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裡介紹一下頡利
頡利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苾,是突厥可汗啓民可汗的第三子,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的弟弟。咄苾最初擔任莫賀咄設(軍事統帥),牙廷設在五原郡之北。
最初擔任莫賀咄設(軍事統帥),牙廷設在五原郡之北。武德三年,繼任頡利可汗,迎娶後母隋朝義成公主爲妻。秉承父兄基業,兵馬強盛,阻撓唐朝統一。連年侵略邊地,殺掠官民,劫奪財物。
唐太宗即位後,突厥兵臨渭水,雙方實現便橋之盟,索要重金財寶,方肯退還。貞觀三年(629),受到名將李靖、李績、薛延陀可汗夷男的夾攻,頡利兵敗敗於陰山,押送進入長安,授右衛大將軍。
貞觀八年(634年),頡利可汗去世,時年五十六獲贈歸義郡王,諡號爲荒,安葬於灞水的東面。
隋朝義寧元年(617年),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當時割據勢力薛舉佔據隴西,派遣將領宗羅睺攻陷平涼郡,北與咄苾聯合。
唐高祖對此深感不安,派遣光祿卿宇文歆以財物賄賂咄苾,並勸他和薛舉斷絕關係。隋朝的五原太守張長遜在隋亂時將他所屬的五城都依附突厥,宇文歆勸說咄苾歸還五原之地。
咄苾聽從他的建議,遣突厥軍隊以及張長遜的全部人馬來與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軍相合。 唐高祖長子太子李建成建議廢除豐州,並割讓榆中之地給突厥。於是,處羅可汗之子鬱射設將他所轄一萬帳人處河之南,以靈州作爲要塞。
武德三年(620年),處羅可汗因病去世,他的妻子義成公主因其子奧射設見識淺陋,不立他爲可汗而立咄苾,號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繼位後,依照突厥習俗續娶曾是其後母、嫂子的義成公主爲妻,並以兄長始畢可汗之子什鉢苾爲突利可汗,仍居突厥東部。義成公主是隋朝宗室楊諧之女,其弟楊善經亦依附突厥,與王世充的使者王文素共同勸說頡利可汗:“過去啓民可汗兄弟爭國,依賴隋朝得以復位,子孫有國。
現在的天子不是隋文帝的後代,應該扶立隋王楊政道以報答隋朝的厚恩。”頡利可汗聽從,所以每年都來侵擾唐朝。頡利可汗倚仗父兄的餘蔭,兵強馬多,十分驕橫,輕視唐朝。
書信中用詞傲慢,求請無厭。唐高祖因天下初定,所以委曲求全,多多賜與。然而不能使其滿足。
武德四年(621年)四月,頡利可汗率領一萬多名騎兵聯合馬邑苑君璋所率領的六千兵力共同攻打雁門,定襄王李大恩將其擊退。頡利可汗捉住唐朝使者漢陽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唐高祖也扣留突厥相當數量的使者。
頡利可汗由此再次入侵代州,打敗行軍總管王孝基,略取河東,侵犯原州,穿越延州要塞,諸將與之戰,不能有所俘。
武德五年(622年),頡利可汗送還長孫順德等人請和,獻魚膠爲禮,說是用來黏固兩國的和好。
唐高祖放還他們的使者特勒熱寒等人,並且賜與厚賞。 李大恩上奏說:“突厥饑荒,可奪取馬邑。”唐高祖詔命李大恩與殿中少監獨孤晟率軍共同討伐苑君璋。獨孤晟誤期,李大恩不敢進軍,屯兵新城。
頡利可汗親自帶領數萬騎兵與劉黑闥聯合包圍新城。李大恩戰死,士兵陣亡數千。
頡利可汗等人繼而進擊忻州,但被唐朝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打敗。
