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

就在剛進三伏的舂陵即將發生隋唐大戰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風雲突變,氣候驟然變冷,彷彿一夜之間從盛夏進了寒冷的冬天。

多瑪是一個小鎮,處於今天的青海瑪多縣,屬於高平原地區,這裡的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起伏不大,相對平坦,四周分佈着大片草場和高海拔針葉林。

爲了躲避暴風雪的需要,多瑪鎮建在兩座巨大山脈之間寬約五里、長達五十多裡的穀道中北部,順着穀道東邊的黃河北上就是大隋、南下則是吐蕃。

以多瑪鎮爲中心,南北沃野千里、物產富饒的草原,生活着二十多個漁獵及遊牧的羌、氐、鮮卑、柔然、突厥、鐵勒部落,由於這裡兩不管,所以這些部落實際各自獨立,爲了爭奪草場明爭暗鬥數百年,誰也吃不下誰,倒也鬥得怡然自樂。

但隨着隋朝和二吐聯軍戰爭的爆發,作爲戰略要地的多瑪立馬成了雙方的西部戰場,王伏寶和朗日贊普的弟弟論科耳幾乎同時趕到,眼見對方的兵力相當,都意識到奇襲對方腹心之地的計劃失敗,於是不絕而同的在多瑪南北指導下大營,於是生活在多瑪鎮的各個部落如同羊圈裡的羊,處於前狼後虎之中。

要命的是,幾乎同時到達的王伏寶和論科耳都以爲多瑪人是對方的子民,不敢擅自招降,生怕拍方受襲,於是都選擇性的忽視了多瑪各部,而多瑪人擔心兩軍誤會,都不敢接近對方的勢力範圍,所以這些日子倍受煎熬,惶惶不可終日。

這天中午,楊侗抵達了多瑪大營。正值一場暴風雪即將襲來。好在王伏寶爲了對吐蕃進行戰略欺騙,所扎之營足夠容納二十萬大軍,所以軍隊一到,士兵和戰馬直接就有營帳可住。

剛剛安頓好大軍,楊侗忽然感到臉上一涼,他急忙擡頭看去,只見滾滾烏雲蓋頂,天空竟飄起了鵝毛般的雪花,他又回頭向北方望去,方纔還清晰可見的遠山已是白茫茫一片,這時風力陡然變強,寒風呼嘯、衰草和雪花漫天,凜冽西北風所發出的呼嘯聲儼如大地哭泣,令人心驚膽戰,天地一片蒼茫,宛若末日來臨。

暴風雪終於來了……

楊侗的大帳內點燃一盞琉璃燈,昏暗燈光將大帳映照得忽明忽暗,他駐足在帳門之前,望着遠方令人恐怖的天象,暗自慶幸,要是晚一點點,恐怕是還是冒雪前行,這風足以將穿着棉衣的人都吹上天。

水天姬走向楊侗,有些驚歎的說道:“如今中原剛進悶熱的三伏天,高原卻已降大雪,這天地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與天地之威相比,人力實在渺小之極。”楊侗看了她一眼,本待回頭觀看風雪,可是看到她的裝束時,狠盯着她瞧了又瞧。

諸女之中體態以水天姬這個異域女子最爲豐滿高挑,她現在穿着一件剪裁得體、纖穠合度的白色對襟棉衣,這穿在身上非但不顯臃腫,反而將她高挑身軀、飽滿胸脯襯得玲瓏曼妙、豐盈誘人,被風吹得紅撲撲的秀麗臉頰,倍添秀麗。

他這一着意打量,不單看得水天姬俏臉緋紅,衛鳳舞和陰明月心中也不由微生醋意。

一個身影輕盈的從紛紛揚揚的大雪中走了過來,正是楊沁芳,聽到兩人對話,她笑着說道:“父皇在大業五年親征吐谷渾,拓疆數千裡,隨即又有張掖舉辦萬國交易會,西域各國國王紛紛覲見,使大隋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然則車駕回到大斗拔谷時,七月盛夏忽降暴風雪,文武百官、全軍將士飢餓難忍,衣服又爲風雪打溼。結果一個晚上,十多萬士卒凍死大半、馬驢凍死十之八九;當時很多術士都說那場風雪是上天對大隋盛極而衰的暗示,我大隋王朝也的確由盛轉衰,我真就信了那些術士之言。”

楊侗不由微笑問道:“那現在呢?你認爲高原風雪是上天示警,還是猶如春花冬雪一般的自然奇觀?”

