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詩會

“楊大哥,我們去清月湖參加詩會吧,想來他們也應該到那裡了。”陰明月看時間不早了,而且在街上游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擁擠,便提議去參加詩會。

大興城內還開鑿了龍首、永安、清明三渠,把滻河、滈河、潏河水引進城內,解決宮苑及其他用水,並且縈迴曲折,匯成多處池塘,成爲風景區,增添了大興城的秀麗景色。而清月湖恰好就是幾條河人工渠的交匯處形成的一個較大的人工湖,可以算的上大興城最美的地方所在。湖邊建了一些觀賞用的亭子,閒暇時多有人去遊玩,這次的詩會便是在湖邊涼亭中舉行。大冷天到涼亭舉行詩會?虧這幫子人能想得出來。

楊暕兩人因爲逛的比較盡興的緣故,所以去的有些晚了,等到了那邊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那裡了,亭中燈火通明,有男有女,楊暕用眼睛稍微看了一下,發現沒有認識的人,也沒有能在朝堂上站立的人出現,可見這次的詩會也不過是一些二世祖或者一些自詡爲才子的人自發組織的。

“楊大哥,我們過去吧。”陰明月說着拉起了楊暕的手,像是故意要給涼亭中的人看見一樣。要是平時,按照陰明月的性格是完全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的。

“嗯好。”楊暕也緊緊握住她的手,就像再告訴陰明月,我理解你的用意。

“明月你來了?”

“明月姐姐,我在這裡。”

“明月姑娘來了?這位是?”

看來陰明月還是很受歡迎的,剛一出現在涼亭中便有人不斷地跟她打招呼。前面的是幾位和她年紀相仿的女子,估計是閨蜜之類的。嗯,還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一口一個姐姐的叫着。當然了,所有男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陰明月的身上,當看到陰明月拉着一個陌生男人的手的時候,有人忍不住問了出來。

“各位好,很抱歉,我們逛的太盡興了,來的晚了。”

“這位是楊大哥,我們一起過來的。”陰明月首先表示歉意,接着又向衆人介紹楊暕,她在介紹楊暕的時候稱呼爲楊大哥,而且拉着手進來,其義不言而喻,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已經有心上人了,若誰有意見,那麼就去找他吧。

“哦~,原來是楊兄啊,幸會幸會。在下韋仁,家父韋衝。”一男子出來向楊暕打招呼。

“原來是已故韋尚書乃兄臺之父,幸會幸會。”楊暕也略微點頭示意,看來果然有些背景。

隨後的幾個男子都向楊暕打了招呼,楊暕瞭解到這些人都是標準的官二代,像什麼太子太保王弘之子,太子太傅王雄之子之類的。都是一些有些過氣的大臣之子,還有一些不得意的才子們。雖然是一些二世祖的人物,但也不蠢,姓楊,那麼會不會與皇室有關,就算不是皇室中人,但是在京城姓楊的也沒有幾家,而且每一家都有很深的背景,所以他們都不敢小覷楊暕。

“我們正在行酒令,楊兄要不要參加?”酒令有多種形式,但照現在他們這個情形看來,應該是吟詩,做不出詩的就會被罰酒。

既然明面上不能得罪,但還不能讓你在才華上面丟面子嗎。要讓明月姑娘知道我們纔是最有才華的。

楊暕看了一眼陰明月,意思是讓她做主。

“楊大哥你和他們呢一起交流交流吧,我去和好姐妹們聊一會。”說着,鬆開孕楊暕的手,向女眷的所在地走去。

“好,既然各位盛情邀請,那麼我也不能少了各位的興致。”楊暕一臉微笑。

因爲人比較多,輪一圈的時間要比較久,但是楊暕成了重點照顧的對象,前面有幾個輪到之後就直接喝酒,並沒有作詩,都想着快點輪到楊暕,想讓他出醜。

然而輪到楊暕前面就沒法直接喝酒跳過了,因爲剛好韋仁排在楊暕的前一位。

“好了,我來作一首詩吧,今天上元節,月亮如此圓而亮,那麼我就已月爲景賦詩一首吧。”說完便站起來,裝模做樣的來回走了兩步。

“有了。鳥還夜已逼, 蟲飛曉尚賒。 清月徒留影, 蘭燈空結花。”還不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出一首還算應景的詩。

“好好,仁兄果然大才,我等不及也。”一羣人不斷地在恭維,而韋仁也沾沾自喜。

“果然不錯,一個清月不僅把冬季的寒意表達出來,更把清月湖也提及了。”

