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酒樓對策

從認識陳曉以來,已經有一年有餘。

從開始的兄弟相稱,到後來的君臣相稱,即便是李世民同陳曉關係再好,李世民也不曾稱呼過陳曉一聲先生。

同李世民風風雨雨幾十年走過來,長孫皇后也不曾記得李世民有稱呼過誰爲先生。

先生一詞,本就意義極大。

李世民此時此刻,是把陳曉當做自己的老師了!

陳曉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李世民,神情也隨之變得鄭重其事起來。

看得出來,此時的李世民是真的在詢問自己辦法,而並非作秀。

“陛下請起,臣又沒有說不說。”

陳曉心中有些苦笑,頭一次這麼正經。

李世民這時候也是心中一喜,朝着長孫皇后對視一眼,長孫皇后也瞬間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吩咐黃婉兒準備筆墨紙硯,不過片刻功夫,便將雅間收拾了出來。

李麗質和黃婉兒躬身退了出去,整個雅間當中唯獨留下了陳曉和李世民,以及記錄兩人對話的長孫皇后。

這是明顯要奏對的節奏。

自古以來,君臣奏對便是最爲重要的一種政策制定過程。

西漢之時,漢景帝同晁錯奏對,定下《削藩令》,最終平定七國,天下重歸一統。

漢末有諸葛亮隆中對,一舉奠定了劉備日後佔據益州,三分天下的格局。

陳曉也瞬間明白了李世民對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

只見那陳曉和李世民相對而坐,李世民的眼中光芒閃爍,絲毫沒有剛剛的醉意。

“陳曉,朕且問你,如今突厥已滅,北境草原之地,朕要還是不要?”

頡利可汗被抓回長安之後,北境草原已經重新劃分,勢力基本已經定型。

而這偌大的疆土,難道真要再拱手送出去不成?

可仔細想想,萬里草原,即便是朝廷精力再多,也不夠這麼分散的。

而這個問題,陳曉早有預料。

“放,也不放。”

話音剛落,李世民就是眉頭一蹙,但還是耐着性子打算聽聽陳曉怎麼解釋這句話。

“放,便是將無用之地放掉,距離太遠,只會分散我大唐兵力;不放,便是要將突厥汗國肥沃之地攥在手中,納入大唐版圖。”

“自秦漢之時,我中原王朝便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騎兵相較於草原部落,多有不足,尤其是戰馬,我大唐可以養馬的地方太少了。”

李世民微微頷首,開口問道:“可即便如此,長安也是難以轄制這些地方,你可有辦法?”

只見陳曉嘴角微微揚起,緩緩道:“陛下,以胡治胡即可。”

“以胡治胡?”李世民微微一愣,神色間有些疑惑。

“不錯,陛下先前已經分封草原各部,接下來只需要點幾人晉升一番,用這些人來治理草原,而陛下只需要給他們封官許願即可。”

“並且,草原各部的安全由我大唐提供,各部只需要用牛馬來換取糧食,供應我大唐軍隊即可。”

這種模式或許在現在從未出現過,但是在後世卻相當常見。

那便是駐軍!

只是這僅僅是陳曉的第一步計劃。

“當我大唐軍隊逐漸接替草原各部防務的過程中,陛下可給突厥各部提供各類書籍,其中可以佛經道家典籍爲主。”

前面真刀真槍的來李世民還很好理解,但這時候聽到這話,整個人都疑惑起來。

“爲何偏偏是佛經和道家典籍?”

陳曉嘴角微微揚起,開口道:“臣問陛下一句,我大唐和外族有何區別?”

“我大唐控九州之地,富有四海,禮樂傳世,外族有何資格同我大唐相比?”李世民自信道。

“這便是了,我大唐百姓,武可強身,文可治世,但外族卻不同,他們不識禮數,只有野蠻體魄,這便是不安定的因素了。”

“而佛門和道家典籍卻是導人向善之物,若是傳到草原各部,不出十年,草原之上再無善騎射者。”

話音剛落,李世民依然是睜大了眼睛,只覺得自己三觀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道家佛門的典籍自己也看過不少,裡面確實是導人向善爲主,主要是裡面所宣揚的從來都不是武力至上。

若是真的如同陳曉所說的,將這些東西送到草原各部,讓人研讀宣揚,恐怕陳曉說的事情還真的會發生。

屆時草原各部便只能仰仗大唐的鼻息過活。

此時就連那負責記錄的長孫皇后,都一臉震驚的看着陳曉。

誰能想到,這位平日裡恭謙有加的少年,此刻所說的計劃會如此毒辣。

但國與國之間又有多少真誠?

