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排場(最後一天,求訂閱)

廳中安靜了一下,見楊堅、李淵面色一愣,緊緊盯着桌上的燈盞。

“陛下。”

陸良生將那盞雲紋燈柱拿過,揭去上面的紙皮罩,露出離間的燈芯和油盤,讓皇帝看的真切。

其實他也不知是何物,從聖火明尊那裡弄來這座紫山觀,裡面許多東西,都不是清楚,畢竟對方不可能還給寫上一份清單讓他接收吧。

“陛下時常熬夜處理國事,此燈陛下用正好不過。”

端走瓷碗的道人撇了撇嘴,坐去一邊小聲嘀咕:“窮大方。”

這話除了陸良生聽到嘴角微微抽了下,那邊捧着燈盞愛不釋手的楊堅興奮將其收起來,交給身後的李淵,擡頭掃過穹頂縷空雕紋延伸去樑柱,雲霧山水東流的屏風,點頭讚歎。

“國師這道觀好雅緻,不過,朕覺得少了人氣兒,國師何等身份,豈能沒有使喚的下人。”

不等陸良生開口,袍袖一揮,向後面捧着燈盞的李淵叮囑。

“回去後,給國師送一批侍女過來,宮中禁衛也抽調兩百人,隨時聽國師差遣。”

“是!”

那邊,開口說‘窮大方’的道人,剛走去丹房幾步,頓時停下來,眼睛一亮,興奮的腳步都加快了些許。

‘終於有女人了......’

餘光裡看着道人走去丹房,陸良生推脫幾句,挨不過楊堅執意要送,用他的話講,縣令都有幾個衙役跟隨,堂堂一國師出行豈能沒有排場?

呃.....

不知爲何,陸良生想到當年那位出行就是一撥僧女高舉儀仗,詠唱焚音的護國法丈——普渡慈航。

排場是有了,就怕有點嚇人。

想到這裡,陸良生心裡不由失笑,招呼老人坐下,添了茶水,就在大廳裡說一些閒話,也提起南下天治的事。

“灞河那邊大船已準備妥當,兩日後,便可起程,只是水道不暢,陸路又遙遠,所以朕想啊,將來這水道要是四通八達,上可通冀州,往南可至餘杭,此去,朕也遣了人沿途測量,將來這事啊,還是要靠朕的兒子完成,國師覺得此事如何?”

陸良生微微蹙起眉頭,手指下意識的在桌面畫了一個長長的線,隨着老人的話,蜿蜒向北向南延伸。

“陛下,通江河方便漕運,是利國利民之舉,只是,工程太過好大,在下從未實地看過,不好妄下決斷,不過若是緩緩開鑿,不傷民力,倒是可行,只是耗時會很長。”

楊堅笑起來,撫須望去門外天光:“所以,才交給朕的兒子,下一個隋朝皇帝去完成了。”

大抵說了一陣,時間也快至晌午,楊堅這才準備離開,陸良生送到山門外,看着他乘坐車攆離去,想到即將遠行,要回到天治,他將這事跟其他人說了,陸盼八人從未出過遠門,自然是想念家的,肯定要帶上,可盤算了一下,留在這裡的,便只有李隨安。

“你大師兄還有小師弟住在宇文府上,爲師沒有通曉他們,也叮囑暫時不要見面,擔心帶着一身修爲入朝,會引起天道注意,禍及他倆,眼下你留下來,也可叫上他們來這裡走動走動。”

李隨安外日遊歷幾年,也走累了,休息一段時日覺得挺好,便是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一日,皇帝送來的侍女,還有宮中禁衛也俱都過來,這下把孫迎仙給樂壞了,當即想要留下來,結果被陸良生一眼瞪的不敢說話,悻悻的回房換了一身背繪七星的漆黑道袍,戴着含珠道冠,手握拂塵出來,倒是有了高人模樣。

大廳裡,衆人聚集,左正陽揹負兩柄長刀,腰懸細刀,身上那件陳舊的皮甲,也換成了暗沉的兩檔鎧,滿覆魚鱗狀的小甲片,背後壓在兩柄長刀下的披風,遮掩間,能見上面掛着許多飛刀。

而一旁吵鬧收拾行李的陸盼等人,也是一身甲冑,被那身肌肉襯的緊實,看上去着實高大。

不久,蛤蟆道人走出書架,整了整一身金邊黑底的大袍,負着雙蹼走來。

“良生,走吧。”

.......

