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五姓七望,國賊乎

可關於這五姓七望,他房玄齡終歸還是有些底氣的。

便是直接反駁了起來。

“哦,是嗎?”

“那老大人可就是要好好聽一聽了。”

話音一落,李泰便是在那兒開口。

“如今五姓七望禮部尚書,劉鴻儒卻是在武德三年四月,接受了一副畫聖的真跡。”

“還有大學士,在武德九年接受了一副書法,他素來最愛書法,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清正廉明,再加上自身本就是世家出身,卻是完全不必如此賄賂。”

“可是這書法,卻是他的平生最愛,終歸還是沒有抵擋得住這個誘惑啊。”

隨即李泰一口一個名字直接緩緩而出,卻是直接將五姓七望的小一半人馬都說了出來,且這小半一人馬,個個都是身居高位。

不僅如此,甚至目前有許多也是在他房玄齡的麾下。

如同春雷乍響,猛然炸裂一般。

將他整個人雷的,那是一個外焦裡嫩,也不爲過。

“不會的,不會的。”

“劉鴻儒我之前也曾見過幾面,對方絕對不可能是這種人,而且還有那大學士,卻是雖然酷書法,但的確就像你所說家境殷實,又怎麼可能會接受這商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萬一被人發現,豈不是全家老小直接一同葬送了嗎?”

“慾望總是如此這般,一開始的時候一杯酒十兩銀子,或者說一頓飯可人生往來越多越多,一開始的時候只不過是隨意爲之,可到最後卻早已然是深陷泥潭,無可自拔,和那些所謂發國難財的商人,也是一丘之貉。”

“確實想要脫身,千難萬難。”

“無法之下只能夠成爲他們的靠山擁護,而且不僅如此,還有那之前得漕幫,同樣這裡面的利益也是天大的很吶,甚至和諸多宗師都是有着關係。”

“如今大唐的國庫,不知老大人您知曉究竟幾何?”

方纔還在那兒侃侃而談。

忽然間,李泰便是直接換了一個話題,卻是把眼前的房玄齡說的一樣一樣的。

對方下意識脫口而出,眉頭微皺。

“應該有了一千萬兩纔對。”

這確實是,按照他從戶部尚書收到的消息。

聽到這話,李泰一冷笑。

“呵呵。”

搖了搖頭。

“這只不過是賬面上的,實際上只有一百萬輛,而這些呢,其中一大部分要放到邊關當做軍餉,畢竟這邊關萬萬不能有失,隨即還有各處軍餉。”

“在我沒來到長安之前,整個突厥一戰功成之前,對方的軍餉足足欠了半年有餘,不知道大人,可知這三年這邊關的人究竟死了多少?”

不等面前的中書令房玄齡開口,李泰便是在那自言自語。

輕聲呢喃。

“看來老大人,的確不知。”

“無論如何,老大人也同樣是世家出身,自小便是生活優渥,卻是不知家境貧寒之人的痛苦,哎。”

“這般情況之下,老大人您要知道......他們的生活,不是有多麼艱苦,而是快要活不下去了。”

“若不是我朝及時送了一批軍餉,而且還是在對方半死不活之時,你當真以爲我就那麼容易控制的住嗎?”

“還有那邊關世家吃空餉,喝兵血一事。”

“若不是突厥部落,我直接帶領,那些殘廢之兵,還有那些沒了半分生機,半分希望的兵,打了一個翻身仗。”

“如何能夠在這邊關早就成爲鐵桶一塊的地方,安插,我的人手。”

話到最後。

李泰嘴角微微一勾一抹自嘲的弧度,油然而生。

就是直接仰天長笑了起來。

“不過只是這世道,太過要人命罷了,大傢伙都已然無路可走,無路可退,所以才拼死一搏,搏出了這麼一條血路。”

事到如今,眼前的中書令房玄齡只剩沉默,也只能沉默。

場上的氣氛也是在這一刻完全的靜止了下來,他卻是一時之間,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也罷也罷。”

繼續感慨一聲。

“我房玄齡世家出身,這一點不假。”

“不過和你李泰魏王殿下,所想象的絕對不一樣,我房家是有着家風,有着祖宗祠堂的。”

“而且一代一代傳一代,隋朝之時我家先祖,不過只是一大頭兵,隋朝開國天子直接封賞成爲參將,隨後經過幾代武將,這才終於轉化成了文人之職,在我祖父那輩卻是終於進入了文人的派系。”

