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女皇登基

半年之後,隱國使團終於回到隱國,但隱國地界上卻沒有半點縞素,因爲王虎大將軍已經令人火速飛報朝堂,說外間傳言李承訓已死不真,實則皇帝重傷,至於製造已死的假象,不過是爲了掩人耳目,以免仇家尋仇。

紙是包不住火的,就算他隱藏的再好,終究要在宮裡露面,肯定是瞞不過侍衛宮女的,那隱國百姓也必會知道,所以對外,李承訓可以詐死,對內卻不得不露面,但他執意隱退,因此善意的欺騙國人說是傷重難以主持國事。

隱國開國皇帝歸國,滿朝文武自然出迎十里列隊相候,而羅成、耶律風等武將更是帶着部隊出迎到百里之外的大唐邊境,這些人將隱國使團一直護送到皇宮大殿,山呼萬歲,都期待一睹天顏,卻始終沒能得見天子身影,不由得又狐疑起來。

爲了解除大臣們的猜忌,也爲了解除國民的惶恐,李承訓還是有選擇的見了幾位朝中重臣,並對他們着意安撫一番,待那幾位老臣走後,他立即令小英子傳喚羅成、耶律風和夏承三兄弟來太極殿,這纔是他此刻最想做的。

兄弟再聚首自然是滿心歡喜,特別是他們知道李承訓根本沒什麼事兒,只是不想當皇帝了,才假託病重,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勸說一番後,見其執意如此,甚至連後事都安排妥當,不由得大搖其頭,但知道這事兒得慢慢勸說,便擱下這個話題。

這回歸隱國的第一夜,他選擇與兄弟同醉,他有太多的話要和兄弟說,這是男人之間的義氣,與女人說不到一處,他已經憋悶了一路了,早就在期待這一刻。

一夜無眠,他講述了在大唐與袁天罡的比鬥,講了自己死裡逃生的驚險,講了戒癡捨命相救的情景,講到深情處淚如雨下,大口進酒。

那三兄弟血脈憤張,滿心氣憤,特別是羅成和耶律風兩位,他們與戒癡素未謀面,只是聽李承訓和夏承等人說起那人如何義氣,如今得知詳情,無不暗暗佩服,嘆息連連。

這一夜,他們都醉了,之後接連兩日,他們四兄弟也都始終住在一起,醒了談,餓了吃,乏了酒,困了睡,直到第四日頭上,這纔算罷了,各歸各位,而對於外界,只是說是他們兄弟情感深厚,始終在牀邊相伴重病的李承訓。

這三日的時間,李承訓最主要在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說服他的三位兄弟同意他退位,將皇位暫時傳給汝南皇后,待太子李冰年滿十八歲後,再傳位太子。

羅成等人自然是不太同意,他們提出了很多李承訓退位後的弊病,比如突厥等國或許來犯,引動兵戈,比如隱國朝臣不服,甚至發生叛亂,還說出女子掌國不吉等諸多借口。

可是李承訓很強硬,也很決絕,他不怕突厥來犯,不來則已,來了正好,趁他還兵甲未卸,定當將突厥斬殺乾淨,他也不怕隱國臣民不服,若真如此,他便帶着七位皇后去終南山也罷,去美人谷也好,哪怕是長白山也行,他可不在意這帝位。

面對如此強勢堅決的李承訓,幾兄弟知道他既然決心如此,肯定是無可改變了,便也只得垂頭喪氣的同意,於是幾人便又商量起辦事的具體步驟。

經過李承訓的周密佈置,在朝堂上有羅成、耶律風、夏承、甚至是王苑、耶律忠材等一干打江山的老將支持,在後宮有汝南公主素來的威望抵定,很快便確定下來汝南公主即位的具體計劃,並將就位大典定在一個月後。

日子一天天過去,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一切都很順利,由於李承訓是假託病重,因此不便於出頭辦事,只能在幕後謀劃,這倒也沒什麼,畢竟羅成、耶律風,甚至竇紅娘、賈墨衣的能力都很強,執行具體事宜幾乎不用他操心。

雖說無論是朝堂政事,還是新皇登基的籌備,都不用他操心,可他也沒有閒着,他幾乎是夜夜溜出皇宮,天明才匆匆而回,他去的地方是大青山上的一處絕壁裂縫。

那裡雖不如終南山老聃洞隱蔽,但因其也是在懸崖之上,又是在兩山夾縫中間,尋常人從山外很難發現這裡,即便是武林高手偶然路遇這裡,想要上去也是極其困難的,何況,他還用一塊千斤大石封堵住那絕壁裂縫。

不錯,黃金輪盤就被他藏在這裡,爲了將這東西藏得不爲人知,李承訓着實費了一番心計與勁力。

首先,這輪盤從最開始就沒有被裝在棺材裡,而是裝在了車底板中,由於其重量很大,必須要六匹馬才能拉得動,所以皇帝才賜予李承訓六駟馬乘,那假棺材只是爲了在到達隱國後開棺,證明李承訓未將任何東西運回隱國而已。