初夏陽光溫熱,拂過熙熙攘攘的長街,過往的百姓擦着額頭汗漬,與攤販討價還價,挑擔的貨郎吆喝着走出巷口,來到一片繁華的大街,茶肆、酒樓人聲喧譁,託着木盤的夥計高聲報着菜名,遠來的客人抖着衣裳的胸口,站在街邊朝裡望了望,見沒有座位,失望的走下街沿。

隨後,被趕來的差役用水火棍叉着退回到檐下。

“國師出行,良人靠側——”

走動的人羣紛紛退去街沿,遠遠的,馬蹄聲傳來,一隊騎兵提着長兵,中間一匹黑色大馬上,揹負雙刀的獨臂男子促馬在走,踩響青磚過來這邊,目光威凜的掃過街邊兩側。

後方,百餘名步卒挎着兵器呈兩列護衛着一臺法轎,旁邊還有騎馬的道士手握拂塵跟隨,沿着長街徑直向東門而出,天光下,好似人眼花般,幾息不到已在城牆士卒視野間去往官道盡頭。

搖晃的簾子稍揭開一角,看到城外林野青蔥,陸良生吐出一口氣,將簾子重新放下。

“陛下這弄的排場......真叫人尷尬。”

轎中寬敞,對面的矮几上,蛤蟆道人撐着腦袋側臥,一蹼掂着一顆葡萄拋去來,張開嘴,長舌一捲,拉進口裡,愜意的咀嚼,吐出葡萄皮。

“爲師倒是覺得還不錯......你呀,就是獨來獨往慣了,當了國師,將來少不得要講排場的,比如爲師當年,那是人山人海.......”

“師父喜歡便好。”

陸良生笑了笑,趕緊將他話劫住,撩開轎簾,明媚的陽光落在臉上,飛鳥劃過天空,道人歪歪扭扭的坐在馬背,差點摔下來。

他還是覺得外面的山水看起來更舒服一些。

........

天光延伸,長長的隊列去往的方向,一條長河猶如玉帶攔在延綿的青山之間,水波起伏映出一片波光粼粼。

搖盪的蘆葦,水鳥跳下蘆葦杆,張開翅膀拂去水面,濺起一串水珠時,捉着一條小魚飛去天空。

鳥眸俯瞰的下方河道,碼頭人來人往,喊着號子搬運貨物,持兵器的士卒巡邏而過,河岸邊,那是數艘大船停泊,隨流動的水面,安靜的輕輕搖晃。

番外第四十章 一起掀了第一百零一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百七十章 霸王、溫侯第四百二十一章 要面子的蛤蟆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滄瀾山第七百五十二章 像不像皇帝?第兩百三十七章 驢叔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此道不同第六百六十六章 伊西斯,最後的神靈第兩百零九章 師之禮第七百五十三章 身坐羣虎間,談笑風生,實則慌得一批第五百八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一十一章 比鬥第七百七十七章 聚長安第八百二十二章 故人故都第七百九十四章 曾經真實的紫星妖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金湖楊柳下有高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欲上天宮攬明月,邀嫦娥舞一曲第一百八十九章 祥和之身,殺戮之業第六百八十章 言鼠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回元嬰番外第四十七章 九尾、胭脂第五百零五章 不化骨第一百四十四章 仙劍奇緣第三百七十八章 通神陣的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猴子救命毛第一百六十八章 山水有靈,乾坤借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們沒有悲傷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的道(第三卷結束)番外第四十七章 九尾、胭脂第六十二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兩百五十六章 蛤蟆曾經的手下敗將第五百零二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零九章 好父親!第八百零一章 逆風而起,天雲歸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們沒有悲傷第五百七十九章 積石鎮異聞第六百一十三章 金湖楊柳下有高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囚於陰司問罪第兩百三十四章 千里一緣牽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他孃的刺激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爾等三十年壽元,化功德以期來世第七百五十九章 百萬石俑第四百六十六章 狂言雄心天下,不如父母祖宗番外第四十一章 背後的背後第兩百七十七章 秋葉長安,真人見君王第五百四十七章 活在煙火氣,好似人中仙第三百四十章 求仙番外第五章 日新月異,再聞妖星第兩百二十三章 駭人心魄的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千衛第五百六十章 進獻小人兒第一百三十四章 氣勢如虹番外第六十五章 找上門的‘惺惺相惜’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潮之下,亦有溫流第一百七十一章 幻陣第四百零七章 一行北上,人多勢衆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人自北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國六詔第七百九十章 妖星重聚第六百零九章 熱鬧的萬壽觀第七百七十三章 霞衣披山脊,斑駁舊痕跡第一百九十四章 劍氣凌於南,浩然貫長空第三百零三章 春忙難得一閒第兩百三十一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雀佔鳩巢第五十七章 不似人間獸第六百七十五章 海巨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兩系並列第五百二十六章 第三座萬靈陣第五十五章 舉國之兵第三百三十章 鳳鳴染血煙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人自北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聖賢路坎坷,亦要碎石而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漫隨天外雲卷第六百一十七章 伏罪番外第十章 山精木鬼第七百九十四章 曾經真實的紫星妖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敞開、勇氣番外第五章 日新月異,再聞妖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人自北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猴子的一棍番外第四十六章 夜色藏猛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困龍陣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六十三章 班門弄斧第七百二十四章 未央第五百六十六章 攪妖興致第兩百五十六章 蛤蟆曾經的手下敗將第兩百三十六章 緣分來的如此巧第十六章 憋不住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交織番外第七十六章 四人衆第五百六十章 進獻小人兒第七百五十三章 身坐羣虎間,談笑風生,實則慌得一批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債(四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以爲刀槍劍戟第七百零四章 寶塔、李靖番外第三十四章 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