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楊暕稱帝

大興,不,此時應該稱之爲長安,因爲李淵要稱帝,爲了顯示他要建立的國度不是隋朝那種殘暴的國家,所以將大興更名爲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

此時的長安在經歷李淵的治理之後逐漸恢復生機,當然這得有多虧了楊暕並沒有不顧一切的攻打關中,使得長安能夠在夾縫中得以發展,尤其是突厥的入侵直接使得大量逃難之人逃入關中之地或者有些士紳大戶直接搬進長安,這也是長安恢復生機的原因之一。

李淵早就想要稱帝了,只不過他又怕擔負着那種篡位的罵名才一直忍着沒有過分的逼迫楊侑,但是他又怕自己成爲第二個曹操,雖然大權在握,但是卻對一直不能登頂而耿耿於懷,只是不知爲何,楊侑似乎突然開竅了,說要讓位給他,理由是長安在他李淵的治理下能夠繁榮,而且在他的帶領下能夠阻擋突厥的入侵。對此李淵感到非常意外,不過不管怎樣至少能夠名正言順的登上天子之位。

李淵畢竟是隋朝的老臣,混跡朝堂久了,面對着楊廣的刻意打壓而始終沒有倒下,他的人脈以及威望在長安中是無人能及的,所以李淵放出風聲說要稱帝的消息竟然沒有遭到任何的反對,至少名面上反對的聲音沒有,而且當朝太師孔穎達第一個出來表示支持的。迎李淵入城的是孔穎達,李淵入主長安之後孔穎達立刻表示下野,關起門來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這個懂事的人,李淵也並沒有拿他怎麼着,仍舊讓他掛着太師的頭銜。

李淵之所以敢稱帝,是因爲突厥敗退之後關隴北部地區全部空了出來,讓他趁機佔領,地盤一夜之間擴大了四五倍,而且他手中和李世民手中的實力加起來有三十萬之衆,雖然表明上遜色於楊暕和蕭銑,但是卻也能夠算是一方大勢力了。

李淵稱帝,當然得大肆分封,李建成身處長安,又是嫡長子,太子之位當然非他莫屬。出於對李世民的愧疚以和補償,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手中掌握着大唐一半的兵力,所以李世民被封爲爲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兼天策上將軍,有開府之權。李元吉封爲魯王,而犧牲的李智雲被追封爲楚哀王。

李淵稱帝的消息傳到洛陽,杜如晦一陣興奮,開始了他謀劃已久的計劃,首先在輿論上大肆攻擊李淵謀朝篡位,而後暗地裡散播言論說齊王要順應時勢登基爲帝,齊王纔是最正統的帝位人選。當然了,關隴一帶的百姓纔不管你誰做皇帝,他們關心的是能不能安定的過活,不過齊王要稱帝的消息傳到長安卻讓長安中的大臣們心裡又活絡開了,這天下終究是大隋的版圖佔據優勢,而且齊王又是楊廣之子,這不管是從名義上還是實力上都是齊王的呼聲最高,相比之下李淵最多算是一個竊國者。

大臣們一個個開始出工不出力,當李淵狠下心來關了一批,殺了一批之後沒有人再敢消極怠工,不過長安城卻開始怨言漫天,李淵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稱帝太早了。

“克明他們這是在逼我啊!”楊暕拿到消息之後感慨的說道,好在不是逼他下野,而是逼他登基,不過想想也該稱帝了,這國家不能一日無主,沒有一個主人天下就亂了,更何況按照這形勢,他一統天下是肯定無疑的,事實上沒有哪個皇帝的在天下一統之後登位的,全都是在形勢明朗之後就稱帝,就連蕭銑和李淵這些龜縮一方的勢力都要稱帝以籠絡住部下的忠心,更別提宇文化及在臨死的時候都要想着稱帝。

“還請王爺順應民心登基爲帝!”二號是知道這消息的,看楊暕的表情雖然看不出什麼,但是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起來吧,此事本王自有主張,你們不必操心!”楊暕不溫不火的說道,稱帝不是這麼容易的,不是你說一句你要稱帝就稱帝,這裡面的學問大了去,要看火候,火候不到再怎做都沒用,時候一到自然水到渠成。杜如晦他們也不過是試探一下這趟水的深淺罷了。

二號當然沒有按楊暕說的什麼都不用做,他給江都的裴矩、正在攻打蕭銑的徐世績和周法興,以及河北的楊義臣和羅藝送去消息,讓他們共同請王爺登基爲帝,當然青州是免不了的,青州的百姓纔是最擁戴楊暕的。

面對治下百姓以及帳下將領的請命,楊暕一概駁回,說國家尚未統一不敢想着稱帝。然而此話一出,引起了更大的震動,與蕭銑李淵之流的竊國者相比,楊暕本乃帝胄都不想着稱帝,比那些獲得一點地盤就急急忙忙稱帝之人不知高尚多少倍!