“當然是自然奇觀了。”楊沁芳不好意思的笑道:“高原的人都習慣了這種七月飛雪天象,是我們中原人信息閉塞罷了。”

“你這話倒也不全對。”楊侗看了她幾眼,發現這丫頭也換上一件天藍色對襟繡花棉襖,脣不點絳而紅、眉不畫黛而翠,膚若凝脂,眸如秋水,端的是不可多見的絕色佳人。

楊沁芳從未被他如此看,只覺面紅心跳,小腿肚子都突突地跳了起來,忽聽他這一說,不由問道:“爲什麼不全對?”

爲了預防敵軍借大風雪掩飾前來偷襲,衆將都在東、南、西佈置巡哨,尚未得空來議事,閒得沒事的楊侗索性科普道:“其實高度差所引起的不同天象,處處都有,只不過沒像高原和平原那麼明顯,所以人們往往忽視掉細微的差別。就以這座高原爲例,位於下方的臨洮由於地勢低、氣溫高,可以種植盧城水稻、豆子等喜溫作物;由此往上,地勢漸高、氣溫下降、雨水減少,只能種青稞、小麥之類的耐寒作物,再往上,則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場;雪線以上則由終年積雪、氣候惡劣,除了偶爾長几顆雪以外,啥植物也沒有,由此可見,在山地地區,植物分佈、植物的樣子是和高度、氣溫、水量分不開的,所以山地就表現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

衆女細細一想,發現這座山真是呈現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觀,山下是悶熱夏天、中部是春秋,這裡天氣無常的初冬,雪線以上的動如雪山無疑就是冬天了。

楊沁芳心下一動,對着楊侗說道:“父皇才華橫溢,滅了吐谷渾以後,回到張掖時作《飲馬長城窟行》,通首氣吞山河,文人皆稱其‘一洗宮體詩頹靡之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

“皇祖父的詩肯定不錯的。”楊侗表示認同,在他前世的時候,楊廣已經被黑得一無是處,但他的《飲馬長城窟行》,仍然有極高讚譽,獲得“魏武之風”的美稱。楊廣的詩能跟曹操比,怎麼可能會差?

“同樣打吐谷渾、同樣戰績彪炳,你是不是也該寫首同樣霸氣的詩篇?”楊沁芳圖窮匕現。

楊侗差點差點咬了自己的舌頭。

要知道歷史長河中的大詩人成千上萬,他們寫出來的萬萬千千首傑作之中,有仙氣、鬼氣、殺氣、英雄氣……但寫出帝王氣者,唯獨只有曹操和‘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那位。

楊沁芳居然讓他寫帝王氣的詩,這要求實在太嚇人了吧?

楊侗皺眉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是人不是神,怎麼可能張口就來?”

“你這不是來了麼?”楊沁芳如是說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詩句!”

“……”楊侗目瞪口呆,真想給自己來一個嘴巴,又要他一言不合就飆詩了。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楊侗一首詩篇唸完,衛鳳舞那雙盯着他的眼神,愛慕中透着信任、崇拜,夫君的確是才華橫溢。

楊沁芳接道:“對啊,現在是七月,不是八月;而且這裡也不叫輪臺,更沒有東門。”

楊侗臉不氣心不跳的說道:“多瑪七月降雪也是少有,八月比較多,所以用八月二字。而且這裡地處戰略要道,和積石關一樣,是南下北上罕見的坦道,所以我打算在這建一座類似嘉峪關的城,兩邊還有長城,名字就叫輪臺好了。”

“這也行??”楊沁芳一頭黑線,總覺得這所謂的輪臺城是因爲詩而作,而不是因爲戰略要地催生出詩。

衛鳳舞是皇族挑出來的王妃,或許寫不出好詩篇,可鑑賞能力卻不低,亦是說道:“這是一首送別詩,此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間,急緩相濟,是首罕見的邊塞佳作。全詩不斷變換着白雪畫面,化景爲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但是惆悵之情有些過於濃重了。”

