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國庫司監

朱雀大街圍滿了人,望着那條被十八駕牛車拉着的巨大鯨魚,發出陣陣嘖嘖的驚歎聲。

也難怪,”門前三十里,生死只做棲”在古代的中國,那些頭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一輩子都生活在那一個小圈子裡,除非饑荒逃難,或者遊俠經商,要不然,自家三十里地是他們去過的最遠的地方。

《大唐新聞報》給他們呈現了一個宏大的大唐畫卷,可是用他們狹窄的眼光,依舊不能理解;巨如樓船的海魚是什麼樣、廣闊無垠的大海是什麼樣的。

而這一次的鯨魚入城,總算是給了他們一個直觀的感受,讓他們理解了着天下究竟有多大;原來巨大的如同樓船一般的海魚是這個樣子的,原來能夠哺育這麼大個龐然大物的大海是如此廣闊的。

李二高高的站在朱雀城樓上,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條縫,他看着從遠處緩緩拉過來的鯨魚,最終嘆道:”莊子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這條幼鯤,已讓朕對那海外神往不已,日後若有機會,朕也要乘船渡海,看看那海上風景!”

。。。。。。

鯨魚入朝結束了,巨大的鯨魚被從朱雀門拉進了皇宮,李二特批,在太極宮前面的廣場上修建一座鯤鵬殿,把這隻巨大的鯨魚放在其中供奉起來,保佑大唐風調雨順。

徐陽很擔心,這玩意放到夏天會不會臭了,不過很顯然。徐陽對唐朝的防腐技術還是太沒信心。直到三百多年後。這座鯤鵬殿自然垮塌,裡面的這隻鯨魚都沒有絲毫腐臭,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

新年之際,雖然朝中的大臣已無需上朝,不過李二還需要處理一件政事,那就是紙質鈔票的發佈。

唐初。已經有了飛錢一說,也就是變相的一種匯票,可是使用的人數較少,一般也都是大家族進行大宗貨物交易時才使用,而且也都是小圈子內的人承認這種匯票,民間百姓是沒有人願意用這東西。

不過自從徐陽仔徐家莊推出了一種紙質憑據也就是後來簡稱爲莊票的紙錢後,一幫子商人倒是收集了不少這種紙錢,便於攜帶和交易。

這讓李二有種錯覺,那就是國有紙鈔發售之後,也會順利的流入市場。成爲市場中流通廣泛的貨幣,可是李二畢竟是個古人。對於金融還是有着極大的歷史侷限性,所以不能正確的應對紙票發售這件事情。

眼下,他就遇到了這個尷尬的問題,那時就是戶部在發佈紙鈔之後,沒有人願意兌換這種東西,長安城中只有寥寥幾家大商在交易時用這種紙鈔,而在普通老百姓之間,根本不用紙鈔。

所以李二緊急召開了一次殿會,和朝中的幾位宰相前前後後的商量了一通,最後還是找不到解決方法,只得把在徐家莊過年的徐陽召入朝中一同討論。

在詢問了一圈之後,徐陽真心給這幾個古代人給跪了,什麼金融知識都不懂,就學人家印紙鈔,還好沒惹出什麼亂子來,要不然又是一場大麻煩。

“陛下,對於金融這一塊,臣以爲不應該交給戶部來管理,戶部主謀朝中事宜,像這種外放的財經交易,臣以爲,還是特設一機構進行處理,方纔不會出什麼亂子。”徐陽邊說邊蛋疼,當初自己想插手紙鈔的發售,可是李二居於私心,沒讓自己摻乎,而是把發售紙鈔的權利全全交給了戶部,現在好了,戶部弄的一團糟,長安的百姓沒一個願意去換的。

李二當然也有些不好意思,當初他是不想讓徐陽接手大唐紙鈔這件事,畢竟對於這種國之命脈,他還是想握在自己的手中,不過眼下看來,不但是自己對於這種新事物一竅不通,手下也大多都是些酒囊飯袋之徒,最後還是要請徐陽來處理,真是有些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無奈感。

“徐愛卿暢所欲言,只要是對我大唐子民有利的,朕定會細加考慮斟酌。”李二雖然沒有把話說死,不過也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誠意。

“嗯。”徐陽點頭說道,”先不說部門處理的方式了,就說這戶部發售紙鈔就不可能得到長安百姓的贊同。”

“哦?徐愛卿請詳說。”李二好奇道。

“嗯,首先,紙鈔發售的面額就有問題,居然只有一百兩銀子的紙鈔面額,這就如同買櫝還珠一般,採用了紙鈔作爲鈔票,但是卻只有一個面額,百姓買東西還必須繼續使用金銀進行找零,不僅帶來極大的不便,而且也不可能讓紙鈔真正的普及。”徐陽努努嘴說道,他是真不明白,是那個傻叉同意的只發售一百兩銀子面額的鈔票。

李二聽聞,露出了略有些明白的神色道:”那依愛卿所言,這紙鈔還需要發售其他面額?”

