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唐的武將

徐陽今天就是來打醬油的,屁都沒放一個,會就散了,他也樂享其城,這大夏天的,趕快回莊吃上一碗冰涼的刨冰纔是正理。

李績被任命爲國防部長,李二的這個手筆有些大,現在的李唐王朝正是荷爾蒙爆表的時候,看誰都想幹一架,四處多管閒事和搶地盤,國防部部長這個職務輕易不授予普通人。在李績之前,最有名的國防部部長如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績的前任是李二的大舅哥長孫無忌。算上李績的五位國防部長,有三位是李二心腹,只有李靖和李績不是,兩人之所以能到這個位置,就是因爲能打,李二現在還是很需要能幹架的部下。

後來徐陽一思量,覺得有些不對,大唐如今猛將如雲,隨便派幾個就能把淵蓋蘇文那個老匹夫打的滿地找牙,爲何李二非要特地開了一次高層會議討論?還說要御駕親征?

一想到李二會議結束的時候那似有似無的笑意,徐陽瞬間感覺李二又是在試探着什麼,一股背後陰森森的發冷,這他孃的朝堂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估計這一次,李二又是在考驗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了,自己這個小蝦米也是被收入囊中考驗了一番。

戰國時,楚國有位善射的大將叫養由基,百步穿楊,經常玩一箭雙鵰,由於在戰場上無堅不摧,所以成了超級巨星,引得他的上司嫉妒的發狂。某次戰役,養由基和往常一樣衝在最前,他的上司在他專心對敵時。朝他背後射出一箭。要了他的命。但事後,他的上司報告說,養由基死於亂軍之中。

殺人最好的場所就是戰場之上,無論是殺敵還是殺自己人,都可以”死於亂軍之中”爲藉口,混亂的戰場,沒有狗仔隊,也沒有監控。想說什麼就是什麼。

徐陽很早以前在百度唐朝史實的時候,就仔仔細細的把《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全都看了一遍,對比着,也從中發現了一點蛛絲馬跡。

唐朝有三大智將,一是李靖,號稱大唐軍神,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光是滅突厥這一大功就無人能擋,然後是侯君集,從龍之功。一路替李二過關斬將,也是功蓋朝堂。最後一位就是李績,從瓦崗寨之後投靠李二,自己也算是半路從龍,功績也是不小。

天下安定之後,李二對身邊的武將越來越冷淡,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可以同甘苦,不能同富貴,這話說的很是在理,即便李二已經做到帝王中數一數二,但是依舊改變不了這種事實,特別是立過太子之後,李二對於曾經的那些兇悍聰明的武將們漸漸由信任轉化爲了懼怕。

李二不是懼怕他們威脅自己,而是懼怕他們會威脅自己的兒子。

依照承乾淺顯的見聞,他能被這些久經沙場的武將們玩死,所以李二無時無刻不再考驗着朝中的武將們,漸漸由信任變爲找機會除掉他們。

在李二心裡,李績是軍界最大的一塊石頭,貞觀年間的政府軍界,主要有三人最優心計,一位是李靖,這小子比較瞭解形式,突厥歸來之後,就主動退休在家,養花種草什麼的。另一位則是侯君集,他現在是太子的心腹重臣,所以李二也很放心,所以剩下的只有李績。在李二眼中,雖然李績這塊石頭真像石頭那樣,一動不動,毫無聲息,但難保有一天,石頭會裂變,裡面蹦出個喜歡大鬧天宮的猴子來。

李二的這次高層會議,正是考驗武將們的重心與野心之意。。。

。。。。。。。。。

敦化坊的宅子快要修建好,金聖曼那邊也快要生了,徐陽可不敢告訴她高麗又入侵新羅的事情,更不敢告訴她,她姐姐現在一直向大唐求援,要是一個不好,她非要鬧着要回孃家找姐姐,挺着這麼大的肚子,會讓徐陽發瘋的。

長安的商賈們倒是不太關心鬼谷子的小妾什麼時候生孩子,他們翹首以盼的還是徐陽當初說要公開售賣水泥廠、玻璃廠、造磚廠的那些股份。

如今紙鈔普及,不但一些商賈們使用,一些世家貴族也已使用紙鈔爲榮,甚至聽說,平康坊的煙柳之地,現在都流行紙鈔打賞,這些更加堅定了他們跟隨徐財神腳步的決心。

南山書院最近出了一次事故,後山研究天然沼氣的一個部門發生了爆炸,死了五個人,都是墨家的弟子,徐陽爲此還特意去給他們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將他們的名字刻在了書院的紀念碑上,李二也呈寫了表文,表彰了這幾位死者。

