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自誇

而在這期間,李世民卻是與長孫皇后在竊竊私語。

無外乎什麼兒這氣質像朕。”之類自誇的話。

長孫皇后也是笑着應了,看着在殿內意氣風發的樣子,心裡也滿是得意。

“行了。”李世民說着,朝一旁的宦官點了點頭。

宦官心領神會,走到李世民面前,雙手拿起早已寫好的聖旨。

“活字印刷,乃利國利民之器,朕心甚慰,故特設長安書局於翰林學院,特設監察督,賜予王秦壽監察督,活字印刷機刊印事務,交由秦壽負責。”

“此舉關乎我大唐學子之仕途,切不可怠慢了事。”

這道聖旨,徹底讓太子黨羽的大臣有些不安了。

活字印刷機的作用,大家都看到了。

雖說還沒有正式使用,但看陛下如此信心十足,想必十有八九是成功的。

而陛下爲此特設監察督一職,並交由秦壽負責。

如此一來。

豈不是間接將天下學子仕途都交給秦壽了?

若是日後這些學子進入朝堂,豈不是皆屬秦壽一黨?

這已經不僅僅是偏愛了。

而是明明白白的將秦壽當做未來的儲君在培養!

“陛下!此事不妥。”

利益驅使下,必然會有人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站出來。

吏部侍郎先一步走出,義正言辭道:王殿下剛入朝堂,對於政務不甚瞭解,如此委以重任。”

說着,吏部侍郎便做出一副擔憂的樣子,說道:“臣不是擔心謠王殿下能力不足,只是此事關乎大唐學子的仕途,更關乎我大唐國運。”

“臣懇請陛下三思。”

這一番話,說的倒是爲國爲民。

將朝中黨羽之爭撇的一乾二淨。

同時,太子黨的一些跟隨者,也緊接着附和。

當然,亦有無黨羽卻欣賞秦壽的或是有心依附的大臣,出言反駁。

一時間,朝堂上引經據典,脣齒交鋒,好不熱鬧。

杜如晦與房玄齡則是默不作聲。

說實話,他們是欣賞小李公子不假,但是他們忠心的是大唐,是現在端坐在皇位的李世民。

所以在這個場合之下,他們是不能表明自己的立場。

同時也是爲了避免被劃爲黨羽一事。

李世民聽着底下人爭執,突然笑道:“行了,朕知道了。”

“這件事確實不能全部交給溼兒去做。”

聽到這話,太子黨羽才鬆了口氣,連連點頭。

可誰知氣還沒鬆出去,就聽到李世民說道:“那就由杜如晦來兼任監察督,兒任副職協助。”

“!!!”

這特孃的跟讓秦壽擔任監察督有什麼區別?

誰都知道杜如晦如今貴爲尚書,自己的本職都忙不過來。

哪還有時間去處理長安書局的事,這就是擺明了要以杜如晦當幌子,堵住所有人的嘴啊!

見到還有人有些異議,李世民微微眯起眼,面帶一絲寒色,道:“難不成你們還有人要反對不成?”

龍顏微怒。

大殿內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不敢再說些什麼。

李世民長吸了口氣,看向秦壽笑道:“設兒?你是否能擔此重擔?”

李世民如今在朝堂上這一系列的騷操作,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把秦壽推到了風頭浪尖上。

至於爲何,怕是除了李世民,沒有人知道。

秦壽擡起頭,看着李世民嚴肅的神色,思緒萬千。

進入皇城,做一個閒散王爺,不去威脅任何人,也不去和人爭鋒。

這是秦壽的心願。

但經過這一系列的事之後,秦壽纔算明白,就算是你不想爭,你不想搶,但沒有人會相信。

他們總會把你當成眼中釘,肉中刺。

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在那些人眼中都是威脅。

所以在自己一進入朝堂的那一刻,就不可能存在善了這一說法。

李世民將重擔交給自己,李淵要自己領兵打仗。

看起來似乎是在捧殺秦壽,但若是經不起捧殺,又如何在這深宮裡殺出來?