“但是”就在那些人也認爲楊暕在讚揚這首詩的時候,卻聽到他的話一轉。

“你認爲大冬天的去哪裡找飛蟲、飛鳥啊。”楊暕說得不錯,大興城的冬季特別寒冷,根本沒有什麼鳥蟲之類的。

經楊暕這麼一說,一羣人尷尬不已。不是他們看不出來,只是他們都想着怎麼太高韋仁已達到讓楊暕出醜的目的,但是經楊暕這麼一說,就成了他們沒才識了。

“額~楊兄說的是,但不知楊兄高才,可否應景賦詩一首,讓我等瞻仰一二。”我出醜也不讓你好過,韋仁心裡憤憤的想到。

“是啊,是啊,楊兄你就略作一首讓我等欣賞欣賞嘛。”一羣人也跟着起鬨,勢要看楊暕出醜。

“好吧,既然各位厚愛,那麼我不做,那麼就是不識擡舉了。”楊暕起身,擡頭仰望後又低頭略微沉吟便開口道,“今天是上元節,既然韋兄作了一首詩,那麼我就作詞一首吧。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衆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楊暕一詞完畢,全場皆靜,前人不是沒有寫過上元節的詩句和詞,但是沒有那首能比得過楊暕所作的這一首,在坐的都不是傻子,一看便知道楊暕的才情達到了怎樣的高度。它始於南樑代,形成於唐代。

當然,這羣人震驚,而不遠處的陰明月卻是欣喜不已,‘衆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不就是寫給她的嗎。想到此處,不禁妙目如珠,顯然動情之極。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明月姐姐,這位楊大哥,不應該是姐夫纔對,是不是特意寫給姐姐的呀?”小姑娘說話的聲音絲毫不加掩飾,以至於涼亭中的所有人都聽到了。

男的都在心裡罵,女的心裡都在感慨,要是自己的心上人也有這般才情就好了。

“亂說什麼呢,你個小觀音婢,看姐姐不好好教訓你。”陰明月假裝生氣。

這是楊暕也走了過來。“你們在說什麼,說的那麼開心?”楊暕估計這首詞一出,他們那些人也無興趣再繼續吟詩了,索性就不理會他們,自己走了過來。

“哇,姐夫,你好厲害呀,能不能再做一首呀?”觀音婢跳到楊暕面前說道。

“什麼姐夫呀,還要看你明月姐姐答不答應。”說着便深情的看向陰明月,後者卻不好意思的低着頭。

“對了,你叫觀音婢?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名字?”楊暕一臉疑惑,沒聽過有姓觀的啊,聽過有姓操的,姓是的,都已經算是難見的了,怎麼還有姓觀的呢。

“楊大哥你好笨哦”既然不好叫姐夫,那麼就跟着陰明月叫楊大哥準沒錯。“女孩子總是有小名的嘛,我的小名就是觀音婢呀,真名叫無垢,長孫無垢,楊大哥要記住哦。”小姑娘天真的說道。

長孫無垢,我的天!這難道就是歷史上那位母儀天下的皇后?怎麼看都不像啊。歷史上的她不是一個賢明的後宮之主嗎?現在怎麼看怎麼是一個天真的小姑娘,跟歷史上的一點都掛不上鉤。

其實這也是楊暕誤解了,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當然是天真爛漫的花季,只不過長孫無垢就是在這種年紀下嫁給李世民,然而李世民卻又常年在外征戰,諾大一個秦王府只靠她一人撐着,肯定會有所改變的。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楊暕看着長孫無垢,不覺想到這首詩,絕得挺適合現在的長孫無垢的。

“楊大哥,這是寫給我的嗎。”長孫無垢一臉欣喜,她父親長孫晟官至右驍衛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理儀,善書畫,顯然家教不錯。楊暕這首詩她當然能夠聽懂是特地爲她而作的。

“當然,無垢喜不喜歡?”對於這種天真爛漫的小女孩,楊暕感到特別喜愛。

“喜歡,當然喜歡,謝謝楊大哥。”長孫無垢說着,臉上居然露出一絲嬌羞,楊暕看得一愣一愣的,我不會做錯什麼了吧。

“好了無垢,我和你楊大哥要回去了,你要不要和我們一起走?”陰明月當然也看到了長孫無垢臉上的表情,但她卻不以爲意,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而已,對她還是沒有任何威脅的。