據說有的地方的百信因爲楊暕不肯稱帝而每天都在郡縣衙門面前請願,楊暕知道這些都是下面的人想趁機多撈上一筆政治功勞,不過他卻不加以制止,他也需要借這個勢只要不出人命就好。古代帝王登基爲了表示謙遜,總要推卻一番,如是三番才表示願意把這一身百十來斤賣給這個國家,楊暕要做的也不過是這樣,沒有先帝的旨意那就讓民衆來選擇這天下的主人,雖然這也是拿着鞭子再逼人家,不過這又有何關係呢,至少他不是一個殘暴之人。

就在各地的請願書雪片似的飛向歷城的時候,楊暕卻輕車從簡地奔向洛陽,因爲洛陽纔是真正的大本營,歷城不過是隻有他一個人在,很多事還是讓那些智囊團去頭痛,誰讓他們整出這麼一檔子事來。

“咳咳~”

“王爺!”就在杜如晦和房玄齡等人正洋洋得意他們這一手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楊暕居然不聲不響的直接駕臨洛陽。正一個個等着挨批,畢竟是自作主張,沒有事先徵得王爺的同意。

“你們很好嘛,一個個把本王朝火裡逼,一天不看着你們竟給本王捅婁子,長本事了是不?”楊暕揹着手在在屋子裡走來走去,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模樣,可惜的是他不是影帝,對於十分了解他的杜如晦和房玄齡來說自己這位主子習性那是相當的瞭解,表面上動怒還沒什麼,要是不聲不響那纔是糟了。

“王爺,嘿嘿,那個你看要不要把他們拉出去打板子?”程咬金在一旁幸災樂禍的問道,他也剛回來,前段時間跟着李靖去河東溜了一圈,將樑師都給滅了,沒趕上杜如晦和房玄齡唱的這一出,一直心裡不爽呢。程咬金此話一出讓房玄齡和杜如晦狠狠地瞪了一下,不過老程臉皮厚無所謂。

“好吧,拉出去打幾板子,將程咬金也拉出去打幾板子,見死不救反而落井下石。”楊暕也尋這個機會給程咬金一點顏色,好不容易裝一次嚴肅容易嗎,你居然還在那裡樂,純粹自找的。

“打完了趕緊把事給本王辦好了,本王先去皇宮給我拿寶貝兒子和女兒尋間舒適的房子。”楊暕把話撂下便走了,不過杜如晦和房玄齡卻聽出了話中的含義,王爺同意稱帝了,不枉他們一番心思。

“幾位大人,請吧!”周寒一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打板子的事還是要執行的。三人相視一眼,房杜二人倒覺得王爺能夠答應登基,挨一頓板子也沒什麼,到時程咬金做了冤死鬼。

一道道命令從洛陽發出,去往楊暕治下各地,新皇登基必須要有人來見禮,只是原大隋重臣基本上都是在長安,和江都,長安的沒法;來,但是江都的卻都可以來參加新皇登基,而且各方太守也要來,也趁着楊暕登基之際將權力中樞給建起來。不要歷城、洛陽、江都三個小中樞,那樣太亂了。

八月正是夏末入秋之際,各地的糧食早已入倉,正是農閒之時,楊暕要稱帝的消息在整個大隋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到處都在議論,通往洛陽的官道人滿爲患,有官員,也有平民百姓,都是去見證新皇登基的。

聽聞楊暕要登基的消息,突利派人前來觀禮,北部的奚部、契丹部和靺鞨部都派使者前來祝賀觀禮,南方的濮部和附國也都派使者前來,萬邦來賀盛況空前,楊暕的登基儀式不得不推遲,八月末,一切準備就緒,各國的使者也已經到來,楊暕的登基儀式正式開始。

