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育子之樂

無論貧窮還是高貴,養育一個屬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當然,無論貧窮還是高貴,人們對於子女總是會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所能夠的給予。

劉夢璃這段時間一直待在宮中,和李二一家人都已經混的十分熟悉,對於李二那錯綜複雜的後宮也是稍微有了一些瞭解。

不過她始終謹記着徐陽當初告訴她的話:”多聽多看少說話。”所以,她在衆人眼中就是一個溫文爾雅,不喜言談的女子。正是她的這種舉措,也是受到了長孫皇后的喜歡,畢竟人們都喜歡傾聽者。

徐陽是沒想到長孫會突然把劉夢璃召進宮中,坐月子的時候,女子的身體十分虛弱,特別容易感染風寒,所以徐陽對於劉夢璃坐月子的事情也是格外上心,從網上百度了一些網友們的建議,制定了一整套的月子計劃。

當初把這個計劃給李二看的時候,他都嘖嘖稱奇,李二是沒想過,鬼谷居然連這種東西都會去研究,徐陽最後只好以鬼谷前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種理由來搪塞。

不過是誰發明的這些東西李二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這東西的療效究竟如何。

長孫皇后已無大礙,畢竟是生過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於生育這種事情早已經熟稔,劉夢璃。長.風。文學 在徐陽的精心呵護下也是順利產子,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兩個新生兒。

正月裡,長安雖然沒有下雪,可是溫度仍是極低。徐陽可是深知適溫對於新生兒的重要性的。沒看過後世的育嬰箱。徐陽也就算是白活了。

唐人沒有溫度計,即便玻璃廠已經在權利打造細管玻璃,可是依舊沒有什麼成果,工藝原因,每一次都會導致誤差過大。

既然精確的溫度計無法制成,不過還可以製作粗略的溫度計,所以徐陽根據熱脹冷縮原理,弄來了一個玻璃導管。下面放一水盆,將自己感覺正好的室溫時的刻度線標記了下來,命女婢們時刻盯着這刻度線,一旦下降就要朝蜂窩煤和火炭爐中加煤,而高於刻度線時就可以停止加炭。

李二聽說要保持室溫,特地命工部的工匠打造了一個更大的蜂窩煤爐,同時還給立政殿送去了數個最新打造的鐵皮蜂窩煤爐。

唐朝雖然科技水平不足,但是人力資源可以說就算是後世也不能相比,李二吩咐了十二名仕女,一人一個時辰盯着那溫度計看。一旦溫度有變動,即要通知旁邊的太監進行變動。順帶着也讓劉夢璃享受了一把大唐頂級待遇。

因爲是早產兒,所以李治這個小寶寶有着和歷史上差不多的先天不足,個頭小,臉蛋瘦,徐陽家的那個徐興唐似乎都有兩個他那麼大。

不過畢竟是日後的一代高宗,李治這小子還是展現了自己強大的生命力,第一日給他餵了糖水,這小子吃的很是帶勁,也沒有嘔吐的情況,第二日換給奶水,這小子的嘴巴一旦吸到了,拔都拔不下來,似乎是一個久經飢餓的餓死鬼投胎過來的。

安穩度過了’死亡三日’李治的氣色看起來似乎要比剛出生的時候好的多得多,李二龍顏大悅,當時就賞賜了劉夢璃一個婕妤的身份,同時追加了徐家莊的賞賜,賞銀百兩,綢緞三百匹。 ……

李二和徐陽都沉醉於誕子之喜時,南山書院最佳也是弄出了大動靜,那就是女子學院開辦了,這女子學院的創辦早已經是提出已久,皇宮中的幾位公主鬧騰的厲害,特別是清河那個小丫頭,自從聽說要嫁給程處默,那個程大鬍子的兒子的時候,恨不得上吊自盡,後來聽說去書院上學之後就不會那麼早嫁出去了,頓時慫恿姐妹們一同上書,要求女子也可以有一個學習的地方。

其實李二對於這個東西一向是可有可無的,這種對於帝國沒有利弊關係的事情,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倒是徐陽很是積極的在搞這個事情,唐人的觀念在逐漸的變開放,從允許女子上街,再到允許女子開店,女性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體現了出來,而不是僅僅只能躲在家中。

徐陽當初想要創辦女子學院的念頭,是由於自己在南山書院閒逛的時候發現的,成羣結隊的全是男子,簡直比後世的理工學院還理工,徐陽覺得,如果能夠在書院中加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元素,也許,這裡將會是人類思想碰撞出劇烈火花的地方。