其次,即便是空棺運回,也會引起聰明人的猜測,因此他特別請求少林和尚幫忙,請他們押運着另一副棺材去長白山天池,儘量搞得神秘,貌似在運送貴重物品,這是疑兵之計,這一切都是爲了有朝一日袁天罡回來,令他摸不着頭腦。

最後,使團回到隱國都城前夕,李承訓已悄然將輪盤從車上卸下,以他一個人的功力,完全可以拿得動這輪盤,當時在老聃洞時,他拿不動輪盤,是因爲輪盤埋在巨石中。

他將輪盤連夜帶到了大青山,又花費數日時間才尋得那理想的埋藏地點,大自然本就巧奪天工,加之李承訓通天的本事,做到這點並不困難,事後他又返回使團,反正他現在無名無分,來去自由。

這樣一來,即便一萬唐軍兵士知道他們攜帶了輪盤,也不會知道輪盤的真實下落,加之李承訓再命人當衆打開棺材,以示輪盤不在,相信所有人都會如墜霧中,但他知道袁天罡不會信,所以他才又佈置了少林僧人去太白山的疑陣。

曹操有七十二疑冢,使得世人至今不知其墓穴在何處,李承訓短時間內,沒有能力安排得太細緻,只能做到狡兔三窟,但他必須這樣做,否則的話,他和他的隱國,他的後代很可能會有滅頂之災。

袁天罡不知道去往了何處,其想重返大唐必定要再借助輪盤穿越回來,而如果不將輪盤從終南山移開,他一旦好了傷疤,必定尋到那裡,返回大唐,所以一定要將輪盤移走,還不能留下蛛絲馬跡讓其知道輪盤移動到了那裡,這便是李承訓疑兵之計的緣由。

黃金輪盤被藏匿的地方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那封堵住洞口的巨石有千斤重力也只有他一個人能搬得動,加之其來無蹤影的鬼魅身法又只在夜間行走,想隱藏這個秘密,並不困難。

隱國大局穩定,文臣武將各司其職,具體的工作自有下面的人去完成,因此李承訓回到隱國後,算是卸下了身上的重擔,只等着一個月後完全將皇位轉承,左右事情不多,他就夜夜去那隱秘之地研究輪盤的秘密。開始的時候,他來這裡較爲頻繁,但半個月後,他便完全喪失了信心,因爲他根本破譯不了那輪盤上的文字、符號和密碼。

李承訓很沮喪,但他沒有辦法,也知道這事兒急不來,便將那些奇怪的符號全都拓印下來,又打亂分散裝訂在一處,打算日夜放在身邊慢慢研究。

一個月很快便過去,到了汝南公主的登基大典的日子,李承訓卻是變得異常高興,也不知他是個怎樣的心態,自己不做皇帝,讓自己的女人做皇帝,還這般快樂。

而這個時候汝南公主卻又打起了退堂鼓,她原本就是不同意繼位的,在李承訓甜言蜜語的哄騙下,被說動了心思,她又確實心疼李承訓這些年的勞苦,也就勉爲其難的答應了。

可這個時候反悔如何管用。滿朝文武,舉國百姓已經做好了恭賀新皇的準備,汝南公主現在是騎虎難下了,只得硬着頭皮上吧。

新皇登基大典在禮部官員的主持下非常順利,汝南公主一身黑色龍袍,端坐在太極殿中,接受朝臣拜賀,同時昭告天下:“隱國新主登基,改年號太平,”

汝南公主在前朝面會羣臣,一臉鄭重,一身緊張,而李承訓卻在後宮左右逢源,一臉嬉皮,一身輕鬆。

御花園的石亭中,李承訓很隨意的仰坐在欄杆下的長凳上,左邊是夏雪兒在爲他削果皮,右便是長樂公主在那裡吃葡萄,還時不時的將葡萄送到他嘴裡。

“陛下,你不去前朝看看大娘坐朝的風采嗎。”夏雪兒身體早愈,風情萬種,款款說道。

“不用去,我閉着眼睛想,也能想象得出大娘的風範,”李承訓剛剛用嘴接過長樂公主的葡萄,匆忙間嚥下,忙又說道:“對了,你們以後不能叫我陛下了,”

“那叫什麼。”夏雪兒已經將果皮削好,又將蘋果分了三瓣,一瓣遞給李承訓。

李承訓伸手接過蘋果,“太上皇、隱王爺、老爺、相公、夫君、親愛的,隨便什麼都行,就是別叫陛下了,現在大公主是陛下,免得誤導他人。”說完,他將蘋果納入口中,嘎吱嘎吱的咀嚼起來。

二女相視一笑,夏雪兒說道:“呵呵,太上皇大人,那哀家是不是這就做太后了。”

