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江山社稷

南山書院那邊墨家的一堆傢伙正在改良第三代的蒸汽機,這邊長安通往洛陽的火車道就已經全面修完了。

在官道旁的火車道看起來頗有有種來到後世的感覺,李二坐着車架也是從長安到洛陽審視了一圈,最終也是滿意的點頭應允,並且賜名爲”長洛鐵路”。

臨近年關,種種事情全都擠在了一起,這邊是遣人倭國,那邊是女子學院,這邊是土豆豐收,那邊是歐洲拜訪,再加上李二的《新商稅》頒佈在即,事情是接踵而來,沒有絲毫的喘息。

本來是想趁着過年期間偷個懶的,結果現在的徐陽每天都是書院,皇宮,徐家莊三地跑,頗有後世高中三點一線的感覺。

新一季的土豆又準備開始種下了,這一次種植的就不僅僅是一個藍田縣,而是長安周邊三縣以及洛陽府縣。

李二對於土豆很重視,吩咐房玄齡親自來安排土豆種植的事情,絕不能出了差錯。

這事也是搞的房玄齡叫苦連天,曾經多次和徐陽發牢騷說,改日要辭去官職,和杜如晦一同在南山書院當個教書先生算了。

徐陽也只是笑笑,現在李二身邊沒人可用,歷史上的那個馬周也被拐入南山書院當了主編,房玄齡的工作一下子多了數倍,每日都要挑燈夜讀,審批奏摺,當然,這事徐陽也沒有辦法幫,只好給房夫人幾份益氣養生的方子,熬給房玄齡喝。

大唐疆域擴大的同時,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管理的不方便。李二現在每日將批奏的時間從三個時辰延長到了四個時辰。可還是不夠用。他也是多次在面見徐陽的時候抱怨,海外的事情太多了,實在是不易處理。

對此,徐陽不可否認,但他也沒有說話,皇權和人權是充滿矛盾的兩種事物,若是想要皇權,那麼必然要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來處理衆多的事情,一旦將這些事情交給他人處理,那也就是算間接的削弱了皇權,這個東西,李二身爲帝王,是他自己該把握好的東西。

金聖曼懷了孩子,因爲是妾室,所以重視程度當然沒有劉夢璃當初那麼風光,除了程處默、尉遲寶林幾個,幾個商業的合作伙伴都沒送來禮物。這也讓金聖曼有些吃醋。嚷嚷着要徐陽帶着她去找她姐姐德善女王,被徐陽用最近外交事務繁忙給推脫了。

拜占庭國的求助被李二擱置了下來。和徐陽討論了半天,李二最終還是決定拒絕拜占庭人的請求,所以在一次朝會上宣佈了這個消息,不過李二雖然不肯向阿拉伯人出兵,卻仍然對拜占庭師團表示了友好的姿態和高度重視,答慰、賞賜,一點也不失禮。

畢竟拜占庭時李二早有耳聞並且很感興趣的西方大國,李二很願意對他們多些瞭解,也願意與其保持友好關係。而拒絕拜占庭帝國的請求,是李二和徐陽討論了半日的結果。

後世人從《鬼谷論》中就可以知道,李二不出兵是從三個方面慎重考慮。

一是”遠交近攻,離強和弱”的中國古代傳統外交政策。對於中國來說,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地理位置都遠離唐朝本土,只能是遠交的對象。他們之間的存亡,勝負對中國的利益沒什麼觸動,那又何必興師動衆,空耗國力呢?

二是,這個時期,唐朝纔剛剛開始接管東突厥的領地,並且在與西突厥進行嘗試性的羊毛交易與同化,沒有太多精力去管拜占庭的事情。

三是此時的阿拉伯人的擴張矛頭還沒指向東亞,與唐朝政府的利益井水不犯河水。冤家宜解不宜結,何必要主動招惹他們。

就這樣,李二的審慎性格,使唐朝沒有輕易捲入中亞戰爭,保存了實力,讓寶貴的軍事力量能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當然,阿拉伯人也是李二這個決定的受益者,因爲這在客觀上給阿拉伯人提供了絕好的擴張機會。

經過了十年之後,阿拉伯人已經漸漸成爲了中亞的絕對強權,而拜占庭帝國到了後來,其實際統治區域只剩下了它的首都。

先驅者徐陽在《鬼谷論》中就曾提到他十分後悔的一件事,那就是當初沒有聯合拜占庭對大食出手,以至於後來統一中亞多花了十幾年的時間。

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如果那個時候唐太宗出手了呢?亞洲乃至世界格局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還是會像現在這樣中國成爲世界霸權嗎?想到蝴蝶效應的存在,這或許是個很難算清楚的問題。

