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城管的威力

遼水,又稱遼河,爲中國古代六川之一,在中國的河流領域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其河道,僅憑藉一個’遼’字冠名的地名衍生出了重要的影響。

《山海經,海內東經》是最早記載遼水的歷史文獻,有言:”遼水出衛貿東,東南注渤海,入遼陽。”《漢書,地理志》:”大遼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但是如今的遼河,已經成爲了一道天塹屏障,這一道屏障不是大唐的,而是高麗的。

隋煬帝無道,三次徵高麗之後,不但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是搞得國內動亂不堪,連年的征戰,導致了百姓不能及時的栽種和收割莊稼,再加上天災人禍,整個大隋帝國再也不復剛剛開國時的繁榮,面對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殘破帝國,高麗人卻自信出城,逐步開始蠶食中原的土地,最終是停在了遼水邊上,並且藉助中原古代已經修築的遼水城牆,在上面繼續加蓋,成爲了一道防禦工事,加上遼水這一道天塹,成了高麗的一道巨大的保障。

。。。。。。

“快些起來,今日該咱們巡守了。”一棟城樓中,一名身上穿着花子甲的漢子推搡着在牀上死睡的年輕人道。

“哎呀,甘大哥,這天氣又熱,咱們等一會再上城樓就是。”,牀上躺着的那名年輕人似乎很是慵懶的回答道。

倒是那名被稱爲甘大哥的傢伙似乎有些不悅,一板一眼的說道:”巡城是任務,不能容忍偷懶耍滑,小俊子,快點起牀跟我一起上去巡城去。”

那名年輕人似乎極不情願,這才慢慢騰騰的起牀穿衣,披上了那厚重的花子甲,感覺身上像是被壓了幾塊大鐵塊,不由得又在心中暗罵了一聲,這些扒皮的兵器商,從大唐運來最爲廉價的鐵器,硬度既不高,重量又重,最後這些盔甲都批到了自己這些人的身上。

守城是個疲勞的活,至少都俊是這麼覺得的,每日從早到晚,站在這大太陽底下,像是一尊木頭看着遠方,那山那水,一草一木,看久了都俊連做夢都會夢到這些東西,真是太無聊了。

高麗現在似乎在和倭國百濟聯手攻打新羅,聽說這一次的計劃極爲縝密,已經將新羅的幾大主城團團圍住,從城中夜渡出城的兩波向大唐求援的使臣都被聯軍給截了下來,這一次,高麗將會在大唐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三國聯軍覆滅掉。

都俊一想到半島之上現在的形勢就陣陣激動,他一想到大軍攻破城池中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燒殺劫掠,就會渾身激動的發抖,但是不知道是哪個該死的將軍,居然把自己調到遼水來堅守城池,自己也就算是徹底告別了哪些美妙的婦人還有藏在城中的金銀珠寶了。

“想什麼呢,腰桿挺直了,眼睛別向上看,目視前方,偵察敵情。”正當都俊還沉醉在自己的遐想中時,旁邊一個粗曠的聲音就打斷了他的思緒。

其實在都俊看來,甘大傻真是有些小題大做,守個數千米的城池而已,就算自己沒看到,別人也會看到啊,可是甘大傻就是這樣一個人,什麼事都較要較真。

甘大傻本名甘福星,這個名字本身就有點愚蠢,當他出現在衆人面前時,更是加深了衆人對他愚蠢這一定義的肯定,木納的神情,呆板的走路方式,讓甘福星迅速在軍營中獲得了甘大傻的外號。

不過甘大傻都是衆人在背後這麼稱呼,沒有人敢在他面前這樣稱呼他,因爲這個傢伙別的都不行,可偏偏行軍打仗是個能手,力氣奇大無比,軍營中四五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高超的武藝,加上他百步穿楊的射擊本領,迅速的使他從甘一名大頭兵成長爲了一名百夫長。

都俊本來是個十夫長,他小時候有練過刀法,這才混上了一個小頭目,可是不巧的是,他恰好成了甘大傻的部下,從此也就開始過上了暗無天日的苦日子,每日清晨都要被甘大傻提留出來值班守城。。。。

。。。。。

今天的天氣炎熱,看看日頭,離午時估摸着還有半個時辰,可是就是這半個時辰,讓守城的都俊感覺時間過的可真是慢。

城樓下的遼水湍急無比,在自己看來,根本沒有人能夠度過這道天塹進攻入他們身後的高麗土地,遠處的天空依舊很藍,草地依舊很綠,在草地的盡頭還有黑壓壓一片的。。。等等,黑壓壓的一片?!

都俊使勁擦了擦雙眼,那黑壓壓的一片似乎更近了,已經隱約能看到迎風招展的旗幟。

在城樓上守城的甘大傻此時也發現了有人來進攻,頓時扯着嗓子大喊道:”有敵情!有敵情!燃烽火!”

