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以工代賑

目前寧州的災情還是比較嚴重的。

若是之前劉尚峰能夠儘快的落實李二的賑災政策,或許還能夠有所挽回。

可是如今劉尚峰已經私吞了之前的那些錢糧,讓寧州徹底的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泥潭中,以至於現在李泰帶來的這一批錢糧只能夠勉強讓這裡的災民果腹。

能夠穩住賑災的事情已經很不容易了。

若是想要修築河堤,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基本上沒有完成的可能性。

真是因爲如此,所以工部的人才會覺得不現實,周侍郎纔會這麼明目張膽的站出來反對李泰。

想要修築河堤確實是好事,但凡事也要量力而行。

“殿下,不是微臣等人不願意修築河堤,而是咱們朝廷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力氣了,賑災已經十分不易,若是再修築河堤,那就是勞民傷財。”

“殿下莫非忘記了前朝的那位?他正是不顧一切的想要促成所有的事,最終引起了民怨,這才導致了王朝的覆滅,殿下,此事可要謹記啊!”

周侍郎將前朝大隋滅亡的事情都拿出來說事了,李泰面容一沉,他感覺這個傢伙就是在內涵自己。

說自己和楊廣是一個路子,只顧着自己的想法,不顧及天下百姓。

如果李泰有心要追求太子之位,光是這一點被捅出去,就會被滿朝大臣同批爲不顧天下黎明生死的罪人,絕對無法坐上皇位。

李泰深吸一口氣,看了一眼這個周尚。

隱約之間,李泰感覺這個周尚應該是太子黨的成員。

這時候,正好是打壓自己這個四皇子的時候,他們太子黨的人自然是不留餘力!

“本王今日就明擺着告訴你們,本王一定會促成兩件事,一是賑災,一是修築河堤,這二者,並不衝突。”

“好好的用用你們的腦子,別總想着朝堂之上的黨派爭鬥,多爲天下黎民考慮一下!”

李泰面容嚴肅了起來,他卻是有辦法,而且這個辦法還很可行。

“呵呵,那微臣倒是要聽聽殿下的高見了。”

周尚冷漠的一笑說道。

“很簡單,寧州災民繁多,因爲水患,再加上先前劉尚峰的一些作爲,導致了這些災民生了背井離鄉的心思,如今首要任務,也是將這些災民留在寧州。”

“修築河堤,需要徵召勞力,這些災民,便是我們的勞力。”

“賑災,未必要給災民分發錢糧,換一種模式,我們要修築河堤,徵召這些災民作爲勞力,以發放工錢的方式賑災,難道不行?”

李泰這番話,讓工部的衆人陷入了沉思中,當下衆人都用一種我怎麼沒有想到的眼神相互看了看,發現四周的人都是如此。

“以工……代賑。”

周尚嘴角抽了抽,他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李泰這一計,算得上是一石三鳥了。

一來是解決了賑災的問題。

二來是解決了修築河堤的勞力問題。

三來便是留住了這些災民,他們也不至於背井離鄉,逃往長安京,極大的減少了長安京的壓力。

李泰這一計,算的上的很厲害的陽謀了。

“這……”

衆多工部的大員一個個滿臉都是羞愧的表情,他們這些老傢伙竟然還不如一個小小的八歲孩童?

李泰被外界盛傳是一個殺才,只知道打打殺殺。

雖然具備一定的詩名,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能夠懂得賑災中的方方面面,這一切,都需要學習。

可是李泰卻直接跳過了學習的階段,解決了這些工部大員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難怪李泰會笑這些人是傻子,他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以工代賑,這麼簡單的事情他們竟然沒有想到,滿心將災民和勞工對立開來,他們從根本上就陷入了誤區。

“不愧是魏王殿下,下官服了。”

工部的衆人紛紛拱手,對着李泰拜了拜。

劉康和小傘兩人的臉上露出了一些不屑的味道,怎麼着,你們剛纔不是看不起我主子麼,怎麼現在妥協了?你們不是牛嘛?怎麼現在不牛了?

看着劉康和小傘兩人臉上的嘚瑟,李泰反而平靜的很。

“諸位陷入了思維誤區中,不怪你們,我這計劃應該沒有問題,以工代賑,讓災民成爲勞力,況且這裡本就是他們的家鄉,他們的根,現在朝廷有辦法餵飽他們,並且也能幫助他們守護自己的家鄉,他們又怎麼會不願意呢?”