楊侗冷哼一聲,不就帝王詩嗎?我有啊。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晉宗周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伊利可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蒼勁雄渾的聲音,在狂風暴雪中迴盪,帶着一股說不出的豪邁、霸氣,只聽得衛鳳舞、水天姬、陰明月、楊沁芳還有身後一羣玄甲軍忍不住生出一股熱血沸騰之感,甚至身上都起了雞皮疙瘩。

讀完此詞,楊侗只覺胸中豪氣噴涌。

若以詩篇比之書法,這首《沁園春·雪》正如嶽武穆提大筆所寫的“還我河山”一般,書法雖不華美,但氣勢磅礴、力透紙背,正是名將筆意、傳頌千古,是以主/席這首詞章同樣不須華美詞藻,單看這股氣勢便已足夠。

“好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杜如晦等人大步走來,這一刻,他們對楊侗已經充滿了崇拜,杜如晦壓抑住心中的激動,向楊侗抱拳道:“聖上這首詩一出,管叫天下士林羞愧至死,不敢開口作詩。”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楊侗聲音陡然一頓,隨即殺氣騰騰的喝道:“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一瞬間。

如山嶽崩塌一般的氣勢從天而降,壓得人大氣都無法喘上一口。

殺氣騰騰旁若無人,放眼天下只我一人!

衆人眸子劇烈抖動。

這殺機!

這殺氣!

宛如實質一般濃郁,似乎連四周的風雪都凝滯了。

驀然。

杜如晦情難自禁的重重一揮手,激動的開口:“聖上,殺吧。”

“聖上,殺吧。”

“聖上,殺吧。”

裴行儼、牛進達、王伏寶、蘇烏、王雄誕、楊鋒、劉仁軌……等等等等紛紛請命。

熱血沸騰,不殺不行。

楊侗聞言一怔,做夢也沒想到這首《詠蛙》還有這等威力,連杜如晦這般冷靜的人,竟然都被鼓舞得揮舞寶劍、喊打喊殺……

看着一羣激動莫名將官、將士,楊侗心念電轉,思索着冒雪出擊的可能性。

南山口吐蕃大營,兵力高達五萬人。

這支大軍就像是一個礁石,擋住了隋軍南下之路,如果今天集中優勢兵力解決掉這支軍隊,佔領多瑪南山口,隋軍面臨的將是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的千里草原,到時候大隋之軍可以縱橫於吐蕃大地,把戰火燒到吐蕃腹地,使失去多瑪這個戰略要地的吐蕃軍防不勝防。

而且據斥侯打探到的情報上說,朗日贊普以祿東贊爲將,率領七萬精銳自東部戰場而來,雖然高原之上驟降暴雪,但以他們的行程,明天下午即可到達,若是兩軍匯合,那就是十二萬人。所以今天要是沒有擊潰南部的吐蕃軍,將之大營佔據,那麼隋、吐之戰將會演變成長期對峙,這對不習慣高原氣候的隋軍絕非好事。

想到這裡,楊侗發現今天這一仗不打不行,當即朗聲一笑,果斷下令:“將士們,脫下棉衣,出擊……”

“脫下棉衣,出擊!”

“脫下棉衣,出擊!”

隨着這個古怪命令的散佈,剛剛平靜下來的隋軍大營,又熱鬧了起來。

第737章:啓用虎弟第374章:安息吧你第082章:血染汗庭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072章:確定謀反第777章:失和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437章:舉起屠刀第825章:張網以待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257章:毒龍匕(2/4求全訂月票)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74章:安息吧你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692章:鬧出人命第376章:答士子問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534章:陷城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006章:烈焰焚城第073章:烏合之衆第265章:火龍蔓延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32章:分封建國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585章:恩怨難解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352章:人倫慘劇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463章:破局之策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11章:野蠻戰術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213章:柔然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14章:落幕、新生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82章:放寬限制第432章:再布一局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491章:撤兵盧氏第309章:一鳴驚人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047章:做人要狠第120章:敲詐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752章:一路追趕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562章:揚塵禦敵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443章:隋魏密約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95章:‘逗牛’戰術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790章:皇后驚夢第298章:得隴望蜀第382章:放寬限制第231章:人心不齊第838章:戰略調整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454章:發動攻擊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298章: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