“然也,”李承訓將蘋果核遞給一旁的小公主無憂,卻發現她有些神不守舍,有意調侃她,“七娘,怎麼,做太上皇后沒有做皇后風光嗎。這麼不開心。”

長樂公主被他說得一愣,待見他似笑非笑的面色,狠狠白了他一眼,她畢竟自小在宮廷長大,懂得禮儀,這若換作賈墨衣,怕是早就動上手了,“你少胡說,我恨不得你連太上皇也不做,咱們回美人谷纔好。”

“就是,你這人最壞,就知道欺負七娘和我,從不見你欺負旁人,”夏雪兒有些抱不平,那面上還真有些酸溜溜的意味。

“呵呵,”李承訓心裡高興,忍不住樂出聲來,他也的確是喜歡逗弄她們倆,因爲怎麼與夏雪兒開玩笑,她都不會生氣,而長樂小公主年紀最小,又在宮裡長大,最是單純不過。

“好了,我知道你們都想去看大公主的登基大典,快去吧,不用在這裡陪我,”李承訓哪會不懂她們的心思。

“那你爲什麼不去。你裝扮一下,誰知道你是誰。”夏雪兒插言問道,她們的確是想看個熱鬧。

“就是,一起去吧,你不去,我們怎麼忍心扔下你,”長樂公主小嘴微微上翹,她已不是那小女孩,此刻的樣子,依舊憨態可掬。

李承訓被兩人軟磨硬泡得實在不忍心,可他實在不想去湊那個熱鬧,愁眉苦臉地道: “算了,我可嫌吵鬧,晚上皇帝寵幸我的時候,我再見她也是一樣,”

“什麼。”

兩人以爲自己聽錯了話音,待明白過來後噗的一聲忍俊不住,夏雪兒更是笑得腰都直不起來。

李承訓卻不以爲然,而且是一副妃子期盼皇帝寵幸的神采,使得二女越發的樂不可支,她們都喜歡李承訓還有一點,就是不用擔心生活會枯燥,因爲他總能令你的周圍充滿笑聲。

在李承訓的執意催促下,夏雪兒和小公主去觀看汝南公主的登基大典,而李承訓則是起身站在廳中遙望太極殿的方向,心裡充滿了暖暖的溫情。

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第92章 太虛變身第99章 虯髯客第76章 證據第10章 叢林逃生第80章 按兵不動的援兵第65章 劉黑闞第69章 奇怪少年第108章 地獄烈火第11章 無憂被俘第50章 剝了皮的鄖國公第91章 殺機重重第74章 火燒方丈第18章 都督府陰謀第22章 盲眼鏖戰第63章 遼莊第30章 周公廟探墓第30章 七日極限第93章 再遇四鷹第15章 神秘信件第34章 巧盜密鑰第86章 女人的優勢第45章 虎威定青山第5章 十二皇道陣第60章 鬼冢迷魂陣第24章 英雄救美第69章 故事情緣第58章 解除婚約第95章 銀礦秘道第117章 劫後餘生第39章 秘道之爭第32章 紅毛猴子第90章 討價還價第11章 囚籠中的婚禮第65章 酷刑逼供第114章 幽州往事第115章 四美聚幽州第39章 秘道之爭第115章 四美聚幽州第18章 嵩山離別第51章 無計可施第105章 官軍敢死隊第127章 漆谷與黃水谷第74章 火燒方丈第32章 帝都暗戰第78章 使詐出地牢第117章 老聃洞第45章 虎威定青山第59章 斷案第16章 連環陣中陣第31章 賈夫人的微笑第6章 蟲噬的身體第74章 子母劍喋血第37章 法場第13章 墳地疑雲第23章 七十二鎧甲第24章 瘦猴之死第79章 日照教甘娘第95章 聚焦青龍峽第35章 夜色濃重第72章 生死抉擇第33章 進退維谷第21章 沙子第119章 困入死局第111章 孤軍入敵營第43章 軍權之爭第13章 被迫結拜第11章 安排後事第56章 嚴刑逼供第12章 奇招迭出第97章 駙馬府第81章 被困囚籠第131章 反攻三嶺第73章 勇者無懼第28章 蛇蠍美人第4章 玄武真相第9章 道家秘事第70章 吻死公主第105章 撤離第64章 耶律家族第101章 君子之約第103章 斷後第5章 十二皇道陣第47章 箭在弦上第120章 乙先生的尖刀第112章 天池的傳說第45章 冰蟬手套第38章 三大猜想第50章 挖內奸捉銀環第37章 竇紅娘守城第17章 授徒第110章 詐開龍咽隘口第81章 日照對崑崙第52章 暗影護衛第47章 山中少婦第130章 閃擊九嶺第44章 誰是內鬼?第14章 販酒人第69章 故事情緣第103章 洞房花燭夜第52章 滿腹心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