李泰淡淡的說道。

“周侍郎,這件事情,你去辦,我需要儘量快的看到成效,寧州災情日益嚴重,大唐,不能再等下去了!”

李泰嚴肅的說道,心中則是另一副嘴臉。

“你們這些傻子,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搞不定,還要我這個八歲的孩子來解決, 廢物,你們都是廢物!”

李泰心中狂吼,不知不覺把自己也帶入了八歲的身份中去。

“是,殿下。”

周侍郎已經服了,李泰的這個計劃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他現在即便是想要反駁什麼,恐怕也抓不到什麼破綻。

不由的,在周侍郎的心中其實也嘀咕了起來。

若是換成李承乾到這裡來,只怕李承乾根本就想不到這麼好的計策吧,甚至李承乾到了寧州,恐怕連劉尚峰這一關都難過。

這樣一來,充分的證明了李泰其實要比李承乾更有能力……

“太子黨,危矣!”

周尚周侍郎心中滿是無奈的色彩,他根本就不知道李泰和李承乾之間早就攤牌了,他們兄弟二人早就失去了猜忌之心,也就是這些太子黨成員們一個個將李泰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

“衆卿都瞧瞧,都瞧瞧!”

御書房內,李二哈哈大笑,羣臣不知道爲何李二會龍顏大悅,但是估摸着和寧州有關。

房玄齡接過李二手中的一份秘折看了起來,很快便有些吃驚的看向了李二。

“這都是魏王殿下的主意?”

房玄齡驚訝的發問,這時候一旁的杜如晦等文臣也都是好奇的那來了秘折,衆人掃了一眼,上面記錄的是關於李泰提出的賑災建議。

“不錯,這都是青雀自己想出來的法子。”

李二大笑三聲,心中無限感慨,虎父無犬子!他兒子李泰果真是好樣的!

第175章 借刀殺人第220章 軟骨頭第59章 紈絝的進步2第132章 李藝謀反2第131章 李藝謀反1第187章 陌刀隊第160章 讀書之事第332章 我願天下承平第116章 兩千斤的誘惑第231章 朝廷的震驚第188章 鳴金收兵第181章 玉山閣王富第89章 撲朔迷離2第62章 臨渭水第26章 突厥危機第12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295章 人比人得扔第122章 賺錢的路子第281章 房玄齡的安排第241章 先告狀第41章 李承乾的試探第188章 鳴金收兵第76章 和玉山閣的衝突1第200章 一個藉口第352章 延壽罷了第235章 矛盾激化第244章 皇家顏面第215章 落幕第229章 算賬1第160章 讀書之事第134章 抓到趙天佑第124章 送你造化第352章 延壽罷了第2章 朕之孫,比朕更有帝王之資第259章 女帝武媚第301章 自古,親疏遠近第165章 長安新報帶來的影響第298章 再臨美錦樓第42章 我是一柄劍第265章 三字經震驚李二房玄齡第124章 送你造化第212章 火燒牛角山2第299章 互利共贏,纔是王道第317章 無毒不丈夫第355章 引蛇出洞第290章 馬周第170章 賺錢的方式1第310章 說聯姻就聯姻第50章 疑兵之計第19章 三百死士第182章 前往邊境第3章 特殊時間點第221章 回京旨意第311章 十里紅妝第2章 朕之孫,比朕更有帝王之資第248章 修著括地誌第181章 玉山閣王富第291章 收服馬周1第334章 大勢在誰第69章 戰爭落幕第116章 兩千斤的誘惑第57章 再遇刺殺第71章 關內澇災第49章 御書房議事第315章 莫清嬋第148章 羅藝的計劃第347章 百官臣服第319章 看誰能贏第225章 蘭州遇玄藏2第243章 破罐子破摔2第227章 回長安第190章 前往突厥草原第167章 李泰的想法第215章 落幕第303章 各方雲動(二)第309章 杜如晦的警告第337章 魏王,堪比天子第168章 紅寇入魏王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旁門左道第144章 救出楊基第138章 用烤全羊刷好感度第11章 救活李淵第103章 再聚怡紅樓第三百五十七章 旁門左道第122章 賺錢的路子第349章 世家站隊第45章 李靖的欣賞第194章 李泰的生意第230章 算賬2第354章 一開始,就錯了第213章 火中衝殺第254章 工部尚書武信第287章 李泰的打算第119章 出宮第248章 修著括地誌第243章 破罐子破摔2第82章 準備賑災第306章 五姓七望,國賊乎第185章 突厥來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