當然,歷史不容假設,正如《鬼谷論》中所寫:一條不起眼的記載,一個帝王的決定,也許蘊涵着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命運的無限可能性,就足以體會到歷史的樂趣了。

唐人的疆域擴大的速度,快過它所能管理的速度,所以現如今在海外商品流通毫無規範,李二已經派出多名朝中宰相去協助牛進達管理海外事務,可是人手依然不夠。

現在的長安對於各種礦產資源簡直到了嗜血的地步,特別是鐵礦,長孫家發了瘋似的滿中國找鐵礦,要不是徐陽給他們遠遠不斷的鐵礦位置圖紙,現在的鋼鐵產量要下降三分之二還多。

奴隸一直處於急缺狀態,這個市場從來沒有飽和過,那些參與修建鐵路的奴隸,剛剛修完,就立馬被送入地下,開始了暗無寧日的採礦生涯。

資本的積累與發展,這時候就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每一個毛孔中都滴着骯髒的鮮血,可是這些鮮血不是唐人的,在唐人眼中,這些血連豬狗的都不如。

李二在觀看完修建好的火車鐵軌後,也是帶着幾位顧命大臣上火車溜達了一圈,其中徐陽的名字赫然在列。

往日從長安至洛陽,馬車也需要半日,雖然現在的火車也需要半日,但是火車可以大量運輸人力和物資,也爲長安和洛陽兩地的交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火車通車,在長孫無忌眼中,是個震懾外族的好東西,所以在火車通車的第二次行駛時,就邀請了從土蕃來的一羣使者。

祿東贊當初看到火車時大驚,他怎麼也想不到唐人會研究出這種東西,聽說日行百里,無須草料,簡直雙眼都能射出星星了,對於吐蕃何時能迎娶大唐公主更是上心了,頻頻詢問長孫無忌。

可是李二的幾位公主在朝中都跟寶貝一樣對待,現如今大唐強盛,更是不太擔心外族入侵,對於吐蕃和親的請求,李二沒有變現出太多的熱情,每一次回覆都含糊其辭,而祿東贊他們則是沒有辦法,因爲他們即將踏上返程的路。

其實李二對於松贊干布,對於吐蕃的印象其實不錯,但是大唐公主又不是批發商品,你說娶就有嗎?

李二共有二十一位親生的公主,除去早夭的、病逝的,其餘的公主都嫁到朝中公卿大臣家了,有一半還改價過,那是相當緊俏,這個時候,除了蘭陵公主和晉陽公主以外,其他的都不太能考慮。

不過,和親這種事,一般都不會讓親公主去的,即便是宗女,也不是什麼長女之類,最主要的還是朝中有一股子反對和親的勢力,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陽。

李二不知道徐陽爲什麼這麼反對和親,一聽到和親這個詞,徐陽的眉頭就皺的跟一朵花似的,他的理由居然只有一句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32章 劼利可汗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59章 中亞局勢第7章 採訪申請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15章 關門打狗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14章 跳樑小醜第11章 研發青黴素第8章 太上皇李淵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24章 長安KTV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1章 朔方歸唐第7章 大唐宗主國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4章 大唐頂級廚師第8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一)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47章 男爵的封地(二)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30章 泰山封禪第23章 偷襲計劃第27章 青黴論佛道第62章 攻守博弈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3章 徐家莊收租第1章 大航海時代第4章 長安自行車大賽第13章 鬼谷的能量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8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一)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57章 覲見途中的製冰第24章 劼利之殤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55章 大軍開撥第72章 深謀遠慮第43章 天作之合第59章 鬼谷子的局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33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三)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25章 一件衣服引發的‘慘案’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57章 玄奘背後的唐國第20章 城管招人,買賣奴隸第1章 大航海時代第15章 萬邦運動會第31章 吐蕃根據地第9章 繁華長安(下)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41章 喜氣臨門第2章 帶着電腦,穿越大唐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60章 無極舞(下)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4章 曲終人散第32章 劼利可汗第48章 永結同心第41章 名動長安(四)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7章 採訪申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25章 永世之敵第76章 騰飛的掠奪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53章 徐家莊收租第17章 殺手鐗第44章 吐蕃來訪第4章 世家大族,幽州劉家第20章 風雲將起第30章 拭目以待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43章 夫妻夜話第58章 宵禁廢除論第70章 商業聯合會第36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上)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30章 其人之道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32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二)第39章 青龍坊宅子第51章 制劍與婚約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25章 迫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