徐陽一拍大腿,”那是肯定的啊!”隨即纔想起來,眼前的人是皇上,急忙行禮道:”陛下聖明,我大唐發售紙鈔,不僅需要有一百兩面額的,更需要有五十兩,十兩,五兩,一兩的紙鈔,只有這樣,紙鈔才能真正代替金銀和銅錢,成爲市場上的主流貨幣,陛下也能將帝國的財政牢牢掌握在手心之中。”

李二如同恍然大悟,興奮的說道:”原來如此,房愛卿。”

“臣在。”房玄齡端這個勿板急忙上前道。

“即刻吩咐下去,立即命戶部抓緊時間印製各種面額的紙鈔,朕要在上元節之前,看到這紙鈔在民間流傳。”

“諾!”房玄齡的兩鬢微微有汗珠滲出,可是卻絲毫不能反駁什麼。

“朕這一次還真是長了見識,第一次聽說這錢還要分什麼面額。”李二似乎已經沒了心結,對幾位宰相笑着說道。

一旁的封德彝一向以溜鬚拍馬見長,急忙上前道:”現如今已有解決之法,依照鬼谷所言,這紙鈔發佈也是不成問題了。”

徐陽愣了一下,急忙道:”且慢!”

封德彝也是愣住了,轉頭看了看徐陽,問道:”徐鬼谷有何要言?”

徐陽訕訕道:”臣的意見還未說完呢。”

李二聽聞,哈哈一笑,”原來是朕太心急了,徐愛卿還又何建議,儘管說來。”

“陛下,據臣所知,如今的大唐百姓,除非商人,一般都對這紙鈔沒有什麼瞭解,如果想讓這百姓使用紙鈔,還需要一個辦法。”

“哦?是何辦法?”李二也是有些好奇。

徐陽此時倒是不着急解釋,反而是侃侃而談道:”我鬼谷師尊曾經提出過一個被列爲訓誡的話,那就是”紙幣的發行總量應必須流通中的金屬貨幣量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我大唐國庫中有多少銀兩,紙鈔就最多能發售多少,一旦超過,就會引發財政赤字,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

看着有些發呆的李二和各位宰相,徐陽這一刻起,才知道一千多年的差距不是幾句話能解釋的清楚的,就不說發行總量了,一個財政赤字這些古代人都聽不懂。

“總之,臣請求陛下特設一個機構,用來專屬管理大唐紙鈔的金融事務。”

李二露出一絲憂慮的神色,最後才緩緩道:”可是,現如今朕身邊倒是無人可用,沒辦法設立一個單獨的機構用於紙鈔發佈。”

徐陽這時候缺不慌不忙的說道:”臣以爲,陛下身邊就有一個最好的機構,既能讓陛下放心,又能處理好這紙鈔發佈之事。”

“哦?”李二露出好奇的目光,”徐愛卿所言是何機構?”

“乃是陛下的國庫司監。”

。。。。。

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46章 男爵的封地(一)第34章 帝國的士兵第27章 久別重逢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56章 吾皇召見第44章 一輛自行車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24章 長安KTV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39章 新羅和倭國的選擇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5章 財要外露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34章 ?悲劇的高昌第22章 將入泉州第53章 倭國奸細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17章 ?再臨幽州第36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上)第48章 有子興唐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6章 男爵的封地(一)第35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4章 世家大族,幽州劉家第22章 長安的年輕貴族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43章 種植三季稻第24章 攻城戰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5章 財要外露第52章 全面進攻第31章 潤物細無聲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7章 覲見途中的製冰第67章 此間的少年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63章 倭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9章 玉人多嬌第13章 鬼谷的能量三十六章 又見高句麗第3章 五年之期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19章 新穎的拍賣(上)第12章 航海啓示錄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46章 再臨大朝會(二)第7章 長安夜市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31章 二坊合一第52章 祭祀竈神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31章 潤物細無聲第56章 歐洲人與倭國人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33章 澳大利亞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11章 羊吃人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25章 永世之敵第17章 道家=化學家第23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8章 長孫來莊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43章 修羅煉獄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45章 友情贊助第34章 舉唐震驚第56章 吾皇召見第32章 劼利可汗第43章 天作之合第46章 窮則愈窮,富則愈富第5章 財要外露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38章 名動長安(一)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44章 魏徵下鄉(上)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32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二)第22章 長安的年輕貴族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3章 國庫司監第1章 朔方歸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