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不受寵的武狀元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臉色又是漆黑無比,他沉吟半晌:“朕知曉……”

“臣告退!”

長孫無忌拱手退出,他知道言語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李恪緩緩地向興慶宮走去,心中暗自琢磨:“系統不是說我奪得了頭魁,有意想不到的獎勵。可現在還沒有提示。”

他突然明白了:“莫非是,只有被真的欽點爲武狀元,纔是真正的完成任務?”

李恪剛剛走到偏殿跟前,這時突然只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快步的跑過來,開心的叫着:“哥哥!哥哥!聽說你奪得了武狀元,是真的嗎?”

他正是李恪的弟弟,李愔。

李愔話音未落,身後花園中,一個美麗的嬪妃在幾名宮女的簇擁下,緩緩走過來。正是他的母親楊妃。

楊妃也是一臉的喜色:“恪兒,你真的成爲了武狀元?”

她實在不敢相信,自己一向不受寵的兒子,竟然能夠一鳴驚人。

她感到無比的榮耀。

楊妃心思簡單,認爲以前自己母子三人不受寵,是因爲兒子不太出色。而今兒子取得了這番成就,李世民肯定能夠刮目相看。

李恪有些疑惑:“孃親,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楊妃掩飾不住一臉的笑意:“現在整個宮中都已經傳遍了……”

李恪瞬間明白,太極殿中人多嘴雜,這麼大的事肯定瞞不住,說不定,哪個小太監就說漏嘴了。

只怕現在宮外已經無人不知了。

李恪這麼一想,頓時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一臉的笑容。

這樣看來,對自己絕對是有利無弊。剛纔自己騎着高頭大馬進宮時,雖然百姓們都知道,是一個八歲的孩童成爲武狀元,但是卻沒有人認識自己的身份。

而現在弄得天下皆知,李世民卻並沒有御筆欽點,而到此刻,武舉科考還沒有放榜,他不相信李世民始終能夠頂得住民衆的壓力。

屆時,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武狀元的頭銜。

他根本就不在乎武狀元的身份,但這卻是自己能夠踏入官場的墊腳石。

他現在只有蜀王的封號,連原來歷史上獲封的益州大都督身份都沒有。如若他被封爲益州大都督,他肯定早就會想方設法,去益州了,在地方用手段獲得實權,開始建功立業。

而現在他只空頂着一個皇子的身份,對這武狀元,卻不得不勢在必得。

“孃親,這武狀元也是一個芝麻小官,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李恪點頭承認。

楊妃還沒有說話,李愔卻大呼小叫着:“哦,哦!哥哥真的成爲武狀元了!別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了!”

李恪不由得嘆息一聲,他們母子三人不受寵,幾乎任何一個皇子,都可以欺凌嘲諷他兄弟二人。

李恪心中暗暗發誓,從現在起,沒有任何一個人,再能欺負我的弟弟。

楊妃笑盈盈的道:“恪兒,這你就不知道了!以前我們不受寵,但是現在你成爲了武狀元,陛下肯定會……”

李恪看着母親,心中不住嘆息,也不好打破她的幻想。

他微微一笑:“但願如此!”

甘露殿內。

李世民正在和一個絕美的婦人閒聊着。那婦人正是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聽他提起李恪的事情,美麗的眉毛不由得微微蹙起來:“二哥是說楊妃的兒子蜀王,成爲了武狀元?”

“他一個才八歲的孩童,以前一直平平無奇,怎麼突然的,今日一鳴驚人了?”

長孫皇后氣質雍容華貴,她並沒有對楊妃有任何排擠、嫉妒,只是出於以前對李恪真實的認識。

李世民卻一臉苦笑的,不住的點着頭。

“話雖是如此!但這卻也是實情!”

“他說是前幾天在夢中,突然得到一個神仙的指點,這才茅塞頓開,突飛猛進……”

長孫皇后一聽,一臉恍然大悟的神色:“原來如此!難怪!我說呢……”

這個時代,衆人都非常迷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雖然李恪的這種說法,並不能真正的打消衆人的疑慮。但衆人卻也找不到藉口反駁,都只能半信半疑的勉強接受着。

長孫皇后嘻嘻一笑:“恭喜二哥,獲得一個麒麟子!”

李世民一臉苦澀:“你還真的恭喜我?”