的乾元殿外早已人山人海,爲了方便觀禮以及顯示楊暕這位新皇親民,所以允許百姓前來參觀新皇登基大典,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親臨現場,畢竟人多混亂難以管理,一不小心會有別有用心者混進來,不過楊暕還是說服了其他的人,讓一部分百姓進皇宮觀禮。

一襲紅毯沿着乾元殿一直往下延伸數十級階梯,儀仗兵、樂手全部已經就位。

突然,一支軍隊從乾元殿左側開來,軍隊中間護衛着一輛金黃的馬車,所有人的目光皆聚集在那輛馬車上,所有人都知道,馬車中人就是今天的主角,也是今後這個天下的主人。

馬車停在了紅毯邊,楊暕從馬車上下來,踏着紅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去,玄黃色的龍袍在太陽光的映照下顯得熠熠生輝,數十級階梯不過幾個呼吸就能走完的事,但是之從楊暕開始走,所有人都憋着一股氣,似乎楊暕每走一步他們的心就會被震動一次。

此次新皇登基大典是由最德高望重的裴矩主持,而裴矩早已等待在那裡。裴矩唸了一大段對楊暕歌功頌德的話,就差把楊暕說成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賢明君王。

“請天子璽!”當念道最後一道程序的時候,裴矩有些意外,天子璽居然在楊暕的手中,宇文化及想方設法都沒有得到的居然會讓楊暕得到了,不過這樣一來楊暕的帝位將更加無可爭辯,天子璽代表着天命所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暕接過天子璽,雙手託在頭頂,君王之氣盡數奔放,裴矩順勢跪了下去,看見裴矩跪了,所有人也都跪下,“萬歲”的聲音響徹整個皇宮!

第29章 程咬金第142章 程咬金擺擂 張須陀入帳第125章 你是我的全部第73章 建港膠州灣第222章 大肆封賞第2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81章 楊義臣歸順 清剿江南第168章 宇文化及遇刺第85章 弘農宮之圍第118章 暗鬥第133章 報仇第15章 終南山再遇第194章 洛陽之戰(下)第3章 突襲第13章 李靖第195章 破城第6章 歷城會戰(二)第215章 埋伏第18章 楊暕收徒第77章 目標洛口倉第116章 瓦崗的圖謀第208章 杜如晦會李淵第224章 酒樓相聚第2章 一曲滿江紅第153章 暗潮涌動 風雨欲來第123章 危機再現第25章 決戰(下)第104章 遼東城裡的陰謀第137章 受阻第153章 暗潮涌動 風雨欲來第21章 長白山之變(下)第5章 與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鋒第96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4章 歷城第4章 千古名相組合第191章 少林遇險第180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144章 招賢令 再議婚事第96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89章 攻城之戰(上)第142章 得任城第177章 奪下一門第71章 高句麗使者第57章 袁天罡 紫微星變第215章 埋伏第166章 傳國玉璽第36章 慘烈(中)第85章 弘農宮之圍第140章 夜戰 秘密武器第6章 英雄救美第132章 戰後溫存第181章 楊義臣歸順 清剿江南第69章 高句麗的恐慌第96章 再遇長孫無垢第80章 失敗的挖牆腳第83章 因禍得福 巧得弘農宮第86章 李世民的選擇第4章 千古名相組合第209章 杜如晦的謀劃第10章 滿載而歸第223章 御駕親征第170章 圍城第93章 敗亡第21章 長白山之變(下)第7章 大朝會風雲第107章 婚事第18章 楊暕收徒第167章 等第156章 論《三國》第139章 兵臨任城第115章 陪你看一輩子第4章 歷城第21章 長白山之變(下)第6章 歷城會戰(二)第172章 合戰宇文承基第108章 青州喜事第10章 歷城會戰(七)第8章 歷城會戰(四)第216章 草原之殤第137章 受阻第79章 會翟讓 驚現徐世績第197章 戲王世充第76章 李靖出兵 楊暕歸來第82章 楊玄感敗走第204章 羅藝歸順第79章 會翟讓 驚現徐世績第196章 各逞心機第216章 草原之殤第135章 徐圓朗稱王 程咬金掛帥第135章 徐圓朗稱王 程咬金掛帥第175章 騎兵攻城不是夢第225章 兵部的作戰計劃第69章 高句麗的恐慌第151章 來自招賢館的驚喜第186章 戰前第98章 要不 我們私奔吧第191章 少林遇險第125章 你是我的全部第219章 略施小計 離間第74章 楊玄感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