙的錢夠自己揮霍兩個甲子了,什麼天災人禍,劉棟良現在覺得是苦盡甘來。

宣旨的公公風塵僕僕的來了,衆人跪拜,開口便是:聖天子陛下召,幽州有一良家男徐陽,大善爲首,不一己私利,陛下念其少便有如此作爲,特封其爲幽州縣男,食邑三百戶,從五品上,欽此。

劉棟良自從聽了這個旨,便腳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原本能喝二兩的白酒如今也能喝一斤了,他感覺劉家傍上的不知是一顆樹,而且是一顆參天大樹,在這個大削天下的和平年代,封爵加官已是渺渺無望,可自己家的這位,僅僅兩個月便從一屆布藝登堂入室化身爵爺。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閃瞎你們的克金狗眼。’

劉棟良確實感覺自己的狗眼被閃瞎了,他太低估徐陽了,原本還想讓他考取功名,搏個一官半職,功成名就,現如今發現人家直接跳過了前面N多步驟,直接功成名就了。

想到徐陽明天就要出售自行車了,劉棟良心中隱隱有些期待,摟着自己新納的那一房小妾,灌了兩口‘一碗醉’,便進入了帷帳“咯吱,咯吱”起來。

第60章 天下時局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47章 男爵的封地(二)第11章 研發青黴素第27章 久別重逢第38章 自行車上市(一)第32章 劼利可汗第47章 千里捷報(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54章 空氣的組成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64章 趙老漢蓋書院第41章 戰場之局第77章 泉州奴隸市場第30章 其人之道第7章 徐興唐和李治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21章 小將裴行儉第9章 書院大考第41章 戰場之局第27章 監工吃刨冰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10章 靖安四海第5章 午膳定江山第50章 祭天儀式第32章 沒有悟空的日子第22章 敗者爲寇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32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二)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16章 道家袁天罡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52章 大火燒山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4章 攻城戰第39章 飛天之夢(上)第56章 航海前的準備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48章 老袁的人脈第11章 研發青黴素第36章 衆人拜訪第9章 書院大考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60章 天下時局第62章 小武的婚禮第13章 鬼谷的能量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23章 三千對十萬!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37章 長安休閒商務會館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8章 太上皇李淵第7章 採訪申請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25章 房玄齡訪問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20章 古代體壇盛世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51章 漢唐雄風第47章 誕子之喜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57章 玄奘背後的唐國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4章 曲終人散第65章 帝王相迎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4章 曲終人散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13章 出征!星辰大海(上)第1章 廟堂之高第35章 商賈戰友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45章 財神的分紅第1章 朔方歸唐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43章 種植三季稻第39章 新羅和倭國的選擇第24章 泉州夜宴第7章 採訪申請第40章 長安多事第27章 前往呂宋島(上)第21章 論功行賞第52章 大火燒山第21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