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

九月初十日,上午,伽藍和馮翊至神武川戰場拜見右武衛大將軍李景。

李景曾擔任過代州總管,主掌過代州軍政。今上登基之初漢王楊諒造反,李景誓死不從,據城堅守,從此贏得了皇帝的信任。當時給李景做司馬的便是馮孝慈。馮孝慈也是在那一仗中贏得了皇帝的賞識和器重,此後乃出鎮西土,建下累累功勳。因爲這層關係,李景對馮翊極爲客氣,噓寒問暖,甚至談到了已經故去的馮孝慈,悲傷之餘嗟嘆不己。

伽藍卻與羅藝相談甚歡。雖然兩人在遠東戰場上一度橫眉冷對,就差沒有撥刀相向了,但袍澤之情難斷,更何況伽藍最後帶着龍衛軍摧毀了高句麗,證明了他的能力,雪洗了帝國軍人的恥辱,對此羅藝還是欽佩至極,不過羅藝對伽藍的嫉妒之心也是與日俱增。

皇帝的親戚多了,得到皇帝的信任並委以重任者卻寥寥無幾。異軍突起的伽藍便是這廖廖無幾中的一個。試想皇帝把決定中土命運的南北大決戰託付給這樣一個年輕的將軍,把自己的性命、聲譽和權威統統交給一個素未謀面的、與皇族有着很深仇怨的、剛剛從西土邊陲歸來的豪門子弟,這需要何等的信心和勇氣?而事實證明伽藍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他不但完成了南北大決戰的戰略部署,還正在把戰局一步步推向勝利。

這是中土人的決戰,是皇帝的決戰。也是帝國軍人的決戰,只待決戰打贏了。所有幸存下來的人都將在歷史上書寫下輝煌的篇章。羅藝爲此興奮、激動,也十分感慨。他自問沒有伽藍的能力,而伽藍經此一役後必將成爲帝國萬衆矚目的英雄,爲中土人所景仰,只是這對他本人和帝國來說是喜還是憂?隱約之中羅藝仿若看到了一絲不祥之兆,這讓他頗感惶恐,對帝國的未來充滿了憂慮。

伽藍向李景和羅藝詳盡分析和推衍了戰局。

之前薛世雄已經從全局角度進行了闡述,現在再聽伽藍從局部戰場到整個北疆戰場進行全方位的詮釋。李景和羅藝各憑自己的作戰經驗和政治智慧,幾乎在同一時間做出判斷,這場決戰已成兩敗俱傷之局,而白狼塞戰場上的軍隊必將承受巨大損失,這一損失將會產生兩個嚴重後果:一是北疆鎮戍軍損失殆盡;其二帝國軍隊僅從數量上來說便無法佔據優勢,所以即便包圍了北虜大軍也無法將其全殲,北虜大軍肯定能撤走。這便給帝國的政治鬥爭埋下了重大隱患,而政冶上的激烈鬥爭則必將弱化因軍事上的勝利而帶來的政治優勢,未來的東都必將掀起狂風暴雨,政冶風暴亦是不可避免。

既然政治風暴不可避免,那麼“站隊”就很重要,你站在哪一邊?是支持皇帝。還是與皇帝抗衡,做他的政治對手?軍中統帥們隸屬於不同的政治集團,他們所掌握的軍隊,實際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集團所擁有的實力,亦是它們之間進行政治博弈的後盾。皇帝對軍隊的實際控制程度代表着他的權威的大小。而第三次東征的勝利,以及今日帝國在南北決戰中所取得的優勢。都得益於他對軍隊控制力的提高。然而,此時此刻,皇帝把所有忠誠於他的軍隊都調到了南北決戰的戰場,當雙方打得兩敗俱傷之後,忠誠於皇帝的帝國軍隊還能剩下多少?在功勳和榮耀的背後,卻是權威的崩潰,軍事上勝利了,政治上卻失敗了,這種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而後果是毀滅性的。

李景想了很久,終於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伽藍將軍,陛下所擬南北決戰之策略,其目標是開疆拓土,還是維持邊疆的穩定?是傾盡國力摧毀突厥人,還是維持南北雙方之和平?”

伽藍神色凝重,久久不語。李景終究是帝國軍中十二衛府大將軍之一,他對政治的關注要遠遠大於他對軍隊的掌控,他一眼便看出了南北決戰在政治上的利弊,出於對帝國未來的憂慮,老帥還是向皇帝的這一戰略決策提出了質疑。

伽藍不知如何回答,他內心深處的無力感再度涌出,他真想衝着蒼天怒吼,爲什麼某每一次改變歷史都未能拯救帝國於危難,反而把帝國更快的推向了深淵,這到底是爲什麼?是某錯了,是皇帝錯了,抑或還是帝國整個統治階層都錯了?

李景似乎看出了伽藍內心中的掙扎和痛苦,不禁黯然嘆息,“西征吐谷渾,東征高句麗,加上今天的南北決戰,其真正的目的都是爲了中土之安全,但中土安全了嗎?今天的中土內憂外患,沒有安全,亦沒有安寧的未來。”

李景看了伽藍一眼,又看看馮翊和羅藝,目露憂鬱之色,“爲什麼現實與我們的願望背道而馳?爲什麼無數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回來的卻不是他們所期待的美好未來?年復一年的戰爭讓中土飽受創傷,而我們何時才能看到戰爭結束的跡象?”

