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龍入淵

狄青此時剛滿二十,只是是一員血氣方剛、敢打敢衝的猛將,距離日後那個眼界開闊,胸懷大局的真正大宋軍神還差很多,還不懂得從大局看問題,自然不明白用靈州之北土地來換燕雲十六州對大宋究竟有何等妙處。

“大哥,爲何要用靈州之北土地來換遼人手中的燕雲十六州呢?靈州之北土地比之燕雲十六州大上三倍都不止啊。”狄青疑惑地問道。

江逐流大笑,從帥案下拿出他根據自己的記憶結合張震的手卷繪製出的全國地圖。

“狄賢弟,你且過來看。”江逐流指着地圖說道:“這燕雲十六州俱都是地形險要的山脈,當初秦人修建的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俱都經過燕雲十六州。所以燕雲十六州實乃是我中原地區北向和東北向最重要的險關要塞和天然屏障。”

江逐流手往移向燕雲十六州下方,繼續說道:“這燕雲十六州以下之河東、河北之地,俱都是一馬平川之地勢,燕雲十六州在遼人手中,使防衛胡人的長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了作用,致使整個中原地帶門戶大開,華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契丹人的鐵蹄之下。契丹人的騎兵部隊只要出了燕雲十六州,一路奔襲,不足兩日即使兵臨汴京城下。”

狄青悚然而驚,叫道:“大哥,小弟從來沒有思謀過此事,今日聽大哥一分析,果然如此!燕雲十六州實在是不可不取啊!”

江逐流說道:“是啊!前朝皇帝周世宗雄才大略,早就看到燕雲十六州被契丹人佔據的危害,當時曾揮兵北上,可是僅僅收復瀛、莫二州之後。就在攻取幽州時,突然病重,英年早逝,只是我中原漢人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努力功虧一簣。”

“當朝太祖也曾日思夜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地。太祖曾在宋太祖在內府庫專門設了一個封樁庫,言道:俟滿五百萬緡,當向契丹贖燕薊。打算等到小金庫的錢積累夠一定數量了,就用這些金錢去贖回燕雲十六州的失地。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其後太宗也曾親率大軍揮兵北上。奈何在幽州之外高粱河被遼軍打的大敗。數年後太宗趁遼國幼主國疑,又令大宋軍隊三路齊攻,奈何又一次兵敗。至此之後,我大宋再也不言攻遼謀取燕雲十六州,而是用在河北之地廣植樹木,廣開河渠,以圖抵擋契丹鐵騎之縱橫自如的優勢。但是澶州之戰契丹鐵騎長驅直入,證明以河渠與樹木阻止遼國鐵騎毫無用途。”

說到這裡,江逐流扼腕嘆息道:“燕雲十六州實乃橫亙我大宋咽喉之魚梗也!只要燕雲十六州在契丹人手中一日。我大宋軍民就不得安睡一日。”

狄青拱手說道:“大哥,小弟受教了!小弟此時才明白燕雲十六州之重要性。”

江逐流又說道:“靈州之北地域雖然廣闊,但是皆都是荒漠和草原,而位置又在萬里長城之外,對我大宋來說,實乃無多大作用之雞肋,眼下若是能用之與契丹人換來燕雲十六州,這樁買賣我大宋賺之多矣!”

狄青欣然點頭,遂又有些擔心道:“倘若契丹人不願意做這筆買賣呢?”

江逐流笑曰:“有契丹龍脈在此。不愁契丹人不做這買賣。”

江逐流內心中還有一層心思沒有對狄青明說,那就是興州雖好,但是當地在李氏家族手中多年,留居地漢人寥寥無幾,當地居民多以党項等遊牧民族爲主。這些民族和中原漢人之間沒有什麼認同感,故此江逐流即使在興州苦心經營,這些遊牧民族也不可能成爲他的忠實追隨力量。

而燕雲十六州則不同,當地居民漢人佔的六七成之多。而且由於長期和胡人雜居,這些漢人民風彪悍,戰鬥力不遜色於遊牧於草原之上的契丹人。由於從唐朝末年開始。燕雲十六州就在朝代不斷變幻中飽經戰亂之苦,並且從來不曾歸屬過大宋,更不曾接受過大宋所施予的任何保護和好處,所以這些漢人雖然認同漢人民族,但是心中卻並沒有中原漢人對大宋王朝的忠誠。對江逐流來說,燕雲十六州若能收回,再想辦法讓朝廷派他到燕雲十六州鎮守,以他和崔家雄厚的財力爲寄託。對燕雲十六州地漢人多施加恩惠,那麼假以時日,這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就很可能成爲追隨他的忠實力量。

對於大宋朝廷,江逐流並不抱太多希望。

狄青也大笑,說道:“大哥。我們手中不但有契丹龍脈。還有契丹皇帝呢!確實不愁契丹人不做這筆交易!”

江逐流搖頭道:“狄賢弟,爲兄明日就打算送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北歸。”

狄青大吃一驚道:“大哥。難道你不打算以遼國皇帝耶律隆緒爲人質嗎?”

江逐流笑道:“狄賢弟,遼國此時和我大宋還有兄弟之盟,我大宋如果要強行扣押遼國皇帝耶律隆緒,豈不是背信棄義嗎?再說此時也沒有當朝太后和聖上的首肯,倘若是朝廷內那些宵小以此爲把柄向太后和聖上進爲兄的讒言,反而不美啊!”