“不了,我等會還要去找大哥呢。對了,明月姐姐,我還不知道楊大哥叫什麼名字呢?”長孫無垢期待地問道,一點都不知道掩蓋自己的神色。

“你楊大哥叫楊暕,記住了哦。”說着在其頭上輕輕一點。隨後任由楊暕拉着走了。

“楊暕?楊暕!原來楊大哥便是齊王楊暕啊,怪不得那麼有才華,我好喜歡,可是他卻是明月姐姐的心上人,怎麼辦?”長孫無垢心裡吃驚,卻又感到無力。和其他未出閣的女子一樣,剛聽到楊暕的才名的時候也有一絲幻想,在古代十二三歲便可以成親了,所以有想法沒有什麼奇怪的。

楊暕送陰明月回去了,但是他卻不知道,就在他在涼亭中大出風頭之際,兩個宿命之人卻又碰在一塊。

“輔機如此賢能,可否相助於世民?”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終於在上元夜碰到一塊,歷史還是沒有改變。

“世民兄心懷抱負,輔機深感佩服,如兄所請,敢不從命!”歷史性的握手,但能否造就歷史上的輝煌那就不得而知了。

“兄長,你怎麼還在這呀?”這時長孫無垢離開詩會過來找長孫無忌了。

“哦,無垢呀,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乃是爲兄剛結識的才俊,李家二公子,世民兄。”長孫無忌看到長孫無垢來了,便給自己的妹妹介紹給李世民認識。

“無垢見過李二公子。”長孫無垢不冷不熱的說了一句,什麼青年才俊,能比得上我的楊暕哥哥嗎。

“世民見過無垢姑娘。”雖然長孫無垢無視李世民,但是她的氣質卻深深地吸引了李世民。長孫無垢的氣質那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剛纔在陰明月等女面前才顯示出與年齡相仿的性格而已。

當然,李世民的表情已經被長孫無忌看在眼裡。他在想是不是要撮合長孫無垢和李世民,那樣會對自己更有幫助,因爲李世民明顯是非池中之物。

只不過,長孫無垢心裡已經裝着另一個人了,還會像歷史上的一幕,任由自己的哥哥和舅父操控自己的婚姻嗎。

第119章 內訌 徐世績的離去第112章 婚禮進行曲(上)第112章 婚禮進行曲(上)第86章 李世民的選擇第18章 道第197章 戲王世充第15章 混亂第132章 戰後溫存第167章 等第26章 叛軍敗 收竇建德第171章 交鋒第214章 馬邑之戰(下)第208章 杜如晦會李淵第209章 杜如晦的謀劃第79章 會翟讓 驚現徐世績第9章 收得秦瓊第234章 長安之戰(下)第64章 洞察第5章 歷城會戰(一)第82章 楊玄感敗走第171章 交鋒第66章 李世民北上第64章 洞察第16章 援軍?第120章 冤家碰面第195章 破城第211章 突厥來襲第10章 歷城會戰(六)第155章 北國風光第8章 來護兒第72章 掌控全局 楊暕的海洋夢第70章 攻佔遼東第156章 論《三國》第15章 混亂第215章 埋伏第122章 安全離開第119章 全城祝福第92章 楊玄感的掙扎第100章 獲知第233章 長安之戰(中)第87章 李世民密會楊玄感第128章 裡應外合(下)第75章 洛陽危機第88章 李楊聯盟第222章 大肆封賞第10章 歷城會戰(六)第6章 英雄救美第234章 長安之戰(下)第177章 奪下一門第72章 掌控全局 楊暕的海洋夢第130章 卑鄙無恥第94章 宇文述之死第204章 羅藝歸順第60章 驛站夜話第66章 李世民北上第214章 馬邑之戰(下)第216章 草原之殤第19章 清蕙第210章 隱患第137章 受阻第16章 援軍?第1章 齊王楊暕第13章 李靖第3章 突襲第150章 楊廣的賞賜 裴矩來信第15章 終南山再遇第10章 歷城會戰(六)第59章 楊暕出巡第213章 馬邑之戰(上)第106章 血光之災?第142章 得任城第90章 攻城之戰(中)第116章 瓦崗的圖謀第168章 宇文化及遇刺第4章 千古名相組合第174章 十宗罪 攻城開始第182章 山河分裂 大軍北歸第212章 狼煙起第12章 軍神的消息第136章 程咬金收將第207章 新兵種的設想第7章 大朝會風雲第183章 要當爹了第2章 奔襲救援第228章 渡河之戰第90章 攻城之戰(中)第147章 影響(下)第11章 訓練親衛第93章 敗亡第80章 失敗的挖牆腳第86章 李世民的選擇第9章 歷城會戰(五)第177章 奪下一門第95章 蒞臨弘農宮第186章 戰前第177章 奪下一門第188章 算計第28章 戰後安排第21章 長白山之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