現在的秦壽想明白了。

所以他擡起頭,直視着李世民,一字一句極其鄭重地說道:“兒臣定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

大殿內。

兩人稍微互相說了幾句,李世民便說道:“禮部尚書,把氏族譜呈上來吧。”

太上皇不上殿,所以李氏的氏族譜的增添就由李世民添筆了。

因着之前兒遺失的緣故,氏族譜裡是沒有李的名字的。

禮部尚書端着玉盤,緩緩自側方走出,玉盤上擺着一副巻軸,以及筆墨。

李世民將巻軸在案牘上展開,以毫尖沾了沾墨。

筆走龍蛇,勁透紙張。

李謳兒三個大字,躍然紙上。

待李世民將筆放回玉盤,一旁的宦官本想將巻軸拿起,讓在座的看清。

卻被李世民擺手打斷,他親自拿起巻軸,而後面向殿下,緩緩舉了起來。

在李承乾名字的前方,李兒,這新墨書寫的三個大字,格外顯眼。

看着殿下一身正裝的秦壽,李世民稍稍有些動容。

略微想了一下,李世民說道:“兒,你先退到一旁。”

說罷,李世民便低下頭,去案牘上拿起一本奏摺,打開。

李世民的意思是讓秦壽參與朝堂政事,但在秦壽的理解中,卻是叫他該幹嘛幹嘛的意思。

朝堂上頓時響起了稀疏的交流聲,帶着驚訝,帯着不解。

李世民疑惑地擡起頭,一打眼就看到要走出殿外的秦壽。

頓時被氣笑了,大聲呵斥道:兒,你這是要做什麼?”

秦壽將要邁出朝堂的腳停在半空,同樣滿是疑惑的表情,”父皇不是要我退下嗎?”

“兒臣遵照父皇的話,要退下啊。”

李世民:“……”

對於秦壽的回答,李世民一時間無話可說。

隨行的宦官太監慌忙走到秦壽近前,低聲提醒道:“謳王爺,陛下的意思是讓您在一旁聽政,算是提前學習一下。”

“哦。”秦壽點了點頭,拱手行禮對着李世民說道:“是兒臣不懂禮節,還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氣笑,擡起手點了點秦壽,說道:“今日我就不說你了,改日朕就派人教你禮儀。”

秦壽聞言趕忙立在一旁。

接下來,無外乎是處理一些日常政務。

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477章 高價第354章 敲詐勒索第384章 不地道了第486章 好拿捏第106章 輸了第357章 防患於未然第304章寫藥方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150章經過改良第473章 磨損第124章陛下賞賜第82章 不盡相同第10章飯渣第136章地頭蛇第278章 講究第433章 最合適不過了第372章 刮目相看第323章 需求大第15章精銳的部隊第452章 墜入愛河第168章驚訝第269章你聽懂了嗎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391章 猜對了第445章 倒黴第16章還欠我一句道歉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286章奇蹟再次上演第301章實力第409章 搶購第178章口誤第406章 賦稅第75章怒意第341章 犯不着第486章 好拿捏第419章 恩典第182章剛炒好的茶葉第488章 靠不住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129章 壞事做盡第505章 耍無賴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351章 通知第165章商議第273章分銷第444章 不摻和第180章鬧瘟疫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41章從未有過的熱鬧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367章 洋洋得意第61章一臉擔憂第94章負心漢第345章 懲治他第295章銅錢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168章驚訝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25章來陪我下把棋第95章嚇得花容失色第382章 高攀第403章 例外第98章免禮第86章動手第434章 挽救第203章說不了謊的第401章 心服口服第65章辛苦這你了第36章背後指使的人是誰第231章埋伏圈第75章怒意第383章 別不知足了第421章 報喜第391章 猜對了第92章爽朗的笑聲第218章顧忌第77章打了個寒顫第409章 搶購第227章拆開密信第212章 彆扭第202章我回來了第30章打道回府第487章 憤怒第269章你聽懂了嗎第193章英雄第221章憤怒第283章氣息撲面而來第92章爽朗的笑聲第168章驚訝第338章 打敗第303章脈象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320章 碰巧了第150章經過改良第68章親情第356章 天命所屬第212章 彆扭第190章犯了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