不過徐陽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巨大的阻礙,因爲書院的幾位老先生都表示反對,其中陸德明更是搖頭晃腦的指責:若是讓女子讀聖人書,簡直就是辱沒了聖人之禮。

大唐新聞報也刊登了這一條消息,在長安形成了兩股截然不同的輿論風波,士子派和貴族派吵的不可開交,老百姓們則是強勢圍觀。

其實從利益上就能看出兩方的觀點,士子們都是通過科舉來一步登天,但大唐的教育資源本來就不夠,現在還有女子來搶,這是肯定不能同意的,但是貴族派的觀點則不同,南山書院有許多貴族子弟,像程處默,尉遲寶林這樣的長安四大公子,一旦能看上自家女兒,那全家就攀上了一棵大樹,飛黃騰達指日可待,所以也是竭力的想要南山書院開辦女子學院。

最終,經過了長達兩個多月的討論,院長李綱老先生拍板同意了書院開辦女子學院的建議,但是第一批招收的女學員只收五十人,這些人也都是要經過書院的選拔方可進入書院。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二後宮中的公主都是拍手相慶,長安大戶人家有女兒的也都是欣喜異常,誰說只有男子才能出人頭地,這一下,女子也終於有了機會。

女子學院的創辦,也是將徐陽和李二生子的風頭壓了下去,一時間成爲街頭巷尾的話題……

海外的金銀從未停止過朝大唐的運輸,正如徐陽所預測的,這是一場沒有成本的貿易順差,掠奪帶給了大唐無窮無盡的財富,而那些海外的土人,用數十斤黃金白銀,僅僅換了大唐製作的幾個玻璃球,他們狹窄的思維中,還不存在價值的概念,更不清楚唐人在他們的土地上插下的金龍旗究竟是何意義,直到很多年之後,他們的後人纔會爲這些先輩的愚昧和無知埋單。

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徐陽望着搖籃中呀呀揮動着小手的兒子,臉上充滿了興奮與喜悅,老爹已經替你鋪好了路,在強大的盛唐面前,你們纔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末將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李愛卿平身。”

“謝陛下。不知陛下此次召集末將前來是爲何事?”李靖有些惶恐的問道,他身上一個大破突厥的功勞,每一次都讓他覺得如芒在背。

“這一次把愛卿召來,朕是想與你商量商量這吐谷渾一事。”李二目光深邃的說道。

李靖聽聞也是一愣,吐谷渾這種小國不是遠在涼州一帶嗎?難道最近這個小國又鬧出什麼事端了?

果然,李二頓了一下,憤憤道:”小小吐谷渾,屢次犯我大唐邊境,朕今日得到消息,這吐谷渾的福雲又派兵入寇蘭州,闊州,朕這一次不想輕饒了它!”

既然李二發怒了,李靖自然不敢忤逆,單膝跪下,李靖請示道:”臣願親自出兵討伐!”…………

PS:??二更奉上

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14章 夜襲定襄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21章 修建體育場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3章 倭國奸細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1章 盛世將至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20章 古代體壇盛世第6章 皇城驅儺會第59章 平原決戰(下)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7章 按計劃行事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33章 火藥炸山第48章 盛暑前奏第21章 戰前號角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59章 五萬貫!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5章 午膳定江山第14章 血腥的聯軍第39章 青龍坊宅子第4章 曲終人散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60章 南山女子學院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42章 碾壓式海戰第57章 承乾的稱心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24章 修建行宮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33章 西遊絲綢路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39章 伊人相伴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62章 **一刻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22章 西突厥的分歧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67章 此間的少年第4章 世家大族,幽州劉家第20章 新穎的拍賣會(下)第65章 戲劇化的結束第59章 鬼谷子的局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43章 夫妻夜話第2章 武則天的人生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58章 最後的掙扎第52章 喜當爹第57章 蒸汽機船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49章 長孫皇后的大義第3章 師從鬼谷第60章 無極舞(下)第50章 慶功宴第2章 吐蕃的滅亡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22章 將入泉州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40章 膝下子女第7章 按計劃行事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48章 士兵的帝國第36章 火車頭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3章 皇室龍胄第68章 西突厥的全面倒戈第45章 魏徵下鄉(下)第22章 將入泉州第9章 夢醉西樓第1章 廟堂之高第46章 再臨大朝會(二)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22章 將入泉州第11章 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