“有什麼不?”長孫皇后笑道,“難道你多了一個英勇神武的皇子,不是開心的事情?我倒希望,你所有的兒子,都能夠像李恪這麼出色!”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更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世民哭笑不得:“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長孫皇后嘿嘿一笑,搖搖頭:“我沒有看法!二哥,後宮不得干政!這是大唐開國,就立下的規矩!”

她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想法。

李世民揉了揉額頭。

“難道昨天高明被李恪打的事情,你一點兒都在意?”

長孫皇后嫣然一笑。

“我爲什麼要生氣?高明身爲兄長,比李恪大四歲,居然還打不過他?那不是他自己沒用?”

“我倒希望,有更多人能夠敲打高明,讓他也更爭氣一些!”

這時太監王海突然慌慌張張地走進來。

“啓稟陛下,不好了,不好了!現在整個宮中,都已經知曉蜀王殿下,成爲武狀元的消息了……”

李世民異常的憤怒:“到底是誰傳出去的?查,狠狠的查……”

突然間他見王海神色古怪。

“有什麼話,你不妨痛快的說!”

王海猶猶豫豫的說道:“而現在,城中也已經流傳了這個消息,百姓們都議論紛紛……”

李世民突然渾身無力,頹唐的靠在椅子上,擺擺手,王海識趣的退了出去。

如果只是宮中傳言,他也不難找出走漏消息之人,對他毫無影響。

但現在鬧得全城百姓皆知,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封住衆人的口舌。

他此時很清楚,剛纔朝堂上文武百官上百人,這消息很容易傳出去。

“難道是恪兒故意散播出去的?給自己施加壓力?”

李世民心中頓時升起一個念頭,但他馬上又搖搖頭。

從剛纔李恪的表現來看,他不像有如此心機之人,而他更沒有這種本領。

興慶宮內。

李恪和母親、弟弟說了一陣話,突然道:“孃親,弟弟!我出宮一下!”

第539章 臨時撤退第222章 情緒反轉第508章 妙計第255章 震驚郭子儀第538章 冒險第286章 收服狄仁傑第532章 擊退西域士兵第155章 修建海景別墅第263章 細鹽第360章 深夜盜賊第487章 大事情第375章 唯一的突破口第186章 聶隱娘第69章 暗中下毒?第4章 暴打李祐第532章 擊退西域士兵第58章 心肺復甦第46章 言而無信的突厥人第151章 吃飯問題第557章 援兵趕到第497章 不知者不罪第161章 緩解危機第169章 禁運第345章 樊忠必須道歉第75章 證據呢?第122章 大黑鍋第408章 一炷香的時間第110章 城牆崩第522章 毫無懸念第336章 詭異的事情第51章 製作鏡子第439章 刺殺將軍第201章製作玻璃鏡第198章 發現眼線第336章 詭異的事情第396章 直奔冷宮第254章 我也不是好惹的第507章 失敗的將軍第232章 奉旨緝拿第39章 暴打突厥王子第386章 埋伏第437章 全體出動第578章 瑣事纏身第165章 採鐵礦第146章 暴露第376章 步步逼近第163章 招工第470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40章 兇險第94章 觸目驚心第448章 獨自稱王第569章 邯鄲國的陰謀第407章 重大的事情第520章 白眼狼第524章 無稽之談第170章 蒸汽機第227章 想啥有啥第62章 製作望遠鏡第389章 就這樣消滅了第4章 暴打李祐第321章 大唐一年旱災第210章 突厥沒了第186章 聶隱娘第80章 製作鐵甲第139章 燧發槍顯威第259章李世民的底牌第195章 按質量定價第585章 秘密第303章 聯姻請求第312章 牽扯?第511章 西域士兵第304章 造反第63章 造價一千兩第131章 唐軍趕到了第461章 支援韓凌第335章 刺客兵第354章 深感意外第422章 心聲第166章 出事了第273章 現在住手?晚了第580章 全軍出擊第61章 太倉第333章 攻打幽州第38章 密探第390章 搜查趙府第174章 翻臉了?第133章 決鬥第53章 送鏡子第476章 苟延殘喘第394章 震驚所有人第419章 有血有肉的漢子第102章 突厥牙帳第244章 最後的王牌第6章 騎馬射箭第523章 善後第21章 李恪救長樂公主第146章 暴露第211章 印刷術第140章 幽州城再失第339章 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