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

同明殿中,文武百官齊聚,大隋的對外政策,經過短暫的商議已經定了下來,簡而言之,即是離間、分化、扶持,一步步將周邊各國的國力在內亂之中消弱。

“以後的對外戰略就是在離間、分化、扶持的基礎上,靈活應變。諸位卿家,以何如何?”楊侗望着衆人,問道:“有不同的看法,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大殿之上沉默了許久

楊恭仁:“微臣並無異議。”

“微臣也無異議!”孔穎達略微沉吟,而後有些頭疼的說道:“然則很多很多僞儒出於個人的目的,刻意曲解儒家思想,利用聖人之名牟取自己之利。如果聖上這麼說,這些人極有可能跳出來反對。就算聖上不受影響,但以後恐怕也被帶歪,臣以爲我大隋想要從根本上保留這種激進之風、尚武之風,須從教學方面入手。”

“臣附議。”魏徵起身道:“儒家的確是以仁爲核心,但卻不是教人盲目的仁,更不是教人愚善學問。漢朝是儒家大復仇最盛行的朝代,爲父母血親朋友而殺人的案例層出不窮,被當時所讚揚,很多殺人者被無罪赦免甚至受到嘉獎,公羊學派甚至表示當代的仇可以當代報,即使百世過後依然可以。當然了,復仇當然也不是毫無限制,首先要符合道義,如果是自己親朋犯錯被殺,你要還復仇就是不義。其次秉承着“仁”的理念,報仇也不可以無限擴大化,《公羊傳》裡明確說過:‘復仇不除害……古之道也’,意思是說復仇只能針對仇人本人,不能把牽扯更多的人進來。所以從根本上說,儒學並不是軟綿綿軟弱文化。”

知識匱乏的楊侗聞言,不禁嚇了一跳:“儒家還有這種兇殘的思想?”

孔穎達無語的看了不學無術的楊侗一眼,氣鼓鼓的說道:“這種思想其實才是孔聖的靈魂,只不過後來被帶歪了。”

這話確實不假。

只因孔子本人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睚眥必報的人物,看看他和子貢的對話就知道了。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人殺了父母,該怎麼做?”孔子的回答是:“睡在草墊上都要時刻拿着盾牌兵器,仇沒報不能去當官享受,不能和仇人活在同一片青天下,如果在市集上碰到仇人,乾脆連回去拿兵器都不用,直接上去拼命得了。”聽聽這話,誰會覺得孔子是個愚善之士?

但是時至今日,孔子之學全被帶歪了,激進之學盡皆沒落,代之而起的便是盛行天下的“穀梁派”。

‘穀梁派’的理念是‘狗咬你一口,你不能咬回去,如果這樣,人和禽獸有何區別’?

‘那些異族蠻夷不知禮儀、不懂廉恥,天朝上邦又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要是蠻夷殺過來,大不了送個女人去和親好了,再不夠,就額外加點金銀財寶,不管怎樣,都比拿人命去拼好。’

這種思想一代傳一代,漸漸把孔聖儒學和漢家的尚武之風閹割乾淨。而失去靈魂的儒學,演變爲“宗族情誼”、“親親相隱”之說。搞到現在,儒家除了培育一代代豪強宗族魚肉鄉里之外,便是對外無限妥協的文官!

作爲孔子後裔,孔穎達繼承的是正宗儒學,所以在對待異族的問題上,表現得比武將還要兇悍。

只不過‘穀梁派’大行其道,他一個人根本扶不正被帶歪了的儒學。方纔說的‘利用聖人之名牟取自己之利’,指的正是爲己牟利的‘穀梁派’的徒子徒孫。而他認爲從教學主推正宗儒學,無疑是直指儒學的病源,只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下去,那麼‘穀梁派’的歪理邪說自然就慢慢消失,孔子的尚武之風將會重現光彩。

“從教育上改變自無不可!”楊侗心動了,“孔尚書不論學識還是見識,都傲視當今天下,你能這麼想,對國家萬利無一害,朕沒有不支持的理由。但是儒學就像大樹分枝,枝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諸多經義難明!特別是文帝設立郡學、開科取才以來,沒有統一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給教育和科舉取士帶來很多麻煩,若是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和標準,那就簡單得多。”

孔穎達拱手道:“其實微臣早就有這心思,就學於劉炫大師門下之時,深受裨益,劉大師也支持微臣做這件事。這些年來,一直在編撰…不過儒學枝繁葉茂,要做到兼容各派優點,難度簡直是堪比‘愚公移山’。此書規模浩大,絕非一人一力能夠勝任。臣懇請聖上將這風聲放出去,說是大隋打算徵集天下儒門飽學之士,目的是排除儒家經學內部的門戶之見,於衆多學派中擇優合一,結束各種紛爭,摒棄南學和北學的地域偏見、門戶之見,試圖兼併百枝、融爲一體!”

衆人聞言,肅然起敬。

孔穎達這輩子將這部書編撰成功的話,必將名垂青史,受後世儒士敬仰。可他卻讓楊侗召集天下儒士合力編纂,如果天下儒士雲集,這本書便成了衆人智慧的結晶,他本人的存在被無限縮小。這道理孔穎達當然知道,可他依然願意讓出這個名頭,這份胸襟可不是一般人具備的。

“弘揚傳播正宗聖學,是吾輩之重任!”楊侗考慮了一下,道:“這樣吧!此書由你主導一切,在註疏編纂之中,義例制定、是非考論,皆由你來定奪。作爲主編,你有權在衆多經書章句中,選擇優秀註釋作爲標準,然後對經文註釋詳加疏通!”

孔穎達聽得怦然心動。

楊侗所說的“主編”,是這部鉅製的靈魂,在這裡,他既能體現出價值,又能集中傑出儒士編撰,以作爲儒學中的傳世經典,何樂而不爲呢?不過孔穎達歷經無數世事,自然是沉得住氣的人,並沒有表現出心中的激動。

“對了,此書何名?”

“名爲《五經正義》,乃是對《詩》、《書》、《禮》、《易》、《春秋》義疏的統一編寫。”

楊侗想了一想,道:“把《四書》也加入進來吧!不過這是一項費時無數載的工程,爲了能夠讓天下人儘早讀到最優秀的儒學,以一卷一卷的方式發行!先從最基本的《論語》開始,在對外關係上,別教孩子們再把‘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理解成‘以德報怨’!”

在《論語憲問》上,孔聖人說的‘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如果其他人做對不起你的事情,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平正確去對待。’並不是什麼狗屁的‘以德報怨’,這都是一羣僞儒不懂裝懂,隨口捏造出來的謊言。而《論語》是基本教材,如果‘以德抱怨’繼續大行其道,孩子們還得帶歪過去。

“喏!”孔穎達拱手應命。

……

第568章:甕中之鱉第100章:演技出衆第231章:人心不齊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88章:逆轉契機第578章:二代班子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832章:分封建國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022章:誘敵深入第234章:草原之狐第052章:玩票大的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320章:戰前吉兆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35章:戰後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386章:九卿九部第052章:玩票大的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588章:吐蕃野望第320章:戰前吉兆第233章:杜如晦第465章:替罪羊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320章:戰前吉兆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578章:二代班子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62章:攻城第221章:緣分第813章:自掘墳墓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33章:偏見第121章:瘋子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612章:初七論戰第946章:兩大要地之爭(求票)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112章:活捉楊侗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002章:炸營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994章:反間計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810章:急轉直下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46章:羌兵出山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092章:突厥大變第085章:太原起義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063章:皇姑來了第489章:戰幕再啓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507章:一鳴驚人第266章:三大巨梟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677章:父子夜議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702章:天朝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