見狄青猶自有些心有不甘,江逐流解釋道:“狄賢弟,爲兄讓你把遼國皇帝耶律隆緒請過來,就是爲了讓遼國皇帝耶律隆緒龍目親睹一下這神龍顯身的奇蹟,使之對興州溫泉山有契丹龍脈之事情深信不疑。這樣耶律隆緒迴歸遼國之後,肯定會對興州日思夜想,念念不忘。假如不放耶律隆緒回去,遼國之內的契丹人又有幾個人會真的相信興州有契丹龍脈呢?再說契丹人乃塞外胡人,天性涼薄,乃是天生薄情寡義,不講倫理道德的民族,我們這邊把耶律隆緒扣下來,他們很可能會在遼國之內再另立一位皇帝,到時候我們地一番苦心豈不落空?”

狄青聽着連連點頭。

江逐流繼續說道:“再者說來,遼國皇帝被我們當成人質,這對契丹人豈不是奇恥大辱?如此一來,我大宋和遼國之間就喪失了轉圜的餘地,若是契丹人鐵騎盡發,自幽州南下直逼汴京,我們又該如何是好?我們即使從興州揮師馳援京師,即使馬不停蹄,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遼國人不足兩日即刻兵抵京師。雖然說有各路勤王之師,在我們趕回去之前,並不見得一定會敗給契丹人,但是河北河東的百姓無端遭受兵禍之苦,實乃是不智啊!”

狄青躬身說道:“大哥,是小弟膚淺。若非大哥一番講解,小弟實乃難明大哥一番良苦用心啊!”

江逐流拍了拍狄青的肩膀,笑着說道:“賢弟你還年輕,日後經歷多了,自然一切都會看透。好了,天不早了,賢弟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還要賢弟你率領大軍護送耶律隆緒北歸呢!”

第二日一早,江逐流親自到山遇惟亮將軍府拜見遼國皇帝耶律隆緒。

“遼國皇帝陛下,江舟今日過來告訴皇帝一個好消息。興州至遼國沿途党項殘兵流寇已經肅清,皇帝陛下可擇日返回遼國!”

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和身邊謀士俱都面露喜色,看來他們推測的果然不錯,昨天契丹神龍現於黃河,已經嚇得宋人方寸大亂,即使是不可一世的大宋招討使江逐流,也不得不懾服於契丹神龍的神威之下,使他放棄了繼續扣押大遼皇帝作爲人質的企圖。

“江大人,朕今日就欲動身北返,可否?”耶律隆緒試探着問道。

江逐流點頭道:“沒有問題!只要皇帝陛下願意,即刻就可以動身!”

“江大人,如此甚好!”耶律隆緒假惺惺地說道:“本來朕還想在興州多盤桓幾日,和江大人把酒言歡,沒有想到江大人手下軍隊如此迅猛,這麼快就肅清了路上黨項殘兵。既然如此,朕就不打擾江大人了,他日有緣,再來聆聽江大人地高見。”

江逐流大笑,說道:“皇帝陛下,江舟深信以後必然還有這樣的機會。既然皇帝陛下打算即刻動身,那麼江舟就命麾下先鋒官率領兩萬大軍爲陛下護駕!”

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三百五十章 神龍擺尾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旗第一百二十九章 司天監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一世第二十三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人哭或千家哭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樞密院事第三百五十章 神龍擺尾第九十一章 智擒劫匪第三百三十二章 蘇峪口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又陷險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杜鵑?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杜鵑?第三十五章 伊洛書院(一)第二十二章 一尺還一丈第三百二十三章 只求你平安歸來第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聰明一世第七十八章 郭鬆教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九十章 黃河劫匪第二百二十一章 動於九天之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浴血偶像皇帝宋仁宗第二百六十五章 借箭第一百八十六章 党項異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飲馬燕雲(大結局)第三百章 江舟之死第三十三章 圈套(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慶樓第二百二十一章 動於九天之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瘋狂計劃(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格物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沙漠第一百七十一章 棺材上的釘子第五十章 滿屋春色第二百四十三 逃亡捷徑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舟的恥辱第二百零一章 “國師”府邸第一百零五章 雄黃酒第七十八章 郭鬆教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機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第三百章 江舟之死第八十七章 初試啼聲第二百八十一章 武勇之術第一百零一章 想師父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只求你平安歸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大便宜第二百九十八章 誘捕第二百五十九章 党項狗探子第三十五章 伊洛書院(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恩人是用來出賣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聖意難測第三十五章 伊洛書院(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嫉賢妒能第十八章 地獄有門第二十八章 再起風波第三百零四章 各展計謀第四十四章 兩大文豪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挫敵軍(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長慶樓第二十九章 江氏祖訓第三百五十四章 凱旋迴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宰相心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兄弟情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監陳琳第一百九十七章 兄弟情分第五十八章 柳永柳三變第九十六章 兄弟鬥法第二十九章 江氏祖訓第一百三十章 鬼谷子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田家堡的心願第七十六章 滎陽方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聖意難測第二百五十章 苛男寬女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第七章 輸也這麼帥第三百三十一章 異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奉旨入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蘇峪口之戰(一)第三十五章 伊洛書院(一)第十二章 唐詩盛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晏殊駕到第二十一章 天才也是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蘇峪口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弦上箭第三百零八章 發作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鬼谷子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動於九天之上