同年六月,劉黑闥用突厥一萬人馬騷擾山東,踐踏定州。頡利可汗打得不順心,又率領十五萬(一說五萬)人馬進入雁門,圍攻幷州,抄掠汾、潞等州,掠取男女五千多人,又分幾千人馬轉掠原、靈等州之間。
當時,李建成率兵出豳州道,李世民率兵出蒲州道來迎擊;李子和領兵前往雲中,掩殺頡利可汗後部;段德超帶兵出夏州,截斷他的歸路。幷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在汾東一戰,斬殺俘獲五百人,取馬二千匹,汾州刺史蕭顗獻俘五千。頡利可汗攻陷大震關,縱兵擄掠弘州,總管宇文歆及靈州楊師道迎戰,獲獲馬匹、駱駝幾千頭。
頡利可汗聽說李世民將來,就引兵出塞,唐軍回師。
武德六年(623年),頡利可汗連同劉黑闥、苑君璋等騷擾定、匡、原、朔等州,與守將互有勝負。唐高祖派李建成再度屯守北邊陲,李世民屯守幷州,防備突厥入侵。很久後才撤。不久,突厥攻破代州的一屯,進擊渭、豳二州,攻取馬邑。不久向唐朝請和,歸還馬邑。
武德七年(624年),頡利可汗攻打原、朔二州,進入代地,不勝。又與苑君璋合攻隴州及陰般城,分攻幷州,李世民與李元吉屯兵豳州道備戰。苑君璋與突厥兵出入原、朔、忻、幷州等地,擄掠騷擾,多次被各將驅逐。同年八月,頡利可汗與突厥舉國入寇,從原州連營南下,所到之處都極震恐,李世民、李元吉前往討伐。
當初,關中雨澇,糧運阻絕,李世民等紮營豳州,頡利可汗率領一萬餘騎兵掩殺過來,列陣五龍阪,派幾百騎兵出來挑戰,唐軍大恐。
李世民帶領一百多人馬馳往頡利可汗陣前,大聲說:“國家沒有揹負突厥的地方,爲什麼背約深入我國?我就是秦王,來與頡利可汗單獨一決雌雄。假若一定要以兵馬相攻,我才一百多人,白白增加戰死者,於事無益。”
頡利可汗笑而不答。
李世民又馳到突利可汗處說:“你過去曾與我有盟約,有急難,相互助。今日不念當日的香火之情了嗎?能出來與我一決勝負嗎?”突利可汗也不回答。李世民將渡溝水,頡利可汗見他兵少,又聽見他香火之情的話,暗中疑忌突利可汗,於是派使者來說:“秦王別惱,我本不打算交戰,只是想與王商議事情而已。”說後退兵。
李世民用離間計,突利可汗心向李世民,不願再戰。頡利可汗也失去強力不能戰,就派突利可汗和夾畢特勒思摩入朝請和,唐高祖同意。突利可汗依附李世民願結爲兄弟。唐高祖見思摩,讓人引他上御座。思摩跪拜辭謝,唐高祖說:“我見你,就像見到頡利可汗。”思摩才就座。
突厥年年侵擾唐朝邊陲,有人勸說唐高祖:“突厥多次入寇,是因爲這裡有府庫及好女子。如果我們離開長安,那好戰之心就會停止。”唐高祖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翻越南山,到樊、鄧一帶巡察,準備遷都。衆大臣均贊成遷都,獨李世民說:“夷狄自古就是中國的邊患,沒聽說過周、漢因此而遷都。希望能給我幾年的時間,我一定將可汗擒來。”
唐高祖這纔打消遷都的念頭。頡利可汗已言和,又因雨多,弓箭都鬆弛毀壞,也就解圍而去。唐高祖召集羣臣詢問備邊的辦法,將作大匠於筠提出在五原、靈武黃河邊設置水軍防守,中書侍郎溫彥博說:“魏國曾築長塹遏止匈奴,此法現也可用。”唐高祖派桑顯和到邊境大道外挖塹,並召江南船工大造戰艦。
頡利可汗派使者來,希望能開放北樓關便於貿易,唐高祖不能拒絕。當初唐高祖統領天下伊始,撤消十二軍,崇尚文治。至此,因爲突厥之患,重新置軍操練。
武德八年(625年),頡利可汗侵略靈州、朔州,與代州都督藺謩在新城交戰,藺謩兵敗。當時唐高祖派張瑾兵駐石嶺,李高遷兵駐大谷,李世民兵駐蒲州道。起初,唐高祖對突厥用平等國禮。此時憤怒說:“以前我因天下未定,厚待突厥爲紓患。現他背約,我定要殲滅他,決不姑息。”命有司將給突厥的書信全改爲詔或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