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

時間一晃已經來到九月末,烈陽的最後一抹尾巴也從大地上劃過,涼爽的秋風緩緩向着原野的更深處吹拂着。

東京城四海商會,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購買金圓券的熱潮已經消退,呂璟也到了即將出行的日子。

“大郎,都整理完了,你看看吧。”佛印面色含笑,將一卷文書遞到了呂璟面前。

“若不是那龔王報半路搗鬼,咱們這次還能拿到更多的投資!”

呂璟笑了笑,目光自文書上的記錄一一掠過,事實上,此次發行金圓券只是一個預投資的嘗試罷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能夠取得這樣的結果。

三百萬貫!大約相當於整個大宋一年稅收的三分之一,這無疑是個恐怖的數字。

最關鍵是的,此次購買金圓券的主要力量並非世家大族和官僚集團,而是大宋朝的百姓!市民階級的力量初步得到體現!

十五萬畝土地,乍聽起來會感覺很廣闊,但若是與西域都護府轄下面積比較,實在是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佛印師叔,東京城以後就全靠您來主導,小子要去面見官家了。”

此次金圓券售賣,佛印一個人就通過自己的交際售出五十萬貫的數量,忽悠功力比呂璟只強不弱。

“去吧,少年人志在遠方。”佛印臉色帶着幾分特別的笑意。

......

清風徐徐,離開四海商會後不久,呂璟就在宣德門外看到了一個巧笑嫣然的身影,似乎已等待自己多時。

“呂哥哥,奴帶你去找六哥。”比起往日,糯糯今天打扮的更顯少女風韻,那笑容裡的溫暖,有些讓呂璟心顫。

進入宣德門,筆直的御道一直向前方延伸,最終抵達大慶殿,一路上糯糯沒有開口,呂璟同樣沒有言語,只是沉默着走過這一條很快就到盡頭的御道,有秋風拂起了糯糯越來越長的秀髮。

“呂哥哥,奴在汴梁等你。”

話音落下,不待呂璟反應,糯糯就已經小跑着離開了,只有銀鈴般的笑聲,不間斷的傳來。

隱約記得,歷史中的德國公主,似乎是嫁給了潘美的子孫吧......

呂璟搖了搖頭甩去心中雜念,在小黃門的帶領下很快來到了大慶殿外。

“傳西域都護呂璟前來覲見......”

小黃門的聲音今日格外綿長,呂璟進入殿中的時候,包含哲宗在內,如今大宋政事堂的諸位相公已經聚齊。

左相章惇,右相許將,知樞密院事曾布,尚書右丞黃履,門下侍郎蔡京,以及剛剛被哲宗加了中書侍郎銜的觀文殿大學士安燾,就是如今大宋政事堂的組成。

其中安燾作爲三朝老臣,入政事堂並不奇怪,倒是蔡京,在嶺南蹉跎一段時間後,終於抓住機會補了李清臣的空缺,成爲了政事堂的一員。

“請西域都護呂璟上前二十步。“郝隨的聲音響起。

呂璟起身,慢慢向前走過二十步,正好來到門下侍郎蔡京的身後。

“再向前五十步。”

一聲輕囈在殿中響起,呂璟卻沒有猶豫,整整五十步,已經來到丹陛下方!

“章相,西域都護府新設,戶部可能拿出支持?”趙煦終於緩聲開口。

“稟官家,我大宋如今百廢待興,各地又災害不斷,戶部實在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不出意外,章惇直接開口拒絕了,元豐改制後取消了三司使,大宋財權就落到了戶部手中,新黨絕不會給呂璟拿出半分銀錢。

趙煦似乎也不意外,目光又看向了樞密院事曾布,開口問詢。

“官家,樞密院在牢城軍外,可以再給呂都護一萬兵額,此外將作監那裡尚有一批剩餘的盔甲兵器,不日可啓程送往西域。”

“甚好,呂卿,可還滿意?”

“臣多謝官家和諸位相關擡愛,必爲我大宋開疆拓土!”呂璟躬身應諾。

“上前十步。”

呂璟一愣,擡頭去看,趙煦臉上的笑意證明他並沒有聽錯,可是再向前,可就上了丹陛了!

不止是他,其餘諸相公聽到哲宗言語也嚇了一跳,這恩寵未免太過了吧?

“官家......”

“難道朕選中的都護,連這點膽量都沒有?”

聽得趙煦言語,呂璟目光一凝,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上了丹陛再說!

步子邁開,每一步都好似牽動衆臣心神,等到十步走完,呂璟和趙煦的距離,已經只剩下那金黃色的御座而已。

如果此刻他心懷不軌,以趙煦的柔弱身體,頃刻間就能得手!

“呂卿,朕問你,你創辦西域時報搞出了那麼大的動靜,是不是就爲了發行金圓券?”哲宗目光直視,像是要把一切看穿。

“稟官家,一箭雙鵰罷了,西域都護府需要所有宋人的支持。”

“然後呢?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趙煦臉上帶着笑。

呂璟也笑了,開口道:“拿下西域只是個開始,臣想有朝一日,大宋的龍旗插滿目光所及的每一寸土地,而臣,只想做那個護旗的人。”

“年方十八,口氣倒是不小!”趙煦站起身,走下御座,來到了呂璟的身前。

“朕聽說蘇學士把淵渟刀給了你,就特意向章相討來了一件禮物,作爲朕的臨別贈禮。”

郝隨強忍着心中震撼,將一封古匣遞到了哲宗趙煦的手中。

“劍名嶽峙,朕賜給你,你還朕一個真正的西域都護府。”

“謝官家隆恩。”呂璟躬身,從哲宗手中接過嶽峙劍,特殊的紋路劃過手心,劍鋒冰涼。

“官家,臣想將淵渟刀送給你。”呂璟不知怎的,有些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念想。

“可。”趙煦聽懂了呂璟話語裡的意思,他用的是送,不是奉,是你,不是您。

嶽峙淵渟,刀劍互換之後,哲宗重新回到了高高在上的御座。

“滾吧,皇后讓朕捎句話,西北苦寒,多當些心。”

“臣遵旨。”呂璟躬身,慢慢向後退去。

眼看着就要離開丹陛,上首忽然有一卷報紙乘風而來,正好落在呂璟的腳下。

“以後少拿這種溜鬚拍馬的本事糊弄朕。”

呂璟苦笑着撿起報紙,慢慢的退到殿中,殿外,最終身影消失不見。

沒有人聽到丹陛上哲宗究竟和呂璟說了什麼,但大慶殿中的事情還是不脛而走,年僅十八的封疆大吏,又是狀元郎出身,深得官家恩寵,怎麼看都是前途無量。

更何況,哲宗如今也不過二十有二......

離開汴梁的時候,前來爲呂璟送行的人佈滿了五丈河沿岸,有親朋好友,朝中官吏,將門禁軍,還有那些購買了金圓券而對他充滿信心的百姓們。

他們呼喊着,像是歡送即將離去的英雄,熾熱的氣氛和那一雙雙目光裡的盼望,成爲呂璟這一生難忘的光亮。

與此同時,在那大宋皇宮的最高處,哲宗趙煦也正朝着遠處眺望,手中握着一卷沾着血跡的書帛......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贖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六十章 繞山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癩子的淚水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十章 肉莊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十二章 變化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