都俊慌不擇跌的爬上了城樓,揚起被曬乾的狼糞,用火把點燃,看着沖天而起的黑色煙霧,心中還是有些七上八下,雖然城牆堅固、城下的河水湍急,可是面對唐人的進攻,自己的內心依舊感到十分的恐懼,因爲在軍中,總是流傳着唐人部隊無敵的傳說。

烽火已經被點燃,一座又一座的直通遠方,這讓都俊的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這才仔細的朝城樓下的那支部隊望去。

招展的旗幟在風中飄揚,都俊眯着雙眼,終於看清楚了旗幟上黑色的兩個大字,’城管’,這種特殊的番號倒是從未聽說過,都俊聽老一輩的士兵們說過,大唐最厲害的將軍就是李靖、李績兩位李姓大將,所以在戰場上遇到帶着李姓旗幟的部隊,一定要萬分小心,千萬不要孤軍深入。

都俊還清楚的記得老兵們說的話,可是這’城管’究竟是哪位將軍的姓氏?

。。。。。。

李道宗望着不遠處遼水長城上燃起的烽火哈哈一笑道:”這些高麗人真是有趣,竟是現學現賣,我中原烽火狼煙自古有之,如今也被他們這些夷族學了去,真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李道宗身旁有一名軍師模樣的小鬍子,急忙道:”秦王掃六合,吞有海外民,這些高麗人都是從中原分離出去的野人,不認祖歸宗也罷,反而和中原祖宗一脈作對,真是不自量力。”

李道宗聽聞,從鼻孔中冷哼一聲,語氣陰森的說道:”既然這些夷民如此不知祖訓,咱們就用火炮替祖宗教訓教訓這些不孝子。”

小鬍子的嘴角也是翹起了笑意,”將軍所言極是。”

李道宗大手一揮,”來人,將火炮陣來出來,讓那些城樓上的高麗人好好領略領略祖宗的厲害!”

。。。。。。

“陛下,您嘗一嘗,這是清河,長樂她們爲您專門做的奶糖。”長孫端着一盤子裝點精細,雕刻的千奇百怪的奶糖放到了李二的桌案前。

“哦?奶糖?這是何物?”李二放下了手中的硃筆,眉毛一挑問道。

“陛下嘗過就知道其中滋味了。”長孫皇后笑靨如花道。

銀盤中的奶糖成蓮花狀,一顆顆大小均勻,渾圓飽滿,看起來很是喜人。

李二用手捏了一顆就塞進了口中,眼睛眯了起來,在口中緩緩的咀嚼了兩下,久久不語,”觀音婢說這是清河長樂做的?”

“回稟陛下,正是。”長孫皇后回答道。

李二的眼神閃爍,”告訴朕,這東西也是鬼谷徐陽告訴她們的?”

長孫有些發愣,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回陛下的話,正是。”

李二又捏起了盤中的一粒奶糖,搖了搖頭輕嘆道:”鬼谷無上妙法,也只有那個小子能全都用在吃上了。”說罷,又是將奶糖塞進口中,用力的咀嚼起來。。。

。。。。。。R1152

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58章 報紙的第一次面世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61章 捷報頻傳第37章 長安休閒商務會館第31章 山東集團的博弈第30章 其人之道第44章 跛腳的承乾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34章 ?悲劇的高昌第64章 大火燒城第48章 有子興唐第32章 橫掃高昌第7章 徐興唐和李治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27章 城管出動(下)第26章 城管出動(上)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37章 活捉突利可汗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39章 伊人相伴第48章 貪污的國舅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34章 歷史節點的轉變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60章 無極舞(下)第8章 長孫來莊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24章 長安KTV第58章 買買買第15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下)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26章 佔領琉球第42章 棋定江山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35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甕中捉鱉第31章 勝利者的藉口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56章 吾皇召見第1章 朔方歸唐第1章 登上歷史舞臺第30章 拭目以待第63章 我曾落霞孤鶩第27章 白駒過隙第24章 長安KTV第64章 天下之主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7章 按計劃行事第23章 不當大哥好多年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44章 跛腳的承乾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隊第64章 大火燒城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51章 海外日常第51章 海外日常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10章 靖安四海第25章 一件衣服引發的‘慘案’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19章 登韓抗戰第37章 活捉突利可汗第48章 盛暑前奏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52章 喜當爹第32章 沒有悟空的日子第21章 海上暴風雨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53章 皇室龍胄第39章 喋血弓弩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57章 徐家的產業第6章 皇城驅儺會第2章 一失足成千古**人物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1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62章 遁入紅塵第27章 城管出動(下)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2章 形式主義第18章 梁祝之曲第51章 漢唐雄風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