李景這話說得很含蓄,很委婉,也很不合時宜,尤其是當着伽藍的面,這話有可能傳到皇帝的耳中。是以馮翊很擔心,卻不知如何勸阻。羅藝面無表情,擡眼望天,一副很不屑的樣子。

伽藍卻是理解老帥的苦心。中樞所擬的國防和外交戰略是正確的,錯就錯在執行上。西征、東征,皇帝都是御駕親征,實際上皇帝既是決策的擬製者,也是決策的執行者,而由此導致的後果是,西征、東征的最終結果完全偏離了決策,其目標都由削弱和遏制對手,變成了摧毀對手,於是開疆拓土便成了戰爭的最終目標。

因爲戰略目標的改變,戰爭的性質也就改變了,戰爭的過程也就變得異常的複雜和艱辛,其最終結果是,因爲受限於當前國力的大小,帝國本身並不具備在現階段開疆拓土的能力,於是當國力耗盡之後,戰爭的目標也就從摧毀對手開疆拓土,不得不重新調整爲遏制對手以維持均勢。在西征戰場上如此,吐谷渾復國了,隴西邊陲還是維持雙方之間的和平;在東征戰場上亦是如此,高句麗王國必須保存,以維持遠東局勢的穩定。換句話說,西征、東征的最終戰果還是“削弱和遏制”,但因爲在戰爭過程中其目標有過重大改變,導致帝國爲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這些國力都白白浪費了。

今日的南北決戰還是如此,對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其軍隊數量和武力都遠遠超過了吐谷渾和高句麗,但決戰期間,帝國的決策者試圖包圍對手,全殲對手,而投到決戰戰場上的軍隊卻沒有對手多,實際上這一仗根本就不能打,打了就是兩敗俱傷。以今日帝國內憂外困之窘局,一旦與對手拼個兩敗俱傷,血流如注,奄奄一息,其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如果這一仗的目標是“削弱和遏制”對手,那此刻就進入了決戰末期,只待始畢可汗與北虜主力大軍撤離中土,這一仗就結束了。雖然戰果不夠輝煌,皇帝和帝國軍隊不過把“入室搶劫”的北虜趕走了,但達到了“削弱和遏制”對手的目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北虜是絕無可能再次入侵中土了,而皇帝和中樞則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掌控的帝國軍隊,迅速戡亂平叛以“安內”,如此則可緩解或解決“內憂外患”之政治目標。

老帥不期望伽藍能聽懂他的話,但這話只要傳到帝國決策者們的耳中,諸如皇帝和裴世矩等人,他們一定聽得懂。

伽藍深深一躬,自始至終一言不發。

他現在能理解雁門戰場上始畢可汗的心理了,把到嘴的獵物吐出來,那需要何等的決心?伽藍自問做不到,或許皇帝、裴世矩、薛世雄、李景等帝國的鼎柱們能做到,但他絕對做不到,他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殺,不惜一切代價去殺,竭盡全力去殺。

“請滑公坐鎮要塞,居中指揮。”

伽藍向老帥發出了邀請,自願把戰場指揮權拱手相讓。這實際上並不符合規矩,薛世雄是東北道的最高軍政首長,他沒有下達命令,老帥不能擅自接手白狼塞的戰場指揮權。雖然老帥的品秩、官職都比伽藍高,但伽藍在名義上還是東北道的副大使,是薛世雄的副手,而更重要的是,薛世雄爲什麼沒有下達讓老帥接掌白狼塞戰場指揮權的命令?

伽藍這話一出口,馮翊、羅藝都略感吃驚,不知道伽藍目的何在,難道僅僅是出於對老帥的尊敬?

李景卻是不以爲意,略略搖手,不假思索的拒絕了,“某聽伽藍將軍的命令。”

伽藍還待再勸,老帥斷然揮手,“這是決戰,中土的決戰,聖主的決戰,不容失誤。某堅守神武川,即便粉身碎骨,也決不後退一步。”

伽藍大禮拜謝,與馮翊告辭而去。

第79章 如此嬌嬈第49章 午時決戰第283章 甥舅第194章 變化第154章 獨孤八郎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42章 蹴鞠第155章 不拘小節第27章 魔鬼眼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180章 腹背受敵第14章 黑夜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257章 搶人?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107章 只有一個選擇第68章 太陽谷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110章 崔氏危機第285章 乙支文德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第125章 伽藍第292章 拓土第57章 日月峽谷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181章 開倉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37章 樓觀道第35章 冬窩子第137章 初見竇建德第47章 明日午時第347章 最後狂瀾第75章 明鏡和尚第218章 豎子敢爾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192章 溫城司馬氏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293章 這也叫嘉賞?第304章 刀尖上跳舞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187章 老聃伏柱史第99章 意外之喜第90章 太子餘黨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22章 金秋放歌第3章 胡楊林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19章 打劫了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283章 甥舅第184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55章 送你一個人情第19章 打劫了第101章 水漲船高第184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96章 閣老之謀第242章 失落的馮孝慈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213章 三軍會師第126章 鳴鏑報警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50章 絕殺第98章 變化第114章 儘管放馬過來210章 北邙山第124章 虛晃一槍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第85章 一個可能存在的秘密第4章 天馬河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220章 明日再戰第75章 明鏡和尚第192章 溫城司馬氏第1章 突倫川第51章 你是誰?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第66章 龍城戍主第261章 野心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138章 哀鴻遍野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77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5章 冬窩子第329章 援軍第345章 某有一計第60章 菩提寺第259章 溫城之助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35章 前朝皇族的後裔第7章 這就是甲騎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