從那之後,書院就將天然氣的利用列入了一級危險項目,等到日後再打算研究。

盛夏來臨,南山書院一年一度的招新又即將開始,從創辦伊始,經歷了兩年變幻的書院越發的成熟,體系劃分、教師學生、規章制度,一切都完善了起來,讓李二不得不吃驚的是,他曾經檢驗過書院的學子,相比國子監教出來的學生,南山書院的學生似乎更爲聰穎,他們不以背記《四書五經》爲目標,他們所學習的是獨特的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對於大唐的山川河流,這些學子們甚至比李二還要了解。

李二一直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想不通,爲何國子監教出來的學生就只會之乎者也,而南山書院的學子不但文采飛揚,懂的東西也是異常之多,天文地理不在話下。

直到李二看過書院學子的一場地理考試之後,自己才明白究竟是爲什麼差距會那麼大。

一張地理試卷,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李二自己能做出來的也只有寥寥幾題,而且有很多東西自己連知道都不知道,什麼黃河地勢升高的原因,什麼從隴中進入青藏高原的唯一通道是哪條,什麼秦蜀驛站到現在爲止保存時間最長的是哪條道,等等等等,這些題簡直讓李二有些發瘋,這些東西他連聽說都未聽說過,而聽李綱先生所說,這些都是學子們必須學會做的,若是不會做,期末考試沒有考過六十分,那麼來年將要補考,若是補考依舊沒到六十分,書院就會自動讓其留級。

“李先生,朕一直很好奇,爲何書院的學子們都如此謙遜,朕感覺他們都已經學富五車,遠超國子監的那些學子,可是他們在朕的面前,卻絲毫不侃侃而談治國之論,僅僅是道哪裡需要修一座橋,哪裡的賦稅需要增加,而朕在國子監遇到那些學生,他們張口閉口就是聖人言語,擡手之間就是治國大論,一副心有熱血,江山易治的樣子?”李二在書院,朝一旁面色溫潤的李綱問道,他很是好奇,上午去了國子監,下午來到南山書院,兩個地方的學子,截然不同的風格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回稟陛下,書院的學子以前也都和國子監的學子一樣,後來徐鬼谷曾經親自給他們演講過了兩次,他們就變的如此了。”李綱笑着捻着鬍子,”書院講究的是’躬行’二字,徐公曾有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更是被旨爲書院理念之一,在南山書院,讀聖人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做出什麼實事,只會口上長篇大論的人在書院是得不到尊敬與佩服,只有親手爲我大唐做出貢獻,纔是書院教授學子們的目標,所以書院經常排遣那些學子們下鄉接觸百姓,去縣衙跟一些小吏學習。。。”

。。。。。。。

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43章 修羅煉獄第52章 解放南美洲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46章 風雲再起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44章 魏徵下鄉(上)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24章 劼利之殤第55章 大軍開撥第56章 速戰速決第23章 不當大哥好多年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1章 天文奇觀,九星連珠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53章 倭國奸細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52章 大火燒山第27章 前往呂宋島(上)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42章 棋定江山第59章 終將入長安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62章 攻守博弈第20章 古代體壇盛世第33章 大國氣度第16章 帝王出場第42章 年終守望第24章 名揚天下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26章 佔領琉球第28章 前往呂宋島(下)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52章 喜當爹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60章 天下時局第53章 內部發行紙幣第50章 慶功宴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2章 武則天的人生第42章 棋定江山第32章 橫掃高昌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22章 將入泉州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33章 澳大利亞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33章 大國氣度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12章 考試風波第23章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第58章 最後的掙扎第23章 東宮秘聞第57章 蒸汽機船第23章 偷襲計劃第27章 白駒過隙三十二章 武曌有孕第26章 服裝款式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50章 祭天儀式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8章 王老漢送飯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43章 墨門第26章 不死不休第72章 深謀遠慮第38章 微服私訪(下)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4章 天下之主第3章 國庫司監第62章 萬里帝國的掌控者第22章 南山書院第28章 無限可能的歷史第33章 徐陽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