突厥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即便是現在沒了,那麼日後難保會出現什麼強敵,陳曉此法可謂是一勞永逸。

一時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全都心中感到一絲後怕,甚至於有些慶幸。

幸好陳曉是他大唐的人,若是換個地方,那麼倒黴的或許就是大唐了。

“聽君一席話豁然開朗,朕明白了。”

陳曉微微一笑,接着說道:“此法雖然是第一次使用,但卻可以在草原各部試行之時不斷完善調整,目標也不需要侷限於草原各部。”

“我大唐周圍強敵環伺,稍有不慎便會不堪其擾,因此臣建議,可專門針對此事,建立一個衙門,由專人負責就好。”

“愛卿此言不錯,此事繁複,若是無人中間協調,三省六部恐怕會亂作一團。”

說着,李世民便朝着陳曉看了過去,眼中漸漸浮現出來一抹笑意。

“朕倒是覺得,此事既然是你提出來的,那麼便由你來掌管如何?”

聽到這話的陳曉並不覺得意外,甚至於提及此事的時候,他就知道李世民必定不會放過自己。

見李世民此時提出來這個,陳曉也沒有推脫,反而是點頭應了下來。

“既然陛下看好臣,那麼臣還有一個要求。”

“說,此乃我朝大計,你若是沒有要求,朕反倒是覺得有些不太妥當。”

“陛下,此計需要耗費的銀錢頗多,臣建議將臣和陛下合夥的產業重新整合,融入其中,以方便這個計劃。”

第615章 隱有餘波!第459章 災民造反了?第397章麴智盛的謀劃第383章 高昌王子第205章 想法太保守了第353章 宿老登門第204章 袁天罡登門第108章 天大的賞賜第240章 長途奔襲第557章作證第57章 御酒名分第175章 騎臉輸出第374章 這些都不合適第246章 捷報入京第157章 我有一樁大買賣第574章祿東贊第468章 我還年輕第289章 邀請函第429章 君臣不和第104章 還是我的第480章 戰前盟約第536章你以爲我傻?第607章 隱憂已現的長安!第177章 還想更進一步第451章 開建水渠第602章 漢王殿下你怎能如此狠心?!第273章 馬周的選擇第618章 以命爲祭,控告滕國公!第371章 刺殺第193章 靖安司第1章 酒樓之中有奇人第43章 登門求字第473章 扶桑的消息第98章 暴露了?第370章 驅逐遣唐使第198章 琉璃秘法第96章 願這世上再無瘟疫第4章 李家家眷第372章 殺了送回去第60章 查漏補缺第98章 暴露了?第276章 我這裡沒有皇子第186章 陳曉難封第160章 烏圪提的野心第495章 宴席暗流第315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114章 朝堂逼宮第599章 能否策算無遺?!第64章 興化坊帶來的震撼第250章 又要作詩?第90章 李世民的算計第165章 震驚的薛萬徹第555章伊村健一第616章 一擊不成!第484章 陳曉的要求第302章 老師說了要這麼做第338章 兄弟齊心?第155章 收爲小弟第294章 野心是可以培養的第188章 班師回朝,大肆封賞第398章 勞力不夠,俘虜來湊第332章 燧發槍第157章 我有一樁大買賣第575章勾結吐蕃第529章陳曉的困惑第25章 聖上也是人第362章 學習佛法吧第607章 隱憂已現的長安!第49章 冬季利器第38章 還有一道殺手鐗第510章用毒第185章 首功之人第123章 吃了沒經驗的虧第191章 酒樓對策第129章 與民爭利?第75章 放肆的慕容燕第177章 還想更進一步第252章 你有什麼資格?第309章 玉米種子第47章 這可是大買賣第74章 酒樓出事了!第329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81章 心動的慕容燕第24章 杜如晦題字第546章僧旻與蘇我日向第535章蘇我日向第191章 酒樓對策第204章 袁天罡登門第386章 胃口不小第199章 這是高僧第28章 肘,跟我進屋!第387章 他就不怕撐死?第127章 獲封爵位第433章 高昌覆滅第247章 唐儉的難處第453章 天價糧食第382章 朝廷說了算第14章 好奇的長孫無忌第374章 這些都不合適第12章 生意上有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