“我爺爺那兒,終於這纔是中央長安皇城之內,到了我父親那般,卻是又退了下來,不過還算是有着幾分能量。”

“而我房玄齡在父親的原因之下,倒也勉勉強強算得上有這幾番作爲。”

“不過,即便如此,我房家事到如今,卻依舊保持這股家風。”

“雖然看上去平凡,也比不得那些王公貴族,但是這點爲人的最基本道理,我房家還是明白的。”

“那是自然。”

“不欺瞞老大人你,此番我是同樣調查過了,不然的話老大人以爲這些話卻是如何會對旁人所說。”

一聽這話,房玄齡直接發笑。

“看來你這小子確實一早就把我給算計到了,不過倒是也和你猜的不錯,如今這般境況確實大唐變法改革,最好的時機。”

“而且若不趁着刀鋒利刃之時,日後,就更是麻煩了,而且如今既然上了你的賊船,確實也並非沒有成功的機率。”

“我這位老傢伙倒是十分願意和你瘋一把呢,甚至包括我們房家也是如此。”

“好好好。”

連說出三個好字。

此刻,李泰也終於心頭一塊大石直接放了下來。

如今——

若是他猜的不錯,再過不久,自己這魏王殿下就會被李二給調出去的,到了那時一旦離開整個長安皇城,這其中所能夠出現的變化太多太多。

雖然朝堂重臣,許多人打都支持於他,和他關係來往也是極爲密切。

但人心思變。

他若在,那自然能夠一切如初。

可若不在,卻是隻能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般的境況之下,又怎麼能夠不給他自己安插一個老手,能夠撐天柱一般的人物呢。

自然如此罷了。

第41章 李承乾的試探第229章 算賬1第30章 李二下令第87章 抓人第73章 怡紅聚會第297章 一個壞頭,後患無窮第249章 志不在九州第31章 紈絝末日第301章 自古,親疏遠近第184章 戰前準備第263章 鹽焗雞第4章 禁衛臣服第221章 回京旨意第141章 暖香的誘惑1第355章 引蛇出洞第298章 再臨美錦樓第251章 長樂來訪第255章 幕後軍師第319章 看誰能贏第246章 蘭陵蕭氏蕭德言第139章 率先前進第218章 擊殺頡利1第20章 十個金吾衛第10章 請父皇登基第340章 李承乾,原形畢露第271章 丟臉第147章 劉川交代第54章 藥王孫思邈1第116章 兩千斤的誘惑第36章 秦懷道第104章 玉山閣的手段第347章 百官臣服第116章 兩千斤的誘惑第238章 跋扈的張存義第80章 捱打第158章 收錢不辦事的溫公公第286章 偷換概念的賭局第315章 莫清嬋第349章 世家站隊第201章 三十戰馬換一架千牛弩第166章 李二降臨第313章 詩才又展第240章 左右爲難第330章 文武百官第261章 三字經第344章 自無不可第27章 燕公李藝第62章 臨渭水第338章 天子醒來,怒第345章 未來之勢,妙第262章 傲嬌的武媚第329章 利益纔是一切第111章 進殿面聖第112章 三個疑問第351章 陛下,你不如他第168章 紅寇入魏王府第189章 突厥部族隱患第222章 會面八位可汗第95章 太子黨打壓第26章 突厥危機第59章 紈絝的進步2第201章 三十戰馬換一架千牛弩第2章 朕之孫,比朕更有帝王之資第34章 大鍋煮活人第348章 長孫家的路第351章 陛下,你不如他第296章 天家向來薄情第335章 五姓七望,盡皆拜服第195章 十匹馬一架千牛弩第301章 自古,親疏遠近第287章 李泰的打算第258章 先從教化天下開始第285章 玉搖坊會議第307章 邊關後手第291章 收服馬周1第314章 擇一良人第46章 文武兩派爭搶第253章 當街突變第34章 大鍋煮活人第278章 當官好還是不當好2第59章 紈絝的進步2第266章 文博會前夕第257章 世界之大。第160章 讀書之事第322章 李二心思第29章 從軍行第70章 搶人大戰第169章 李泰的茶第86章 施粥第141章 暖香的誘惑1第324章 不過個笑話第286章 偷換概念的賭局第322章 李二心思第84章 寧州第139章 率先前進第106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4章 大鍋煮活人第46章 文武兩派爭搶第219章 擊殺頡利2第152章 羅藝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